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天涯詩語 >> 短篇 >> 詩詞古韻 >> 【天涯】念奴嬌?望魯臺〔詩詞〕

編輯推薦 【天涯】念奴嬌?望魯臺〔詩詞〕


作者:寫手孫世元 白丁,0.4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00發(fā)表時間:2025-05-01 15:21:55

【天涯】念奴嬌?望魯臺〔詩詞〕 《念奴嬌?望魯臺》
  
   詞林正韻?第十八部(入聲)?一組韻?雙調(diào)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韻——蘇軾正體。
  
   三秦大地,任黃河百轉(zhuǎn),華岳千迭。
   回首陜甘川谷窄,放眼關中寥闊。
   箭嶺崔嵬,岍山竦峙,涇渭淘星月。
   千陽危戍,鎖喉來犯胡羯。
  
   憶昔孔圣傳經(jīng),門徒燕伋,歸國教壇設。
   瞭望恩師襟掬土,墊足登高心切。
   日久天長,經(jīng)年累月,望魯恩臺疊。
   惠施華夏,古今誰可超越?
  
   注:
   望魯臺——是孔子弟子燕伋尊師孔子之地,位于寶雞市千陽縣境內(nèi),被稱為“中華尊師第一臺”。燕伋是七十二賢之一,也是西北大地上孔子賢徒,"開西秦設館教學之先河",在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儒家學說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燕伋在漁陽設教的18年間,因思師心切,便每日在學堂后面的黃土塬邊,登高遠望魯國。為了能站得更高望得更遠,燕伋日用衣襟撩土墊足登高以望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遂形成了一錐形土臺,這個土臺后世人稱"望魯臺"或"燕伋望魯臺"。
  
   箭嶺——即箭筈嶺,以古代箭筈關而得名,俗稱南山或千陽嶺,源于隴山的吳山,西入陜西省千陽縣境內(nèi)。
  
   岍山——即千山,古稱岍山,以渭河、千河北岸而俗稱“北山”,主脈分導涇渭水系,寶雞境內(nèi)資料又稱“分水嶺”,屬六盤山東延支脈,由隴縣西入千陽縣。
  
   胡羯——古時泛指北方異族侵略者。文天祥《正氣歌》:“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睋?jù)《舊唐書?本紀?徳宗上》記載:乙巳,吐蕃寇好畤,京師戒嚴。李晟部將王佖擊吐蕃于千陽城,敗其中軍。又據(jù)《新唐書》記載:(貞元二年)九月乙巳,(吐蕃)寇好畤,李晟敗之于千陽。兩書均記錄千陽縣是阻礙北方異族犯邊之地。
  
   2025-4-29農(nóng)歷乙巳蛇年四月初二
  
  
  

共 725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念奴嬌》是一個非常著名的詞牌,以其豪放激越的聲調(diào)著稱,適合表達豪邁的情感?!赌钆珛伞返淖謹?shù)和韻腳有嚴格的要求。上闋49字,下闋51字,共100字。上闋押四仄韻,下闋押四仄韻。燕伋望魯臺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千陽縣縣城西關,距寶雞市37公里,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燕伋望魯臺是春秋時期燕伋所筑。燕伋為千陽縣水溝鎮(zhèn)燕家山人,是孔子的弟子,位列72賢之14。燕伋3次赴魯跟隨孔子17年。業(yè)就歸里,在千陽西關裴家臺設教授徒,傳播孔子思想,設教期間,因思念恩師孔子,每日去教學堂后面,登高望遠,用襟撩土墊足18年,日積月累,便形成了高約10米、底徑30余米的土臺,被世人尊稱為中華尊師第一臺。作者在那里游覽考察感悟一定很深。詞的開頭,直接點明主題,即通過描述望魯臺的地理位置、歷史背景等來引入主題,通過其景進一步豐富詞的內(nèi)容,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編輯:梔子花開〕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梔子芬芳        2025-05-01 15:46:27
  如果在注釋中加一句某年某月某日,作者到達魯臺游覽或考察,也許更好。供參考。
梔子芬芳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