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念奴娇•望鲁台〔诗词〕
《念奴娇•望鲁台》
词林正韵•第十八部(入声)•一组韵•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苏轼正体。
三秦大地,任黄河百转,华岳千迭。
回首陕甘川谷窄,放眼关中寥阔。
箭岭崔嵬,岍山竦峙,泾渭淘星月。
千阳危戍,锁喉来犯胡羯。
忆昔孔圣传经,门徒燕伋,归国教坛设。
瞭望恩师襟掬土,垫足登高心切。
日久天长,经年累月,望鲁恩台叠。
惠施华夏,古今谁可超越?
注:
望鲁台——是孔子弟子燕伋尊师孔子之地,位于宝鸡市千阳县境内,被称为“中华尊师第一台”。燕伋是七十二贤之一,也是西北大地上孔子贤徒,"开西秦设馆教学之先河",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儒家学说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燕伋在渔阳设教的18年间,因思师心切,便每日在学堂后面的黄土塬边,登高远望鲁国。为了能站得更高望得更远,燕伋日用衣襟撩土垫足登高以望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遂形成了一锥形土台,这个土台后世人称"望鲁台"或"燕伋望鲁台"。
箭岭——即箭筈岭,以古代箭筈关而得名,俗称南山或千阳岭,源于陇山的吴山,西入陕西省千阳县境内。
岍山——即千山,古称岍山,以渭河、千河北岸而俗称“北山”,主脉分导泾渭水系,宝鸡境内资料又称“分水岭”,属六盘山东延支脉,由陇县西入千阳县。
胡羯——古时泛指北方异族侵略者。文天祥《正气歌》:“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据《旧唐书•本纪•徳宗上》记载:乙巳,吐蕃寇好畤,京师戒严。李晟部将王佖击吐蕃于千阳城,败其中军。又据《新唐书》记载:(贞元二年)九月乙巳,(吐蕃)寇好畤,李晟败之于千阳。两书均记录千阳县是阻碍北方异族犯边之地。
2025-4-29农历乙巳蛇年四月初二
【编者按】《念奴娇》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词牌,以其豪放激越的声调著称,适合表达豪迈的情感。《念奴娇》的字数和韵脚有严格的要求。上阕49字,下阕51字,共100字。上阕押四仄韵,下阕押四仄韵。燕伋望鲁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县城西关,距宝鸡市37公里,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燕伋望鲁台是春秋时期燕伋所筑。燕伋为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是孔子的弟子,位列72贤之14。燕伋3次赴鲁跟随孔子17年。业就归里,在千阳西关裴家台设教授徒,传播孔子思想,设教期间,因思念恩师孔子,每日去教学堂后面,登高望远,用襟撩土垫足18年,日积月累,便形成了高约10米、底径30余米的土台,被世人尊称为中华尊师第一台。作者在那里游览考察感悟一定很深。词的开头,直接点明主题,即通过描述望鲁台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来引入主题,通过其景进一步丰富词的内容,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编辑:栀子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