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诗词古韵 >> 【星月】嫩江湾诸景及其他(古韵)

编辑推荐 【星月】嫩江湾诸景及其他(古韵) ——随吟


作者:江畔钓叟 白丁,39.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9发表时间:2025-05-23 19:24:28
摘要:说不完的江湾,写不完的美景,抹不掉的乡愁。

【星月】嫩江湾诸景及其他(古韵) 忆江南•嫩江湾(欧阳修体)
   江湾醉,凌阁欲听涛。帆影依稀推逝水,银鸥环绕觑双桥。渔火伴歌遥。 千载梦,隔岸叹金辽。文旅邀来宾客至,遗存赢得圣贤淘。难尽是妖娆。
   忆江南•莲花桥(欧阳修体)
   莲花石,斜列一桥弯。昂首江边涛阁远,回眸湖畔草亭残。疏影碧云天。 佳丽扭,彳亍更难前。方掬浮萍长袖湿,欲歌渔火口腔干。愉悦在江湾。
   忆江南•听涛阁(欧阳修体)
   听涛阁,抬眼望东江。邀约千帆随浪涌,繁芃青荻逐波长。临岸是鱼乡。 沙渚上,阵阵鹭声扬。丢去空笺寻古迹,拾来残弩觅丝缰。何必叹辽皇。
   忆江南•同心桥揽月亭(欧阳修体)
   同心锁,桥颤丽人惊。遥望亭前谁揽月,回眸湖畔鹭嘶鸣。童戏折芦蘅。 垂钓者,树下竹竿擎。拈耳犹闻莲子响,泛波时或小舟横。难掩鼓蛙声。
   忆江南•玉龙湖(欧阳修体)
   垂丝柳,摇曳一壶春。龙石迎宾湖畔卧,诗桥淘韵画廊新。榆叶落英纷。 沿岸过,抚柳更无尘。搔首回眸观鲤跃,捻须拈鬓琢诗魂。陶醉那游人。
   忆江南•古树(欧阳修体)
   村前柳,华盖掩清幽。虬干曾擎娥抱兔,繁枝犹揽叶含羞。冰镜挂枝头。 三百载,世田畴。萦绕云烟熏岁月,历经风雨记春秋。名木写乡愁。
   忆江南•姜家甸(欧阳修体)
   姜家甸,原野百灵歌。喷灌机匀蒙细雨,蒲公英乱舞婆娑。神韵入诗箩。 谁不说,翠障佑田禾。柽柳邀来千垧绿,护栏围住万层波。何必叹蹉跎。
  

共 6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组《忆江南》词作以欧阳修体为范式,围绕嫩江湾周边景致、人文古迹及田园风光展开创作,整体风格清新雅致,画面感丰富,且能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融合。八首词分别聚焦嫩江湾不同景点与风物,从江湾、桥亭、楼阁到湖泊、古树、田园,各有侧重又共同勾勒出区域风貌,形成有机整体。如《忆江南•嫩江湾》开篇“江湾醉”奠定基调,以帆影、银鸥、渔火等意象营造朦胧悠远意境;《忆江南•古树》则借“三百载,世代佑田畴”赋予古树历史厚重感与人文温度。作者善于捕捉典型意象,如“帆影”“银鸥”“渔火”“垂丝柳”“蒲公英”等,组合成生动画面。像《忆江南•莲花桥》中“昂首江边涛阁远,回眸湖畔草亭残。疏影碧云天”,通过动态视角转换,展现莲花桥周边景致,意境疏朗开阔。遵循欧阳修体《忆江南》格律要求,上下片字数、平仄、押韵均合规范,读来朗朗上口,韵律感强。如每首词下片首句三字短句起兴,衔接自然,增强节奏感。部分词作融入历史元素与生活气息,增添深度与感染力。《忆江南•听涛阁》中“丢去空笺寻古迹,拾来残弩觅丝缰”,借探寻古迹表达对历史的追思;《忆江南•姜家甸》以“喷灌机匀蒙细雨,蒲公英乱舞婆娑”描绘现代农业与自然和谐之美,充满生活情趣 。 部分词句稍显直白:个别作品语言表达较为平实,诗意与含蓄不足。如《忆江南•同心桥揽月亭》中“童戏折芦蘅”“树下竹竿擎”等表述过于直白,未能充分挖掘意象背后韵味,可进一步锤炼语言,增强表现力。情感挖掘可更深入:部分词作停留在景物描写层面,情感抒发稍显浅尝辄止。如《忆江南•玉龙湖》虽描绘出优美景色,但“陶醉那游人”未深入展现作者独特情感体验,可尝试将个人感悟与景物更紧密结合,引发读者共鸣。【编辑:乡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乡鹤        2025-05-23 19:27:25
  整体风格清新雅致,画面感丰富,且能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融合。好诗共赏!
回复1 楼        文友:江畔钓叟        2025-05-24 08:16:23
  谢谢老师点评,中肯到位。
2 楼        文友:江畔钓叟        2025-05-24 08:15:39
  多谢编辑老师不弃!敬香茶!
3 楼        文友:江畔钓叟        2025-05-24 08:18:30
  感觉江山论坛格调很高,层次也很高。审核制度严格。编辑老师责任担当,直言不讳,实在难能可贵!
4 楼        文友:江畔钓叟        2025-05-24 08:21:08
  这组《忆江南》词作以欧阳修体为范式,围绕嫩江湾周边景致、人文古迹及田园风光展开创作,整体风格清新雅致,画面感丰富,且能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融合。八首词分别聚焦嫩江湾不同景点与风物,从江湾、桥亭、楼阁到湖泊、古树、田园,各有侧重又共同勾勒出区域风貌,形成有机整体。如《忆江南•嫩江湾》开篇“江湾醉”奠定基调,以帆影、银鸥、渔火等意象营造朦胧悠远意境;《忆江南•古树》则借“三百载,世代佑田畴”赋予古树历史厚重感与人文温度。作者善于捕捉典型意象,如“帆影”“银鸥”“渔火”“垂丝柳”“蒲公英”等,组合成生动画面。像《忆江南•莲花桥》中“昂首江边涛阁远,回眸湖畔草亭残。疏影碧云天”,通过动态视角转换,展现莲花桥周边景致,意境疏朗开阔。遵循欧阳修体《忆江南》格律要求,上下片字数、平仄、押韵均合规范,读来朗朗上口,韵律感强。如每首词下片首句三字短句起兴,衔接自然,增强节奏感。部分词作融入历史元素与生活气息,增添深度与感染力。《忆江南•听涛阁》中“丢去空笺寻古迹,拾来残弩觅丝缰”,借探寻古迹表达对历史的追思;《忆江南•姜家甸》以“喷灌机匀蒙细雨,蒲公英乱舞婆娑”描绘现代农业与自然和谐之美,充满生活情趣 。 部分词句稍显直白:个别作品语言表达较为平实,诗意与含蓄不足。如《忆江南•同心桥揽月亭》中“童戏折芦蘅”“树下竹竿擎”等表述过于直白,未能充分挖掘意象背后韵味,可进一步锤炼语言,增强表现力。情感挖掘可更深入:部分词作停留在景物描写层面,情感抒发稍显浅尝辄止。如《忆江南•玉龙湖》虽描绘出优美景色,但“陶醉那游人”未深入展现作者独特情感体验,可尝试将个人感悟与景物更紧密结合,引发读者共鸣。【编辑:乡鹤】能够写出如此细腻、中肯、到位的编者按,足见网站用心良苦和编辑老师的责任担当,可亲可佩!敬香茶!
5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5-24 10:18:39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回复5 楼        文友:江畔钓叟        2025-05-24 10:26:43
  谢谢老师鼓励,多交流。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