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兒媳是婆婆的小棉襖(散文)
都說只有秋天的月,才最大最圓最亮,尤其是到了八月十五??晌覅s不以為然。因為在八月初七八那幾個晚上,我就見月亮已經(jīng)又大又圓又亮起來了。于是我就決定,等到了初九,我就要回趟娘家。初九去,去了以后,一定要和母親共度一個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后,十六返程。這樣一來,我和母親就有一些促膝長談的機會了。因為從初九到十六,這竟然有一星期那么長呢!
其實,娘家她不僅是生了我養(yǎng)了我,是我非常熟悉的老地方。同時他家也并不算“高門大戶”,使我高攀不起。說回來,也就是我想去就去,想來就來,就那么簡單隨便,沒有阻礙。可是也有不簡單,因為從婆家到娘家,足要有一兩千里。我如想回一次,不說坐公交車要等待,要轉(zhuǎn)站,我消磨不起。就算開私家車,我得先看看我是否能把假期請了,現(xiàn)在不都是人人打工,不都是人人上班族嗎?既干著人家的工作,怎么能不遵守人家的紀律呢?除了請假,我也得看看我口袋里還有多少錢,夠不夠去付高速費,夠不夠去把機油加滿?除此之外,路上不出任何故障,都得十幾個小時,然而這卻也只是行駛在路上,還不夠等我見了母親,要和母親在一起好好吃頓飯,好好說句話。因為金錢緊迫,精力也緊迫,時間也緊迫,所以自從我嫁進婆家,直到現(xiàn)在雖然有好幾年了。我要想和娘家人見個面,說句話,頂多是在手機上、電腦上、視頻上,有時候一年也不回,有時候一年里頂多一回。
這使我想起,我準備要結婚那時,父母一個勁喊“遠”。說遠不算,他們還努力著想要在這片故土上,為我另行選擇。盡管他們一再向我保證說:“如果你不感到滿意,我永遠也不勉強。我努力給你多介紹個,也不過想讓你多增加機會,不容易錯過?!钡疫€是一直吼他,我說“不就一兩千里路嗎?你們犯得著如此小心眼嗎?”到后來父母就漸漸地不發(fā)聲了,我也順順利利嫁出去了。至于他們心里想著什么,我當然無從知曉。
娶過之后我才知道,那不只是地圖上的幾個厘米,卻也是劃在了現(xiàn)實中的一兩千路。娶過之后每當我一想到回娘家,才偶爾會想到就一兩千里,也確實使我心生敬畏。但是,再一想到從此后就又能和心愛的人永遠地在一起,我就還是毫不后悔。
我把三歲的女兒丟給了婆婆,我是坐公交車回的。因為這一次我還想住上好幾天,所以我覺得若坐上公交會更加合適。但我卻沒有像往常那樣,一旦自己想好了準備回家,就事先去通知父母。因為我怕父親又會像往日那樣,又早早地走出老遠來迎接我。害得他們既做不了事情,還得多受勞累。
回到家鄉(xiāng),待我從車上下來,一轉(zhuǎn)入通往自家那條小道,我老遠就看見了正在院子外來來去去的媽媽。我以為她也看見了我,我以為她是會站在那里等著我走近,等著我一起走進家門。沒想到她卻毫無反應,自顧自地走了進去。就因為她這樣,在我心里竟然生出了一絲絲的不愉快。直待我走近,走進了家里,并呼喚了一聲“媽媽”,媽媽才轉(zhuǎn)過頭來,遲遲疑疑地望著我??此莻€生澀的樣子,我就又叫了一聲“媽媽”,直到這時她才反應過來,才走近我,迅疾地拉起了我的手,向我問這問那,問我的公婆,問她的小外孫。而我在這么一時之間,怎么都顧不上回答她那么多,免不了先去埋怨她,怎么連自己的女兒都認乎不得了?她說,不是認不得,就你身上這件衣服吧,我從來也沒見你穿過。加之我眼花了,怎么也看不清你的臉龐。“原來如此?!币幌氲侥赣H又變老了一些,眼也花了,我的心竟不由得有些酸酸的。等我一進了門兒,母親就讓我好好歇息,就問我要吃什么要喝什么,一如我少小時候。
回到家鄉(xiāng),家還是那個家,床還是那個床。院子還是那個院子,飲食還是那些飲食,但我卻怎么也快樂不起來。不是快樂不起來,是怎么努力也追尋不到,一如童年時的那種快樂。在童年,我和弟弟天天都是在一起,我們每天都纏繞著媽媽,向媽媽要這要那,媽媽雖然偶爾也會對我們教訓幾句,捶上我們一拳頭,但我們每天都快快樂樂,無憂無慮。大概是因為我那時少不更事,純白如紙,現(xiàn)在卻又要工作,又要顧及孩子、愛人、公婆和家庭,每日里忙忙碌碌,馬不停蹄。也許是承擔上了一個成年人所應承擔的沉重吧。
我雖走這么多路才回來了一趟,但卻沒有見到弟弟,也沒有見到父親。弟弟才22歲,他理所應當去努力,去奮斗。但我的父親卻是將近60的人了啊。而且他的身體從外觀雖看不出什么大問題來,從內(nèi)里我知道他早已傷痕累累。他時至今日,都得遠離家鄉(xiāng),仍去外邊打工,這使我對他有些于心不忍。也使我自己對自己有一些暗恨。恨我若不是如此平庸。如若我比這有更加雄厚的實力,如若我能從經(jīng)濟上幫助到他,他是不是就不用再這么勞碌?至少就能在家周圍勞動,不需要像這一樣,僅為了金錢而遠赴他鄉(xiāng)。但我卻只能暗自慚愧,因為若從現(xiàn)實的角度出發(fā),我仍舊幫不了他一丁點的忙。
雖說是一個星期,卻也很快就又要過去了。十三那天,我問媽媽過中秋那天,你打算要吃什么飯?無論想吃什么都讓我來做。我問的時候,媽媽正在菜板上切菜。一見我發(fā)問,她那雙切菜的手迅速地停止了下來。直勾勾地看著我說:“我還以為你明天就要返程呢。怎么,你打算還要在這兒過了中秋?”
媽媽的話讓我好生奇怪,我問:“你打算讓我明天就走嗎?”
媽媽說:“不是,我都舍不得向你提起這個‘走’字來呢。”
我:“那么,等我與你一起度過了中秋節(jié),十六再走,不更好嗎?”
媽媽說:“好是好啊,可我總覺得有些不妥?!蔽覇?“怎么個不妥法?”
媽媽說:“除了春節(jié)大,就是中秋節(jié)大。在這么大的節(jié)日里,你卻不去和公婆一起過,卻要和我一起過,我總覺得有些過意不去。況且你女婿又還是個獨生子?!?br />
媽媽啊!一見媽媽原來是這種想法,我就說:“沒什么,沒什么,不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嗎?”
媽媽迅速地把我的話截斷,她說:“不對,應該說成‘兒媳婦是婆婆的小棉襖’?!眿寢寗傉f完,我當下就不服氣了,因為這種話我從來沒有聽過。媽媽見我不服,馬上就問我:“當初你雖成為了我的女兒,是你自選的,還是根本由不得你?”
“當然是由不得我”
媽媽:“你要和誰結婚,將來去往哪個家庭,它是全部由你選擇,還是絲毫由不了你?”
“當然是全部由我自己做主?!?br />
媽媽:“你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了多久?”
“20歲之前,我年年都和媽媽在一起過春節(jié),過中秋節(jié)。20年以后,因為讀大學,我才遠離家鄉(xiāng)。到25歲,因為結婚才離開了娘家?!?br />
媽媽:“從出嫁之后,你生了孩子,坐了月子,是誰衣不解帶伺候著你?”“當然是婆婆,因為你離得遠嘛,而她卻天天能夠和我在一起?!?br />
媽媽:“從你出嫁之后,你又會和公婆,在一起相處多久?”“那當然是直至死亡,最少也得有三四十年吧?!闭f到這里,我不免停頓了一頓,又問:“你問這個干什么呢?”可是當我去注視著母親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她的眼角里隱隱地有了些淚光。而且那不是淚光,她在我的注視之下,那兩行淚珠不僅是流了下來,甚至都有了些泣不成聲。
到這時我才覺得,我的話早已鉆進了母親那些話的口袋里。母親飲泣了好久,當她強止了淚水,才哽咽著對我說:“你生孩子的時候,媽媽不是不憂,不是不疼,不是不煎熬,可道路遠了,更何況媽媽也還有一大家子。媽每天即使把手一直伸開,又哪里能夠得到你?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既然是公公婆婆保護了你,愛護了你,所以你做個婆婆的小棉襖吧。如若你也能給她們一份,像你給予爸媽的那份親切,那份親近,他們也一定會把你視如親自生下,親自撫養(yǎng)長大的女兒,而不是只把你當做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一個剛娶進門的新媳婦?!?br />
媽媽說的雖然也有一些道理,但我覺得還是有些不對。我說:“媽媽,你生我養(yǎng)我。你生我那時,抱我,喂我,我什么都不會做,天天都拖累著你。你把我從無知到有知,又教我做人,又供我讀書。無論心情和力氣,你在我身上花費了那么多。這是他們能比得的嗎?而我雖然離開你嫁進了他們家,可我也剛一進門就能為他們做飯洗衣,就能為他生孩子,掙錢,養(yǎng)家,差不多都變成了他們家的保姆了。”
媽媽:“對啊,最真摯,最長久的情分就是這樣互相依賴,互相彌補,互相需要,互相成全??!”我還意欲再說,就被媽媽迅速打斷,她道:“別再說了,媽媽再好,隔著兩千里路就什么忙都幫不了你。既然地遙天遠,所以那都是過去的事了。你既然天天都能夠和公婆在一起,這卻也都是正在時間。他們?nèi)缛糁话涯惝斚眿D看,你在他家就是一枝折枝花卉。如果他們都把你當做女兒,你在他家就不再是折枝花卉,就生長出了茂密的根莖。那樣,你離得媽媽雖遠,媽媽一把你交付給你的公婆,媽媽對你的那份牽掛和憂愁,就再也不必擁有了。”
媽媽的意思我終于是聽明白了,她想讓我把公婆,首先當做父母一樣去對待,然后公婆就又會變做父母一樣來疼我,憐我,誠懇對待我。那樣的話,父母雖然遠離我,而父母的愛,就借公婆又來在了我的身邊。
媽媽說到這里,她又流下淚來。我一邊為媽媽擦淚,一邊說:“媽媽,那你呢?你不就沒有小棉襖了嗎?”我這么一問,媽媽卻破涕為笑了,對我說:“傻孩子,你弟弟不都二十幾歲了嗎。我也可以在家坐著等待我的小棉襖呀,我等著,等著,你弟弟就把媳婦找到了,為我娶回來了。要不然你爸爸也不會都已經(jīng)這么大歲數(shù)了,縱然滿身疾病,也甘愿一邊吃各種藥維持生命,一邊仍繼續(xù)勤勞又勤奮?!?br />
和媽媽在一起過中秋,不管于婆家而言,我到底是對與不對。但我還是過了,因為不只是道路遙遠。從而也是,我已有好久都沒有返回過娘家了。這一趟我既然來了,我就要爭取到媽媽臉上的一個笑容。初來的時候,我并沒有帶大包小包,臨走的時候,我也沒有給媽媽買上那么多的禮物。因為我知道媽媽非常節(jié)儉,假使我買了那么多東西,不僅會招致她的不愉快,對她也未必實用。我給媽媽留下了一千元錢,這一千元對我雖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卻能讓媽媽在這一千元的小范圍以內(nèi),需要點什么就買一點什么,聊表我一片女兒心。
回去的時候,我坐在列車上,通過車窗,我看見故鄉(xiāng)的莊稼都已經(jīng)成熟了。玉米也不再那么油綠,一半是綠,一半是黃。而每一棵玉米株上的玉米穗,卻都是那么黃金燦燦,顆粒飽滿。而我對故鄉(xiāng)的這份心情,卻也不知道是一如玉米粒子上的那種飽滿和充實呢,還是一如玉米棵子上的那種,半青半黃的滄涼。故而,我仰視蒼穹,只得對仲秋月說:“你能讓家家都美滿,都同樣美滿,所以才變成了天下明月呀!”
路上不僅有玉米,有莊稼,還有石榴樹,而且那些石榴也長得紅彤彤的,早就成熟了??粗鼈?,我就想石榴花在樹上盛開,石榴果從樹上結起,然而它的種子卻必須從樹上落下,到地上才能生根,這和女孩子的命運多么相似呀,都是必須離開父母,必須離開故鄉(xiāng)。
而男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一生一世都能廝守父母,廝守故鄉(xiāng)。想起媽媽對我說的話,也許都是完全對的。我不應舍近求遠,我若能變成公婆的小棉襖,就能和愛人一起
去分享他的父母之愛,去分享他的故園情深,這是多么大的榮耀??!
想到這里,我不禁暗下決心對自己說,婆家雖非我的故鄉(xiāng)。如果把娘家當做一件非常熟悉,非常柔情的舊衣,把婆家當做一件嶄新且陌生的新衣,我一定讓這件新衣,與我非常親膚,穿成像舊衣那么對我契合。那樣,我雖離開了娘家,離開了我的第一故鄉(xiāng)。當我把第二故鄉(xiāng),也經(jīng)營的像我第一故鄉(xiāng)那么對我親切充實,又敦厚漂亮。那么不管我去到哪里,他們就都會是我的父母兄弟,我就同時擁有了一模一樣,兩個故鄉(xiāng)。
與父母的緣分已屬遺憾。和公公婆婆的緣分既然能這么長久,就讓流淌在我們中的幸福,也能有這么綿長吧。
?心,眼,和雙手,是對人間一切情誼的締造者。我想用我一雙神奇的手,把一切都撫摸成幸福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