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野】老不言年
2022年12月31日的晚餐:紅燒鯉魚、雞翅根燉土豆、牛肉原蔥撒孜藍,干腸絲拍黃瓜,小燒一兩半……公元紀年數(shù)字上又加了一年:2022+1=2023不論能不能活過這365天,年歲上將又是增加了一歲!
庚子鼠鬧?;⑼?,“清零”三年“羊”圈住,耄耋人老心遲慢,只盼疫滅不盼年!我命有我在,我在有我思,想我所想,寫我所感,打字成篇。文字雖無識,成文則記情憾,牽手五十幾年的歲月,魂魄同捱又度抗疫新冠三年。刮風下雨柴米油鹽,老伴兒女孫輩又到了該聚在一起過個年的時刻了,可不知道國外的孫輩是否有回國打算。一輩盼一輩,過每個年都有個奔頭——想團圓。雖多花錢、多挨累、也是熱鬧也是平淡也是期盼。幾十年就如此,蔥蘢了歷程,歲月闌珊,人也蹣跚。生活的過往難寫成章篇,因為生活是心平氣靜而無聲,而如果各思其情憾,各悟其心也自會有聲。我倆這一輩子,可以說是無為無憾,而福享平安了!
想當年,拽開垡子房那綁著草簾子防寒的門,鑿開水缸厚冰舀一瓢冰水,拉起風鉆把草圪囊點燃,煳了豬食再做飯,炕熱屋子寒……小家開始的陳年舊事,兩顆有愛的心,在垡子房里也交相輝映抱團取暖。我們奮斗了,一生知足;基本健康的活到今天,一生也圓滿,我倆幸福了。
2023年啦!歲耄耋,時如幻,感慨語,不言年。時光飄虛幻,情莫留跡遠,多寫幾段小文,搶在自己“阿爾茲海默癥”之前。世俗有萬千,點滴記小篇,自己的情感,就是“舉杯邀明月”,自斟酒,自品味。什么這杯酒有點苦,那杯酒有點酸,什么甜了舌頭的、辣了嘴的、濃咸清淡的,都盡仰脖一飲,罷了、罷了!都是好酒??!
《庸人的寧靜》
每當老伴開窗換氣收拾屋子時,她就讓我“躲著別礙事、別讓風吹著”——找一個大腦獨處的寧靜空間——電腦前享福。自己就任思飄蕩,在胡思亂想中用文字記錄一下——這就是自己在寫雜記的日記。
命運是注定了的,生活和欲望總有差距,努力和機遇總不能對準表,不幸總愿意買坎坷號的車票,逃避也多是徒勞。年輕時自己認為“人不能活得偷懶,不努力”!到老時又似有所悟認為:“人也不要活的太累了”。
我是一個庸人,庸人是沒有寧靜的,因為庸人的心總是紛亂嘈雜的。自己老了,假扮一副“耳順、從心所欲”的模樣,其實只是一顆“小知”易感且酸的心靈,心性并沒有修煉得有太多的恬淡與超脫。到耄耋才似乎懂得了:“其實只要自我滿意,心就恬淡而不嘈雜,寧靜就會在心中悄悄地有些了,順其自然,得而不歡,失而不悵”。想一想自己的心性,總是庸人自擾而不能自我。其實“心靈的寧靜,是只可趨近,而不可全得”的。人心很難滿足,把握當下“自我滿足”而得的分分秒秒的寧靜,那也是修心的“佛果”啊。
個人的生命是在大自然歷史長河輪回中的滴水微塵瞬時微閃,自己還未謝幕,就已有后人擠上舞臺表演,那是演員的歷史輪換。既然自己已經(jīng)演完了,演的精彩或拙劣,就都已塵埃落定的成為“過去”。于生命過程是“曾有”,與生命時光已是“皆無”;與明天誰也不能定。
只留下這庸人的寧靜——“江海有渾水,塵埃照月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