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東北風情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北】關東古巷(散文)

編輯推薦 【東北】關東古巷(散文)


作者:賴輝 白丁,15.6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857發(fā)表時間:2021-08-31 16:33:48
摘要:關東古巷是一條不一樣的古巷,墻上的壁畫、巴洛克的裝飾風格都為古巷增加了味道。

今天是周末,天氣晴朗,夏天的哈爾濱跟南方深圳一樣炎熱,早早起床,便搭乘公交直達關東古巷,約乘公交半小時才到過關東古巷。關東古巷左邊是哈爾濱新華書店,右邊是王府井購物中心,九點開門,我八點半便到了關東古港,等到九點便掃碼進入。
   一進便是關東古巷的大舞臺,天天表演節(jié)日,屬于關東特色演藝區(qū),表達老關東的熱烈、火辣、粗獷、古樸的風格。濃郁中式風格的傳統(tǒng)戲樓為主景觀。大秧歌、二人轉等平民文化互動體驗,聽說還有交響樂隊,時不時露面。青磚黛瓦,白灰勾縫,雕花圍檐,回廊連環(huán),這是關東古巷的特色建筑,將哈爾濱人的關東情結凝聚在這條古巷中,走進關東古巷,仿佛進入時光隧道,穿越時空,從古到今,盡覽哈爾濱文化。
   在進入便是關東特色小吃和俄羅斯食品,全部都是哈爾濱的地產美食一手店,老鼎豐、秋林里道斯、秋林食品、南極冷飲、五常大米,黑龍江地方特色鹿茸、猴頭、榛子、木耳、魚皮畫等,還有一些來自不同地區(qū)的特色產品,游人只要走進關東古巷,就會在這里尋找到關東的記憶,找到那些代表民族特色的小吃、手工藝品。我迫不及達的要了15元一分的糯米糍,原汁原味的,不錯,三下二除二便解決了,然后在旁邊點了份骨架和牛肉面吃起來,一邊品嘗特色小吃,一邊觀看喧囂的人流,穿越在古巷中。
   吃完繼續(xù)進入,便看到闖關東的長廊和雕像。東北一帶被稱為“關東”和“白山黑水”。關東古巷以黑龍江文化圈為主體。在地域文化中汲取精華,改變設計師的觀念。觀念變化了,也就有了千變萬化的技巧。注重對“隨時”的體驗,使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與中心遭到徹底的消解,形成互動的參與性,關注普通人的生活狀態(tài)。關東古巷的平面成半月形,是相臨兩棟建筑的中間地帶,立面造型轉折復雜室內設計中的原始架構。空間組合特征、營造技術和裝飾藝術從東北民居的建筑元素中提取。
   闖關東文化:清末民國以來背井離鄉(xiāng)的中原人大量的進入東北地區(qū),闖關東文化以漢族中原文化為主體。關東古巷內,熱鬧不斷,每一處都講述著“闖關東”的歷史故事,代表東北民俗特色的東北舞在關東古巷內自然少不了。關東古巷街尾,就是個大舞臺,每天上演著不同關東舞蹈。游人不用買票,就可以免費看一場場的東北傳統(tǒng)戲目。皮影戲是中國漢族民間的一門古老傳統(tǒng)藝術,千百年來,這門古老的藝術,伴隨著祖祖輩輩的先人們,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關東古巷開放后,每到周末,游人都可以在這里看到皮影戲表演,感受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悠久的歷史文化。風靡全國的電視劇《闖關東》中,常常見穿著棉襖,彪形體壯的關東大漢,趕路累了就坐在街邊的茶館里,喝上一碗大碗茶。在古巷內,茶館也是必不可少的。三浠堂茶館正對著關東大戲臺,游人可以坐在茶館里,看著各式各樣的茶藝表演,坐在熱鬧的巷子內,看著臺上濃濃關東氣息的舞蹈,著實地過一過戲癮。
   關東古巷的立面造型占整體空間的2/3體量,立面特征遵循滿族居民的建筑立面劃分:臺基、墻身及屋面,整體感覺很敦實厚重。
   其次便是關東古巷中華巴洛克院落風情區(qū)中,用中華巴洛克的建筑體塊和“圈樓”形式分別設計出兩個獨立的空間。中華巴洛克的建筑結構是西方的,裝飾是中國傳統(tǒng)圖案,如石榴、牡丹、梅花和海棠等象征富貴吉祥,使用象征福、祿、壽的動物圖案,如蝙蝠、鹿、仙鶴等?!叭恰眱仁褂媚举|樓梯、陽臺,即增加了建筑的垂直交通空間,又豐富了建筑形式,檐口單面坡的建筑形式,傳達著中國民俗中“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用意。
   少數(shù)民族特色建筑元素,鄂溫克族、鄂倫春族、赫哲族的建筑是在比較原始的地域自然環(huán)境下形成的,它們都是由簡單的幾何形體本身或相互疊合形成的互不相連的獨立形體,呈現(xiàn)出單純的幾何形狀特性?!靶比手焙汀按榱_安口”為圓錐體。木刻楞、馬架子、“奧倫”等都是由水平向的三棱柱與長方體上下疊合而成。建筑高度一般在2~5m,邊長或直徑在1.5~7m的范圍內。開窗很少,使用自然環(huán)境的材料建造,主要是樺樹、圓木等,外表皮用馴鹿皮、白樺樹皮和草泥等,關東古巷少數(shù)民族風情區(qū)充分提取這些建筑特色。
   然后便是關東物質民俗:剪紙、東北三寶、酸菜、粉條、冰雪文化等;社會民俗:東北三大怪、亞布力煙、烏日貢、哈日等;精神民俗:闖關東、冰雪畫、二人轉、東北民歌、東北大秧歌等。景觀節(jié)點、互動體驗區(qū)、主題文化展區(qū)、購物休息區(qū)互相穿插布置,全方位展現(xiàn)關東文化。
   穿過厚重的戲臺映入眼簾的是灰色磚墻上掛著一串串辣椒,大紅燈籠高高掛起,一股東北農家院的淳樸氣息。二層的支摘窗透出微弱的燈光,空氣中彌散著農家特有的炊煙味,這一切都讓你回到鄉(xiāng)間。關東民俗在此區(qū)域中得到最多的展現(xiàn),如三大怪、玉米簍子、暖暖的火炕等。在清王朝的龍脈大地上,東北鄉(xiāng)野間保留了更多的中國傳統(tǒng)民俗。三層的冰雪畫展現(xiàn)了東北叢林疊嶂、冰雪彌天、白山黑水、寒煙鎖地的寒冬印象。再向前望一座大型實木玉米簍子擋住了我們的視線,草頂和木柵欄還原了鄉(xiāng)間實物,上部是二層的連廊,下部是通向下一個院落風情區(qū)的通道。
   進入此區(qū)域感覺來到了舊名“傅家甸”的道外區(qū),有典型“圈樓”結構?!俺<掖笤骸?、濱江道尹李鴻漠故居、冰城最早的西藥房等經典建筑在此風情區(qū)里再現(xiàn)。
   “圈樓”的記憶還沒有散去,一座木制的懸索橋橫架在一座山洞的旁邊。遠望去還有座白樺樹“撮羅子”高高的矗立在橋邊,它是此風情區(qū)的中心。原生態(tài)的景觀資源是大小興安嶺地區(qū)漁獵文化的“活化石”。木刻楞小屋對著巖體山洞,濃密的白樺樹下有一群梅花鹿。
   關東特色小吃區(qū)由演藝區(qū)兩側進去,滿族民居的典型特征圍合形成多間“檔口”?!翱可匠陨?,靠水吃水”,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飲食習慣。廣被的森林、豐富的水域、廣袤的平原濕地給黑土大地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食料,在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中形成了風格特異性極強的東北特色飲食文化。在滿族菜肴基礎上加魯菜、京菜的長處,粗線條的燉、醬、烤充滿塞外的味道。
   走進關東特色藝術品街,一種古樸、凝重的氛圍撲面而來。穿行其中令人仿佛置身北方古老民族的文化隧道:薩滿神鼓、魚皮服飾、樺樹皮制品、黑陶、根雕、剪紙……一件件民間藝術精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內涵,為觀者拼起一個令人震撼的北方民族的文明世界。
   關東古巷內,戲有特色,吃也有特色。主巷街道邊,一處十米高的“撮羅子”不得不看,這個巨大的“撮羅子”是赫哲族在游獵時搭建的臨時居所,在關東古巷里原汁原味的展現(xiàn)出來,仔細觀察,撮羅子上還開了小窗戶,里面是明泉特東北特色醬骨,游人可以吃著醬骨,從小窗口內往外看,將古巷內的熱鬧盡收眼內。
   在古巷內還有龍江特色展示區(qū),在這里一個豆腐主推著石磨,一圈一圈地磨豆子做豆腐,游人可以看到豆腐、豆?jié){制作的全過程,也可以現(xiàn)場買上一塊,品嘗一下老式的手工豆腐,喝上一杯帶著濃濃豆香的熱豆?jié){,一定別有一番味道。在三江源赫哲小魚館內,游人可以感受到地道的赫哲風情,魚皮畫、拌生魚、讓人們真正了解了赫哲文化。
   在巷子內,游人還可以到馬克西姆俄式西餐、沸沸洋洋火鍋、東方餃子王、金鼎老北京炸醬面、田記小鋪、于府香辣蟹、彭記春餅、龍江名小吃街等餐飲內品嘗關東美食。
   飽覽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關東特色藝術品街上,游人可以邊走邊看黑龍江省八大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八大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東北傳統(tǒng)膏藥制作、方正剪紙、角雕工藝、麥秸畫、女真火匏、青牛葫蘆、綏棱黑陶、滿繡工藝。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老藝人們也將古巷內現(xiàn)場獻藝,表演絕活。
   角雕畫原料是黃牛角,有暗紅、黃、暗綠、黑、灰、白等多種顏色,是哈爾濱市獨創(chuàng)的一種藝術形式,產生于1964年,到上世紀70年代初已名揚海內外,迄今為止,哈爾濱市的角雕畫生產在全國仍是獨一家。黑龍江地方工藝品麥秸畫用普通的麥秸作原料,借鑒國畫、民間剪紙等表現(xiàn)手法,經過多道工藝制作而成。題材有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田園山水、古今人物等等,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關東古巷還原了闖關東時期集市的熱鬧場景,巷子一側的是一排小木亭,木的窗欞、木的頂。小木亭內都是從全國各地搜羅而來的特色紀念品,游人可以在這里一個一個小木亭走下來,“淘”到自己喜歡的特色東西。軟陶、牛肉干、胖子炒貨、東北煎餅……琳瑯滿目的特色商品,會讓每一位游人都目不暇接,享受著“黑龍江的東北土特產豐富,許多特色產品都具有極高的藥用和滋補功能,初到黑龍江的游客,在游歷山川湖泊、感受龍江美麗精致的同時,也會選擇一些土特產品饋贈親友.
   捏面人、吹糖人、做糖畫、皮影戲、方正剪紙、綏棱黑陶、青牛葫蘆、麥秸畫、滿繡、角雕。位于哈爾濱群力第五大道上的關東古巷,是體驗著“老關東”民俗風情的最佳地,那里有些攤位的傳統(tǒng)藝術值得你一看。如今,關東這片希望大地已崛起,波瀾壯闊的“闖關東”歷史,也漸漸地被時光沖淡;“闖關東”的印記,在哈爾濱也支離破碎。但“闖關東”先輩們篳路藍縷,不屈不饒的“闖勁”仍根植在關東人的骨髓中,流淌在血液里,身處關東地界的哈爾濱,多數(shù)人向上數(shù)4代,也是“闖關東”人。但隨著時光的流轉,“闖關東”后代很難見到闖關東時期的市井風貌,他們曾經只能坐在搖椅上,慢慢回憶闖關東的故事。游人走進關東古巷,就會如同回到關東時期的老哈爾濱,木窗欞、青磚地,掛著大紅燈籠,坐在東北大院里,品著正宗的東北味,讓你如同穿越時空,回到了關東時期的老哈爾濱。釋放著與這座城市的關東情結。
   關東古巷是一條不一樣的古巷,墻上的壁畫、巴洛克的裝飾風格都為古巷增加了味道。這里還有很多風景等著游人自己來尋找。閉游半日,帶了點俄羅斯特色食品,便返回住的如家酒店,結束了關東古巷之行。

共 3865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關東古巷,中式傳統(tǒng)風格的大戲臺、大秧歌、二人轉等等,富有濃郁的地域色彩,得到了市民的喜愛。這里有各種特色小吃、傳統(tǒng)風味裝飾、建筑獨具特色,且多以傳統(tǒng)風格為主體,凸顯地域特征。其它民間傳統(tǒng)技藝如:捏面人、吹糖人、皮影戲、方正剪紙等等融入其中,更貫穿西式風味餐廳,兩者相互結合,既體現(xiàn)關東民俗風情與文化,更顯現(xiàn)出外域文化引入的作用。欣賞美文,感謝賜稿東北,推薦閱讀!【東北風情編輯:子琛】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共 0 條 0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