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瀫水之畔有人家(散文)
一
晨光熹微,天空有初白的云影,暮秋的衢江水岸隨處可見翠竹搖曳、蘆花娉婷,它們和浩淼江水一起在風里洇浥成煙,不遠處的綿延山巒依舊綠意蔥蘢,偶爾有一樹、兩樹暗紫或艷紅的烏桕像火焰般燃燒在峰嶺間,亦有白墻黛瓦的村落隱現(xiàn)——分明一幅寫意的山水畫。畫里,綠茵滴翠,影影綽綽有人家。
這人家,是瀫水人家。瀫水,衢江龍游段古稱,瀫水人家即衢江沿岸傍水而居的人家。我喜歡這個“瀫”字,只輕輕一讀,已生出無限古意來,仿佛綿綿密密地攜裹著屬于瀫水古詩詞中或婉約或磅礴的意蘊,不是嗎,宋人鄭得彝有詩《龍游八景?瀫水晴風》,徐慥有詩《瀫波亭》,郁達夫曾詩興大發(fā)寫下“瀫水磯頭半日游,亂山高下望衢州”,楊萬里更在瀫水岸邊輕吟:下灘一日抵三程,到得盈川也發(fā)更……
我也站在瀫水岸邊嗎?眼前如此清幽靜謐,入目處山林茂盛,淙淙水流在日影下閃著粼粼白光,不遠處一戶人家掩隱于蔥蘢中。它那青磚與紅砂巖砌筑的院落矮墻以探向時光深處的姿態(tài)出現(xiàn),間或有竹籬,亦有探出竹籬的紅楓,那必定是此刻最艷麗的顏色。院門斑駁古舊,門額上牌匾題字“瀫水人家”——我的目光只觸及這幾個字,瞬間已仿佛跌入了一段逆行的時光,好久才恍過神來:現(xiàn)在,我是在杭州植物園里啊,“西湖秋韻2019浙江省園林藝術精品展”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印象太湖、甌居海中,瀫水人家……它們所鋪開的園林畫卷,所展示的園藝美景,如何才不會嘆為觀止?
才看見身邊有游人如織,才聽見嘖嘖的贊嘆聲不絕于耳。彼時落入眼里的,不止“瀫水”前笑語嫣然的女子和她認真拍照的同伴,還有一群穿了紅色舞衣的白發(fā)老太太,她們雀躍著,若孩童般地跑進院門,端詳,或者凝視,偶爾也回過頭來作開門狀,還羞答答地倚著門,用輕柔的吳儂軟語彼此戲謔:哎呀,好看,好看。
不禁莞爾。我喜歡聽著這些凡俗的聲音,它們帶著記憶深處熟稔的親切一起彌散在這片景致里,那么遙遠,又那么親近,如同夜半聽到寂靜里傳來的遠遠的更聲。這是塵世的親暖。
院門兩側掛著紅燈籠,風滑過,它們輕輕地搖著,晃著,無數(shù)影像開始消隱、停頓、重疊、變幻。我走向瀫水人家。
二
沿青石板臺階拾級往上,推開半掩的院門,我仰起頭看四根老舊的木柱頂起灰瓦鋪頂?shù)奈堇龋行┗秀?,而及膝處兩根粗壯的橫木便是坐凳,又素樸又笨拙。入內,走過,木地板發(fā)出清脆聲響,似光陰,似歷程,它們連同墻根那一地的青苔一起,落滿了歲月的滄桑。
院門里可有祖母,還是她才起身回屋里去?耳邊還落著她的絮絮叨叨不是嗎——這是瀫水人家的院門,有些老舊,卻帶著親切,讓人遐想。門邊上有蓮,蓮葉正迎風撲簌簌地響著,彼時那般清麗綻放,轉眼只??菸纳徟钤谂柚酗L骨葳蕤;蒼翠挺拔的意大利絡石是綠籬,亦是照壁。眼前的構圖極美,那些鄉(xiāng)土的、質樸的意境順勢鋪展,我踏著園路上青石板和老磨盤鋪成的汀步蜿蜒往內,瀫水人家白墻黛瓦的屋子赫然入目。
“風調雨順頌華年,國泰民安逢盛世”,門邊上粘貼著的紅對聯(lián)帶著年代的質感撲面而來,我欣喜地看著,輕輕讀著,仿佛每一字都能生出香味來。門是舊式的木門,門上有銅質門環(huán),輕扣,有悅耳的回響。
我喜歡這樣的庭院,清寂的,素雅的,院里沒有繽紛的花木,只在園路兩側植以蔥綠的草,草中綴滿天星、鼠尾草,幾叢千鳥花看似隨意地分布著,仿若有鳥兒在停歇,又若它們正呼朋引伴想要振翅高翔,充滿了鄉(xiāng)情野趣,更帶了主人詩意的棲居。而舉目處,整個院落里選取的大都是衢州元素,譬如衢州柚子樹、常山石筍、龍游小辣椒,就連竹籬笆上也掛有牌子:來自浙西大竹?!@是“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的景觀特色,原汁原味的瀫水鄉(xiāng)韻在此被它們淋漓盡致地展示。
“改善農村人居環(huán)境,建設美麗宜居鄉(xiāng)村”一直被龍游作為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重要任務,而以衢江、靈山江“兩江走廊”為重點的鄉(xiāng)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目前正熱火朝天地推進中。我站在屋子前,看碩果累累的柚子樹,也看東側的“一米菜園”被修整得整潔有序,一畦一畦的菜地種龍游水白菜,也種龍游小辣椒,漸至恍惚,仿佛正走在兩江項目的建設現(xiàn)場……
園林造景方法極多,它常以模山范水為基礎,借景有因,得景隨形,通過各種手法營造“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瀫水人家里,讓人流連忘返的何止是一座院門,一道矮墻,一米菜園,還有那架風車、那堆柴火、那張竹椅……當我舉目,我的目光邂逅了一塊介紹牌:中草藥圃。
三
這是怎樣的瀫水人家,還種植著中草藥嗎?我有些驚喜。走進“中草藥圃”,一塊塊制作精美的介紹牌已經印入眼簾,不止白毛夏枯草,我還遇見了一些久違的鄉(xiāng)土中草藥,金絲吊葫蘆、十大功勞、金銀花,以及葉邊緣生了園齒的落地生根,亦有一棵一棵枝葉密茂的代代果,結著綠色的果實,像極了柚子,我看著,只看著,它們開始和記憶一起慢慢折疊,又慢慢洇散,似是故人來。
蹲下來,我細細地看說明,當名稱、藥用部位、功能主治等信息一一入目,我不僅感受到了濃厚的中醫(yī)藥文化氛圍,更感受到了建造者的別出心裁。是的,它是科普的,亦是別致的,它出其不意地吸引著我,駐足,或者凝視。我可以去想象嗎,瀫水之畔的這戶人家,它所種植的中草藥何止看到的這些,在它的屋后,或者在它規(guī)劃好的某個地方,有十畝,甚至百畝,這樣多好。
“本案以‘瀫水人家’為主題,再現(xiàn)了衢江沿岸傍水而居的一戶鄉(xiāng)土小院。仿佛才有文人墨客吟詩作賦后相攜離去,轉眼時光輾轉千年,只留寧靜、安和的瀫水人家世代詩意棲居。在此意境中,我們借助微地形景觀、花境等各種園藝手法,利用衢州元素,體現(xiàn)原汁原味的瀫水鄉(xiāng)韻,寓意姑蔑文脈流芳百世,彰顯“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景觀特色?;盍π箩橹?,美麗大花園,‘瀫水人家’是衢州風土人文的縮影,更是衢州美麗鄉(xiāng)村建設、鄉(xiāng)村振興多態(tài)融合的展示?!笨础盀€水人家”創(chuàng)意說明,眼前鋪開的園藝畫卷或水系,或景觀,或人文,如此綺麗,如此秀美。
綠色是生命的本色,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是人與自然之間唇齒相依的一體性關系,它提供了綠色發(fā)展和美麗中國建設的行動指南,也表達了尊重生命的綠色價值觀。走在“瀫水人家”,那果樹,那花墻,那菜園,那中草藥圃,無一不是生產生活生態(tài)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自然人文相得益彰的美麗鄉(xiāng)村的最佳呈現(xiàn),而當文旅融合,它所鋪就的詩與遠方之路,它所點亮的美好生活之燈,它所搭建的文明互鑒之橋,都讓“瀫水人家”的格局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它契合綠色引領,它打造了詩畫般的家園。
秋的陽光淺淡,微風里清香撲鼻。我站在瀫水人家的院落里,看如我的游人興高采烈地參觀,看竹籬笆前紫色的、黃色的菊花開到荼蘼,時光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