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我寫長篇小說《春困》的初衷(散文)
當下的農村,除了少數人在留守,大多數都選擇了逃離。不要說別人,我自己就是一個較早的逃離者之一。不過,只有脫離了村莊,我才慢慢的有了故鄉(xiāng)的思緒,故鄉(xiāng)的概念,成為一個有故鄉(xiāng)的人。盡管我逃離的不是太遠,但我離開故鄉(xiāng)才知道,故鄉(xiāng)是我們的根,人雖離開了故鄉(xiāng),根還在那里。我們每個人都隨意改變不了夢境,故鄉(xiāng)自然就成了我夢繞魂牽的地方。
我生于農村,在農村長大,后來為了生活,進入城市。過了天命,在農村和城市生活的時間各占一半。城市給我的記憶不是太多,留在我心底的卻是農村的山山水水,農村的天地,農村的人和事,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磨滅不掉。在我已經寫出來的一些自認為是作品的作品里,大多是有關農村的。
農村的人怎么生活,怎么生存,想的啥,說的啥,他們的感情,他們的盼望,他們的艱辛,是我最熟悉的。
畢竟農村有我回不去的童年、青年、初戀、成家和抹不掉的喜悅和憂愁,還有充盈我?guī)资甑某砷L和歡樂。農村不但是我生活過的家,也是我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家,是我能在紛擾而繁雜的城市駐足而不至于逃離的根源,更是我雖身居鬧市而尚能保持內心安寧平淡的動力。
家鄉(xiāng)的故事很多,有過去的,現在的,已經發(fā)生過的,還有沒發(fā)生過的但不能說是不發(fā)生的故事。這些故事深埋在我的心底,但不能封塵在心底。在城市過了幾十年,我逐漸一點一點地明白了自己與家鄉(xiāng)之間的許多源淵和糾結。
盡管這些發(fā)生在大時代背景下的小故事中的都是些小人物,小事情,真如我一樣,我的世界里都是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和事,大人物、大事情對我來說遙不可及,但我雖然在寫,卻不清楚能說明和代表什么。里面的故事一個接著一個,也許以后還有許多故事。我只是簡單地想讓“往事不會逝去,往事甚至不會成為過去,”讓它在歷史的長河中和文字的鑲刻中留下些見證。
離開故鄉(xiāng)的人,能在城市安身立命也許是幸福的。城市在巨變,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農村同樣在變,同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在變化中,有些人和事物變好了,有些卻變得面目全非了,有些改進了,有些卻消失了。農村空了,留下的是老人和孩子。我居住的城市也沒有怎么樣繁榮,新進城的大多是像我一樣的農民,他們的后代們不是在外地打工,就是在外地上學,跟城市原住居民的子女一樣,不愿回到生養(yǎng)他們的小城和鄉(xiāng)村。農村沒有年輕人顯得死氣沉沉,城市沒有年輕人同樣無精打彩。
這些我已經寫了還要繼續(xù)寫的家鄉(xiāng)素材,是家鄉(xiāng)對我的饋贈。家鄉(xiāng)雖未給予我生活和事業(yè)中成功的收獲,卻贈與我慢慢積淀的生活閱歷的廣闊和厚重,家鄉(xiāng)讓我常懷敬畏之心,使我在一次次的漸行漸遠中,沒有迷失本真,讓我能抵達歲月的深處,保存靈魂的純潔與平靜。
雖在城市生活了幾十年,但總愛抽空到鄉(xiāng)下住幾天。在白天或是夜半到田間地頭行走,像個離不開鄉(xiāng)土的游魂一樣,帶著回憶、尋覓、恐懼和驚喜。像年少時跟朋友花一整夜去捉魚這種自虐式的行走,晨霧中靜靜地趴在河邊等黃鴨出現這種傻氣樣的癡心,讓我在寫作中體驗到了許多樂趣,也使我突破了遇到的許多盲區(qū)。
如春天的田野和種子,夏夜的村莊與狗吠,秋天的收割與喜悅,冬日的泉水和河冰,其實是在尋找我的童年和青年時的記憶,自到了城里,我已經逐漸,甚至完全陌生了。
我常到鄉(xiāng)下住幾天,是想重新當一回鄉(xiāng)下人,重新回到兒時和少年時光。這個愿望不難實現,但這個愿望卻難滿足,而我卻在寫作中滿足了。往來路上,或是在田邊地頭、老村破莊反復尋找,我發(fā)現我丟失了的太多東西,是都可以找回來的。
于是,在這篇小說里,也因此有了青山綠水、深山老林和田野鄉(xiāng)間的氣息,有了老獵槍,有了老人的羊骨頭煙鍋,有了神鬼,有了枯樹老屋,鐮刀麥堆,草帽牛車,小吃美味,泉水蛙聲,泥土鳥雀,還有種子,還有初戀的青澀,兒時的純真,年少的快樂,還有許多植物,以及其他……我有一個嗜好,就是愛吃鄉(xiāng)下的飯,其實,我是怕斷了跟鄉(xiāng)下的聯系,也就是怕沒了鄉(xiāng)愁。我覺得這是對鄉(xiāng)村的敬奉。
我不敢忘了鄉(xiāng)村的下雨、刮風、落雪、陰天、雷電、月夜,在小說里,對景物描寫的自信心就來自常在鄉(xiāng)村行走。我喜歡跟上了年紀的鄉(xiāng)下人徹夜長談,他們會給我講好多故事,還有他們的心里話,他們的煩與樂,喜與愁,這種“圍炕夜話”,比書本上,網絡里,微信中,或是老外祖母的故事更加精彩。
我曾在一個夏天,跟一位菜農在地頭的窩棚里睡過一夜,是為了感愛一種洪荒中的心境。在那樣的夜晚,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繁華燦爛的星空,宇宙中最明亮清晰的銀河。
我感受到了那種最深的荒涼、寂靜、空曠、恐懼、清澈、有聲如無聲、無我和無他,但我的心靈與天地產生了相知相交,天人合一的暖流,這種暖流使我激動而又沉重,那真是一個崇高而又偉大的夜晚。在那個夜晚,我覺得無話可說,最豐富的陳述和記錄,便是沉默。
這種體驗,在城市里是得不到的。城市的一天很短,短得來不及擁抱清晨,就已經手握黃昏。鄉(xiāng)村有太多的悲傷,但我無法承擔全部,我對著時光悲傷也罷,喜悅也罷,時光卻早已把我健忘。
城市里有光怪陸離的顏色,但我還是喜歡鄉(xiāng)村的色彩。
我喜歡在鄉(xiāng)村行走,除了割裂不了的情與感,還能寄托我的一顆葉落歸根的心。
我十分清楚我是一個俗人,笨人,愚人,我無法對老子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只能膚淺的理解為:人不能跟命運較勁,不能跟自己較勁,不能跟別人較勁,更不能跟自然較勁……寫文章也一樣,不為功名利祿而寫,不為寫作而寫,全心全力地寫了,對文字虔誠地寫了,寫出自己的真性情,糊涂也罷,聰明也罷,文學藝術高也罷,實話實景俗也罷,文筆華麗精彩也罷,題材新穎獨特也罷,由人去評由人去說,褒貶由他,喜厭由他,都是客觀存在的,就如我說普通話,標準不標準,總有人能聽得懂,一切順其自然吧……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本書,都值得書寫。但我無法把村里的每個人都寫到。我只好挑有故事的人,有代表性的人寫。我不打算為村里的任何一位立傳,更不會為誰歌功頌德。我只想通過我的村莊我的村民,寫出個體生命雖平凡但起伏跌宕的軌跡,寫出艱難的塵世帶給我們的或悲或喜的命運感,并努力寫出時代打鍛在他們心靈上的深深的烙印。
他們本就是些微不足道的人和事,由微不足道的人來寫,很可能寫出來也微不足道。但不寫憋在心里更加微不足道!
小說里的人物都是真實的,他們大都是些生于七十年代以前的小人物,能順應時代潮流,轉變觀念,但一些深藏心底的陳舊觀念和令人驚訝而又痛斥的愚昧卻頑固地不易改變,往往導致一些悲劇的發(fā)生。
小說試圖探討一些當下農民的困惑,挖掘一些人性的劣根,鞭策鄉(xiāng)村一些人司空見慣的愚昧和陳舊的觀念。
他們從懂事到現在,幾十年來,思想隨時代巨變而變,很難有其獨特思想,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是絕大部分人的選擇,隨波逐流是生存的法則,獨立特行需承擔極大的風險,比如被人及社會排斥、不理解,孤獨、寂寞、嘲笑、挖苦將伴隨著你,行走在自己苦求的布滿荊棘的苦旅之中,其酸甜咸辣的滋味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一個人可以沒有信仰,但一個人不能沒有思想觀念。而一個人的觀念跟他(她)的家庭、學識、勞動環(huán)境、生活閱歷、對世界的感知均有關系。他們的思想觀念,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對新生事物的接受,從少年、青年到現在,不敢說成熟,但至少是隨形勢而逼迫改變的。一些陳腐的舊觀念和隨身而帶的愚昧,雖然社會已飛速發(fā)展到現在這個時代,但在他們身上還是繼續(xù)存在的。隨著他們逐漸離世,這種舊觀念和愚昧并不會消失,還會在他們的后代身上存留下去。
觀念與信仰分不開。年輕時,他們壯懷激烈,少不更事。慢慢地,接受了正統(tǒng)的教育,那時只有被動的觀念,沒有自己的觀念,所經歷的文革等各種政治運動,灌輸在腦海里的只是紅與黑、正與邪、好與壞,具體那些黑為什么要黑,那些邪為什么要邪,那些壞為什么要壞,卻不曾想過,也輪不到他們來想,想也想不明白,一切皆被沖天的熱情替代。待成年,娶妻生子后,時代已變,他們的思想和精力也只能停留在如何為生計而奔波上,其間經歷了諸多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觀念在各種環(huán)境、各種事物中不斷變化,雖有生活、勞作中的艱辛和坎坷,也只是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傳承了父輩的做事風格,為現在對感知這個世界的人和事奠定了基礎,當然也形成了自己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和風格。變化不斷的觀念也曾有過閃光點,但很快就被生活中的現實破滅?,F在想來,大多數人的觀念是屬于整個社會的,普普通通的人和普普通通的觀念,正是這個社會健康和諧的基石。
把他們的正如世間大多數人一樣的靈魂放在一邊吧,大體都是純潔、善良、本分的。若非要翻開陰暗、骯臟、罪惡的這一面,大多人是:遇到不公正、欺負時,竟詛咒對方盡快死去。還常夢想一夜暴富。看見美好的東西老想居為己有。還有偷盜、搶劫,甚至搶銀行的念頭。時不時還冒著傷害別人或者殺人的想法???,還有領袖或是出人頭地的欲望。好色的細胞很多,但被理智的底線約束,不敢亂來,但不妨礙幻想貌美少女和她們的裸體,隨意意淫,也不妨礙用眼睛漁獵美色,喜歡看美女的臀部,在適當的場合,口中常有低級下流庸俗的話語流出。瞧,有些細胞無法用語言表達,但絕不是好細胞。好逸惡勞,老想不勞而獲的欲望隨處可見。不愿太多施舍他人,逃避責任,背后嚼舌這些毛病也存在。再看,在靈魂最深處還躲藏著妒忌、羨慕、恨三劍客,躍躍欲試,隨時想吞噬心靈中陽光的一面。
人的靈魂深處的這些陰暗面時常會遮蔽陽光的一面,正如烏云遮住月亮,霧霾擋住太陽一樣,使人迷失方向。但這些深藏在心靈深處的古怪精靈,不易被人察覺,有誰愿意把自己的另一面輕易展露給別人呢,內心的真實想法往往見不得陽光,人們生活在理智中,一旦失去理智,內心的魔鬼就會跳出來占了上風,悲劇也會隨之而來。一個人心有所思,不可能不露形于外,只是邪不壓正,每個人都有吞噬這些歪門斜念的免疫功能,要不然,這個世界就亂了。
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