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荷】渴望看到的一本書(賞析) ————讀杜旭元著《桐花鎮(zhèn)》有感
大凡本土作家出的書我都想讀,并且是要收藏,讀了后就寫點心得體會,這是我讀書的習慣。名家的書一是能借來的就借著看,借不到的就買來看,但我不敢寫讀后感,一是自己的文學造詣不深,沒有能力寫像樣的讀后感,二是怕把人家名人的名聲影響了。
2012年聽崇信文友說杜旭元出書了,一直想得到他的《桐花鎮(zhèn)》閱讀并收藏,可惜的是他印的少,都已經(jīng)送完了,自己都沒有留下。于是我就想著在誰看完了后,借來讀一讀。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崇信去祝賀圖書館讀者協(xié)會成立暨會刊《龍泉讀者》首發(fā)時,在他們的辦公室發(fā)現(xiàn)了《桐花鎮(zhèn)》這本書,我就乘他們忙亂沒有來得及打招呼就裝在包里,回來后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
讀了《桐花鎮(zhèn)》這本書,總體感覺是:主題明確,觀點鮮明,立場堅定,語言流暢,人物形象,情感豐富,情景交融,寫法細膩,聯(lián)想豐富,藝術(shù)性強,心理描寫準確,故事情節(jié)生動形象。不足之處是:方言俚語用的太多,影響小說的整體感和讀者的理解程度。
杜旭元是一個敢于擔當?shù)淖骷?。我不是文學評論家,但我讀了本土作家的書,忍不住想寫點讀后感想。杜旭元和我是同年代出生的人,也都是生長在農(nóng)村,對農(nóng)村的生活體驗是有同感的,可能是我對生活的感受不經(jīng)意,也不上心,混混沌沌的度過了幾十年。所以,沒有像杜旭元對生活的感受、理解的那么深、那么透徹。讀了他的作品,我認為他是新時代有正義感和同情感的作家,也可以說他是新時期的“魯迅”。每篇作品都有著魯迅的風范和骨氣,這也是作為一名作家應(yīng)該具有的素質(zhì)?,F(xiàn)在的大多數(shù)作品都是在無病呻吟,可是老杜的作品不是這樣,而是真正反映農(nóng)村生活,農(nóng)村變遷的故事。敢于揭露政策的弊端,敢于反映基層農(nóng)民群眾的呼聲,敢于面對現(xiàn)實,敢于揭露一些不正確的行政行為,敢于揭露一些人的丑惡嘴臉和行蹤,把一些人的丑惡行為刻畫的淋漓盡致,還對人的本性描寫入木三分,這就是老杜!很多作家達不到這樣的程度。
杜旭元是個能吃苦甘于寂寞的作家。他的《桐花鎮(zhèn)》這部小說,從構(gòu)思到寫作,無不烙上作家自己印跡,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到新世紀新階段跨度之大,四十多年農(nóng)村的歷史足跡,要記述的那么詳細可謂的不易。可見作者對這篇小說的安排是多么的巧妙、妥當,多么的周密,又花費了他多少的心血和精力。有句老話說的好“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老杜做到了,他的付出和他今天的成果有目共睹,都是吃苦耐勞的結(jié)果。作家就是在孤獨中創(chuàng)作,在以堅強的毅力忍受孤獨的同時,也享受到了成果的快樂!
杜旭元是個思維慎密活躍的作家。在《桐花鎮(zhèn)》這本書中,作者把有膽量和沒有膽量的人、有文化和沒有文化的人、有能力和沒有能力的人進行了詳細具體地描寫和對比,從而反映了農(nóng)村現(xiàn)實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既有遠見卓識的一面,也有鼠目寸光的一面。是許多事情矛盾重重,掩蓋回避不及。從而使小說跌宕起伏,讓人回味無窮,充分反映了作者思想活躍和獨到的文學藝術(shù)手法。
我對任何文學作品只能是欣賞的份,沒有資格進行評說,讀了《桐花鎮(zhèn)》也只能拙劣的寫點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已了,這樣的想法也許不對,望作者和讀者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