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那么,我們去姜席堰吧(散文)

精品 【流年】那么,我們去姜席堰吧(散文)


作者:飄ping 舉人,4307.6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623發(fā)表時間:2019-03-03 11:24:31

【流年】那么,我們去姜席堰吧(散文)
   一
   冬季水瘦,我不知道姜席堰是否走過了一條莽荒或孤直的路,當我站在席堰出入口,看印記里曾壯闊浩淼的靈山江水孱弱成涓涓細流,看堰壩裸露出粗礪韌硬的塊石,石上有苔痕青郁,水邊有灌木駁雜,不遠處云霧裹繚,松竹聳翠,黛色群山漸至合圍,一時沉寂恍惚。
   眼前的景致并未熟悉至心髓,翻開的往事罅隙里卻已經卷席了一些歡聲笑語紛至沓來,又清脆又甜膩,那是年少時候一次又一次的春游所觸及的歡快時光。彼時姜席堰仿佛遺世,卻縱容著我們的百般撒野,堰壩、沙洲、灘石、蘆葦叢中,以及澄澈的江水里,隨處都有我們奔跑和戲耍的身影;偶爾也會安靜下來,那必定是大伙兒已經圍坐一團,老師們又開始繪聲繪色地講故事了:很久很久以前,村子里住著兩個員外,一個姓姜,一個姓席……
   走在席堰上,江水正繞過堰壩從閘口奔騰而下,發(fā)出生動悅耳的轟鳴,也有細細的水流穿過壩上塊石的間隙潺潺流動,像極了正在追逐嬉戲的孩子。此刻,我便墜入這水的幽境了嗎?與堰壩平齊的寬闊水面靜如處子,偶爾風滑過,已皺起一江漣漪。水岸一邊是蛇山山嶺,一邊是沙洲。沙洲上遍布肥綠厚實的灌木、松、竹。我喜歡這樣的綠色和寧靜,它們空靈得如同一幅水墨長卷,在我眼前緩慢鋪展。
   從席堰往姜堰,可以乘竹排逆水而上,亦可過沙洲徒步而至。沙洲上到處都是細膩的沙子,到處都是蒼翠的大毛竹和林木,有小路在林間蜿蜒,彼時幽深靜寂。當風滑過,林子發(fā)出無邊無際的摩擦聲響,沙沙有聲,泄洪道里的水流傳來清冽的叮咚躍動。
   有人于水邊垂釣,那么安靜地坐著,旁若無人。順著他凝視的水面,小魚兒正歡悅,他卻不急,只等著它上鉤。我有些沉溺,這么安和的遇見,仿佛已滌凈了塵埃,就連那輕拂過水面枝條的調皮樣子也讓人心瞬間生了愉悅。
   沙洲的盡頭,是姜堰??臻煹乃?,劃動的竹排,緩緩而泄的靈山江水,對岸村莊和山巒的輪廓——如詩、如畫,我的目光開始灼灼。
  
   二
   如何追溯一座堅忍的堰壩,容乃和曲折?那么被世人所矚目,是它“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申報成功?是它本身所具備的灌溉功能?是它的巧借自然引水入渠?還是它所走過680多年的漫長歲月?
   站在姜堰北岸,我有些恍惚。眼前的靈山江水從逶迤的龍南山脈一路奔騰而來,卻于此俯首稱臣,還心甘情愿地被一分為二,沿靈山港繼續(xù)往前,或者經引水渠至席堰。這當中,有多少泛黃往事?我可不可以去探個究竟?
   最先吸引我的,并不是堰口新建的文化長廊和滿盈古舊情懷的水碓,這個季節(jié)沖砂閘下水流依舊湍急,于是席堰顯山露水。是的,是席堰。席堰呈弧形,堰壩下方如扇般鋪展開來,若水滿流溢,抬高的水便如瀑布般奔騰而下。堰壩上遍布冰裂紋狀鋪陳有序的塊石,石上的苔痕分明是時光的印記。我無法想象這堰體如何經歷了漫長的年月,比如風吹雨打,比如洪水肆虐,但當用松木搭成框架,里面填充鵝卵石,這樣建成的堰已經受住了幾百年的沖刷。不是嗎,水浸千年松,恰是古時生態(tài)治水的最好寫照。
   遂想起沙洲。沙洲上無人開墾,無人勞作,只有泄洪道在叢林的疏影里忽隱忽現。我驚異于它的幾近荒莽,但正是這樣的荒莽,才成了此刻的綠洲,更不動聲色地串聯起姜堰和席堰,以角尺狀擋水壩的姿勢,起到了紐帶的作用。
   這是一個科學布局的整體,更是建造者發(fā)揮的無窮智慧,“它沒有過多的工程投入,只借助這一區(qū)域的自然山勢、地勢和水勢,因勢利導,疏?!癝”形河灣凹岸的河流支叉作引水道,將席堰兼做溢流堰,‘引水不引洪,水害變水利’;同時在姜堰上游右岸和席堰下游左岸布置引水渠,用于農田灌溉和沿途百姓生活用水,成為古代山溪性河流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br />   我喜歡讀這樣的文字,它于某個瞬間讓人豁然開朗。是的,姜席堰的步履一直輕盈而凝重,它的灌溉、生活用水等作用,和自建成后人們世世代代對它的保護,于漫長的年月亦是濃重的一筆:譬如沙洲上無人砍伐,譬如被沖出水面的一截松木被人珍藏……
  
   三
   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過程一定繁雜,百度,其遴選標準眾多:建設年代必須在100年以上,必須仍在發(fā)揮作用,必須在工程設計、建設技術及使用管理等方面領先于其時代……也許,此刻,我只需知道一件事:2018年8月14日,姜席堰成功申遺。
   多么振奮人心,又多么實至名歸。不是嗎,姜席堰,灌溉面積最多時曾達5萬余畝,更被引堰水注入城內壕溝,既防戰(zhàn)患又備火災。而其嚴固完竣為衢之最,到民國時期,仍有堰水從城西穿城往北至驛前……
   我喜歡這樣姜席堰,它穿越680余年的滄桑,它將被永續(xù)利用;它曾經遍體鱗傷,滿目瘡痍,此刻,卻如此厚重,如此秀美和磅礴。站著,我只站著,癡癡地凝望。彼時姜公和席公一定不會想到多年以后還有如我的女子這樣靜立在堰前癡癡凝望吧,時光流徙,筑堰時再多的故事都已泛黃,而一塊鵝卵石,一段千年松木,一道堰壩,一片沙洲,無一不呈露出歷史的滄桑韻腳,連堰上的苔痕都那么濃郁和濕綠了。
   包括年少時便耳熟能詳的姜、席兩公的故事,此刻,屹立于靈山港中的姜席堰更以其儒雅堅忍的氣勢,復原了人們世代筑堰、守堰、護堰的過往曾經。有典可籍的冊頁里,還漫卷著元、明、清時歷代縣令修堰、固堰的歷史塵煙,察兒可馬、黃大鵬、盧燦、徐起巖……他們的聲名榮耀著姜席堰的今天和未來——這是姜席堰的往事,更是此刻,我站在堰上,逐一感受的情懷。
   沿姜堰南岸往回走,沿途樹木蒼翠,江水歡騰,千年古堰的上方,烏溪江引水渠矯健地躍靈山港而過,好一幅今古水利設施圖。堰神樹有多老了呢,它亦歷經百年風雨,此刻,以靜默,以固守,又蒼郁又遒勁地佇立于汩汩清渠旁,偶爾風過,還與水碓里一起一落舂米的碓梢那么有節(jié)奏地,一唱一和。
   “流水乖,乖流水,乖乖流水進水渠?!甭犚娏藛?,有孩童稚嫩的兒歌聲已經開始領誦,那么,我們去姜席堰吧。

共 2346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本文用生動而形象的文筆描寫歌詠姜席堰。第一部分,寫冬到姜席堰,觸景生情,回憶起兒時到此春游的歡樂時光,然后,像鋪展畫卷一樣,展示了姜席堰如詩如畫的風景之美。第二部分,寫姜席堰的科學布局及水利灌溉的作用。第三部分,寫幾百年來,姜席堰工程的功能、保護、發(fā)展。寫這樣的文章,很容易流于資料的堆積,但是作者卻依靠豐富的形象思維能力和詮釋能力,以“我”的行蹤、觀察、思索為線索,借助鮮活靈動的敘述語言,逐一展示了姜席堰的風景之美,功能之善,歷史之豐厚,給我們以美的享受,科學的領悟,人文歷史的添加。優(yōu)美典雅又豐厚蘊藉的好游記散文,推薦賞閱?!揪庉?;快樂一輕舟】【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1903030012】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快樂一輕舟        2019-03-03 11:26:23
  典雅的語言,富有才氣的描摹能力,欣賞你的好文筆!
已是人間不系舟,此心元自不驚鷗,臥看駭浪與天浮。
2 樓        文友:勞英        2019-03-04 06:17:50
  作者以自己的旅游行蹤述敘了姜席堰的歷史。一座經歷了680多年的,歷史悠久的堰垻。這是一座堰垻美麗宏偉,貢獻巨大的堰垻。是一座屬于我們國家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作者在文中的詳細論述,細膩的語言,十分動人,而又吸引人心。讀者我十分喜歡作者的這篇美文。特別感謝作者!拜讀了!
相信自己的努力
3 樓        文友:紛飛的雪        2019-03-05 09:23:45
  品文品人、傾聽傾訴,流動的日子多一絲牽掛和思念;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社團精華典藏!
   感謝您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