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遇見】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散文)

編輯推薦 【曉荷·遇見】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散文)


作者:木筱雨 布衣,344.6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6500發(fā)表時間:2018-06-21 16:52:43


   而今,我雖然過上了小時候向往的城市生活,也看遍了城市里的節(jié)日盛宴。但對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我情有獨鐘。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沒有粽子、也沒有賽龍舟,更沒有現代人的漂洋過海和萬水千山。但我們可以壘高高山、掛荷包、栓花花繩、吃花饃饃等,那種最原始的味道和最淳樸的歡笑里隱藏了中國最傳統的節(jié)日氣息。就像北方的大山一樣,溝壑縱橫卻最具有生活原始的風貌。端午節(jié)是自春節(jié)過后最隆重的一個節(jié)日,是告別嚴寒迎接夏日的分界點,也是準備收麥的季節(jié)。端午節(jié)在家鄉(xiāng)又叫五月五,五在農村是一個吉祥的數字,代表著五福臨門,也預示著有個好收成。所以家鄉(xiāng)的端午,寫滿了故事,印滿了記憶。
   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第一項活動就是點高高山。點高高山也叫壘高高山,全村人在端午節(jié)前夕會貢獻出一些枝條、樹桿、麥稈等,在山頂堆成一個小山丘,哪個村里的高高山壘的高,就說明哪個村的收成好。
   相傳,這項活動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晉國忠臣介子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因朝廷內斗流亡在外十九年。后來,在介子推和一些忠臣良將的保護下,他東山再起,統一了國家。但在歸途中,介子推被敵方偷襲而死。重耳為了厚葬介子推,當時就焚燒了一片森林作為陪葬。后來就被人們流傳下來,成了當今的高高山。
   點高高山的時辰也很有講究,聽村里老人講,在五月五凌晨12點整點燃最好,凌晨12點是陰氣高漲的時間,所以在這一刻點燃火焰,可以辟邪,也會保佑村里人全年平安,也預示著全村人的生活紅紅火火。當火焰燃燒著木柴噼里啪啦的響時,大人們和孩子們會圍著火堆跳舞祈福。
   看完高高山后,興奮了一天的孩子們回家倒頭就睡。在孩子未睡醒前,父母偷偷地把荷包掛在孩子脖子上,花花繩拴在手腕上和腳腕上。荷包,又名香包,里面放有薄荷、香草等,既驅邪又祈福。花花繩,又叫五彩繩,防五毒。
   端午節(jié)前后,天氣漸暖,雜草叢生,這個季節(jié)也是蛇出洞的季節(jié),聽老人說,拴上花花繩,蛇會繞道而行。等到第一場大雨時,解開荷包和花花繩,扔到水渠里,讓水沖走,連同一年的晦氣沖走。我想這也是父母為孩子祈的福,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
   烙花饃摸,又叫存干糧,更是家鄉(xiāng)端午的一大特色,端午節(jié)前幾天,村里的媳婦們就開始烙花饃饃了。發(fā)面、揉面、捏花型等。為什么對烙花饃饃特別講究呢?
   相傳伏羲年代,有一次伏羲重病,為了治好她的病,走訪百家名醫(yī)。也未見好轉。一天夜里,經過一個村莊,伏羲因重病再加上路途勞累暈厥了。女媧的哥哥以為餓暈了,就把家里的干糧喂給伏羲。后來伏羲醒了,病也好了。伏羲就和女媧哥哥結婚生子,制造了人類。
   人們?yōu)榱思o念人類的神祖,每年端午節(jié),都會去伏羲廟祭拜伏羲,村里的媳婦也會將自己做的花饃饃作為貢品獻上。誰做的花饃饃很好看,就說明誰家媳婦心靈手巧。所以烙花饃摸成了當地端午的特色項目。
   又因為端午節(jié)前后,離收麥還有一段時間,播種的早已完成,所以農民比較清閑。多烙點花饃饃,存點干糧,大家既可以敬神,又可以看戲帶著吃。在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一定要唱戲(又叫耍社火)敬神的,各個村里的人都會集中到一個地方去看戲,有時候懶得回家吃飯,就會在戲場吃點花饃饃接著看二臺戲。
   從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里,能嗅到濃濃的迷信氣息。而我卻不認為是一種迷信,而是一種濃濃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在這個同質化的高速社會里,眼花繚亂的事物著實讓人著迷,但這幾千年的歷史,能存活下來,必然有它的道理可在。這樣的節(jié)日氣息是凝聚著一個地方的人文習慣和文化特色,也是當地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寄托。而這樣的一種過節(jié)方式,卻是我整個童年最美好的記憶。無論我在哪里,每當端午節(jié),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氣息充斥著我的整個腦海。
  

共 1484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jié)日,這篇散文生動詳實地敘述了自己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與其他許多地方不同,有著自己的鮮明特點,如壘高高山、掛荷包、栓花花繩、吃花饃饃,文中一一道來,引人入勝。很有特色的是點高高山,也叫壘高高山,全村人用枝條、樹桿、麥稈等,在山頂堆成一個小山丘,端午的凌晨12點整點燃這個山包,相傳這項活動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晉國忠臣介子推。文中的敘述,既有家鄉(xiāng)的習俗,也有流傳千年的歷史傳說,有一些迷信氣息,更多的是地方特色,這樣的節(jié)日氣息凝聚著家鄉(xiāng)的人文習慣和文化特色,也是當地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寄托。優(yōu)美的散文,感謝發(fā)文分享,推薦閱讀共賞!【編輯:秋覓】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秋覓        2018-06-21 16:54:43
  優(yōu)美的散文,敘述自己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與其他地方有著不一樣的特點,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很有特色的端午氛圍。感謝賜稿,期待更多精彩!
秋覓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