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短篇 >> 作品賞析 >> 【賞析】讀卡爾維諾二則

編輯推薦 【賞析】讀卡爾維諾二則


作者:胡泰然 白丁,29.8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807發(fā)表時間:2018-04-08 07:56:30

【賞析】讀卡爾維諾二則
   “我仍然屬于和克羅奇一樣的人,認為一個作者只有作品有價值,因此我不提供傳記資料。我會告訴你你想知道的東西,但我從來不會告訴你真實?!保柧S諾語)
   《樹上的男爵》是我們的祖先三部曲中承上啟下的一部,也是卡爾維諾寫得最平和的一部。既沒有被炮火撕裂的舊貴族,也沒有迷失了身份的無影騎士。只有一個呆呆地望向支離破碎天空的男孩在樹上逐漸老去。
   卡爾維諾向讀者們敘述寫作的痛苦,他要變身成為無數(shù)小說人物,成為“修道院的文書”,成為野心家,成為食古不化的舊貴族。而在敘述與故事之外,真正得到享受的則是那些一直傾心于卡爾維諾的讀者。祖先三部曲中的“我”,使故事的情緒得到了充分的調和,而這種“新現(xiàn)實主義”帶給人們的強烈代入感,則不會讓人覺得枯燥單調。
   卡爾維諾表示,現(xiàn)代人是殘缺的,不完整的,馬克思稱之為“異化”,弗洛伊德稱之為“壓抑”,古老的狀態(tài)被打破,人需要在封建文明帶來的“奴化”與工業(yè)文明帶來的“物化”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而這一過程無疑會讓人更加地痛苦與分裂。
   科西莫所代表的啟蒙主義者,在一個背景鮮明、時局動蕩的大環(huán)境里,從繁雜的人際關系、社會、政治中逃脫了,他堅定地認為惟有遠離人群才能真正和人在一起。在這個“一切革新者幾乎都失敗了”的年代,專制和信仰壓制使得青年人被迫將自己的理想和光明未來束之高閣,“挽成一串無意義的話語?!倍陛淼睦寺髁x卻上演了最后的瘋狂,這種瘋狂的力量幾乎將她自身毀滅——或許這便是“不在沉默中爆發(fā),便在沉默中滅亡”的真實寫照。
   這個故事仍然保留了作者一貫的“開放性”,同時這個故事也沒有物理時間上的終點,那些“在讀者中引發(fā)的未曾預料的問題與回答過程”會讓這段故事獲得永生。但是值得警惕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奇跡的世界”,人們的個性已經被抹殺,成為了“預訂行為的抽象集合體”,那些往日的疑惑與抗爭可能會被日復一日的疲倦所取代,如若如此,那些舊日的奇妙故事將不復存在。
   卡爾維諾總是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盡管這種驚喜時常摻雜苦澀的感受。
  
   二
   既然“人人都是賊”(《黑羊》),那么也就意味著“盜竊”這種看上去不太體面的行徑,搖身一變堂而晃之地成為了生活的常態(tài)。作者先是為實施這一行徑的人們個個披上了合理合法的光彩外衣,隨后又毫不留情地把從衣領到下擺間的扣子挨個摳掉,露出了這一行徑的實施者最常態(tài)化與本質性的東西——你們“個個都還是賊”。這就有點像初等數(shù)學里的“反證法”:先假定一件事絕對正確,而后再利用基于此事的推論得出完全荒謬的結果??柧S諾要的就是這種結果。
   卡爾維諾的小說的字里行間都透著濃濃的理性色彩,這可能與他那作為植物學家的父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我們可以看到,這篇結構與他的大腦同樣精巧的寓言體小說承襲了他的一貫風格——嚴謹理性、邏輯性極高且具有高度概括性。
   卡爾維諾自己就曾經表示:“我與一個哲學家截然不同,我只是一個遵循故事內在邏輯的作家?!保ā妒澜鐖蟆?,1970)換句話說,他是在不斷挖掘與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中的諸多事件之間本來就存在的內在聯(lián)系,并用時而滑稽幽默時而充滿哲理的詩意性的語言嘗試敘事的無限可能。同時他也深受“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指出,“共在”存在兩種非本真狀態(tài):一種是讓自我消失在他人之中,即淪為“常人”(they);另一種則是用自我代替他人,即“介入”(leap-in)。“超脫”(leap-ahead)與“共在”對立,即自我保持了與他人的距離,達到了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平衡關系,同時又能以我為主,回應他人。
   聯(lián)系海德格爾對“共在”與“超脫”的解讀,使我不禁又想起了賈樟柯鏡頭前的小武,被銬在電線桿上接受大眾圍觀的他,才是生活中盜竊者的本來面目。不加掩飾的盜竊者或許就如同那只“黑羊”,始終處于被認可的反面。與之相對應的,則是風風光光用重金操辦婚禮并在電臺及其他媒體大肆宣揚的走私販子——他很好地掩飾了自己,如同狐貍一樣掃去了身后的腳印,肆無忌憚從本該作為稅款上交國庫用來改善民生的資金中分得大大一杯羹。不得不說,“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
   我在向學生們教授這節(jié)課時,套用了《中國合伙人》中鄧超的一句風趣對白:“你聽一個人說話,要聽他沒說什么。”卡爾維諾沒說,那個“誠實人”其實到最后也完全沒問題,有問題的是那個病態(tài)的社會;卡爾維諾沒說,那個“誠實人”,那頭“黑羊”,其實相當迂腐頑冥以及不開竅,入鄉(xiāng)隨俗的道理都不懂么;卡爾維諾沒說,人要應當學著適應變化了的社會情況,而不是傻站著等待社會如同橋下打漩渦的河水那樣倒退回去。
   能讀懂寫作者沒說什么,你才算活明白了。因為只有他沒說的才是他真正想說的,他越是想要欲蓋彌彰,你就越要神機妙算讀出關鍵點,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文字表面抓無關緊要的字眼,只簡簡單單拿“貧富差距不合理”這樣武斷而又略帶文革老腔的論調議論一番草草了事。
   這種捕捉內在的能力與閱歷有關,更與眼界有關,正如舒蕪評價《紅樓夢》的藝術價值時說的那樣,“它(《紅樓夢》)的獨特的卓越的藝術貢獻就在這里。少男少女的讀者倒未必真能理解它,反而越是成年,甚至老年,越是愛讀,越是能領略其中深意,每一個人都能從中獲得‘童心來復夢中身’的難得的人生體驗和藝術享受”。
   好的作家首先是一個藝術家,藝術分為很多流派,有“大巧若拙”型的,也有“后現(xiàn)代炫技”型,它們中都有許許多多難得的佳作。不管哪一種流派中的佳作,我們都應在尊重與理解的前提下,一步步剖析與感悟蘊含其中的獨到的美。

共 2263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伊塔羅?卡爾維諾,生于古巴哈瓦那,畢業(yè)于都靈大學文學系,意大利新聞工作者,短篇小說家,作家。卡爾維諾曾參加反法西斯抵抗運動,他的作品具有后現(xiàn)代主義風格,其處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用非英雄化的手法反映游擊隊的生活,他奇特和充滿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說家之一??柧S諾的人生格言是:“我對文學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著只有文學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給予我們的感受?!北疚钠疯b了他的兩部作品——《樹上的男爵》《黑羊》,解讀了他沒有說出來的那部分的深刻內涵。推薦共賞。【編輯:湖北武戈】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4-08 08:01:24
  文章對卡爾維諾的解讀是客觀的也是精辟獨到的,學習了,問候作者。
與江山作者共同成長!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