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軍警文學 >> 短篇 >> 作品賞析 >> 【軍警】電視劇《第三次勘界》編劇闡述(作品賞析)

編輯推薦 【軍警】電視劇《第三次勘界》編劇闡述(作品賞析)


作者:林虎 舉人,4897.54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2112發(fā)表時間:2017-08-29 08:35:07
摘要:電視劇《第三次勘界》已在江山山學網連載完結。這是依據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緬勘界紀實》(張勤著)一書改編,是第一部反映中國和鄰國劃界的電視劇。原著已經過外交部、原軍委總政治部、新聞出版署嚴格審查、批準。編劇張勤、楊笑父女希望能啟動攝制程序,就劇本作簡要闡述。

1、明確時代背景:
   中英兩國在清朝、民國持續(xù)兩次、跨時近60年劃界勘界,仍不能定界。新中國初期,兩囯終于第三次聯合勘定中緬邊界,又歷時近10年,創(chuàng)造了和平協商劃定國界的優(yōu)秀先例,新中國第一次收回失地。
   第一次、第二次中緬勘界,南北各留下一段未定界,南段未定界延伸在佤山地區(qū)(如前圖)。中國國民政府己于1941年6月,被迫滿足英緬利益,和英國在陪都重慶外交換文,承認了對中國極為不利的這段邊界線,稱“1941年線”,當地邊民稱為紅線。按國際法己定案,不可翻盤。
   這條紅線把佤族班洪、班老等部落無情地分割,大片領土歸了緬甸,佤族人民強烈反抗,誓死不承認紅線,武裝阻止勘察、豎立界樁,并對中央政府不滿,要求重新和英方談判劃界,滿足他們部落統(tǒng)一、完整的心愿。這道難題拖延下來,釀成嚴重后患,等待新中國妥善解決。
   新中國成立初,百廢待興,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承認新中國,孤立、封鎖,蔣介石逃往臺灣,反共復辟之心不死。中緬邊界未定界內一片廣闊區(qū)域,有李彌將軍部下一股武裝盤踞作亂,叫囂“反共復國”,邊民稱之為敗軍。對外忙于抗美援朝。所以,新中國初期中緬邊界只能維持現狀。直到1954年底,中央政府才開始和緬甸進行艱難而復雜的邊界談判,談到1960年10月才簽訂“中緬邊界協定”,確定劃界勘界原則。正當嚴重生活困難時,勘界開始。敗軍受美國支使、援助,干擾、破壞勘界,迫使中緬于1961年初聯合進行勘界警衛(wèi)作戰(zhàn),圍剿盤踞“毒三角”的敗軍。
  
   2、故事發(fā)生地說明
   中緬邊界談判最復雜、困難的是南段。這是佤族聚居區(qū),被英國人統(tǒng)稱為野人山?!犊薄穭」适轮饕谪羯秸归_。這里有最后的原始部落,刀耕火種,部落與部落、寨與寨之間常有械斗,迷信鬼神、砍人頭祭谷、剽牛等舊俗盛行,鴉片種植近100年。這里是“熟佤”,和外界接觸較多,頭領有文化的多,比生瓦較為開放。他們認祖歸宗、國土意識很強,素來受中央政府冊封,認定自己是漢家后代,是中國人。他們仇恨英國殖民主義者,蔑稱其為“洋嘎喇”。因為祖宗從乾隆初年開發(fā)的爐房銀礦被英殖掠奪,他們誓死不做“英殖之奴”。
   第一次、第二次勘界,都忽視他們的意愿,割走了他們祖宗傳下的寶地和銀礦,使部落分離。所以,他們強烈不滿、反抗,兩國高層訂下條約,對他們毫無約束力。不準勘察隊、勘界官過境、勘界、豎界樁,砍過英軍士兵的頭,直至爆發(fā)武裝反抗英殖的班洪事件。
   第三次勘界,中方如果不努力說服緬方放棄全盤繼承英方的紅線,滿足佤族人民的意愿,依舊不會有成果。俗話說,事不過三。這以后,強悍、執(zhí)著的佤族人如果采取他們傳統(tǒng)的械斗,武裝統(tǒng)一、擴大部落,那是不好應對的。
   故事發(fā)生地選在這里,除了是戲的原始地,有戲,也因這個地區(qū)有古樸的民族風情、風俗、風物,有難得一見的叢林自然風光、景觀和獨特的邊地、異域情調。這些,無疑能為《勘》劇增色添彩,產生吸引力的重要元素。
  
   3、捋清故事主線。
   如果問《勘》劇寫了什么?可用一句話回答:講一個佤族原始部落的分割、回歸、統(tǒng)一。
   修改“1941年線”、勐困寨回歸、班珙部落實現統(tǒng)一,應是《勘》劇故事主線。也是全劇的大懸念,即紅線能不能修改、如何修改、修改到何程度?從另一角度關注:即班珙部落能不能統(tǒng)一?武統(tǒng)還是和統(tǒng)?何時統(tǒng)一?
   故事從1952年8月,本劇男主邊防軍“兵蛋蛋”方興國帶兵護衛(wèi)民族工作隊進駐班珙寨,為第三次勘界搶占前沿要地,作好勘界前期準備工作入戲。
   接著,劇中人物進入焦躁的等待、期盼階段,即等待兩國高層談判確定劃界勘界原制。這個過程比較長。如何避免劇情發(fā)展偏離勘界主線或斷線,必須多下功夫。
   再發(fā)展推進到劇的主體,即方興國升為連長,帶領連隊警衛(wèi)中緬聯合勘察隊,第三次勘界園滿結束,中緬兩國簽訂邊界條約,班珙部落和平統(tǒng)一,佤族人民美好心愿實現。
   結尾是方興國當了少校營長,邊地軍民慶回歸,方興國接到秘密作戰(zhàn)令,率領部隊去參加圍剿盤踞在“毒三角”的敗軍。至此全劇終,故事跨時近10年。
  
   4、盡心寫好生死三兄弟“金三角”
   遵循文學的生命特征,盡全力塑造好典型人物,是本劇創(chuàng)作成敗關鍵。寫完劇本或觀眾看完戲,必須記住一個或幾個人物并被人物感動。如果只記得故事,或看時熱鬧、稀奇,過后腦子空空,或僅留下某點知識碎片、一勺雞湯,不認為這作品是成動的。編劇期望,讀后能讓青年邊防軍人方興國伴隨前行,多一位人生好旅伴。
   在邊防軍這個男人世界中,選取以方興國、趙永章、方興邊三個男兵,結拜為“生死三兄弟”,形成一個“金三角”,如同一個人。這是一個故事多多的“金三角”,刻劃基層官兵正能量人物形象,可以說駕輕就熟。如果說劇本是一棵參天大樹,這“金三角”就是挺拔的主干。如果說劇本是一座大廈,“金三角”就是頂梁柱。三個女人一臺戲,這三個男人更唱了一臺大戲。他們志同道合,情趣相投,但職務、承擔、性格、處事方式都不同,時而爭著排險赴難,時而互相撫慰取暖,時而摩擦起火,時而打笑取樂,時而批評,時而“護短”。他們輻射及劇中各類人物,發(fā)生各種糾纏、沖突,推動劇情波浪起伏,曲折發(fā)展。他們的戰(zhàn)友情、兄弟情打動人心。
   劇本塑造人物手段,大致有兩種形態(tài),一是通過情節(jié)鏈條上的沖突、糾葛、變幻及一系列生動細節(jié)達到目的,一是透視,把人物的心靈窗戶打開,使觀眾了解人物豐富而高尚的內心世界,即高層次的人性大美。劇中的“金三角”等人,大都是底層小人物,即使是司令員、團長,縣級干部,也不是高高在上,都置身于底層蕓蕓眾生中。他們承擔著勘界定邊的重責,如方興國所言,中央需要我們,外交部需要我們!他們的各自經歷、作為、貢獻及豐富的內心情感,足可以單列成篇。本劇應當飽含激情、理直氣壯地為底層小人物樹碑立傳,自豪地塑造柔軟硬漢方興國、佤族愛國頭人尼康為代表的一系列優(yōu)秀邊防人形象,同時展示邊疆底層生活面貌。
   他們內心世界多姿多采。他們追求理想,也不得不考慮眼前許多實際困難和迫切生存必需。他們具有定邊安邦的崇高信仰,忠于祖國、忠于邊疆、忠于家人、忠于同志、忠于朋友。但也思鄉(xiāng)情切,牽掛親人。他們有大智慧,也有小計算。他們青春萌動,想愛戀,難忍失戀之苦,受喪親之痛折磨,但能自持、自制。在他們中間,信仰與理想,戰(zhàn)爭與和平,國家與家庭,邊疆與城市,奉獻與獲取,集體與個人,親情與友情,激情與忍耐,寂寞與孤獨,生與死,愛與恨,苦與樂,榮與辱,等等,每個人都以實際行動對這些人生要素作了較好的踐行和平衡。從人性角度判斷,他們張揚了高層次人性,是一個個生龍活虎般的“自我”。
   這個“金三角”也給劇本敘事設立了較好的視角。從他們的行為、感情狀態(tài),引導進入故事,看故事發(fā)展、變化,體驗感情波動起伏。從始至終,在男主方興國牽引下,軍人只是負責警衛(wèi)工作隊和中緬勘察隊,確保雙方人員安全,使勘界順利進行。有明確規(guī)定,他們不得直接干預、介入勘界中的矛盾、爭執(zhí)。但這些矛盾、爭執(zhí),無不牽動他們的神經。這樣,可以規(guī)避正面展開勘界中的矛盾沖突,繞過許多尖銳、復雜的技術問題和勘界過程。但又能了解勘界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增加一個方面的社會、歷史認知。
  
   5、重視佤族社會歷史、文化嬗變。
   《勘》劇故事跨時近10年,正是佤族社會、文化嬗變的關鍵10年,是最后的原始部落分享新中國的明媚春光,緊隨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的步伐,向新的文明跨越式前進的黃金時代。劇本緊緊圍繞故事主線,對佤族禁種罌粟、橡膠替代種植等生產、經濟活動,也有生動表現。佤族革除砍人頭祭谷、廢止剽牛祭鬼等舊俗,優(yōu)秀的佤鄉(xiāng)文化、民俗、原生態(tài)歌舞等,都融匯于劇中,并學習了邊防軍人帶來的許多新思想、新文化。寫到佤族大頭人從內地參觀回來,深受社會主義建設進步的鼓舞,自愿放棄特權、債權及祖宗數代積累的土地等財富,更是佤族社會轉型的重大標志。這些,都應熱情肯定、禮贊,不可受歷史虛無主義影響,無視或否定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囯家實行正確的民族政策的成就。劇中表現了佤族社會、文化的進步對第三次勘界乃至鞏固邊防的重要貢獻。修改本劇時,這方面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6、突出一個和字。
   劇本中所體現的“三和”理念,即連隊和諧、民族和睦、邊界和平,應通過劇情、人物行為、感情等多方面表達。這也符合當時的邊界現實,即對文學所常要求的生活真實。
   中緬雙方都有誠意、善意做好鄰居,和平友好相處,較早地達成了共識:在全面解決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之前,暫時維持邊界現狀,堅持友好協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雙方對邊防人員管控較嚴。中方邊防人員中就傳達了毛主席的指示:不得越過紅線。
   故事前階段主要是方興國警衛(wèi)工作隊駐寨,鏟除鴉片種植,建設新邊寨,為勘界、為領土回歸打好牢固的群眾基礎和經濟基礎。主要矛盾是人民內部矛盾??苯玳_始,主要是勘界雙方的分歧、爭執(zhí),雖然要防敗軍破壞勘界,敗軍也有局部小動作,尚未構成戰(zhàn)斗級沖突。非法武裝干擾,也沒形成氣候。
   劇本沒有虛構戰(zhàn)斗尖銳沖突,邊防斗爭,側重寫預防傷亡,化險為夷,化敵為友,化恨為愛,化干戈為玉帛等。體現了主人公方興國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理念和定邊安邊的和平渴望。側重講述因邊界未定,我邊民所遭受的困苦、對安居樂業(yè)的熱切期盼。邊防軍人定邊安邦的雄心壯志、維護祖國領土、主權的英勇行動。勘界人員嚴格遵循中央和平協商解決邊界問題的方針,克服各種困難,以和平、文明方式化解領土爭端等各種矛盾、沖突。這和邊界肅毒、反特一類作品明顯區(qū)分,寫起來難度更大。力圖譜寫一曲中國睦鄰、安鄰、富鄰的頌歌,反擊“中國擴張論”、“中國威脅論”,彰顯中國和平發(fā)展的傳統(tǒng)美德。但需要防止劇情平淡。
  
   7、主打青春牌,面向青年和回憶美好青春的觀眾群。
   故事所處時代,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蒸蒸日上,欣欣向榮。人民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劇中人物主體是一群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男女青年,都20多歲。也可以說這是一部青春戲,應主打青春牌。但不媚當今熱炒的所謂小鮮肉,不以什么顏值招客。如果有一比,那就要比人格、比陽剛、畢偉岸、比內存、比氣質。全劇自始至終,都要迷漫一股冒著熱氣、讓人振奮、血脈賁張的青春氣息。
   那年月,青年人熱情向上,定邊安邦,匹夫有責。到邊疆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為保衛(wèi)、建設新中國作貢獻,也是一種時尚。他們的青春,愛戀了,夢想了,擔當了,也苦了,寂寞了。所以,金貴,難忘,永恒。那一代人在付出、給予、奉獻的人生旅途上,走得瀟灑。他們的青春,成為他們人生的第一份祭品,成為美好未來的播種機。他們懂得,青春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先嘗青春苦,方知人生甜。青春的責任,使老大不徒傷悲。青春,要為愛情以外的世界喝采。他們的愿望,是青春和愛情永世相隨。他們把青春獻給邊疆,邊疆獎勵他們愛情,邊疆把他們的理想點亮。他們所渴望的是如何在“新時期”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只怕在以后面對兒孫時,沒有本錢講自己的青春故事。他們常常設想,將來,對兒女們講自己怎樣的青春年華,就很自豪、驕傲。他們確實失去了個人的許多享受、玩樂、情愛,有的犧牲了性命,活著的也滿身傷痕,心傷也難以撫慰,但他們無怨無悔。
   《勘》劇要讓不諳世事的年輕人看后熱血沸騰,想展翅高飛,想為后人栽樹,讓“過來人”看了得到一種溫馨的心靈撫慰,篤信他們沒有虛度黃金年華。任何時代,青年人都會遇到“成長的苦惱”。任何時候,都需要年輕人面對挑戰(zhàn)而努力奮斗。沒有幾代人的接力奮斗,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8、為什么只寫第三次勘界?
   本劇故事只展開寫第三次勘界始末,發(fā)生地主要在南部爭議區(qū)。其中穿插了中英(緬)第一次、第二次勘界的相關背景,從而對中英(緬)近80年的議界、勘界有總體印象,使本劇有了歷史深度和滄桑感。
   為什么不從清朝末年第一次勘界寫起?年代劇也是常見的,第一次、第二次勘界都有許多故事,北段有片馬事件、民國元年的軍隊遠征殖邊,南段有班洪事件,都刀兵相見,武裝反抗、驅逐英殖軍隊。從某個角度講,更容易出戲。但考慮片馬事件、班洪事件都有人專題寫過,最好不“重復建設”,而且那容易滑向寫戰(zhàn)爭、武裝反抗侵略的路子,偏離勘界這一尚無人觸及的主題。也考慮外景拍攝的難度和制作成本。這樣,第一次、第二次勘界只有在故事進展中穿插敘事,確保近80年的中緬勘界一個比較完整的歷史維度。文學、電視藝術與歷史研究、學術論著有別,沒有義務、責任了解中緬劃界、勘界的歷史知識,不可能去爭論勘界是非。

共 7653 字 2 頁 首頁12
轉到
【編者按】一個好的劇本,是呈現讀者的精神食糧。編寫一部好的電視劇本,與編者的巧妙構思,精心策劃,認真準備,收集資料等是分不開的。林虎老師這篇非常有深度的作品賞析,從13個方面,囊括了編者編寫的良苦用心。從頭至尾,我們不難看出林虎老師具有專業(yè)編劇的能力和水平,把自己想編出一個什么樣的電視劇,以及劇本要達到什么樣的一個高度,深思熟慮,有板有眼,讓人心服口服。創(chuàng)作是一件嚴肅的事情,編劇更是一項精致的工作。從作品中彰顯林虎老師的殷實的文字功底和創(chuàng)作功底及很深的閱歷。期待電視劇早日問世,也祝賀林虎老師的作品走上層。好文共賞!感謝賜稿!問好!祝福!【編輯:林雨荷】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林雨荷        2017-08-29 08:35:32
  從作品中彰顯林虎老師的殷實的文字功底和創(chuàng)作功底及很深的閱歷。期待電視劇早日問世,也祝賀林虎老師的作品走上層。好文共賞!感謝賜稿!問好!祝福!
林雨荷
回復1 樓        文友:林虎        2017-08-29 17:58:23
  謝謝軍警發(fā)表此文。這種題材的電視劇,目前相當受冷遇。加上演員要價驚人,加大了投資,投拍比較困難。正在努力中!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