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軍警文學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軍警】來世,我住哪里?(散文)

編輯推薦 【軍警】來世,我住哪里?(散文)


作者:林虎 舉人,4897.54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6451發(fā)表時間:2017-05-05 05:18:34
摘要:一個人的今生短暫,用不吉利的話講,人生就是一個從生到死的過渡期,是奔來世去的,僅一次而已。過程一完,就化成一股青煙,一抔泥土。民俗把人的這種自然轉(zhuǎn)型當白喜事操辦,不無道理。兩腳朝天以后,就好比上辦公室了,出遠差了,出國訪問去了,或者去月球旅行了。


   如果人有來世,我到達來世還有一段路程。壓根兒沒作什么遠景規(guī)劃,更沒想過預訂房間。
   老伴去看了幾位外地來京的戰(zhàn)友,一夜睡不安寧。戰(zhàn)友們早將歸宿之地準備好了,夫婦都是“雙人間”,相當于五星級。她害怕來世找不到住處,想回她老家尋一塊安身之地。
   一個人的今生短暫,用不吉利的話講,人生就是一個從生到死的過渡期,是奔來世去的,僅一次而已。過程一完,就化成一股青煙,一抔泥土。民俗把人的這種自然轉(zhuǎn)型當白喜事操辦,不無道理。兩腳朝天以后,就好比上辦公室了,出遠差了,出國訪問去了,或者去月球旅行了。
   所謂下輩子、來世,是活著的后人的意念。永垂不朽,只是一句敬語。所以,我不操心來世怎么過,驗明沒氣了,就燒成一把灰,撒在哪個角落都可以??墒?,后輩、別人不會讓你隨意撒那把灰,人間禁忌多哩!我只好順老伴,既已白頭偕老,奉陪到底又何妨?她老家在昆明市的遠郊區(qū),貧寒山村,是紅軍長征途經(jīng)之地。我岳父、岳母都長眠在那里。那里一色紅土,有水有山,四季蔥綠,可以免費居住。
   差不多安排好了,準備買機票去昆明,我又有了新思維:所謂落葉歸根,不一定要落到出生地。我們辭別人世那一刻,何不做龔自珍詩中有情的“落紅”,“化作春泥更護花”?還得為子孫后代想一想:他們以后得多花時間去看我們,那多麻煩、破費!孩子們也不主張我們走那么遠,近一點兒,可以方便看望。老倆口理性地合計后,決定“就地安置”。
   上網(wǎng)查找墓地,京郊的現(xiàn)代化陵園,不如我們想象的像活人住房那么緊張。一次就查詢了10多處大眾陵園,只是價格和房價一樣,高得乍舌。起價最低者4000元1平米,最高者4萬多元1平米。難怪有人哀嘆,死不起!我們從經(jīng)濟現(xiàn)狀出發(fā),不能把風水、檔次、門面等因素擺在前面,首先考慮買不買得起?那片墓地在十三陵陵區(qū),又是樹葬,合乎環(huán)保。共識很快達成,趕快去皇帝旁邊選低價房。
   我們好像急廹入住新房,女兒開車帶我們?nèi)ミx地。果然是好地方,定陵、長陵、泰林就在周圍,這有公路上的路牌指向為證。進入一條座北朝南的小山溝,從前,這里肯定是荒溝野山,現(xiàn)在已是天國的一片新區(qū),相當于活人們的京郊五環(huán)外的平民小區(qū)。最大的一戶占地45平米,最小的在一條路邊,一張兒童書桌那么大。廣告說4000元1平米起價,輪到我們,低價的全賣光了,剩下的15000元1平米起。
   推銷員說,墓地“供給側(cè)”問題嚴峻,一天一個價,今天不買,明天又往天上竄一節(jié)。我們不再猶豫、盤算,選定了一塊風水寶地,匠人們正在旁邊開山鑿石,加大供應量。女兒孝順,二話沒說,鼓勵我們定了。討價還價,每平米從18000元降到15000元,面積測算由14.8平米減為14平米。我和老伴也確實喜歡這塊地的區(qū)位,算得上獨門獨戶。我不懂、也不重視風水,只覺向陽,明亮,坡緩,視野開闊,四周清靜,排水良好,土壤干燥。我開玩笑說,“住室”前,可以開個小庭院,砌一張石桌、幾把石凳。平時,我照常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在晨光下看書寫作,兒孫們來時,就在這里熱鬧,品嘗貢品。大家也助興,要栽幾棵常青樹,多養(yǎng)幾盆我喜歡的紅掌蘭。墓地推銷員也附和,這些,墓園管理方都可以按客戶要求代勞,只是費用另計。
   女兒替我們辦好了預定手續(xù),交了預付款,老伴放心了。沒想到,兒子知道后,給我們大潑冷水。一是嫌我們太急,二是這么提前把“房款”付了不合算。三是我們的“盒子”不愁沒有地方安放,不必去買“私房”。按約該付款了,兒子開車帶我們再去考察。他也覺得地方不錯,但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這都是“小產(chǎn)權(quán)房”。如果哪一天政策嚴管,我們就成了黑人黑戶,閆王爺也幫不了我們。退約退款都順利,因為價格又上去了,我們退的那塊地,20000元一平米,有人排著號要。
   不久,從我老家傳來消息:因為按規(guī)劃要建高速公路,我祖父、祖母和父母的墳地在遷移之列。我的一位侄兒征求我們在外工作的三兄弟的意見,遷移祖墳,當然得我們出資。我先和三哥聯(lián)系。他和老家聯(lián)系多一些,逝去多年的愛妻葬在祖墳區(qū)內(nèi),80多歲的他落葉歸根的念頭也最強烈。所以,他一口答應:遷!出資也理所當然。我歸不歸根,還在猶豫。但完全支持遷祖墳,機不可失。
   想起我家的祖墳,真是愧對祖宗。祖父祖母去世百年有余,父母也離開我們七十好幾年了。他們歸去時,都棲身荒野之地,只有不足三尺高的一塊石碑刻名留世。鄉(xiāng)里人都奇怪,張家三兄弟出外,有的當“京官”,有的做教授,有的成了高工,怎么不見他們回家修墳呢?說實在的,我們正當年的那個時候,不興光宗耀祖,忌諱修祖墳!等我們也人生倒計時了,卻聞神州大地處處有死人和活人爭地,大興陵寢攀比之風。我們又看不慣,不愿跟,更不愿比。所以,我家守舊落后了,成為當?shù)亍白羁床幌氯サ摹弊鎵灒粼卩l(xiāng)下的晚輩們臉無光,心不安。可以斷定,這是我們這些生者的沖動,祖父母、父母都己化成春泥,他們只活在我們心中,并不知道沒跟上時代,也不會覺得墓地沒檔次而難堪?;钊诉@時的孝敬,尊祖之心可鑒,但彌補心中某些愧疚,祈求祖宗保佑自己,為自己爭面子,誰能否認這一實質(zhì)?我真的不信祖墳對我的人生有什么正面、負面影響,但確實有內(nèi)疚。
   我和三哥在電話上溝通多次,決定在老家另找一塊地,把我家的墳都遷到一起。粗算一下,加上伯父伯母、幾位哥嫂,零零散散的十幾座墳,都歸一處。但我們脫離了鄉(xiāng)村現(xiàn)實,他們不必遷墳,也不愿遷。最后定下:只遷祖父、祖母、父母和三嫂五人的墳。費用由我們在外三兄弟AA制。負責操辦的侄兒按鄉(xiāng)間習俗,定中等標準,買一畝山地,建好新墳,遷好舊墳,預算不超出15萬元。我們給壓了標準,花費不超10萬元。墓園不必寬大,不修墓圍,多種幾棵樹就行。再三強調(diào),在當?shù)刂械绕?,決不搞排場,不要什么豪華。侄兒精打細算,最后決定只買三分地,預算在10萬元以內(nèi),老家人貢獻輔助勞力。我以祖父之名,定為升堂陵園。入住時擠一擠,可以滿足我張家五代人來世安居需求。
   升堂陵園順利建成了。我們在外三兄弟相約,于這年國慶長假,各家三代人定時在家鄉(xiāng)集合相聚,一起祭掃新的祖墳。對我和三哥來說,也是一次告別故鄉(xiāng)之旅。我和三哥兩家人都到齊了,弟弟因故只由兒子當代表。這是我離開故鄉(xiāng)近60年之后,我家第一次也許是最后一次在故鄉(xiāng)大團圓,加上從近處趕回來的親朋好友,稱得上浩浩蕩蕩,熱鬧非凡。
   我們看了老祖墳,我哽咽了。這哪里是墳?不是老家人帶我們來看,找不著。那絲茅草長的齊胸高。祖父生前是有名的蓋茅屋里手,稱茅屋公。于今,這草沒人割了,夏榮秋枯,把我家祖墳全遮沒了。把草踩倒,壓住,才顯出祖父、祖母的墓碑,立了100余年的墓碑,風化剝落,碑文已難以辨認。更不幸的是旁邊起了一座大瓦屋,圍墻砌到了我家祖墳邊,飲料瓶、塑料袋等垃圾隨意往這邊堆。我的前人名符其實地寄人籬下,受現(xiàn)代垃圾污壓!我哽咽難止,只有痛斥自己不孝。后來,我們一個挨一個地看了伯父、大哥、大嫂、二哥、堂哥和二姐夫的墳地,都比好不足,比差有余,因為他們都有兒孫在身邊照顧。這些,使我得到幾分慰藉,也更促使我們:祖墳必須遷移!
   我的百年家史寫到伯父時,寫他“墳地有皇陵風水相。站在伯父墓碑旁,可以看到我家的田園和房屋。伯父走前沒有什么遺憾,我好像聽到他老人家像老夫子一樣念叨: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家兮,牽掛我兒孫兮!”我原來要求侄兒就在伯父墓旁選地,但那里已無空地,只好在伯父墓地下邊的一道梁上選了一塊。我們察看了新建的升堂陵園,三分地,看去不小。山梁兩側(cè)斜坡,平地時,虛土往兩側(cè)傾倒,更顯得開闊。一眼望遍本村的水田和幾個侄兒的別墅式樓房。墓地南低北高,分成三個層級,祖父、祖母高堂在上,第二層歸我父母,兩旁空余處,三嫂已占位,給三哥預留了位置。
   一直去向未定的我,一下看中了父母一側(cè)的空位。老伴和兒女也都說這里好。一家人當即決定:來世,我和老伴就陪伴在父母身旁??吹阶孀趥円灿辛诵戮?,我多了一些慰藉,真的,兒女盡孝要趁早,避免悔之晚矣!
   我們原定看遷墳后的升堂陵園。為什么老墳沒遷?承辦的侄兒含糊其辭,說要等個好日子。臨到我們離家時,都要上車了,有個堂侄兒把我留住,他和一些人不同意遷老墳,理由是:那墳山好,保佑我張家人,特別是有我們?nèi)值茉谕猓瑐€個身體健旺。我來不及多講道理,只說,這老墳必須遷。從小道理講,我們愧對祖宗。我們的人生和祖墳沒關(guān)系。你說祖墳好,保佑了我們。你們并不了解我們遠離故鄉(xiāng),坎坷多難,起伏沉浮,歷盡艱辛。如果也信墳山風水,新的升堂陵園更好,祖宗更會保佑張家后人。
   從大道理講,這次回家我才感悟:建升堂陵園算得上革新。如果每個家族像我們這樣建個小陵園,農(nóng)村的分葬、亂葬、豪葬等問題可解決,不會活人和死人爭地!我家主動遷墳,不給高速公路建設添麻煩,多好!
   我和老伴已合計好,先買兩個盒子備著,不管誰先走,暫安放在盒子里,在客廳—角的三角柜里靜候。等另—半也活到頭了,再由后人把兩個盒子—起送到升到陵園。那才算壽終正寢,退休長眠,“望我家兮,牽掛我兒孫兮!”

共 3600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來世,我住哪里?”讀著這樣的文字,心里酸酸的。每個人都有來世,每個人到百年那天都有自己的歸宿。林虎老師這篇情感散文,雖說有點兒超前意思,但這種超前意思并不是不熱愛生活,不愿享受晚年的幸福。那么作為兒女這樣的“遠程規(guī)劃”或許也是盡孝的表現(xiàn)。規(guī)劃來世,也是規(guī)劃年老的未來。不管是選擇檔次高的墓地還是選擇老家的墓地,都要隨心愿而定,隨風水而安。好墓地會給后人造福和保佑兒女們幸福平安!不過,作為老人先不要想著哪天入土為安,開心一天,快樂一天。好好活著,與兒女子孫共享天倫之樂。文字感人且給予來世的啟示。賞讀推薦!感謝賜稿!問好林虎老師!【編輯:林雨荷】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林雨荷        2017-05-05 05:19:12
  好墓地會給后人造福和保佑兒女們幸福平安!不過,作為老人先不要想著哪天入土為安,開心一天,快樂一天。好好活著,與兒女子孫共享天倫之樂。文字感人且給予來世的啟示。賞讀推薦!感謝賜稿!問好林虎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致安!
林雨荷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