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短篇 >> 雜文隨筆 >> 【報告文學】披肝瀝膽度春秋

精品 【報告文學】披肝瀝膽度春秋 ——曲園學子劉沂生的傳奇人生


作者:草堂瘦叟 進士,7628.3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9713發(fā)表時間:2017-03-09 21:12:38

一個優(yōu)秀人民教師,應該怎樣度過他的人生?
   寒假期間,我們一行三學妹,懷著崇敬的情懷,采訪了曲園學子的優(yōu)秀學長、八旬翁劉沂生先生,并帶回來他贈給設在曲阜師大的“中國教師博物館”的一份厚禮——由著名書法師戴天傳先生與宋執(zhí)貴先生書寫的,命名為“雙輝煌”的巨幅中堂。
   劉先生雖然年邁,卻耳不聾,眼不花,精神矍鑠。談笑間,他給我們展示了一份精美的人生答案:在校勤攻讀,打好基本功;任教不辭勞,贏得喝彩聲;為民謀福利,敢于做抗爭;退休不退志,勝于朝霞紅。
   劉沂生,男,筆名瘦叟,自號犟牛,山東省青州市人,生于1937年11月21日。1959年考入曲阜師范學院(曲師大前身)中文系。1963年畢業(yè),是一方名師,傳奇作家,也是“給中華教師命運帶來拐點的人”。
   劉先生的一生,是坎坷的,卻又是輝煌的。他是曲園的驕傲,是我們學友的自豪。采訪歸來,讓我們共同欣賞曲園學子劉沂生先生的傳奇人生。
  
   一、沂水濤濤奏凱歌山娃拼搏競上游
   劉家,祖籍青州。事變前,劉沂生的父親劉德亭,因被土匪綁票丟失掌柜的貨物,攜家小避居沂水縣,參加了共產黨的地下組織。
   1937年,盧溝橋的激烈炮聲,將他震落在沂蒙山區(qū)的山溝里。未成年的哥哥劉春生,于1938年投身于抗日戰(zhàn)爭。劉沂生的童年,是喝著沂河水,頂著抗日烽煙,在饑寒交迫中度過的。雖然失去了求學的良機,卻造就了他堅韌不拔、勇于斗爭的性格。
   1949年秋末,隨父兄轉業(yè),回歸故里青州。劉沂生穿著老山鞋,步入東關完小,開始了遲到的學習生涯。12歲上一年級,夾在七八歲的孩子堆里,分外顯眼。
   劉沂生很懂事,學習的事不用父母操心。他早起晚宿,如饑似渴地拼搏苦讀,既是學校團支部委員,又是學校少先隊大隊長,堪稱學生中的風云人物。連跳兩級后,他四年完成六年學業(yè)。1953年,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名校濰坊第一中學,成為同級同學中的佼佼者。他喜歡讀書,在讀初中時,已經是一個手不離卷的文學愛好者了。
   當年考高中,遠比而今考大學難。臨朐、昌樂、壽光、臨淄與益都五個縣,只有益都一中一所高中。益都一中歷史悠久,早在宋朝就是學子讀書的矮松園。宋朝名相王曾,就是從這里騰起的。在老校長閻石庵的治理下,當年的益都一中舉國聞名,教學質量屈居全國第二名。學生一旦考入,堪稱站在了大學的校門口。1956年,劉沂生與他的88位學友,興高采烈地考入益都一中。
   劉沂生的高中生活,非比尋常。當年正值非常時期,運動接二連三,整個社會處在狂熱中。
   1957年,反右風刮得極盛時,有的老師正上著課,會被突然揪下講臺拉走,再也回不來了。及至1958年,大躍進號子滿坡響,畝產萬斤糧的神話到處傳揚?!耙估锘翌^土臉戰(zhàn)鋼廠,白日昏昏沉沉坐課堂”的事,并不罕見。然而,他們胸懷遠大抱負,不愧為一代優(yōu)秀青年,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依然刻苦學習,奮斗不息。劉沂生與他的文科愛好者賈傳孟、張福文、馬文臣四位同學,高考前夕,在他們合影背面題吟的一首詠志詩,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汪洋蛟龍傲,(劉)
   日出東方紅。(馬)
   鵬程億萬里,(賈)
   金榜映黎明。(張)
  
   劉沂生他們這屆高中生,盡管受到各種運動的沖擊,學習質量依然出類拔萃。在這年高考中,他們班除四位同學因“政審不合格”,“不宜錄取”外,其他同學都如愿以償地考取了不同類型的高校,清華、北大、復旦、南開等名校的校園里,都晃動著他們班同學的身影。
   劉沂生,被同學們戲稱為“我們的詩人”,是一棵不錯的文科苗子。他出身于革命家庭,又是班里的文體班長,在學校領導與老師的眼里,自然是個大紅人。因而,升入高三后,保送“外交關系學院”的桂冠,便自然地落在了他的頭上。
   在現實生活中,好人往往難得好報,像劉沂生這樣的好人,照常會遭到小人的算計。
   劉沂生是個書迷,閑暇時常到書庫里查閱資料。管理員姜老師的懷表不慎丟失,有人力證他“似乎”到修表鋪賣過表,懷疑他是個“偷表賊”。自然,他不肯認錯。在反右運動余波“整團斗私會”上,他的“態(tài)度極不老實”,幾個人也休想按他低下頭。他拼命掙扎,怒目狂呼:“放開!我劉沂生寧可搶人,也不偷人!”
   這,就是劉沂生的性格,寧折不彎,寧搶不偷,光明磊落。學校團委決定,如果不簽字,就剝奪他的高考報名資格。為了參加高考,他只得含淚簽字。于是,他受到了不公正的處分——留團查看。其結果,他的“保送外交關系學院”的桂冠被摘掉了。
   這一年隆冬,風雪尤甚,蒼翠的云門山,化作琉璃世界。“斗私會”后周末,劉沂生像一具游尸,在雪地里亂闖。猛一抬頭,已經登上云門山頂。在這冰天雪地里,向陽處有一束山花猶存。一時興起,吟誦了一首《孤枝傲》,借以抒發(fā)他當時孤傲不服的情懷:
  
   萬壑垂淚皆舉哀,
   茫茫宇宙雪里埋。
   百草俱在冰下折,
   孤枝獨向凌上開。
  
   高考前夕,劉沂生懷著“有怨無恨”的情懷,填寫了報考“山東曲阜師范學院”志愿表,決心做一名人民教師,去傳授文化知識,鑄造拯救人的靈魂,以圖多一些忠貞愛國者,少一點欺朋害友的小人。
   1959年8月底,劉沂生與同班好友賈傳孟、張福文一起,愉快地登上西行列車,向向往已久的圣地曲阜奔去。
  
   二、胸懷壯志入曲園忍饑苦讀圖書樓
   曲阜師范學院,坐北面南,地處曲阜城西門外的曠野里,與孔府院內的杏壇隔城遙望。校門前有一條不甚寬廣的大道,直達縣城西門,人們稱它為“學院路”。
   春秋時代的孔夫子,是教師的祖師爺,在曲阜建立這座培養(yǎng)教師的高等學府,是理所當然的。
   曲阜師院,是一座新建院校。這所新校園,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堂皇。聽課的階梯教室與居住的宿舍,大都是二層磚瓦房,唯有四層圖書樓顯得高大而壯觀。即使如此,他們也知足。
   中文系主任李子虔的的口才不錯,講話好吟詩,劉沂生對他印象較深刻。給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曲師院樸實的校風。學生們奮斗目標明確,自律性強,學習肯下真功夫。難怪曲師院畢業(yè)的學生們,分外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當年入學時,大躍進運動方興未艾。他們上的第一課,不是在課堂,而是在曠野。浩浩蕩蕩奔尼山,參加尼山水庫建設。當年修建水庫,沒有機械,全憑人海搬運。他們住臥鋪,喝涼水,吃面杠,推土筑壩,搬石運料,渾身土,滿手泥,與一般民工沒有多大區(qū)別。
   劉沂生是個“書蟲子”,曲師院圖書樓的??椭猩俨涣怂?。當年,正值國窮民貧的困難時期,學生們靠每月30斤定量,維持著半飽半饑的生活。除了聽課、吃飯、睡覺,其余的時間,他都泡在圖書樓里,忍著咕咕饑腸苦讀。他讀書如癡似迷,古今中外名家的著作,無不收入腦海中。一邊讀書,一邊抄錄,將寫人、繪景、擬物的優(yōu)美語句全部記錄下來,極大地豐富了生活知識,提高了寫作水平,為暮年的井噴式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在校期間,他就有點小名氣,經常以柔萍或瘦叟為筆名,刊發(fā)詩歌與民間故事。順理成章,未來的社會生涯中,在文學方面他應該有所建樹。
   他的文學興趣很廣泛,喜歡詩詞,迷戀古文,曾對明朝文學大師馮夢龍的“三言”做過專題研究,深得其中的創(chuàng)作精髓,并立志用傳奇體式改編家鄉(xiāng)的傳說與民間故事,間或有作品刊發(fā),難怪他日后會成為“當代馮夢龍”。他非常喜歡聞捷的現代詩作《楊高傳》,曾模擬聞捷體撰擬了長篇敘事詩《桃李會》??傊?,他是一個難得的全才。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遭人誣陷。劉沂生在高中遭人誣陷受到處分后,一度情緒低落,寡言少語,喜歡獨處。大二上學期,他的情緒突然發(fā)生了變化,走路跨步格外高遠,,臉上也掛滿了笑容。究其原因,他在高中受到的處分,獲到了徹底平反。
   好人終究得好報,頭頂三尺有神明。當年益都一中那個小偷終于落網,交代了偷盜圖書管理員姜老師懷表的罪行。益都一中團委認識到當年對劉沂生的錯誤處分后,閻石庵校長派專人到曲師院聯系,為劉沂生甄別昭雪,銷毀檔案中的不實材料。
   劉沂生對甄別這件事很有感觸,在他的章回體回憶錄《犟牛本色》里,留下了一首感人至深的即興詩:
  
   蒼天無目亦有目,
   冤屈無頭卻有頭。
   一朝還我清白軀,
   唯恨悲淚空自流。
   錦繡前程已煙滅,
   慈母泉下仍憂憂。
   千呼萬喚請母歸,
   悲風凄凄曰休休。
  
   談到攻讀師范專業(yè)的重要性,我們的老學長感慨地告訴我們:“想做好老師,首先得先做好學生;想教好語文課,必須要打好語文基本功。以其昏昏,想讓學子們昭昭,是絕對不可能的?!?br />   老學長劉沂生的四年曲園生活,就是“打好基本功,做個好學生”。
   當年學校提倡又紅又專,批判走白專道路。劉沂生踏進曲師院校門后,并沒有考慮是走“紅專道路”,還是走“白專道路”的問題。他考慮的是:既然踏進師范院校門檻,將來就得作教師;既然作教師,就得掌握教學基本技能和知識。否則,將是一個不合格的令人唾棄的燈臺。他在中學所結識的語文教師中,不乏靠念參考資料教課的人。一旦離開參考書,這些老師就備不了課,登不上臺,何談指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有長足的長進呢?他不想做個混混語文教書匠,決心做一個名副其實的語文教師。
   踏入師院門后,他就擬訂了計劃:單科獨進,認真學習,研究語文教學所需要的各項基礎知識與技能,如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現代文講析、文言文講析、邏輯學與寫作學等。
   寫作學,他無需再下大工夫,即使現有的寫作水平,已經足夠教學使用;現代文講析,有了較好的寫作基礎,也無需下太多功夫。其它幾項,需要認真學習,刻苦鉆研。至于英語,當時屬于選修課,他不屑于一顧。其余的課程,都能做到一節(jié)不缺勤,認真聽教誨、學知識。其余的時間,便泡在圖書樓的自修室里,按自己的進度自修、自練、自成仙。待到畢業(yè)時,這些教學用的基礎知識,他已經達到了一般同學達不到的水準,有些學科,已經遠遠地超越了畢業(yè)考試所需要的高度。
   有人說:“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師傅?!狈且玻@是庸才用來掩飾自己無用的托詞。事實是,沒有狀元水平的老師,是不可能培養(yǎng)出狀元徒弟的。即使天才,也需要老師的啟發(fā)、誘導和升華。
   劉沂生是一方名師,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劇烈高考競爭中,他所教授班級錄取生的語文單科平均成績,曾連續(xù)多年創(chuàng)下省優(yōu),并培養(yǎng)出拔萃的省文科狀元。他的弟子迷信他,崇拜他,這與他在曲師院學習時打下的厚實基本功是密不可分的。
  
   三、躬耕杏壇苦作樂笑看弟子遍九州
   劉沂生在曲師院的學習成績不錯,在一次分配的范疇中。報省教育廳備案,1963年畢業(yè)時,他被直接分配到益都師范學校。可是,他的檔案卻中途被濰坊地區(qū)教育局截留,將他轉分到壽光三中(今壽光一中前身)去了。這是他從教生涯的第一站。
   壽光三中的校長于炳光,雖然身體有殘疾,頭腦卻非常靈活,將個三中治理得頭頭是道,一躍成為壽光縣,乃至于濰坊地區(qū)的重點學校。劉沂生老師,就是他跑到地區(qū)教育局硬挖來的本科大學生。
   于校長很慶幸自己沒有挖錯人。這個新分配來的教師試講時,他習慣地躲在門外窗下旁聽。教研組課后評論將要結束時,他一步跨進辦公室,托托深度近視鏡,慢吞吞地說:“嗯,教態(tài)自然,口齒清晰,教材熟練,臨場發(fā)揮不錯。還行?!?br />   一個剛畢業(yè)的大學生,能從于校長口中得到“還行”的評價,這是很不容易的。于是,讓劉沂生破格跨越旁聽見習關,直接分到初級部,與老教師桑高山同頭,教授二年級(初六級)一班與四班的語文課。
   劉沂生雖然是個初出茅廬的語文教師,他的語文課,卻深受學生們歡迎。特別是作文課,不但讓學生寫作,他自己還當堂寫范文,讓同學們大開眼界,寫作信心倍增。因此,同學們戲稱他是“年輕的老教師”。
   大災荒之后,國貧民乏,無力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于是,中央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開創(chuàng)發(fā)展教育的新局面。1964年暑假后,劉沂生奉調去參加開辦壽光工讀師范,成了工讀教育的拓荒者。壽光工讀師范,搞得非常火紅,從壽光、益都、昌樂與臨淄四個縣招生,被視為全國工讀教育的一桿紅旗,并試圖將全日制師范納入工讀教育的軌道。
   好景不長,1966年爆發(fā)了文化大革命。文革啟始,劉沂生首當其沖,成為壽光縣第一個被批斗的教師。
   講解語法時,他曾以毛澤東給劉胡蘭的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剖析說:“‘偉大’與‘光榮’都是補語,應該用‘得’字?!逅摹郧啊?、地、得’用法不分,全用‘的’字。”
   因為這段講課內容,他被好事的紅衛(wèi)兵小將揪出來,打成“反動學術權威”,游校示眾,批斗懲罰,無所不用其極,其罪名是“借用講解語法的機會,惡毒攻擊偉大領袖毛主席不會使用‘的’字”。

共 10877 字 3 頁 首頁123
轉到
【編者按】這篇報告文學分六個部分描寫了一位傳奇式的人物——劉沂生,一個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被稱為“給中華教師命運帶來拐點的人”。第一部分從他的家世、學習期間的出色表現、蒙冤受處分、決心做一名教師幾個方面介紹了他高中畢業(yè)之前的經歷。第二部分,描寫他求學曲阜師范學院時刻苦學習、苦練基本功的歷程,以及被洗清冤屈后的激動心情。第三部分,描寫他畢業(yè)從教,初入行便被校長肯定,之后卻因一段講課內容被批斗,再后來回原籍專心教學、投身教育事業(yè)的經歷。第四部分,描寫他滿懷憂患意識,針對高中畢業(yè)生不愿報考師范院校、大學畢業(yè)生不愿從事師范教育,以及在職教師紛紛跳槽,致使教育事業(yè)面臨青黃不接的問題,秉筆直書,撰文投稿,被《人民日報》登載,并受到陳云同志批示從而為教師命運帶來拐點的一段傳奇經歷。第五部分,描寫他退休之后人退志不休,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出版多部專著,開創(chuàng)新體碑記等,耄耋之年仍胸懷凌云志的豪情與精彩生活。結語部分,以其八十壽誕喜宴上吟誦的一首古歌作結語,總結了他的傳奇一生。通篇來看,文字厚重,內容豐富,筆調高昂,全面細致地描寫了一個經歷坎坷、敢說敢為、躬身教育、才華卓越,直至晚年仍筆耕不輟取得令人贊嘆成就的人物。很勵志,值得品讀學習!【編輯:執(zhí)手今生】【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017031024】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執(zhí)手今生        2017-03-09 21:19:44
  向文中的劉老先生致敬!不向命運低頭,永懷一顆奮進之心,用實際行動創(chuàng)造精彩人生。
2 樓        文友:草堂瘦叟        2017-03-10 06:15:05
  謝謝。編輯很好,辛苦了。
   中國教師博物館中,除有關“尊師重教”的資料圖片及劉沂生的七部作品外,另有兩篇重要文獻。這是其一,另一篇是《鳴不平斗膽上書救“老九”——“尊師重教”批示出臺史實》,也屬于報告文學,萬余言,有劉沂生本人撰擬。這兩篇文稿,都有若干插圖,可惜插不進去。
   過幾日,再請你編輯刊發(fā)另一篇。
劉沂生,筆名瘦叟,現代傳奇作家 。出版《犟牛本色》、《魏嵋傳》、《古州傳奇》、《碧血沃古州》、《衡王府史話》與詩集《草堂清韻》等六部著作。
3 樓        文友:執(zhí)手今生        2017-03-10 18:20:37
  恭喜獲精。問候!
回復3 樓        文友:草堂瘦叟        2017-03-10 18:40:35
  謝謝。有你的一份功勞!
4 樓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3-10 21:26:32
  恭喜獲精,繼續(xù)精彩。
與江山作者共同成長!
5 樓        文友:春雨陽光        2017-03-10 23:23:49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即使真的一帆風順,他這輩子肯定找不到自己的落腳點。文章主人公的經歷是豐富的,是充滿著智慧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語文教師
回復5 樓        文友:草堂瘦叟        2017-03-11 05:45:25
  謝謝抬愛。
回復5 樓        文友:草堂瘦叟        2017-03-11 05:46:05
  謝謝。同喜。
共 5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