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芳華】情系姜女祠(散文)
在陜西銅川王益區(qū)的東山上,有一座山村名叫孟姜塬。傳說兩千多年前的秦朝時候,孟姜塬村里住著兩戶人間,一家姓孟,一家姓姜,兩家是鄰居。孟姓家里只有一個老爺爺,姜姓家里只有一個老婆婆。有一年春天,有一只金燕銜來一顆葫蘆籽,放在了孟爺爺?shù)脑鹤永?。孟爺爺便把這顆葫蘆籽種在了自己院子里的墻根下。不久,葫蘆籽便發(fā)芽冒出地面,長得非常茂盛。葫蘆的藤蔓從院子里爬過墻頭,并在姜奶奶家院子里結(jié)出了一個大葫蘆。到了秋天,葫蘆成熟了,孟爺爺扯著藤曼要收葫蘆的時候,害怕姜奶奶和他爭執(zhí),就和姜奶奶商量,把葫蘆從中間劈開,一家一半。孟爺爺找來一把菜刀,用力從中間劈開。隨著孟爺爺手起刀落,從葫蘆里跳出來一個又白又胖的女娃娃來。孟爺爺和姜奶奶剛開始都非常吃驚,稍作鎮(zhèn)定之后,他們兩家就決定把這位姑娘收養(yǎng)在姜奶奶家,他們給這位姑娘起名就叫孟姜女。孟爺爺河姜奶奶都很疼愛孟姜女,孟姜女非常孝順孟爺爺河姜奶奶,就這樣孟姜女一直長到十八歲。十八歲的孟姜女出脫得就像一朵玉蘭花,純潔而善良,美麗又聰明。
橫掃六國建立秦朝之后的秦始皇窮兵黷武而且好大喜功,為了讓大秦帝國千秋萬代永遠延續(xù),就開始到處征兵修筑長城和陵墓,搞得百姓民不聊生。
有一天,孟姜女正在姜奶奶家里紡織布匹,看到門外慌慌張張跑進來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急急忙忙躲在了姜奶奶家里的柴火垛里。接著就聽見有幾位官兵罵罵咧咧地追過來,逼問姜奶奶和孟姜女是否看見了逃跑的書生。姜奶奶和孟姜女都說沒有看見,幾位官兵在院子里搜索了一番,沒有發(fā)現(xiàn)書生,就罵罵咧咧地要走,臨走時又把姜奶奶養(yǎng)的兩只下蛋的雞也給搶走了。姜奶奶和孟姜女上前理論,被這伙官兵推搡著退進院子,官兵們耀武揚威地走了。
姜奶奶和孟姜女這才從柴火垛里把那位書生叫出來。那位書生價紹說自己叫做范喜良,父母雙亡,無家可歸,正準備出門討飯,每想到官兵到處抓人,就逃跑到了這里。孟爺爺和姜奶奶聽說以后,就非常高興地收留了范喜良。孟爺爺和范喜良住在一起,姜奶奶和孟姜女住在一起。他們經(jīng)常在一起勞動,隨著時間的推移,范喜良和孟姜女兩人產(chǎn)生了感情。
在村里媒人的說合之下,孟爺爺和姜奶奶讓兩位有情人結(jié)為了眷屬。結(jié)婚之后,兩人恩愛無比。
誰知剛剛結(jié)婚的第三天,范喜良正在家中吃飯,幾個如狼似虎的官兵突然闖進門來,一條繩索把范喜良捆綁了,就要帶走去邊疆修建長城。孟姜女哭得死去活來,卻沒有辦法救自己的丈夫,她急忙又烙了很多大餅,用布包了,追到村頭,將大餅送給自己的丈夫。村里很多人都被帶走了,很多送行的人們擁擠在一起,難舍難分,哭聲一片。在官兵們的呵斥聲中,范喜良和村里的很多人一起被押送去了邊關(guān)。
自從丈夫被抓走之后,孟姜女天天都在思念丈夫。范喜良是在春天被抓走的,當時穿的衣服還是單衣。孟姜女就想著趕快織布,給自己的丈夫多做幾件衣裳??棾鰜淼牟?,孟姜女先給孟爺爺和姜奶奶做好了衣服,然后就開始給自己的丈夫范喜良縫制衣裳,她一針針一線線地縫,做好了衣裳她就要去給丈夫送去,被姜奶奶勸住了。姜奶奶說,現(xiàn)在兵荒馬亂的,到處都不得安寧,你一個年輕婦女,走在路上不安全。孟姜女聽了姜奶奶的話,就打消了送衣服的念頭,但是她對丈夫的思念更加強烈了。到了夏天,孟姜女又提出要去給丈夫送衣裳,又被姜奶奶勸止了。孟姜女雖然沒有去給丈夫送衣裳,但她對丈夫愈加思念。她擔心丈夫的生死,她想去看看丈夫的念頭更加強烈。秋天到了,秋收之后,秋雨連綿,孟姜女又一次給姜奶奶說,她要去給丈夫送衣裳。姜奶奶還是勸阻。但這次孟姜女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去。姜奶奶看實在勸阻不住,就給孟姜女烙了好些大餅,把衣服包裹打好,含著眼淚宋孟姜女出門。孟姜女已經(jīng)走出好遠,回過頭來,還望見姜奶奶站在村頭的大樹下,不忍回去。姜奶奶一直站在村頭的大樹下,直到望不見孟姜女的影子,才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
孟姜女背著包裹,一路思念著自己的丈夫,一路打聽著邊關(guān),從孟姜塬一直向北走。她跨越了七七四十九道河流,翻越了七七四十九座高山,腳磨破了,臉曬黑了,皮膚變粗糙了,衣服也破舊了,可是她尋找丈夫的決心卻與日俱增,更加強烈。在翻閱虎頭山、印臺山的時候,山上的酸棗刺扎破了她的手,她沒有退縮;在跨越漆水河、窟野河的過程中,尖利的石頭棱角劃破了她的小腿,她沒有退縮;風雨交加的時刻,她躲在破廟或者山洞里避雨;下雪的時候,她被凍得瑟瑟發(fā)抖,她依然毫無悔意。歷經(jīng)了無數(shù)的磨難,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風雨,她終于來到了修筑長城的邊關(guān)。她見了一批士兵,就問他們認得范喜良不,很多人說不知道,也有很多人說在前邊。孟姜女繼續(xù)往前走,走到一處關(guān)隘,她又去打問,這一次有人對她說,范喜良在前邊修建長城。孟姜女立刻全省充滿了力氣,她加快腳步繼續(xù)前行。可是等到了有一座山,她去問的時候,有人告訴他,范喜良有跟隨士兵到另一座山上修建長城去了。孟姜女感覺有了希望,她什么也不怕了。等她累得筋疲力盡趕到另一座山頭的時候,那里的士兵卻告訴他,范喜良由于勞累過度又冷又餓,已經(jīng)累死在山下了!由于修筑長城死人太多,根本無法掩埋,同鄉(xiāng)都把這些死人堆在一起,修筑在了長城里面。孟姜女聽到這個消息,就像晴空霹靂一樣劈在她的心上,她心如刀絞肝腸寸斷,頓時昏倒在地,半天沒有蘇醒。等她醒過來的時候,她覺得她的天都塌了!她放聲大哭,哭聲震天。天上的愁云越來越濃,雷鳴電閃。孟姜女一直哭一直哭,哭得昏天黑地,哭得死去活來。老天爺在天上都聽到了,非常震怒,一個驚雷打下來,隨著轟隆隆一陣巨響,剛剛修建而成的長城轟然倒塌了八百里!
八百里長城倒塌以后,埋在長城里的累累白骨全部暴露出來。孟姜女望著成堆成堆的累累白骨,找不到哪一具尸骨是自己的丈夫范喜良。最后孟姜女指天發(fā)誓,咬破自己的中指,心里默默祈禱:“如果是我的丈夫,你就把血吸進去;如果不是我的丈夫,你就不要吸。”結(jié)果用這種滴血認骨的方法找到了范喜良的尸骨。孟姜女用帶來的衣裳包好尸骨,準備帶回老家孟姜塬安葬。當他走到陜西宜君城南山十公里的地方,由于又累又冷又餓又渴,心中無限悲苦,她坐在一塊石頭上,哭泣起來。她的哭聲是那么凄慘,那么催人淚下,以至于感天動地,地下竟然破開一個打洞,涌出清冽的泉水來,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千里尋夫堅貞不渝剛烈無比的孟姜女,就把這里叫做“哭泉”。兩千多年來,泉水清澈如初,后人祭祀不斷,并在此處修建了孟姜女塑像,至今祭拜者絡繹不絕。中國現(xiàn)代戲劇的奠基人、《義勇軍進行曲》的詞作者田漢先生1962年路過哭泉,寫下了“關(guān)城萬里功千古,莫忘民間有哭泉”的詩句。
再說由于孟姜女在修筑長城的邊關(guān)哭倒了八百里長城之后,消息傳到秦始皇那里,秦始皇立即派兵捉拿孟姜女。孟姜女在哭泉睡了一夜從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秦兵在追趕,就急急忙忙背上丈夫的尸骨,向前逃跑。山路崎嶇,山道彎彎,孟姜女一個弱女子,哪里能夠逃脫如狼似虎兇神惡煞的秦兵的追趕。眼看秦兵騎著大馬揮舞著狼牙棒就要趕上孟姜女的時候,孟姜女急忙攀巖住一座山的山巔,雙手扭住山尖,用盡自己平生力氣,希望把這座山扭轉(zhuǎn)方向阻擋住秦兵追趕的道路。誰知竟然轟隆一聲,這座山竟然被孟姜女扳倒,改變了方向。這座山頓時攔住了秦兵前進的道路,將孟姜女與秦兵隔開了。從此這座山就被稱為“扳轉(zhuǎn)山”,也有人稱為“女回山”。
孟姜女繼續(xù)往孟姜塬方向逃跑。當她走到陜西銅川金山的時候,已經(jīng)累得精疲力竭。她想休息一夜繼續(xù)趕路,這時候當?shù)赜幸晃皇嘲l(fā)現(xiàn)孟姜女落難,就說:“如今的你就像無根的浮萍一樣無人心疼,而我現(xiàn)在年輕力壯又會手藝,如果您能夠跟著我過日子,我原因為你當牛做馬一輩子!”孟姜女一看自己如今落魄到如此地步,但她內(nèi)心只忠于自己的丈夫。她就義正詞嚴地對石匠說:“我是有夫之婦,我這一生一世,只愛范喜良一個人?!笔骋姛o法打動孟姜女的心,就在半山腰開鑿了一個石洞,自己住在里面,直到死去,終身未娶。孟姜女一邊坐在山上,一邊流淚,流淌的眼淚匯聚成了一條小河,聚在一起,成了今天傳說中的“淚池”。淚池里的水晶瑩剔透,清澈甘冽,據(jù)當?shù)匕傩照f,喝了這里的水可以治療創(chuàng)傷,驅(qū)散疾病。
孟姜女一邊哭泣一邊想著自己丈夫的遭遇,悲傷無比。
秦始皇聽說扳倒山擋住秦兵道路,就親自帶兵從陜西咸陽撲過來,截住了孟姜女回家的道路。秦始皇本想抓住孟姜女殺一儆百,警示百姓不能破壞長城,誰知捉住孟姜女之后,一見孟姜女恍如天仙,不僅年輕貌美氣質(zhì)優(yōu)雅,而且一身傲骨富有正氣,秦始皇見色起意,邪念頓生,就命令手下人勸說孟姜女,說要給孟姜女所有榮華富貴,甚至獻出自己的江山也在所不惜。孟姜女聽后,擦掉眼淚,向秦始皇提出三個條件,并說如果答應了三個條件,她就同意嫁給秦始皇。如果不答應,她就寧可以死尋夫,絕不回頭。秦始皇就讓手下人問是哪三個條件。孟姜女說:第一秦始皇必須給范喜良置辦貴重棺槨,厚葬范喜良;第二,秦始皇必須帶領(lǐng)百官,披麻戴孝,為范喜良送葬;第三,在孟姜女嫁給秦始皇前,她要看一看大海。秦始皇聽后,滿口答應。結(jié)果秦始皇帶領(lǐng)文武百官,披麻戴孝厚葬了范喜良。安葬范喜良之后,秦始皇帶著孟姜女來到了東海海邊,并登上了龍船。孟姜女站在船頭,望著無邊的大海,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的丈夫。她滿懷悲傷和憤恨,猛然掙脫服侍自己的下人之手,撲通一聲,跳進了汪洋大海!
秦始皇原以為憑借自己的霸氣,得到孟姜女易如反掌,每想到孟姜女竟然如此剛烈,如此堅貞不渝!
后來為了紀念這位剛烈忠貞的女子,人們在全國各地修建了很多孟姜女祠堂,供后人瞻仰。兩千多年過去了,多次毀損,多次修復,目前在全國依然有很多紀念孟姜女的祭祀場所。
目前最為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就是陜西銅川姜女祠。銅川姜女祠位于陜西銅川北關(guān)1.5公里處的金山(現(xiàn)為陜西銅川印臺區(qū)金山)之上。據(jù)《同官縣志》記載:“同官古跡,有孟姜女殉夫之處,墓洞謳歌,已垂千載”。“縣北二里金山巖下有‘姜女石洞’,傳說即姜女葬處。有石龕,廣可丈許。土人為塑像立祠,即‘姜子廟’也……。宋嘉祜中仁宗末年縣令宋宗鄂重修”。從記載中可以看出,早在一千多年前,銅川就修建了孟姜女祠。北宋嘉祜年間縣令宋宗鄂重修姜女祠的時間,亦比至今盛況空前的山海關(guān)姜女祠(明萬歷二十二年〈公元一五九四年〉山海關(guān)兵部主事張棟建貞女祠于山海關(guān))早五百多年。其他地方修建的姜女廟,皆晚于銅川姜女祠。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編成的《大明一統(tǒng)志》說:“孟姜女本陜之同官人,秦時以夫死長城,自負遺骨以葬于縣北三里許,死石穴中”?!蛾兾魍ㄖ尽?、《臨榆縣志》以及山海關(guān)孟姜女祠碑記,都有和《大明一統(tǒng)志》相同的記載。據(jù)考證,銅川孟姜女祠在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時期曾經(jīng)非常興旺,不僅香火不斷,而且增修很多殿堂廟宇彩色塑像,每年這里都要舉辦廟會,方圓百里百姓前來祭拜祈福。民國初期,大部分被毀;如今的孟姜女祠簡稱姜女祠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原有基礎上重修。
由于銅川姜女祠是建在半山之上,因此登臨姜女祠首先就要沿著山坡爬上幾百米非常陡峭的臺階。登上臺階之后,姜女祠前有一座孟姜女的白玉雕塑,看上去眉清目秀端莊秀麗,她目光凝視遠方,在思念著自己的丈夫。在姜女祠的匾額上題寫著“孟姜女祠”四個大字,讓人倍添敬仰。祠堂里是孟姜女夫婦的彩色塑像。祠堂四周是前人紀念孟姜女的各種題跋石刻。在一處磚墻下方有一個龍頭,從龍口里源源不斷地流出清澈的泉水,這里就是著名的“淚池”。祠堂雖然不大,但盎然屹立于半山腰中,有一股凜然正氣。四周蒼松翠柏掩映,有一種蔥蔥郁郁的感覺。繼續(xù)沿山路向上,則有幾件亭臺樓閣,古色古香,路邊石刻上雕刻著“天長地久”、“忠貞不渝”等名人題詠和石刻畫。繼續(xù)沿山路前行,在山崖上有一個孟姜女廣場,廣場上最顯著的標志就是路邊有一座石臺,石臺上安放著一個高六米、周長八米的巨大金色葫蘆,也是為了紀念孟姜女是從葫蘆里出生的這一傳說專門修建的。這個金色葫蘆,站在山底下的漆水河邊,就可以遠遠望見。站在葫蘆旁邊的山路俯瞰山下,山下風景盡收眼底,不僅有一種登高望遠的壯闊情懷,更有一種撫今追昔的心潮澎湃。
姜女祠面前是漆水河,背后是印臺山,南面是虎頭山,北面是金鎖關(guān),這里交通便利,風景宜人,民風淳樸,物價適宜。很多游客登臨姜女祠,都要祭拜孟姜女,并且會許下祈愿。只有內(nèi)心虔誠的人才能堅守誓言,實現(xiàn)心愿,而且夜只有十分虔誠的人在祭拜孟姜女的時候,可以從石縫里看見孟姜女頭上所帶的金釵。這就是銅川姜女祠“石隙見金”的由來。我曾經(jīng)多次來到銅川姜女祠,每一次前來,內(nèi)心都有無限的感慨和敬意。越是一個人靜靜地登山,越能感受到孟姜女當年千里尋夫的艱辛;越是深刻理解孟姜女的堅貞不渝,越加對孟姜女充滿無限的崇敬。我常常站在溪水河邊的橋上,仰望著姜女祠。我有無限的深情想要對這里的山傾訴,有說不盡的情思想要對這里的水表達。我之所以無限敬仰孟姜女,是因為孟姜女代表著一種真情、一種精神: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愛,一種堅定不移的追求,一種堅貞不渝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