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園】還,還是不還(小小說)
五年前的一個傍晚,在蘇北觀塘小鎮(zhèn)的風,總帶著點市井里的溫軟。人們說鎮(zhèn)上的“一世情緣”,是道走不膩的風景——四十有余的少婦,個子不高,兩個小酒窩總是堆滿了笑,卻像浸在江南水汽里的果子,看一眼覺出三分甜,再想又品到三分清,那點風韻,在短袖的白襯衫的輪廓里,像兩個剛剛出籠的熱饅頭,是歲月釀出的恰到好處,甜不膩人,辣不嗆喉。
兩年后,她奉命去了蘇州幫帶孫子了,老家小鎮(zhèn)家里便剩下愛人小斌子一個人單飄。七月驕陽下的夜幕,一場街坊鄰居聚會上,酒過三巡,話匣子一敞,小斌子望著滿桌熟面孔,忽然對著對面的女鄰居小梅子舉了杯?!拔覑廴巳ヌK州了”,他笑著,語氣半真半假。
“一世情緣”離開觀塘家的時候說“家里若有照顧不到的,你們就借借用用?回頭她回來了,再還嘛?!毙”蠼蚪驑返?,能借就借一下,反正還是承諾過的。
五分的尷尬,一桌人先是一怔,隨即哄堂大笑。誰都當是酒酣后的玩笑話,打趣著說他大方。小斌子卻認了真,轉(zhuǎn)頭望向席間某個方向——許是對著空氣里愛人的影子,又像是說給眾人聽:“你說話要算數(shù)哦,真有人借了,回來可得還。”無人接話的空檔里,仿佛能看見那位“一世情緣”的少婦,依舊是那副笑瞇瞇的模樣,不答反問,把話頭輕輕含了回去。
日子在家長里短中滑過半年,小鎮(zhèn)的炊煙升起又落下。忽然有一日,真有人舊事重提,撞見小斌子便笑著問:“早前你說的‘好借好還’,如今人該回來了吧?到底還,還是不還?”
這話問得輕快,帶著鄰里間特有的戲謔。陽光落在鄉(xiāng)間的柏油馬路上,亮晃晃的,倒讓人想起半年前那桌酒,想起小斌子半醉的認真,和那句懸在風里的“回來還嘛”。
到底還不還呢?
或許,答案早藏在觀塘小鎮(zhèn)的煙火里——有些話,是酒桌上的玩笑,是日子里的調(diào)味,不必較真,卻足夠讓人在想起時,嘴角浮起一點暖乎乎的笑意。
就像鎮(zhèn)上的風,吹過就過了,卻留下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余味,在尋常日子里輕輕蕩著……
好借好還……
小斌子在灼熱的考量中,還,還是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