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云水】漸漸消散的親情(隨筆)
當聽人們談起家族歷史的時候,我也開始向長輩們“窺探”我家族的過往,但比起人家家族盤根錯節(jié)的復雜性,我的家族史只能說是“清白,簡單”。來到老墳地,細細排查那一座座長滿荒草的土丘,家族脈絡依舊清晰可見。
家族中的幾個爺爺走得都比較早,也許是那時年齡還小的緣故,沒覺出什么,只知道送葬的隊伍很長,晚輩們穿著潔白的孝衣,伴隨著吹鼓手的哀樂,大家默默的將棺材送至村口,看著漸行漸遠的白帆在風中凌亂,一起跪地三叩首,算是和長輩做了最后的告別。
幾個家族爺爺走后,大家的走動依舊照舊。平時淡淡地來往,逢年過節(jié)大家相約一起,去給四個奶奶拜年問好。奶奶們此時顯得格外親切,她和大家嘮著從前的零零種種,回憶一起住在老院子的時光。還時不時地問問,哪家孩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級,是否有了心儀的對象,哪家孩子在哪里讀書,是否上了大學……
看著滿屋子的人圍著她噓寒問暖,老太太美滋滋地坐在大火炕上,笑地合不攏嘴。幾個孩子在院子里笑鬧著點燃了鞭炮,乒乒乓乓的炮仗聲夾雜著大家的歡笑聲,此時大家族里的幸福溢到了院墻外。
大奶奶是四個奶奶中年紀最高的一位,她走的那年好像是九十七歲。這么大的年紀過世,在我們這邊叫做喜喪。哭靈的時候大家淚眼婆娑,磕完頭之后,堂兄妹之間又都急切地打探著對方的近況。畢竟見一次面不容易,要不是老祖宗留下了著紅白喜事的習俗,想要聚得這么齊恐怕比登天還難!大家相互訴說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分享著兒女們優(yōu)異的成績。都說現在的生活壓力太大,被瑣事纏得喘不過氣來,有時候想擠出來點時間去看看對方,又怕去了給對方家里添麻煩,現在都已兒孫滿堂忙的要命。就拿探望父母的事來說,都是來去匆匆,生怕耽誤了接孫子孫女上下學……
對于這個活了快一個世紀的老太太的死來說,大家也都比較想的開,人從哇哇落地那一刻起,頭上就被刻了“死”字,都覺得能活到這個歲數死了不虧。只是從大奶奶過世以后,我會時不時的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淡淡的,就如天上的云時隱時現……
在滿天飛雪的日子,大家緩慢的把大奶奶送入大爺爺的土丘里,看他們時隔三十多年后,又安靜的躺在一起,那種說不出來的情緒,有著壓抑,有著放松,或許還摻雜著少許的喜悅,為另一個世界的團聚而心安。大家都希望那個世界多些快樂,少些煩惱……
讓人措不及防的是,今年的七月一號,又一個家族奶奶沒了,雖然她也已八十六歲高齡,雖然大家也早就預知結局,但是聽到這個噩耗,心還是被揪的疼了一下,這倒不是說我有多想念她老人家,只是這種莫名的傷痛,讓我忍不住眼眶一次次泛紅。
記得那時大奶奶走的比較急,她在外地打工的幾個子女接到通知急匆匆趕回來的時候,大奶奶已被入殮師安靜的送入棺材里?;貋淼膬号畟兛粗@一幕,無力地跪爬在棺材旁,拍打著棺材痛不欲生,讓在場的人無不落淚。這個奶奶雖說走得沒有那么急,但她在外地的孩子們趕回的時候,她也已經不能說話,任兒女們怎么呼喚,她處了簡單“嗯”一聲外,再就是沉沉的昏睡。本來生活中的遺憾就有千千萬萬,但這種遺憾又最傷人心!
欣慰的是,奶奶們那個時代拉扯的孩子夠多,即便是最后少了誰的陪伴,還有另外幾個在身邊。再想想我們的父輩,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他們大多數家庭也就兩個孩子,年輕一點的叔叔甚至只有一個孩子,而且他們的孩子也已人到中年。再趕上著高學費、高房價、高彩禮的時代……父輩們想讓他們的兒女環(huán)繞膝下,陪伴他們老去,這么普通的事,對于這兩代人來說又是何其難也……
平時大家都忙于工作,說話見面的時間都少之又少,即便是在這個網絡時代,互通電話的時候也不多,除非是有事。所以在別人看來,我們家族的關系是淡漠的疏離的。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遇到重大問題時,我們大家都又會互幫互助,盡其所能的把事情給處理好。
隨著奶奶們的離世,這樣的氣氛還能維持多久?這倒不是說我們這些做晚輩的不懂珍惜家族情分。只是現在的村莊已無法承載現代人的生活,大家不得不四處漂泊,家的定義好像也不再是家鄉(xiāng)的那個老屋,早就在無聲無息間轉變?yōu)樗l(xiāng)那個可以睡覺可以吃飯的地方!老人們一旦沒了,散落在異鄉(xiāng)的子孫們會在不知不覺間把家鄉(xiāng)變?yōu)楣枢l(xiāng)……
請別指責我危言聳聽,你想,如果老人還在,我們再忙總還有些牽掛,還能時不時接到那個試探你不忙的時候回家看看的電話,一旦老人沒了,誰還會想著擠時間回去看看?
那條寬大的火炕,我們四腳八叉一覺可以睡到大中午的地方,也就在時光中漸漸的幻化為了故事……
即便是祭祖的時候回去,可能屋子沒變,火炕也沒變,但“游子”的行為舉止已在下意識中多了些許收斂,因為這里已不再是從前的那個家!雖然兄弟姐妹間的親情還在,雖然大家彼此比以往更加熱情,可是那份熱情里終究還是多了些莫名的滋味……
慢慢地,慢慢地,再想回家的時候,是不是就叫做走親戚了!
所以說老人沒了,維持家族的線也就快斷了。雖然不太想承認這殘酷的現實,但是這又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就如現在的父輩們坐在一起,他們還可以東一句西一句拼湊出兒時一起生活過的畫面,哪怕是短暫,但依舊清晰溫暖。然而我們這一輩如果有機會堂兄妹們坐在一起,在沒有父輩介紹的情況下,恐怕連誰是誰都分不太清楚吧!說大家是有血緣關系的陌生人,我想是不太為過分的。
這到不是說我們這代人冷漠,只是現在的人大部分都漂泊在異鄉(xiāng),奔波在掙錢的路上,即便是年底回家探親,大多數人也都是各忙各的,畢竟一年中就著六七天的時間,家里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太多……
現在的人已不允許他們偏離掙錢的軌道,似乎其它都不在忙碌的生活規(guī)劃中。那又如何會照顧到家族親情?如此發(fā)展下去,再想體驗大家族里的溫暖是不是將成為美好的夢想?
家族親情就如被“遺棄”的家譜,我們會小心翼翼把它珍藏在家里最為干凈的地方,但是想到他的時候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