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楓】歷劫,抗命(隨筆)
齊天大圣到斗戰(zhàn)勝佛,從東土大唐到靈山之上,我們看到悟空一步一步踏破八十一難,與萬千邪魔為敵,與諸般精怪斗法。一條西行路,不見當(dāng)年意氣,十萬八千里,何止一個筋斗?
人們說:“它是一只妖猴,得了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大鬧天宮,若非佛祖開恩,天地哪容其一根毫毛?”是啊,西行一路正是妖猴蛻變之路,組好了一個幾近完美的團隊,除暴安良,為民除害,替天行道,走著主角一路打怪升級的劇本。悟空斗強盜,斗妖精,斗自己,在曾經(jīng)一個筋斗的距離里,它戰(zhàn)斗了太多次,慢慢知道“佛法”的高妙,八十一難磨平了它生性的所有棱角,讓它知道自己本非無敵,無數(shù)難解劫難要神仙來助,不知為何,它學(xué)會了低頭認(rèn)錯,不再所向披靡,像極了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少年,變成了一個成熟老練、踏實肯干的成人,人們習(xí)慣把這樣的變化叫做成長,叫做成熟,叫做清醒。
小時的我常有疑問,為何那時大鬧天宮,面對數(shù)萬神仙不落下風(fēng),直呼玉帝小兒的悟空,怎會打不過幾個人間的小妖。現(xiàn)在看來,這大抵也是它長大了的緣故,知道師傅的仁愛,它不敢妄然殺生,知道佛祖的力量,它不敢胡亂降妖,小時也看得淺,竟不知連神仙都不放眼里的大圣,怎會怕幾個神仙邊上的坐騎之流。人們只知贊嘆大圣大鬧天宮時的英勇,卻少在其取經(jīng)時再提這份反抗精神,大家都覺得天庭一切所為皆為正義,卻難解釋為何越近靈山,卻越發(fā)妖孽成群。
再讀一遍《西游記》,只會覺得當(dāng)年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越發(fā)的令人敬仰。他心中的自由意志,那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氣概,那種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張狂。而這種氣焰則是在一次次受挫中被不斷的消磨。被那翻不出的手掌心消磨,被那摘不掉的緊箍消磨,被師傅一次次的拋棄消磨。慢慢的,慢慢的,他變成了師傅眼里的好徒弟,變成了佛祖眼中的好佛陀。他像是從一塊山頂?shù)念B石,變成了一攤?cè)稳嗽赘畹奶漳?,總是失了點骨氣。說好的百煉成鋼,他卻被天庭這大手肆意玩弄,留下的只剩哀嘆。神仙為何總會頻頻失手?把周身的一切化作到處禍害的妖孽,難道他們就這么大意?再合上書,只剩下心中對悟空的可悲。那份反抗骨氣何在?
帶著種種問題和困惑,再去書中找答案,方找到了一個稍令我滿意的回答。悟空前后的確是在不斷成長,只是懂得了進退,懂得了手段,懂得了信仰。過去了他追求實現(xiàn)自我價值,愿因天庭給自己的官職不符合心中的預(yù)期而大打出手,這是他對權(quán)威的否定,是對尊嚴(yán)和平等的追求。而眾所周知的結(jié)局,他被佛祖鎮(zhèn)壓在五指山下,反映出盡管個人力量再強大,反抗也需要智慧,而非只靠蠻力。在與唐僧的取經(jīng)途中,他也是在以另外的形式進行著反抗,只是他這次不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反抗,而是為了更大的取經(jīng)目標(biāo),奉獻自己的力量。為師徒四人撫平前路的坎坷,讓四人的結(jié)合愈發(fā)的完美,愈發(fā)的密不可分。他相信他的命數(shù)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選擇反抗,而他又有了歷盡艱辛萬苦也要取得真經(jīng)的信仰,他選擇妥協(xié),最終在取經(jīng)的路上,他找到了反抗和妥協(xié)的平衡點。
他的這份反抗精神似乎根植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在《水滸傳》中找到影子,一百零八好漢不服招安,毅然崛起;可以在近代史中窺見一些答案,農(nóng)民階級為挽救國家危亡,自發(fā)組建太平天國。雖然這些反抗總是以失敗告終,總給人一種沒有任何意義的表象。然而正是這種悲情色彩,讓他們的形象更加立體,讓他們的反抗精神更加動人,真正能夠鐫刻進我們每個人的骨髓,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公,我們不該保持沉默,也絕不能一味的妥協(xié)。我們不僅僅需要繼承悟空那份個人英雄主義氣概,更應(yīng)理解他為集體利益而抑制心中張狂的那份苦衷。
合眼,抬頭,大鬧天宮的一幕一幕閃爍眼前,熱血沸騰;西行之路一劫一劫,掠過腦海,心潮澎湃。我再次為古人的智慧與思想感到震驚。無法明白吳承恩先生如何在那個等級制度遍地的腐朽時代,寫出如此華麗的反抗篇章。我們也有自己的取經(jīng)路。不在前方,就在腳下,抗?fàn)幙偸巧俨涣说模拖癯柨倳购谝?,雷霆總會劃破烏云?br />
愿你我西行之路,敢闖,敢創(chuàng),敢拼,秉持著敢于反抗的青春底色,終能抵達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