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心靈之約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心靈】走進遼寧賓館(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心靈】走進遼寧賓館(散文)


作者:伊莎貝爾 布衣,210.8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21發(fā)表時間:2025-07-16 19:18:40
摘要:【原創(chuàng)首發(fā)】走出遼寧賓館,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座滿布故事的建筑不只是一座賓館,更是一部活著的歷史教科書。它見證了壓迫與反抗,見證了黑暗與光明,見證了侵略與謊言,更見證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從屈辱到崛起的歷史。每一處裝飾、每一個角落,都在訴說著過往。這座賓館,讓我們銘記歷史,珍惜當下,也激勵著我們?yōu)閲业奈磥砼?。因為它承載的不僅是故事,更是民族精神的賡續(xù)傳承和英雄先烈的緬懷銘記,它讓我們深深地懂得:“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牢記歷史不誤使命才能揚帆遠行。”

從九一八抗戰(zhàn)紀念館游覽歸來,情緒消沉面色凝重,一家人始終難以從悲憤痛絕的慘烈氛圍中逃離,倚靠在賓館的沙發(fā)上互不交流。那種愣愣發(fā)呆的眼神就像是親身經(jīng)歷過那段艱苦卓絕的生死離別,又好似正是承受關(guān)東軍蹂躪施虐的痛不欲生。頑靈的孩子不再有歡歌笑語,就連平日里貪戀的手機游戲也不再癡迷關(guān)注。妻子的表情更是不忍直視,一個人蜷縮在大床的一角,眺望著被紗窗遮攔的碧空,靜靜地呆望,眼神沒有一絲氣力,倒是眼角的淚珠不斷地表露著她心中的悲凄。
   旅游來時的歡歌笑語頓然間演變成觀展歸來的悲風苦雨,奔波勞累的身心俱疲剎那間轉(zhuǎn)變?yōu)閾]淚暗殤的憤怒不語,這是歷次旅行從未發(fā)生過的事情。國殤之痛情有可諒,悲憫之思意猶可贊。一家人相互間都以一種不被打擾的情感距離保持著空間私密,每個人鎮(zhèn)守一個獨屬的角落各自宣泄,靜靜地等候著這場“勿忘國恥”和“牢記使命”慢慢地在心靈深處療傷。
   “302房間的客人抓緊下樓就餐,我們1點30分樓前廣場集合上車,下一旅游景點是遼寧賓館?!睍r間像是個不經(jīng)消受的燭光,火苗明明滅滅間便到了油盡芯熄的時刻,更像位風燭殘年的老者,光陰凄凄落落間便到了繁華悄逝的時節(jié)。一家人聽到導游催促下樓用餐的指令,迅即從低落悲慟的氛圍中振作,簡單洗漱整理過后,尾隨著喧鬧的叫嚷聲進入一樓餐廳。
   大廳內(nèi)十幾張圓桌擠滿了人,熙熙攘攘地將過道都擠得水泄不通,有的取碗盛湯唏噓叫燙,搞怪夸大的表情聽著就有些驚悚,有的緊盯桌椅吼喊,生怕家人找不到位置,還有的叫苦喊冤,滿口斥責飯菜難吃。焦灼的導滿頭熱汗地迂回在餐桌之間,走東竄西笑臉相迎,不斷地賠禮道歉,看著就有些狼藉不堪。
   餐桌上的十多個菜堆碼疊放各具特色,花紅柳綠色澤鮮艷,但就是偏素少葷,油水奇缺,與臆想的豐盛饕餮千差萬別,難怪讓跋涉一天的游客嗔怪指責。
   “沒有座位的游客到門這邊來,餐廳為大家準備了富含特色的東北亂燉菜。”我們一家人來得稍晚,已經(jīng)錯過第一波開飯,正在尋找位次胡亂穿行時節(jié),站在門口的導游又開始急促地吼喊道。
   盤餐確實有些偷工減料,但亂燉菜還是別有一番風味,站在收銀臺位置老遠就能嗅聞到紅燒肉煮土豆泥和山豆角的亂燉饞香。孩子們在歡暢中爭搶著美食,家人們在開心中品嘗美味,于緊張喧鬧中感受著沈陽特色。
   沿九一八事變紀念館觀光路線南行,過柳條湖橋,經(jīng)皇姑北塔公園,繞望花南街行7.6公里,便到中山廣場,遼寧賓館就在西南角,再往東便是盛世繁華的南京街。
   車子進入中山廣場環(huán)島緩行,一座高達10米的巨型毛主席雕像矗立中央,他俊朗的外觀中閃爍著領(lǐng)袖的風范,剛毅的眼神中透露著自信的光芒,一身筆挺的翻領(lǐng)式大衣展現(xiàn)著他偉岸強健的帥氣;主席右手上揚,左手下垂,目光炯炯有神地凝視前方,像是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jié)起來打倒日本侵略者,又像是撥云見日,引領(lǐng)中華民族走上獨立自主的幸福生活。塑像自1967年開始創(chuàng)作,歷時三年完成,是動蕩年代為數(shù)不多的雕塑珍品之一,被業(yè)界與專家譽為城市雕塑之冠、紅色藝術(shù)傳承的經(jīng)典之作。
   基座的正面,是一組生動的群雕,鐮刀斧頭鐫刻的紅旗高高飄揚,群眾手持大刀頭戴草帽一副沖鋒殺敵的姿勢,英勇的解放軍手持鋼槍躬身向前,像是要與侵略者展開一場生死未卜的勝負較量;場面雄渾場景壯觀,處處展現(xiàn)著中國人民緊跟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奮勇前進的壯麗場景,雕塑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無論是手持紅旗的工人,還是揮舞鐮刀的農(nóng)民,都在向后人傳遞著一種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
   中山廣場周邊建有歐式、日式風格迥異的八座鮮明特色建筑群。這些建筑在偽滿時期輝煌極盛,曾引來大批金融機構(gòu)入駐,故又被戲稱為沈陽“外灘”。如大和旅館(今遼寧賓館,中山路97號);東洋拓殖株式會社奉天支店(今盛京銀行天合支行,中山路101號甲);奉天警察署(今沈陽市公安局辦公樓,中山路106號);橫濱正金銀行奉天支店(今工商銀行,中山路104號);朝鮮銀行奉天支店(今華夏銀行,中山路112號);三井洋行大樓(今遼寧省廣電局)等等。
   這一座座古韻悠然的廣場建筑群就像是一個超大的歷史博物館,在無聲中講述著過往,在硝煙中訴說著歷難,又在滄桑中見證著輝煌。百年封存的歷史見證了日本殖民統(tǒng)治、國民黨統(tǒng)治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后的重大歷史變遷,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建筑研究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
   繞過中山廣場西行,便到達聞名遐邇的遼寧賓館。典型的歐式建筑風格滿藏著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shù)氣息,“凹”字形建筑布局華貴典雅,對稱排布的天井像是兩座陰森恐怖的炮樓,給簡潔莊重的乳白色墻面橫生一種戰(zhàn)火蓽現(xiàn)的味道。整棟建筑平面沿中山路縱向分成五段,橫向分為三段,兩翼角樓上各有一個綠色鐵皮的穹頂,主入口與屋頂結(jié)合的半圓形拱券被突出強調(diào),給人莊重、典雅之感。它曾是殖民時代的權(quán)力中樞,也是新中國外交風云的見證者,更是今天沈陽露天博物館中“活著的文物”。這座建筑以獨特的姿態(tài)串連起20世紀東北大地的滄桑巨變,每一塊磚石,每一個雕花,每一處文字都珍藏著歷史的密碼,靜靜地鋪陳漫布,等待前來的游客觀光解讀。
   拾級而上,長長的臺階光潔如洗,高高的花柱散發(fā)著香氣,踩踏在上面亦如同走上鑼鼓喧天的金光大道,滿懷的神圣莊重催生著人陡增探古獵奇的濃濃興趣。門庭左側(cè)懸掛的“大和旅館舊址”行楷繁體大字牌匾棕黑中浸透著淫邪,恐怖中滿布著罪惡,讓人第一眼看到就感覺生厭增恨,急急地收撤回游望的眼神,仿佛多看一眼都覺得是一種災難。
   跟隨著游客的進入古銅色旋轉(zhuǎn)式樓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堂臺階兩側(cè)的歐式拱券廊柱,它們線條流暢,造型優(yōu)美,彰顯著典雅的歐式建筑風格。抬頭望去,雕刻典雅的天花板潔白無瑕,就像是鑲嵌在屋頂上的一朵朵一塵不染的白云,華麗的紫銅吊燈從天花板上垂下,亦宛如從天而降的一束束含苞欲放的盛世蓮花,白熾的燈塔里散發(fā)著柔和而璀璨的光芒,為整個大堂增添了莊重與奢華的氛圍。
   一塊塊綠色墻磚整齊排布,靜謐安然地訴說著百年多牟的跌宕故事;一張張彩雕玻璃色彩斑斕,迎合著光束的照耀在地面上投射出絢麗的光影,營造出一種如夢如幻的效果,如果不回望歷史,讓人難以分辨這些精美的物件竟然珍藏著榮辱興衰,跨越時空長河走過了百年。
   在旋轉(zhuǎn)門的左側(cè)的綠色瓷磚上,還掛有一座老式單筒話機,底座棕黃,話機銹色,銅片撥號鍵盤上銅色略淡,中間圓形區(qū)域內(nèi)一張泛黃的日文報紙是那樣的顯眼,仿佛在演繹著當年關(guān)東軍下達侵略命令的場景。
   旁邊不遠處有一個深綠色的郵政信箱,陳舊中略帶些滄桑,好似與眼前的景致格格不入,但它真真實實是一百年前的原景原物,大文豪郭沫若曾經(jīng)就通過這個信箱給家人寫信。據(jù)工作人員介紹,這個穿越百年時空的郵箱仍然有郵遞員每天定時前來收取信件。
   最讓我們震撼的是一樓左側(cè)墻壁上懸掛的不銹鋼名人錄展示牌,這里記錄著近代以來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都曾在這里住過,第一代領(lǐng)導人及絕大多數(shù)將軍元帥也都在這里榜上有名,他們只要來沈陽基本都被安排在這里住用。1948年12月至1949年2月,李濟深、沈鈞儒、馬敘倫、郭沫若、蔡廷鍇等30余位北上東北解放區(qū)籌備新政協(xié)的民主人士曾入住于此。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以及陳毅、賀龍、羅榮桓等開國元勛也都曾在此留下足跡。右側(cè)懸掛的不銹鋼名人錄展示牌記錄著外國政要、政府首腦及黨派領(lǐng)袖下榻的記錄,有大家比較熟悉的西哈努克親王、金日成、崔庸健、赫魯曉夫、布爾加寧、伏羅希洛夫等,每一位外國元首領(lǐng)導人的名字之后都是一段鮮為人知的外交故事,看著這些聲名顯赫的名字,頓然間陡增一種不敢小覷的歷史厚重,慢慢地對這座百年賓館產(chǎn)生高不可攀的仰視。
   往前不遠處,一個被紅色標識線隔離區(qū)域圍滿了觀光拍照的游客,大家興致濃烈笑聲不絕,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架鋼琴,正要轉(zhuǎn)身離開,卻被孩子一把拽住,指著這架看似普通的鋼琴大聲嚎叫,“爸爸快看,斯坦威鋼琴”。
   一旁的工作人員聽到了孩子的喊叫,忙應聲夸贊:“您真棒,好有眼光!給您點贊!”然后接著宣講道:斯坦威(Steinway)品牌鋼琴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擺設(shè)鋼琴,它價值連城工藝精湛,是名副其實的國寶,如果按照現(xiàn)在的話說,它相當于跑車里的法拉利,轎車里的勞斯萊斯,比遼寧賓館的歷史還要久遠。著名歌星李香蘭在沈陽的第一次演出就是用此架鋼琴伴奏的,她當時演唱的曲目是《荒城之月》。此外,相伴張學良將軍走過半個多世紀的趙四小姐也曾彈奏過這架鋼琴。作為頂級的豪華社交場所,大和賓館建成當時每年都組織盛大的酒會舞會,由此聯(lián)想,當時的賓館繁華有多奢靡。
   鋼琴展示區(qū)不遠便是遼寧賓館連接各樓層的重要步行盤旋樓梯,從外觀上看古樸陳舊,與普通樓梯并無差別,但仔細端詳奧妙無窮,連同導游的濃情講解,一下子會顛覆原有的認知。樓梯為木制旋轉(zhuǎn)樓梯,臺階由純天然大理石鋪設(shè),大理石表面經(jīng)過精細打磨,呈現(xiàn)出自然的紋理和光澤,而每一級臺階上都鑲嵌著純手工制作的黑色防滑牛皮,縫隙拼接緊密,工藝精湛細膩,看不出一點裸露痕跡;牛皮的黑色與大理石的底色相互映襯,高度契合人體工學原理,行走舒適清爽,既增加了樓梯的美觀度,又起到了良好的防滑效果。
   遼寧賓館始建于1927年,這樓梯也跟隨著歷史的塵封走過90多年歷史,見證了眾多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往來,如毛澤東、胡志明等都曾走過此樓梯,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
   正對著一樓大廳的就是賓館的宴會廳,也叫中央大廳,是整體延續(xù)了遼寧賓館“折中主義”建筑風格的多功能,通過歷史照片不難看到,這里曾經(jīng)舉辦過中餐宴會、西餐宴會、冷餐灑下會、舞會,還放映過巨幕電影,歷史十分悠久。20世紀30年代起,這里常作為軍政要員、商界名流的聚會場地,見證了東北近代工商業(yè)、外交活動的興衰;新中國成立后,也曾作為重要會議或接待場所使用。在開國大典之前,周恩來總理分三批將民主人士安排在這個賓館居住,并在這個宴會廳共同商討建國大業(yè);1948年12月至1949年2月,李濟深、沈鈞儒、馬敘倫、郭沫若、蔡廷鍇等30余位北上東北解放區(qū)籌備新政協(xié)的民主人士曾入住遼寧賓館(當時名為鐵路賓館)。他們在這里多次舉行時事報告會、座談會,還舉辦過聯(lián)歡晚會和茶話會。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彭德懷元帥也是在這個宴會廳召開軍以上干部會議商討戰(zhàn)爭事宜,可以說這個宴會廳見證了新中國的從無到有。
   來到第三餐廳,導游的講解再一次深沉,她用嘶啞的聲音再一次悲情地講述這里隱藏的屈辱,她說這是賓館最令人痛心的一個地方,日本關(guān)東軍曾在這里密謀策劃“九一八”事件。當時侵華日軍中的激進分子經(jīng)常在這里密謀協(xié)商侵華戰(zhàn)略,九一八當天,這里就成了侵華日軍的臨時指揮部,因為這個房間當年有一部軍用電話,可以直接指揮關(guān)東軍部署作戰(zhàn)。當天侵華日軍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戰(zhàn)犯就在這個房間接到了柳條湖鐵路爆破成功的電話后十分得意,立即以侵華日軍司令官本莊繁的名義接連下達四道命令,要求日本關(guān)東軍火速進攻東北軍駐地北大營。
   同樣是在這個房間,日本關(guān)東軍還密謀了另一樁大事。1932年2月17日日本關(guān)東軍在這里召開商討偽滿洲國“建國”事宜,討論偽滿州國的“國徽、國歌、國旗、國號、國都、國家元首”等建國事宜,瓜分中國的陰謀惡跡斑斑罄竹難書。
   走出遼寧賓館,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座滿布故事的建筑不只是一座賓館,更是一部活著的歷史教科書。它見證了壓迫與反抗,見證了黑暗與光明,見證了侵略與謊言,更見證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從屈辱到崛起的歷史。每一處裝飾、每一個角落,都在訴說著過往。這座賓館,讓我們銘記歷史,珍惜當下,也激勵著我們?yōu)閲业奈磥砼?。因為它承載的不僅是故事,更是民族精神的賡續(xù)傳承和英雄先烈的緬懷銘記,它讓我們深深地懂得:“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牢記歷史不誤使命才能揚帆遠行。”
  

共 4766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是一篇充滿愛國激情的散文。滿版靈動優(yōu)美的文字。作者伊莎貝爾以自己一家人的游覽軌跡為序,用優(yōu)美的文字為線,串聯(lián)起了九一八抗戰(zhàn)紀念館與遼寧賓館之間的歷史記憶。作者用凝重的筆觸講述了從抗戰(zhàn)紀念館參觀歸來后一家人的悲憤心情,接著筆鋒一轉(zhuǎn),又把讀者拉回到現(xiàn)實中。用餐時的感觸表現(xiàn)出了旅行的火熱,東北亂燉的上桌,孩子們的喜悅讓我們感到了地方的飲食特色。就這樣跟隨著作者的腳步,游歷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中,透過作者靈動的筆觸,我們似乎看到了遼寧賓館那歐式穹頂下藏著的偽滿建國的陰謀,第三餐廳記錄著的關(guān)東軍侵略密謀……也有讓人欣喜的地方,那就是賓館的宴會廳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籌備工作……作為一座有名的建筑,它凝固了一段歷史,見證了時代的興衰和榮恥。作品用以細膩的筆觸,將歷史與現(xiàn)實緊密相連,讓“銘記歷史”不再是一個抽象的口號,而是一種觸手可及的震撼與思考。一篇值得細品的作品,推薦共賞?!揪庉嫞和该髑锩鳌俊窘骄庉嫴?精品推薦F202507220008】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透明秋語        2025-07-16 19:21:05
  期待精彩繼續(xù)開放!
在這里相逢是我們的緣分!
回復1 樓        文友:伊莎貝爾        2025-07-17 07:27:00
  感謝老師的費心編輯,祝福您創(chuàng)作快樂,安康幸福,快樂舒心每一天!
2 樓        文友:透明秋語        2025-07-16 19:21:40
  恭祝創(chuàng)作豐收!
在這里相逢是我們的緣分!
回復2 樓        文友:伊莎貝爾        2025-07-17 07:30:31
  同樣的祝福送給老師,祝老師文采飛揚,精彩連連!文字里蘊藏著人文山水,河山中浸透著青春熱血,每一次游覽觀光,都能被不屈的信念震懾,更被偉大的精神感染,走進瞻仰成為踐諾的力量!
3 樓        文友:透明秋語        2025-07-16 19:22:32
  又一篇佳作,點贊推薦!
在這里相逢是我們的緣分!
回復3 樓        文友:伊莎貝爾        2025-07-17 07:34:01
  謝謝老師的支持鼓勵,還得像老師學習,多年的游覽積累,多年的感悟沉淀,慢慢在賦閑夜靜時展現(xiàn),雖然笨拙但每一個碼放的文字都是推敲琢磨的最終的抉擇,放在那里或許還會移動,但最初的激情還在。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