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柳岸】丹江蠟石(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柳岸】丹江蠟石(散文)


作者:老笨熊李春勝 榜眼,27244.69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32發(fā)表時間:2025-07-16 14:01:50

十多年前,我還生活在丹江流域,那時最大的愛好就是撿石頭,一有閑空就到丹江河道淘寶,有時候是獨來獨往,有時候是和志同道合者一路同行。
   不去丹江河道不知道,一到那里才領(lǐng)會到井底之蛙的真正含義。身處曠野之中,仿佛自己就是一只螞蟻,抬頭看,浩瀚無垠,放眼看,無邊無際。和我一樣癡迷于撿石頭的不乏其人,但人再多,也只是碧波蕩漾的丹江河流里的小小浪花。
   我到丹江河道撿石頭其實是一種盲目,我對研究石頭是門外漢,到這里來純粹是一種消遣和放松,更有一份眷戀。
   丹江河道的鵝卵石灘隨處可見,撿石頭的人追尋的目標是黃蠟石。黃蠟石是大自然饋贈人類的瑰寶。山上的石礦經(jīng)過無數(shù)年風雨的洗禮,裂變成形態(tài)各異的石塊,山洪來時,呼朋引伴隨流而下,來到了丹江河床上,又經(jīng)過無數(shù)年的丹江水的沖洗,變成了表面光滑,蠟質(zhì)感足,密度高,油性大的石塊,摸上去滑膩、潤柔,就像撫摸幼兒的肌膚一樣,看上去勻稱、養(yǎng)眼,就像是觀賞清明過后嫩芽一樣。覓得這樣的石塊,除了把玩外,那就是給它整容。這種石頭玉化好,穩(wěn)定性強,適合雕、琢、鏤、鉆、磨,雕出來的吊墜、石鐲等飾品純正、有色澤,絲毫不遜色于玉雕品,難怪有那么多玩石者對其垂愛無比。
   把玩這樣的石頭有一種說不上來的享受,不停地撫摸,其實是手掌和石頭之間相互按摩,手掌按摩石頭,石頭的光澤和潤滑度就越高;石頭按摩手掌,手掌就越靈活,越讓人覺得石頭有靈性,有情趣。玩之愈久,興趣愈發(fā)高漲,養(yǎng)成習慣,欲罷不能。
   除了黃蠟石,虎睛石、丹江紅也是石君子們獵取的目標,虎睛石和丹江紅也以色柔質(zhì)潤而受人垂愛。
   有人說,密度大的石頭放到家里能鎮(zhèn)宅,若不然,過去人們建房為啥都要埋上一塊奠基石?所以,到丹江河道撿石頭的人各有初衷:有的為了把玩和觀賞;有的為了琢件或雕刻;有的為了鎮(zhèn)宅;有的為了炫耀;更多的人兼而有之,只不過側(cè)重點不同。
   女人們也來湊熱鬧,丹江河道的人們喜歡渥酸菜,渥酸菜離不開壓菜石,她們撿石頭的目的主要是用來渥酸菜,大小、形狀、色澤找她們的最愛。
   我甄別不出來丹江鵝卵石的檔次,見哪塊順眼就撿起來用手撫摸,自我感覺良好時就把它裝進撿石頭的袋子里,越撿越多,越撿越上癮,拎不動了就找地方存起來,做上記號。一天下來,大大小小弄個上百塊,這么多的“寶貝”用我小小的兩輪電瓶車肯定帶不回去,就集中到丹江河邊,用水洗凈,一個一個進行比較,忍痛割愛淘汰一些,直到自己力所能及事,才得意洋洋地滿載而歸。
   并不是每次都那么幸運,撿的少了,自己也感到灰心喪氣,但抱怨之后,仍不放棄,有朋友戲稱我走火入魔。但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我孤芳自賞覺得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樂趣。
   記得那年春夏之交,我和一位石友一時性起,決定到丹江對岸去碰運氣,然而當時擺渡的上下間隔有五六里地,步行去找船劃不來,于是我們就大膽地做出決定,徒步趟河。我們慢慢試探著,水流沖擊著我們的下身,河面打著旋兒,給人一種天旋地轉(zhuǎn)的感覺,我們不得不扎穩(wěn)腳跟,小心翼翼,心想,即使到河對岸撿不來黃蠟石,也能創(chuàng)造出徒步過丹江的奇跡,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于上岸了。
   上了岸才知道,我們也成了哥倫布,也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我們千難萬險越過的只不過是丹江的一個岔流。丹江彎彎曲曲,岔流很多,我們過了這個岔流上岸,仿佛就是到了一個島上,這個島是往年丹江水暴漲,丹江河流分流改道形成的。放眼望去,我們眼睛一亮,蒼天啊,大地啊,這個一眼望不到邊的水島上暴露出來這么多好東西,鵝卵石灘上裸露的、半裸露的石頭多不勝數(shù),而且一個比一個大,那大的足有幾百斤。往年汛期石流隨丹江水流滾滾而下,丹江退洪,它們卻在這里扎根落戶,群居共生。
   我們欣喜若狂,一塊塊石頭在心頭上熠熠生輝,心潮澎湃之余便是望石興嘆,這么多的寶貝,運過河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我發(fā)呆,石友發(fā)愁,南水北調(diào)開始以后,丹江河儲水,這些讓人眼紅的石頭都將永遠棲息在河底,多可惜呀。
   “怎么辦?”石友問。
   “得找人生辦法弄一些有特色的運過去?!蔽耶敊C立斷。
   回家以后我們就找志同道合者看了現(xiàn)場,集思廣益,終于設(shè)計出了一條用滑輪、倒鏈、筏子、繩索、編織袋的運輸通道,在岔流兩岸固定好繩索,將心儀的石頭從泥沙中開挖出來,用編織袋襯底,然后在松軟的沙灘上采用拖、推、拉等笨辦法,再通過倒鏈上筏,在繩子和滑輪的作用下,越河而過。
   第一天主要是固定設(shè)備,所以收效不太樂觀,但還是運送了五六個來回,爭取來日再接再厲,天知道第二天就開始下雨,一連下了好幾天,丹江河道又開始漲水了,退水以后再去看,哪里還有“河之洲”的影子,連倒鏈也不知流浪到了何方。
   積攢的石頭放在院子里成了一堆,我知足了,有事沒事總愛站在石堆前自我陶醉一陣子。那塊最大的,圓鼓鼓的,溫潤脂滑,冰凝色柔,頗有氣質(zhì);那塊梅花紋的石頭,醇厚沉重,梅花點點,頗有情調(diào);別看那塊黑石頭表面紋理粗糙,落地時聲音清脆有余音;那塊紅色的石頭,沉聚肌理,富有韻味,盡顯雅致……出神地觀賞這些石頭,一切煩惱早已置之腦后。
   這些奇珍異寶的形狀、石質(zhì)、花紋、色澤令我陶醉,但我的欣賞范圍超出了它們的本身,我曾經(jīng)的勞動、艱辛、探險令我回味,更讓我展開豐富想象的是它們是丹江石——丹江河底的黃蠟石。
   我和石頭不離不棄,相依相隨。鄰人笑我癡,這事兒傳到了地方電視臺,電視臺來人到我家錄像,錄我的石頭,錄我對撿石頭的看法。我的看法很單純,那就是我的個人愛好。后來這些錄像是怎樣處理的,我并沒有放在心上。
   愛人卻對我的愛好嗤之以鼻,很多事情上我和她都能達成默契,唯獨在我這個愛好上,我們沒有共同語言。愛人是個整潔人,見石堆越來越大,石頭縫隙里的落葉清理起來很麻煩,就抱怨道:“你看看你,弄這么多無用的東西放家里,吃又不能吃,喝又不能喝,自己不干家務(wù),還額外制造麻煩,你圖的什么呀?”
   我說:“南水北調(diào)移民搬遷在即,丹江河里的石頭、石灘都將永遠沉入水底,到時候想弄也弄不來。”
   愛人奚落道:“你咋不把丹江河灘搬到家里?”
   我有些生氣,搶白道:“我真要有那么大的神通,就真的把丹江河搬到移民新區(qū)去!”
   時間在吵吵咧咧中擦肩而過,南水北調(diào)移民大搬遷開始了,每一家都分得一輛運輸車,能帶的東西都讓你裝車。
   別人家的東西都是大柜子、小柜子,體積大重量小,我家卻不同,卻要裝石頭,體積小重量大。那么大一堆石頭都帶上,恐怕一汽車也拉不下,更別說所要帶的生活必備品了。沒辦法,只好再次優(yōu)中選優(yōu)。裝袋的小石頭和中等石頭好對付,幾塊特別出眼的大石頭卻讓人費盡了周折,只好利用杠桿、高低落差等手段,讓它們平穩(wěn)過渡,每上一塊都讓人喘息不已。
   到了移民新區(qū),我再次遭到很多朋友的嘲笑:“你自作自受,帶這些死沉死沉的東西有什么用?浪費功夫不說,經(jīng)濟賬你算過沒有?給電瓶車充電、倒來倒去運輸、工具磨損等等,這總不能說是零投入吧?”
   我真也說不上來石頭有什么用,這些石頭使用價值不大,經(jīng)濟價值也無法衡量,挪動一次很費功夫,還占空間,很顯然,弊大于利。但從其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去衡量,時間愈久,就越發(fā)珍貴。中國歷史上的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靈渠、都江堰水底里的石頭能少嗎,現(xiàn)在誰有這個能耐去撈一塊上來?就說近代,紅旗渠落成,讓你弄一塊紅旗渠渠底的石頭,你有把握嗎?
   南水北調(diào)移民大搬遷已有十多個年頭了,搬遷走的移民又回老家的恒河沙數(shù),他們也想回老家覓得一塊能夠引以自豪的丹江石,但站在河岸上看,拓寬了數(shù)十倍的丹江碧波蕩漾,丹江河底的鵝卵石數(shù)不勝數(shù),沒有那一塊愿意躍出水面,飛入他的懷中。
   路邊早年間搞建筑遺棄過沙石,里面的鵝卵石也很多,有很多人想到這些地方碰運氣,哪里還有比較上檔次的石塊?
   有人開始覬覦我的寶貝了,上門求石者還真不是少數(shù)。有要丹江石壓菜的,有要裝飾充門面的,有要鎮(zhèn)店的。開始時我大方一點,送出去一兩塊,后來變吝嗇了,我把石頭集中到屋子一角,婉拒了很多鄰居和朋友。
   我很慶幸我當時的睿智,雖然艱辛一點,卻擁有了不可復得的精神財富。
   話也不能絕對,近幾年,我認識了一位同事,她是一位剛出道的小女孩,熱情、大方、開朗,對年長者關(guān)愛有加,人格魅力不亞于上檔次的黃蠟石的品質(zhì),我們相處時間不長,由于年齡原因,我要離開我為之奮斗了大半生的工作崗位了。面對這樣一位忘年交,我作為一個叔字輩的人,不能無動于衷,我得送她一樣東西,但又不能明送,于是我送了她一桶酸菜。酸菜對于從丹江河道走出來的人來說不足為奇,但對不對別人的口味就不得而知了。我送她酸菜時并沒說玄機,若明說,她肯定不要。事后我才告訴她,放在酸菜上面的那塊不起眼的壓菜石是一塊能稱得上檔次的丹江黃蠟石,希望這塊石頭能讓好人一生平安。
   站在我的寶貝前,凝神定氣,浮想聯(lián)翩。它們一塊塊安逸地躺在那里,我感到滿足,也往往出神,仿佛我看到了丹江波濤洶涌的氣勢,看到了移民大搬遷的火熱場面,看到了如詩如畫的老家,看到了令我神魂顛倒的初戀……
  

共 3644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本文用第一人稱“我”講述了十年前,生活在丹江流域,最大的愛好就是撿石頭,只要有空就去“淘寶”去了丹江河感覺自己就如井底之蛙。抬眼望去浩瀚無垠,無邊無際,那些癡迷于撿石的人就像小小浪花。撿石人感覺那些漂亮石頭給人帶來心情愉悅,撫摸著虎睛石和丹江紅也以色柔質(zhì)潤而受人垂愛。那年春夏之交,竟然大膽淌水過河去撿石,到了對岸那琳瑯滿目的石頭令人欣喜若狂,可又拿不來多少。移民大搬遷,撿回來成堆的石頭搬家成了難題,于是只能忍痛割愛,加以精減。妻子嘮叨‘不能當飯吃,不能賣錢,要這些有何用’最終還是保存不少。有人壓酸菜和我要,大方的送給與他。后來認識一位同事,她是一位剛出道的小女孩,對長者關(guān)愛有加,于是送給她一桶酸菜,酸菜不足為奇,而是壓在酸菜上的那塊黃蠟石,愿這塊石頭給她帶來好運。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作者的對丹江的深愛,對人的大度,對生活的熱愛。文筆風格獨特,欣賞拜讀佳作,引人共鳴!【編輯:公效梅】【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7160009】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公效梅        2025-07-16 14:19:45
  問候作者,創(chuàng)作愉快!期待更多佳作,裝點柳岸,展示您的才華!
2 樓        文友:老百        2025-07-16 16:48:43
  佳作欣賞推薦,已向江山精品審核組申報!
柳岸花明社團歡迎各位文友 聯(lián)系群QQ:858852421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