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曉荷】玉米(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曉荷】玉米(散文)


作者:何葉 探花,23248.3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39發(fā)表時間:2025-07-15 08:56:37

玉米是一種很平凡的植物,田間地頭,房前屋后,但凡有一方土地,便肯生長。它不似那些嬌貴的花兒,非要沃土甘露,精心伺候。玉米只需一把種子,幾場雨水,便自顧自地抽枝拔節(jié),直挺挺地立在那里,仿佛從不曾有過什么艱難。
   我家老屋后面,便有一片玉米地。打我記事起,家人年年不輟地耕種著。爺爺常說,玉米最是厚道,你待它一分好,它報你十分。我年少時還不懂爺爺說這話的意思,只覺得那玉米稈子高大,葉子寬長,風一吹便沙沙作響,倒也有趣。待到抽穗時節(jié),玉米棒子裹著青皮,頂端吐著紅纓,一排排掛在稈上,像無數(shù)小小的矛戟,指向天空。
   玉米的生長,是極有章法的。初時不過一粒黃澄澄的種子,埋入土中,幾日不見動靜。農(nóng)人也不急,知道它在暗中蓄力。果然,一場雨后,嫩芽便頂開土皮,兩片葉子先探出頭來,怯生生的。再過些日子,主干便拔節(jié)而起,葉子次第展開,一日比一日高。它長得并不快,但極穩(wěn)當,每一寸都是實打實的,絕不虛浮。
   我見過玉米在旱季里的掙扎。那一年,天公不作美,連續(xù)四十余日無雨。田里的玉米葉子卷了邊,泛出焦黃,稈子也彎了腰。村里人都說,這下完了,收成怕是要減半了。而爺爺卻偏不信那個邪,每日傍晚去河套挑水,一瓢一瓢地澆在玉米根下。鄰居問他何必如此,橫豎它們也是救不活了。爺爺抹了把汗說:“莊稼不會說話,但知道好歹。你救它一命,它必不會忘恩?!?br />   果然,沒過多久天降甘霖,那些受過水的玉米竟比別家的精神許多,到底還是結出了飽滿的籽粒。爺爺高興地掰開一個給我們一家人看,里面的玉米粒排列得整整齊齊,顆顆飽滿,金黃透亮。他說:“你看,這就是玉米的性子。你給它一點好,它拼了命也要報答你?!?br />   玉米的用處極多。嫩時可煮食,清甜可口;老了磨成面,能做窩頭餅子;玉米稈子可以喂牲口,葉子也能當飼料;就連那通常被丟棄的芯子,曬干了泡水喝也是一種藥材??梢哉f玉米它全身上下,無一處不可用。這使我想起村里那些樸實的村民,他們何嘗不是如此?一輩子勤勤懇懇,盡其所能,從不挑三揀四。
   村里的王老漢便是這樣的人。他種了一輩子玉米,手上老繭比玉米皮還厚。老伴去世得早,是他一手把兒子撫養(yǎng)成人。兒子后來在城里安了家,幾次三番要接他去城里同住,他卻執(zhí)意守著那幾畝玉米地。他說:“我這把老骨頭,離了土地就不自在。玉米認得我,我也認得它們?!鼻锸諘r,他一個人忙不過來,村里人便自發(fā)地去他家地里去幫忙。他也不言謝,只是第二天清早,家家戶戶門口都會放上幾穗最好的玉米。
   玉米的堅韌,在風里看得最真切。夏日雷雨來臨前,大風先至,別的作物都俯首帖耳,唯有玉米稈挺直了腰桿,葉子嘩啦啦地響成一片,仿佛在與之對抗。風愈大,它晃得愈厲害,卻極少有被連根拔起的。風過之后,它慢慢回正身子,依舊立在那里,只是根扎得更深了些。
   這使我想起鄰家的李大娘。丈夫早逝,留下三個孩子和一筆債。村里人都勸她改嫁,她不肯,硬是靠種玉米養(yǎng)大了孩子。那些年,她天不亮就下地,日頭落了才回家。孩子們也懂事,放學回來都幫著干活。如今孩子們個個有出息,她卻還是種著玉米,只是規(guī)模小了許多。她說:“玉米養(yǎng)活了咱,咱不能忘了本?!?br />   寫到這讓我想起我的老嬸,師范畢業(yè)后,她本可留在城里和父母在一起,但她卻自愿來到我們村里教學?;蛟S剛開始她是因為和老叔相愛,為了愛她愿意背井離鄉(xiāng),放棄城市的優(yōu)越條件。但來了后一直扎根守候在村里。那年她剛來我們村,當時學校只有兩間瓦房,學生不過二十余人,她卻教得認真。沒有教具,她用玉米稈做算數(shù)棒;沒有體育器材,她帶孩子們在玉米地里穿梭奔跑。她說:“這些孩子就像玉米,給點陽光就能長。”二十年來,她送走的學生中,有十幾個考上了大學,其中一個還成了農(nóng)學專家,專門研究玉米育種。
   玉米收獲時最是熱鬧。家家戶戶都忙起來,男人掰棒子,女人剝皮,孩子們則跟在后面撿拾落下的。田野里笑聲不斷,偶爾有人唱起山歌,引得眾人應和。新摘的玉米堆成小山,金燦燦的,映著秋陽,格外好看。這時的玉米地,仿佛一個慷慨的老者,將它孕育了一季的果實悉數(shù)奉獻出來,毫無保留。
   冬日里,一些玉米稈枯黃了,但它們?nèi)粤⒃谔镩g,頂著寒風。農(nóng)人也不急著清理,任它們站著。這些玉米稈子則也成了野雀的棲息地,也成了土地的守衛(wèi)者。待到春耕前,才將它們砍倒,翻入土中,化作春泥。這最后的奉獻,使我想起鄰居金鎖他姥爺,種了一輩子地,他臨終前我們家屬院人都去看他。他雖然已經(jīng)不能言語,卻還指著窗外的玉米地,眼里滿是牽掛。金鎖他父親此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緊緊握著他的手說:“爹,您放心,地不會荒的。”金鎖他姥爺這才緩緩閉上了眼睛。
   玉米的一生,平淡無奇。它不開艷麗的花,不結稀罕人的果,只有默默地生長,腳踏實地的成熟。然而正是這千千萬萬株平凡的玉米,養(yǎng)活了無數(shù)的人。它們不爭不搶,卻自有尊嚴;它們不言不語,卻訴說生命的堅韌。
   每當我看見那些挺立在風雨中的玉米,都會想起那些像玉米一樣的人們。他們或許沒有顯赫的地位,也沒有什么驚人的才華,它們只是在自己的位置上,盡自己的本分。他們像玉米一樣,在平凡中見偉大,在沉默中顯力量。
   玉米教會我的:人不必張揚,但一定要堅強;不求回報,但必感恩;不羨慕繁華,卻一定要安守本分。一粒種子,一抔土,一縷陽光,一滴雨水,便成就了一段生命的故事。這故事里,沒有驚天動地,卻又生生不息。
   如今我雖已離鄉(xiāng)多年,但每當在城里見到賣煮玉米的小攤,總會買上一穗。剝開青皮,咬下一口,那清甜的滋味便帶我回到童年的玉米地。那里有我們一家人彎腰勞作的背影,有風中沙沙作響的葉子,有陽光下閃閃發(fā)亮的紅纓,還有那些像玉米一樣,默默生長、靜靜奉獻的人們。
   他們和它們,都是大地上最動人的風景。

共 2312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這篇文章以玉米為切口,生動地勾勒出鄉(xiāng)村生活的質樸與堅韌,以及那些平凡卻偉大的人們。作者從玉米的生長特性入手,生動地描繪了它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頑強與回報,進而巧妙地將玉米的品質與村里人質樸、堅韌、感恩的品性相映照,讓讀者在玉米的特質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文中那些鮮活的人物,如固守土地的王老漢、獨自養(yǎng)大孩子的李大娘、扎根鄉(xiāng)村教學的老嬸,他們的故事質樸而感人,如同玉米一樣,雖平凡卻有著不凡的力量。文章語言質樸自然,飽含深情,充滿了對故鄉(xiāng)、對那些像玉米一樣的人們的深切懷念與敬意。它讓我們明白,真正的偉大往往隱藏在平凡之中,那些默默奉獻、堅守本分的人,才是生活中最動人的風景。讀來不僅令人感受到玉米的生命力,更讓人對那些在平凡崗位上堅守的人們心生敬意,仿佛在喧囂的塵世中,為我們的心靈找到了一片寧靜而溫暖的歸宿。佳作力薦賞閱,感謝賜稿曉荷!【曉荷編輯:芹芹森】【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7150013】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7-15 08:59:06
  作者巧妙地將玉米的堅韌、感恩、奉獻等品質與村里人質樸的生活和高尚的品德相映照,構思精妙,情感真摯。文字質樸自然,卻飽含深情,讓讀者在平凡的玉米中感受到人性的溫暖與力量,極具感染力。
2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7-15 08:59:36
  為老師點贊、敬茶獻花!祝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