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曉荷】面條兒(散文)

編輯推薦 【江山·見證】【曉荷】面條兒(散文)


作者:淡文竹雅 秀才,2305.8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0發(fā)表時間:2025-07-11 17:15:58

面條兒,是北方人的家常便飯。我從小就喜歡吃面條兒,最愛吃的是打鹵面。在上個世紀(jì)六十年代,城里吃白面憑票供應(yīng),如果能吃上一頓打鹵面,跟過年吃餃子差不多。
   一
   母親是做面條兒的好手,每當(dāng)家里要吃打鹵面的時候,我們就圍坐在放在火炕邊上的大面板旁邊,看母親搟面條兒。做面條兒,先要把面和好,用冷水和面,面一定要硬一些。只見母親往水瓢里放一點(diǎn)兒鹽,一點(diǎn)兒堿面,目的是為了保證面條兒不粘。然后用一只手端著水瓢,往面盆里倒水,速度很慢,一只手輕輕撥動盆里的面粉,逐漸地面粉就變成了面疙瘩。母親根據(jù)她的手感,適當(dāng)?shù)耐V沟顾缓笥脙芍皇秩嗝?,那面團(tuán)揉起來特別費(fèi)勁兒,好半天才能把細(xì)碎的面疙瘩揉到一起,成為一個大大的、光滑的面團(tuán)。只見母親累得只喘氣,把面盆放在一邊醒一會兒。
   母親先把鹵子做好,一般都是茄子、青椒、豆角等做鹵子,切碎、炒熟放鹽,然后勾芡,味道很香,也很咸。
   我家人多,我們姐弟幾個總像吃不飽似地,所以,每次搟面條兒都要多搟出一些來。只見母親把那塊大面團(tuán)拿出來,一分兩半,分別揉好了。先把一個面團(tuán)放在面板上,用專門搟面條兒的大搟面杖開始搟。把一個面團(tuán)漸漸搟成一個薄薄的片,覆蓋了整個面板。然后用搟面杖把它折疊成一個長條狀,疊一層放一層干面粉,然后一只手輕輕地扶著這個面,一只手拿菜刀一下一下地切成條兒,一條能有筷子頭那么寬,切好以后,用手把面條兒抓起來,一邊往上邊揚(yáng)干面粉,一邊抖落著,弄好了放在一邊,再把剩下的面條兒一把一把地都抖落好。然后再把第二塊面也照樣切出來。正好這時候大鍋里的水開了,把面條兒一綹一綹地放到大鍋里煮。開鍋了,放一點(diǎn)兒涼水,等到第三次開鍋,面條兒就熟了。母親用一個大笊籬把面條兒撈出來,放到一個盛著涼水的大盆里,就可以開飯了。
   我們姐弟幾個早已把桌子放在火炕中央,筷子都擺好了。我們還準(zhǔn)備好了一大碗蒜泥,這是吃打鹵面的靈魂拌料呢!事先把蒜剝好,放到搗蒜缸里,搗碎以后,放入少許清水、鹽、醬油,攪拌均勻。母親拿來一摞大盤子,把面條兒撈到盤子里,先放鹵子,然后放上蒜泥,那股香味撲鼻而來,我們?nèi)滩蛔×骺谒?,趕緊拿過盤子,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現(xiàn)在回味起來,嘴里還有那股蒜香味兒呢。
   二
   成家以后,我也隔三差五地?fù){面條兒,只是婆家沒有吃打鹵面的習(xí)慣,也沒有我家吃面的那種儀式感,只用飯碗盛面條兒,也不放蒜泥了,用雞蛋放一點(diǎn)兒大醬炸熟就是鹵子了。所以,非常懷念小時候在娘家吃打鹵面的場景。
   后來,有了孩子,工作也忙,沒有時間搟面條兒了。在七十年代,白面依然是憑票供應(yīng),我老伴經(jīng)常出差,他看到大城市有賣掛面的,總想買一些回來。但是買掛面需要全國糧票。我們就每月攢一點(diǎn)兒全國糧票。這里說明一下,全國糧票需要拿糧食供應(yīng)本到糧店去換,一次兌換不能超過十斤,同時減少糧食供應(yīng)量十斤,所以必須每個月去兌換一點(diǎn)兒。
   說起掛面,我想起來我九歲那年就認(rèn)識掛面了。那時候,我讀小學(xué)二年級,我們班同學(xué)張某的父親是縣長,她家住在干部大院,清一色的青磚房,有時候,我就和同學(xué)去她家約她一起上學(xué)。有一天早晨,我們來到她家,還沒吃飯呢,只見她母親拿來一小綹長長的條條,放到鍋里就變成了一碗面條。我和同學(xué)感到很奇怪,這是啥東西呢?張某看我倆詫異的樣子,笑著說:“這是掛面,是父親從省城哈爾濱買回來的?!蓖叟?!掛面!我倆可開了眼界了。
   十幾年過去了,我一直沒有見過掛面。聽說老伴要去北京出差,他很想多買些掛面回來。我們準(zhǔn)備了二十斤全國糧票,我還讓他看看買回一個衣服掛,就是鑄鐵的三只腳那樣的衣服掛。終于,老伴出差回來了,只見他扛著一個大編織袋,里面裝了有二十斤掛面,還有一個長長的鑄鐵衣服掛,還有給我買的紅色線綈棉襖,還有孩子們的衣服、吃食等,我問:“這么多東西,你是怎么帶回來的?。俊彼f:“看見這些東西都想買回來啊,在北京火車站,我是實(shí)在扛不動了,心里想,這要是遇到一個熟人該多好??!沒想到,真有一個人喊我,回頭一看,是單位的同事,咋就這么巧呢?全靠他幫我把這些東西拿上了火車!”我也感到納悶兒,竟有這樣神奇的事兒!這些掛面可解決了好大的問題,做起來也方便多了,什么打鹵面、熱湯面、炒面,全可以很便捷地做好。
   后來,縣城的糧食局成立了掛面廠,在糧店就可以買到掛面了。雖然也占細(xì)糧指標(biāo),最低起碼不用跑那么遠(yuǎn)往回背掛面了。直到1993年,國家取消了城鎮(zhèn)居民糧油供應(yīng)政策,吃白面不用受指標(biāo)限制了,掛面可以隨時隨地隨便買了,面條兒也成為我們最喜愛、最常吃的主食了。
   三
   我們兩口都喜歡吃面條兒,即使去飯店吃飯,點(diǎn)主食的時候也喜歡點(diǎn)面條兒。飯店老伴會問:“要什么鹵子?。坑星嘟啡饨z、茄子肉絲、豆角肉絲的,還有雞蛋醬的?!蔽覀円话愣紩c(diǎn)青椒肉絲的,也點(diǎn)茄子肉絲的。有一次,我和同事們?nèi)ヒ粋€飯店聚餐,同事說:“這家的蕎面條兒酸菜鹵特別好吃。”我們都想品嘗一下。等到上主食的時候,只見老板給我們每個人盛了一大碗蕎面條兒,又端來了一大碗酸菜肉鹵子,還端來一小碗蒜泥。我看見了蒜泥,一下子想起了小時候家里吃打鹵面的場景。我迫不及待地把鹵子盛到碗里,又放了一大勺子蒜泥,攪拌均勻,使勁兒吃了一大口,哇!真香!蕎面與酸菜是絕配,再加上蒜泥的香味,真是絕美的美味??!我們幾個人誰也不說話了,提哩吐嚕地把一大碗蕎面條兒吃個精光。從那以后,凡是有人張羅聚餐,我們就去這家飯店,主食必須點(diǎn)蕎面條兒酸菜鹵子,一飽口福。
   每每逛超市的時候,看到各種各樣的掛面琳瑯滿目,心里總會想起當(dāng)年看見掛面時的詫異和驚奇。半個多世紀(jì)過去了,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天翻地覆地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我們有生以來養(yǎng)成的飲食習(xí)慣,在這炎熱的夏季,晚上,吃一碗打鹵面,既清爽,又養(yǎng)胃,又解暑。還有那么多的故事值得我們回味。
   2025年7月11日

共 2358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面條,看似普通,卻承載著無數(shù)溫暖與回憶。從上個世紀(jì)六十年代的珍貴白面,到如今超市里琳瑯滿目的掛面,面條的形態(tài)與獲取方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作者那份對面條的喜愛與情感卻始終如一。文章生動地描繪了母親制作打鹵面的全過程。從和面、搟面到煮面,每一個細(xì)節(jié)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與家的味道。而作者成家后,搟面條的場景雖少了些儀式感,但依然承載著生活的煙火氣。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掛面的出現(xiàn)讓生活變得更加便捷。面條不僅填飽了人的肚皮,更承載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無論歲月如何流轉(zhuǎn),面條始終會讓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絲慰藉與滿足。這篇文章,不僅僅是在講述面條,更是在講述一個時代的變遷與一個家庭的溫暖記憶。佳作力薦賞閱,感謝賜稿曉荷!【曉荷編輯:芹芹森】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7-11 17:17:35
  從母親的打鹵面到掛面的出現(xiàn),再到飯店的蕎面條,面條不僅是美食,更是歲月的見證者。作者用質(zhì)樸的文字,讓讀者感受到了那份濃濃的家味與時代記憶,令人回味無窮。
回復(fù)1 樓        文友:淡文竹雅        2025-07-11 17:35:59
  謝謝芹芹森老師辛苦編輯!祝您夏日安好!
2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7-11 17:18:04
  為老師點(diǎn)贊、敬茶獻(xiàn)花!祝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
回復(fù)2 樓        文友:淡文竹雅        2025-07-11 17:36:50
  謝謝芹芹森老師的鼓勵致支持!酷暑難捱,您辛苦了!敬茶!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