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曉荷】高粱(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曉荷】高粱(散文)


作者:何葉 探花,23222.5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84發(fā)表時間:2025-07-07 10:44:32

高粱這種植物,說實話我一直不咋在意,或許是因為小時候吃高粱米飯?zhí)嗔说脑?,我對它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植物不是太喜歡??傆X得它既無桃李之艷,亦無松柏之名,不過是田疇間一株尋常作物罷了。然而今年回鄉(xiāng),見到村里一片片的高粱地,竟讓我生出許多感慨來。
   我家老屋的村東頭是李爺爺家的高粱地,李爺爺?shù)睦习閹啄昵熬腿ナ懒?,兒子也去了南方打工,也很少回來。他獨自一人耕種著三畝薄田,其中兩畝種了高粱。那天,我路過他家田地時正值盛夏,太陽毒得很,高粱卻挺得筆直,葉子在熱風中沙沙作響。
   “李爺爺,你地里的高粱長得好呀!”我停下腳步情不自禁夸贊著。
   李爺爺正蹲在地頭抽煙,聞言抬頭,皺紋里夾著汗珠笑著對我回道:“高粱這玩意兒,皮實得很,旱也活得,澇也活得,給點土就能長?!?br />   我走近看,那高粱稈已有丈余高,頂端抽出穗子,雖未成熟,卻已顯出幾分紅暈。稈子呈青紫色,節(jié)節(jié)分明,葉子邊緣帶著鋸齒,摸上去剌手。最奇的是它的根——李爺爺拔出一株給我看,那根系竟扎入地下三尺有余,盤根錯節(jié),牢牢抓著泥土。
   “看見沒?去年大旱,玉米都蔫了,就它沒事。根扎得深,它自己就能找水喝?!崩顮敔斍弥鵁煷佌f。
   李爺爺?shù)脑捵屛蚁肫鹑ツ昴菆龊禐?,連村口的古井都見了底。玉米葉子卷曲發(fā)黃,像被火燒過一般。唯獨各家的高粱地,雖然也都減了產(chǎn),但到底還是結出了穗子。
   深深感嘆:高粱的確頑強。它不擇地而生,貧瘠的土壤也能扎根;它不畏旱,根系深入地下尋找水分;它不怕澇,短暫的浸泡傷不了它的性命。農(nóng)人說它是“鐵稈莊稼”,確實很有道理。
   這使我想起村西頭住的劉啞巴。他是個外鄉(xiāng)人,二十多年前他流浪到我們村里,他來我村后,很少開口說話,村里人便喚他“劉啞巴”。他剛來我村時,自己在村頭搭了個草棚,靠給人幫工生活。后來住的草棚塌了,他不知從哪兒弄來許多高粱稈,在荒地上搭了個窩棚,在里面生活。
   我曾見過劉啞巴的窩棚,高粱稈做的墻,高粱稈鋪的頂,連門簾都是高粱葉編的。冬天漏風,夏天漏雨,他卻始終住著。白天給人犁地、挑糞,晚上就著月光編筐簍賣錢。后來他竟用積蓄買了三分薄田,種的就是高粱。村里人看他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又有留在村里的意思,就把村里的一間空閑的房子讓給了他住。還記得奶奶還讓父親給他壘砌了爐灶,還給他送了一些日用品。村里學校的孩子們,每到節(jié)假日還會來他家做好事,給他收拾屋子,幫他洗頭剪指甲……
   去年冬天,劉啞巴死了。人們在他的枕頭下發(fā)現(xiàn)了一個布包,里面整整齊齊碼著兩千塊錢,還有一張紙條,歪歪扭扭寫著“給村里小學買書錢”。沒人知道他何時學的寫字,更沒人知道一個啞巴是如何攢下這筆錢的。
   葬禮那天,村長用那錢真給學校添了幾十本書。孩子們在劉啞巴墳前種了幾株高粱,如今已長到齊腰高了。
   高粱的頑強,在于它的沉默。它不開艷麗的花引人注目,不結甜美的果邀人品嘗。它只是生長,在烈日下生長,在暴雨中生長,在貧瘠的土地上生長。它的穗子低垂,仿佛知道自己的價值不在外表。
   老嬸的一個表哥就是這樣的人。他年輕時來到我們村里投奔老嬸,他寫得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盤,被人稱為村里的才子,后來去城里做生意,被人騙了,欠下一屁股債?;氐酱謇铮巳硕夹λ俺抢锶恕?。他卻不聲不響,承包了后山的荒地開始種高粱。
   那塊地的石頭多,土少,一直沒人在意,乃至被人稱為“荒地”。它卻敢于承包,村里人因此都說他瘋了。第一年,高粱長得稀疏,收成還不夠本。第二年,他借錢買了肥料,結果遇上天旱,又賠了。到了第三年,連我父親都勸他放棄,他卻執(zhí)意再種。
   他倔倔地說:“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偟糜腥朔N點難種的?!?br />   那年雨水調和,他種的高粱豐收了。他用賣高粱的錢還了一部分債,剩下的買了頭驢。如今十年過去,他不僅還清了債,還蓋了新房,那山地的土也被他養(yǎng)肥了。
   在東北時,每逢高粱收割時,我常和哥去看。只見農(nóng)人用鐮刀砍倒高粱稈,捆成捆,立在地里晾曬。那景象頗為壯觀——一排排高粱捆像無數(shù)戰(zhàn)士列隊,即使倒下,也保持著尊嚴的姿態(tài)。
   高粱稈可做掃帚,可編席子,可當柴燒;高粱米可填飽肚子,可釀酒,可做粥,可喂牲口;就連那穗子,也能扎成炊帚。它全身上下都是寶,無一處無用。
   這使我想起村里的王奶奶,她年輕時守寡,帶著三個孩子,靠給人縫補過活。后來眼睛花了,針線活做不成了,她就去撿破爛。她總說:“東西沒有真廢的,只看人會不會用?!彼馨哑撇碱^拼成坐墊,連高粱殼都能做成枕頭芯。
   后來,王奶奶的三個孩子都有出息了,要接她去城里住,她卻不肯,她說她舍不得村里人對她的好。那幾年她孩子小的時候,村里人沒少幫助她。這家給她送來一袋米,那家給她端來一碗粥,一盤子餃子。就連屬于她的一塊高粱地,每年村里人都幫她種,幫她打糧食。她還說,她也舍不得她那間堆滿“寶貝”的破屋子。幾年前的一個冬天她走了,三個孩子回來收拾她的遺物,發(fā)現(xiàn)一箱子用高粱稈編的小動物,個個精巧可愛。那是她準備給村里孩子們的過年禮物。
   高粱教會我,生命的價值不在于你處在什么位置,而在于你如何對待自己的位置。長在沃土的高粱未必就比長在貧瘠之地的更幸福;被人精心照料的,也未必就比自生自滅的更可貴。
   我離村那天,又經(jīng)過李爺爺?shù)母吡坏?。夕陽西下,高粱穗子鍍上一層金邊,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李爺爺蹲在地頭,正用高粱葉子編著什么。
   “給?!彼f給我一只蚱蜢,青綠的高粱葉編的,栩栩如生。
   我道了謝,將蚱蜢揣進兜里。這小小的禮物,似乎包含了高粱地教給我的一切——頑強地生長,謙卑地奉獻,然后靜靜地等待下一個春天。
   高粱是最頑強的植物。它不因無人欣賞而停止生長,不因環(huán)境惡劣而放棄生命。它只是扎根,深深地扎根,然后向著天空,一節(jié)一節(jié)地長高。

共 2337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這是一篇充滿鄉(xiāng)土氣息與生命哲思的散文,作者以高粱為線索,串起了鄉(xiāng)村的質樸生活與平凡人物的故事,展現(xiàn)了一種堅韌不拔、默默奉獻的精神。高粱,看似平凡無奇,卻在作者筆下煥發(fā)出獨特的魅力。它落在在貧瘠的土地上,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暴雨傾盆,都能頑強地生長。文章中,李爺爺?shù)母吡坏亍“偷母C棚、老嬸表哥的荒地,還有王奶奶的高粱稈手工藝品,每一個細節(jié)都與高粱的特性相呼應,生動地詮釋了高粱的頑強與奉獻。文章中的幾位鄉(xiāng)村人物,雖然平凡,卻有著高粱般的品格。李爺爺獨自耕種,劉啞巴默默奉獻,老嬸的表哥在困境中堅守,王奶奶用高粱稈編織希望,他們就像高粱一樣,不張揚、不抱怨,用自己的方式在土地上書寫著生命的堅韌與價值。這些質樸的文字,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生命的價值不在于外界的評價,而在于內心的堅守與奉獻。在文章結尾處,夕陽下的高粱地與李爺爺?shù)尿乞於Y物,更是將這種精神化作了一種靜謐而深遠的意境,讓讀者在感動之余,也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深的思考。佳作力薦賞閱,感謝賜稿曉荷!【曉荷編輯:芹芹森】【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7070016】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7-07 10:46:24
  本文以高粱為線索,串聯(lián)起鄉(xiāng)村里的平凡人物與生活片段,生動展現(xiàn)了高粱頑強、謙卑、奉獻的品格,以及村民們質樸堅韌的精神風貌。文字細膩,情感真摯,通過高粱這一平凡植物,傳遞出深刻的生命哲理,令人深受觸動,是一篇富有鄉(xiāng)土氣息與人文內涵的佳作。
2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7-07 10:46:53
  為老師點贊、敬茶獻花!祝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
3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7-07 22:35:51
  恭喜社長獲得精品!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