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奶奶的“作文”課(記敘文)
在我很小的時候,奶奶就教給我說普通話,還講故事給我聽。每個周末,她都會領(lǐng)我走出家門,說是出去“玩玩”——實則是引導我觀察世界,了解萬物。
記得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在院子里看螞蟻搬家,奶奶說:“別看這些生靈小,可它們井然有序,像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般各司其職,真是令人嘆服。”還有一次,奶奶帶著我徜徉于菜市場之間,指著水靈靈的青菜啟發(fā)我:“你看,這菜葉青翠欲滴,多像小姑娘翩躚的綠羅裙,我們給它想個曼妙的名字吧?”
日久天長下來,我的小腦瓜里就綴滿了這些源自生活的鮮活詞句。
到了三年級初學作文時,我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經(jīng)常咬著鉛筆頭,對著空白的稿紙想啊想,長時間不知從何下筆。有一天放學回家,我躲在房間里,為寫不出的作文暗自垂淚。奶奶輕輕推門進來,笑容可掬地撫摸著我的腦袋說:“別著急,來,奶奶教你。”她提起我們一起閱讀的書籍,講到了許多好詞好句,可是,我還是不明白應該如何組織這些語句,將其變成自己作文的內(nèi)容。
奶奶看出我的心思,說:“走,咱們出去玩玩?!本瓦@樣,我與奶奶開始了我們的“探險之旅”。我們觀察小白兔吃草,觀察老黃牛耕地,觀察金魚搶食物……從中吸收作文營養(yǎng),收集寫作素材。
回家以后,奶奶叫我用口頭表達的方式,把我們出去玩的細節(jié)講給爸爸媽媽聽,然后把講的內(nèi)容寫在作文本子上。喔,我突然明白了,這就是寫作文??!
一轉(zhuǎn)眼,我就升上了四年級,由于喜歡閱讀,留心好詞好句的應用場景,作文成績提高得比較快。清晰記得有一次,我寫《秋天的梧桐樹》時,奶奶戴上老花鏡,一絲不茍地為我字斟句酌字地修改潤色。奶奶總說:“寫文章宛如揮毫潑墨,要讓讀者如見其景?!痹谀棠痰妮o導下,我的那篇作文反反復復修改了七、八遍,握筆的指頭都磨出了薄繭……可當它被老師作為范文,在課堂聲情并茂地朗讀時,我的那份喜悅啊,猶如飲蜜在心。
現(xiàn)如今,我已能得心應手地寫出不錯的文章,還曾榮獲《現(xiàn)代作家》雜志作文比賽一等獎。每當“伏案疾書”,恍惚之間,總感覺奶奶就站在身后,用她那雙溫煦含笑的眼睛默默凝望著我,注視著我……回首與奶奶那些一同體察萬物、推敲作文的時光,是我記憶里千金不易的珍寶。
如今,奶奶已暫回故鄉(xiāng),我朝思暮盼,期待她的早日歸來。
在我家書桌的抽屜深處,珍藏著一本漂亮的軟皮作文本,是用方格稿紙裝訂而成的。那是奶奶為了指導我寫作,煞費苦心為我準備的。每每翻開那泛黃的紙頁,翻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好詞佳句時,我都會思緒萬千,心潮起伏,尤其是字里行間的朱批累累——那是我的奶奶用紅色鋼筆留下的批注。軟皮作文本,仿佛一位忠實的史官,纖毫畢現(xiàn)地記錄了我從無從下筆到樂在其中的作文成長軌跡,將點滴進步悉數(shù)收藏。
感謝您,奶奶!您不僅教會我寫作文,更以春風化雨般的引導,賦予我一雙慧眼靈心,去感悟世間無處不在的美好。奶奶留給我的軟皮作文本,我將視若瑰寶,終身保留。
張海鑫,男孩,杭州文海小學五年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