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寧靜】我與手機(散文)
手機或者說移動通訊的普及,大概始于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有資料說是二〇〇九年,但我真的說不清楚具體是哪一年了。反正忽如一夜春風來,人們可以在街頭邊走邊接打電話了。當時雖然看著挺新奇,但我使用手機要比其他人晚五年左右,而且還有一些令人不快的往事。
剛露頭的手機,主要功能就是語音通話和發(fā)短信息,這些功能于我來說意義不大。那個時候,我作為一名從事文字綜合工作的科員,每天都是待在辦公室里寫材料,人都不移動,要個移動電話干嘛?況且辦公桌上兩部固定電話,家里也有固定電話,那時固定電話都帶有來電顯示功能,就算離開辦公室時有人打來電話,回來后查看下號碼,反打回去就是了,耽誤不了工作。最主要的有處長在,領(lǐng)導(dǎo)有事都直接與處長聯(lián)系,我大可不必擔心領(lǐng)導(dǎo)聯(lián)系不上自己,樂得逍遙自在。
最初手機話費比較高,接聽和打出都收費。為了節(jié)省話費,不少同事手機鈴聲一響低頭看看,接著掛斷,再抓起桌子上的固話打過去。每當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都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嘆息一句:這不是脫褲子放屁——費了兩遍手續(xù),多此一舉。
不用手機,安安靜靜地過了五年的時間。此時我不得不向手機低頭了,因為我當上了處長,而且是負責新聞宣傳的處長,每天與各個媒體記者打交道。為了及時回復(fù)記者們的問題,必須保證通訊暢通及時,我買了第一部手機。
手機市場上,數(shù)字鍵盤手機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但引領(lǐng)潮流的多為國外機型,最牛的當屬芬蘭出產(chǎn)的諾基亞了,緊隨其后是美國的摩托羅拉,韓國的三星也開始嶄露頭角,此外還有索尼愛立信、西門子等等。國產(chǎn)品牌的手機在當時大多是模仿國外產(chǎn)品,有TCL、奧克斯、海爾、海信、科健等等,還有一款手機叫“波導(dǎo)”,能記住這款手機的名稱,是因為它響當當?shù)膹V告令人難忘:波導(dǎo),手機中的戰(zhàn)斗機!有人統(tǒng)計過,說是當時國產(chǎn)手機品牌有六十六個,大浪淘沙,能堅持到今天的沒有幾個了,但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批新的手機品牌開始引領(lǐng)生活。
手機廣闊的市場前景,讓許多生產(chǎn)家電的國企參與進來。除了上面說到的海爾、海信外,我們大連大顯集團也出產(chǎn)了一款手機叫做“大顯”,這個集團的前身是大連顯像管廠?!按箫@”手機小巧玲瓏,外觀模仿“三星”,功能不差,關(guān)鍵價格親民,另外覺得維修起來會方便一些,畢竟是本土廠家生產(chǎn)的。我就買了一部“大顯”手機,開始使用手機這個科技產(chǎn)品了。其實,在最初使用過程中,我一點沒覺得有啥益處,倒是極大地方便了那些記者們,隨時隨地解答他們的問題。
手機用了有半年多時間,便遭到了第一次“厄運”。那是個冬天,早晨將手機放在羽絨服里邊的口袋里,去擠公交車上班。雖說是冬天,但那天是暖洋洋的天氣,我就沒拉衣服拉鏈,當時公交車可真的是人擠人,就在擠上去的時候,覺得衣襟被扯了一下,也沒多想。下車時,才發(fā)現(xiàn)手機不翼而飛。那個時候“掏包”賊太多,不用說手機就是被賊偷走了。這把我氣的,一賭氣決定不再使用手機了。
過了一段時間,妻子覺得不用手機雖然不影響生活,但影響工作也不成,便張羅著給我再買一部手機。這時,一款出自廈門的“夏新”手機閃亮登場,直板、藍屏、超薄,惹人喜歡,我又重新?lián)碛惺謾C。誰知道又是過了半年,我的手機遭到第二次“厄運”。在上公交車時,幾個混球故意擁擠碰撞,趁機將我嶄新的手機偷走。這回我到派出所報案了,但有啥用呢,泥牛入海。我也不賭氣不用手機了,手機還得用,但不買新的了。我跟單位同事說,誰有替換下來的舊手機,只要能接打電話就行,給我用。還別說,真有同事從辦公桌里摸出個摩托羅拉老款手機,這下安全了,沒有賊會惦記一部老舊的手機。
后來,遇到電信公司搞促銷,存了八百元話費,送我一部三星“彩蛋”手機。同時,把移動號碼換成電信CDMA網(wǎng)絡(luò)模式,從此沒再丟手機,而133開頭的號碼一用就是二十年。雖然再沒有發(fā)生手機被偷的事情,但手機基本上是三年左右就要換一部,于是摩托羅拉、三星、諾基亞、華為、小米、OPPO等各種品牌接力登場,而手機在這一過程變得越來越智能,與生活的關(guān)聯(lián)越來越密切,早已超出打個電話或發(fā)個短信的功能,拍照、購物、游戲、讀書、寫作、導(dǎo)航,無所不能,可以說生活中須臾離不開手機。
我使用手機比其他人要晚幾年,但智能手機出現(xiàn)后,使用各種軟件和小程序,自己卻處在先行一步的地位。別人還在跑機場和火車站購票時,我已經(jīng)使用“航班管家”和“12306”在手機上購票了。還學(xué)會合理利用規(guī)則降低出行成本,比如買了高鐵票又因故不能成行,退票手續(xù)費按票價百分之二十收取,一百五六十的票價,就得扣三十元左右。我就在手機上先把高鐵班次改簽為綠皮火車硬座后再退票,退票手續(xù)費一下子就降為幾塊錢了。不過,后來這一招不好用了,鐵路部門堵住了這個“漏洞”,再說綠皮火車也越來越少了。出差外地時,同事買來地圖研究去哪?或是向路人打聽道。我則瀟灑地掏出手機,讓“高德”導(dǎo)航指路。退休后,兩年多的時間里,我到過六個省五十多個市縣旅游,食、住、行全靠一部手機搞定。唯一一次花現(xiàn)金是在云南羅平縣,給妻子買一個花冠,那位老人家沒有二維碼,只好付給她十元錢紙幣。
手機出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差不多也就是三十多年的時間。從剛面世只能通話的笨重黑匣子,到變幻身段、添了本事成為掌中乾坤,這個過程簡直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從當初拒絕使用手機到與手機形影不離,既見證了科技飛速發(fā)展的進程,更見證了生活狀態(tài)的改變。
這讓我想起四十年前一段生活“喜劇”。一九八二年,我剛參加工作。當時,固定電話還沒普及。單位值班室里有一部黑色的電話,工友們偶爾會用它打個電話或是接聽電話。那天,老王的父親打來電話,值班員接聽后喊老王:“你父親來電話了,快來接電話?!闭诹硪粋€房間里休息的老王趕緊到值班室里,面色緊張,兩手捧著電話,沖著話筒說道:“爹,貴姓?”就這一句,把正在喝水的我差點笑嗆著。老王撂下電話,訕笑地解釋,第一次接電話有點緊張。我與老王好多年不見了,但我想他在手機上玩微信的時候,再也不會鬧那樣的笑話了??萍几淖兩?,科技也會改變一個人的精氣神,它會令人更加堅信未來的美好,活著更有樂趣。
當然,這些年對手機的批評也不少,說都成低頭族了,親情遠了,現(xiàn)代人的孤寂,等等。我倒覺得說這些有些言重了,手機帶給人們好處要遠遠大于所謂孤寂。一列飛馳的高鐵,人們都在安靜地刷手機,未必都是孤寂。也許有人正在手機上起草一份經(jīng)濟合同,也許有人正在搜索旅行目的地好吃的和好玩的……看到六排F座那個老頭了嗎?雙手持著手機,一副專心致志的樣子。那是我,正在江山文學(xué)網(wǎng)上給文友的一篇散文,寫上一段編按。
感謝手機,感謝日新月異的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