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楓】六分貝(小說)
六分貝
這是海濱的一個景區(qū)。在景區(qū)外的一處路旁有一個攤子。攤子兀自立在那里,顯得有點孤單冷寂。
擺攤的是一位白發(fā)老人。攤子很小,攤子上擺放的也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貝殼。只是老人細心地將一些貝殼拼接擺放成了“六分貝”三個彩色的大字,卻非常顯眼。在三個大字的旁邊還擺著一方鏡框,鏡框里面是一篇從舊報紙上剪下來的文章,文章的標題也是“六分貝”。
一小群游客從景區(qū)出來,在攤前止步。
這是十幾個退休的老人。他們的領頭人是一位六十多歲的退休女老師。
“大爺,您為什么不把攤子擺到景區(qū)里去?”女老師有點好奇地問老人。
“人家不讓呀。去景區(qū)里擺攤要交稅交管理費。我這些貝殼不值錢,統(tǒng)統(tǒng)賣了,也不夠交他們的費?!崩先嘶卮鹫f。
“唔,是這樣?!迸蠋燑c點頭。她看看攤子上的那三個字,又說:“‘六分貝’!大爺,您可給自己的貝殼取了個好名字?!?br />
“是好名字。但這個名字并不是我取的,而是五年前的一位女記者給取的?!?br />
老人說著興奮地站了起來,繪聲繪色地向大家介紹說:
“五年前來過一位采風的女記者。女記者年輕漂亮,待人熱情。她在海灘上遇見了我們村幾個拾貝殼的孩子,與孩子們成了朋友。她還要孩子們帶著來看我,給我的攤子照了一張相。女記者臨走時問我說:‘大爺,您的這些貝殼叫什么好名字?’我說:‘不過是一些普通的貝殼,有什么好名字?’她說:‘要不,我就代您給它們取一個名字吧!您的這些貝殼賣六分錢一個,就叫做六分貝吧?’幾天以后,女記者果然給我們寄來了一張報紙,報紙上登了她寫我們的一篇文章。”
老人說著拿起攤子上的那一方鏡框,指著框里的那張報紙說:“你們看!就是這篇文章,文章的標題就叫‘六分貝’?!?br />
“有意思!不過,您的這些貝殼現(xiàn)在應該不止賣六分錢了吧?”有人說。
“當然,物價漲了嘛。再說,現(xiàn)在這附近一帶的沙灘上已經沒有貝殼了,要走很遠很遠的路才能拾到一點貝殼?!?br />
“那您現(xiàn)在賣多少錢一個呢?”
“也不能多要,就賣一角錢一個?!崩先苏f。
“才一角錢!大爺,您是不是賣得太便宜了一點?”
“不過是拾來的東西。賣貴了,沒有人要,我們村里的那些窮孩子就沒有收入了。”
“窮孩子?”女老師說,“你們這里的人不是都富起來了嗎?”
“是有一部分人富起來了,但也只是那十幾戶辦民宿開飲食店的人家……”老人說。
女老師又向那張舊報紙看了一眼,忽然說:“這‘六分貝’應該怎么念?是念六分一一貝’呢,還是念‘六——分貝’?”
“六分錢一枚,當然是念‘六分——貝’了?!币晃焕险哒f。
“還是念‘六——分貝’為好吧?分貝是聲音計算單位,六分貝是極其安靜的聲音,這樣念更為優(yōu)美。我想,女記者命名時,應該也是語意雙關吧?”另一位老者說。
“不錯!你看它們安靜地躺在那里,泛著光彩,是多么地美麗?!迸蠋熣f。
那一小群游客很快又離去了。他們在離開之前,每人在攤子上挑選一兩個貝殼。
老人送走他們,返身回來收取他們留在攤上的錢幣。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他們留下的錢幣中,竟有幾枚五角和一元的硬幣;更出乎他意料的還是,在那些硬幣的下面還壓著一張十元的紙幣。
老人看著那一堆錢幣,感慨萬分,點頭說:“真是一些好人!明天孩子們送貝殼來時,可以給他們每個人買一支冰棒了,那種價錢很貴的巧克力冰棒?!?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