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荷】老槐樹(散文)
樹,還是那顆老槐樹,如同一位安靜的守衛(wèi)者,就這樣守護(hù)著村子……
小時候村里的老人們常說,村口的老槐樹年紀(jì)比所有爺爺?shù)臓敔斶€要老哩!它像立在那里的一桿粗壯烏黑的煙囪,樹皮裂痕縱橫交錯,深得像是爺爺腳后跟上那些厚繭一般。樹冠大得像天上落下的一片濃云,半隱半現(xiàn)地彌漫著一種古老的氣息。
晌午頭毒日頭曬得人發(fā)昏的時候,樹蔭最是金貴。滿地都是席子、草苫,還有磨得油光發(fā)亮的小馬扎。這里是我們小孩子們的天下。那個季節(jié),蟬鳴聲攪擾不休,叫得人耳朵里嗡嗡作響。擱在我眼里,這聒噪的蟲聲也不算什么壞事,正好遮掩了我們在樹下滾打玩鬧的聲響。我那時最愛和小伙伴們繞著老槐樹瘋跑,樹根都踩得油光锃亮。
那個時候年紀(jì)小,但是呢誰也不服誰,動不動的和村里幾個小朋友要比賽,看看究竟是誰爬的高,又或者看看誰先掏掉樹枝上的鳥窩。
當(dāng)然樹下卻也不只是我們孩子的地盤?!叭鬆敗表斨d腦門,雙頰泛紅,見天兒靠在樹底下,和村里的村民們坐在馬扎子上,拿著一把蒲扇,一遍遍講著老掉牙的笑話。
印象中,大樹下還有很多小鋪?zhàn)?,專門賣一些小零食和雪糕,數(shù)村東的李老頭的雪糕攤最招人饞。他推著那老式的小冰箱,里面的雪糕確是多的很,老冰棍,大頭雪糕,綠茶雪糕,我最喜歡他賣的一毛錢一袋的老汽水,和小伙伴們一起玩累了,坐在樹下,喝著冰涼涼的汽水別提有多舒服了。
下農(nóng)田的村民們也喜歡在槐樹下歇腳,拿著鋤頭鐮刀的他們在大樹下天南地北的交流著,有的在說今年又是個豐收年,也有的再談一些有的沒的鄰村八卦??鹱永飫倧牡乩镎哪切┗ɑňG綠的水果蔬菜,勾得我們眼饞。我們經(jīng)常團(tuán)團(tuán)圍住,巴巴地望著那些新奇玩意兒。
“你們這群小鬼,專門在這里等我呢是吧,剛熟的甜瓜,來一人一個。”剛從農(nóng)田里回來的奶奶,看到我們這個樣子,也總是把剛摘的水果給我們,那甜瓜含在嘴里,甜得能化掉整個夏天的燥熱。
樹蔭下,還有一位推頭師傅,他拿著一把錚亮的長剪子,咔嚓咔嚓地剪個不停。夏天,涼絲絲的剃刀刮過頭皮,舒服極了。剃落的碎頭發(fā)沾在汗?jié)竦牟鳖i上,癢絲絲的,卻沒人會在意。
平常里,最熱鬧時候就是放電影的晚上。老村長把笨重的放映機(jī)架子支在槐樹對著的場院上,白色幕布像一塊巨大的補(bǔ)丁,掛在了槐樹和鄰家土墻之間。在這一天,樹蔭下賣瓜子的小攤,都會給沒人一大把瓜子,天還沒黑透,樹下就早早擠滿了人,蒲扇搖得嘩啦啦作響。小娃娃們更是吵鬧,在人群縫隙里鉆來鉆去。電影機(jī)吱吱嘎嘎地轉(zhuǎn)動起來,光束穿過人群頭頂,銀幕上人影晃動。大人小孩都仰著臉,看得入了神。我擠在奶奶懷里,銀幕上的故事還沒看明白幾分,倒先被頭頂樹葉縫隙里眨眼的星星勾去了魂。直到困極了打起盹來,才被奶奶輕輕拍醒背上回家,耳朵里還殘留著電影喧嚷的尾音,夢里也接著唱那光影的交響。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這些毛頭孩子也漸漸長大了。槐樹下的人漸漸稀疏起來,像被風(fēng)刮散的蒲公英,飄走了不少。有人出去打工,有人考學(xué)到鎮(zhèn)上、城里。連剃頭挑子和爆米花爐子也難得一見了。貨郎的撥浪鼓聲響仿佛被風(fēng)吹遠(yuǎn)了,越來越稀少。
李老頭后來也離開了。那天,他推著老冰箱,吱吱呀呀地緩緩走過槐樹下。我那時正在樹根旁歇息乘涼。他停下腳步,抬起頭,瞇縫著眼,細(xì)細(xì)打量著頭頂密密匝匝的槐樹枝葉,眼神像是要使勁記住什么似的。最后他嘆了口氣,推著小車,走了,再也沒回來。滿地綠蔭依舊,只是少了那股熟悉的清涼竟從此只在夢里才聞得到了。
后來,連三大爺也走了。他走的前幾天,像個孩子似的固執(zhí),非要讓人把他抬到槐樹底下。那時他已經(jīng)病得起不了身。他躺在那兒,枯瘦的手一遍遍撫摸著粗糙的樹皮,眼神渾濁,嘴里喃喃自語:“之前窮的時候,吃著你的槐樹葉,撿回來一條命,這一次,我怕是真的要走了……”他渾濁的眼神里,映著樹葉篩下的、閃閃爍爍的光斑。沒過幾日,他閉了眼,便再沒能醒來。出殯的隊(duì)伍緩緩路過樹下,白色紙錢飄飛,有幾片沾在老槐樹低垂的枝條上,晃了幾下,又落進(jìn)泥土里——樹影婆娑如故,只是樹下講故事的聲音,永遠(yuǎn)變成了風(fēng)的低語。
夏天再來時,槐樹下的人更少了。除了幾個實(shí)在走不動的老人,坐在冰涼的石頭上打盹,只有風(fēng)在樹梢上窸窸窣窣地跑?;睒渌坪跻渤聊?,除了樹葉沙沙響,就再不愿多說些什么。偶爾有幾個從城里回來的年輕人開著摩托車,嗡的一聲從樹旁沖過,卷起一陣塵土,卻沒有人愿意停下來看一眼。那些穿著時髦的年輕人,似乎都沒注意到這棵老樹的存在,樹影婆娑無言,映著那些匆忙掠過的陌生背影。
又一年春節(jié),村里短暫地?zé)狒[起來。老槐樹下掛上了一盞晃悠悠的紅燈籠。穿著洋氣的孩子們在樹底下玩手機(jī)游戲,手指戳得屏幕飛快。一個孩子仰起頭,好奇地問:“爸爸,這樹這么老,咱們拍了照發(fā)抖音吧?”他年輕的父親抬頭看了看,皺了皺眉:“咳,又老又丑的樹,有啥好拍的?”
我默默站在不遠(yuǎn)處,看著手機(jī)屏幕的光幽幽地映在他們的臉上。那燈籠的紅光,在這樣明亮的光下顯得有些暗淡了。耳邊又恍惚響起三大爺震天響的笑話,聞到那股熟悉的甜瓜味——那些曾經(jīng)粗礪而溫?zé)岬墓适?,在電子光芒的映照下,仿佛悄然褪色的紙頁,模糊而遙遠(yuǎn)了。
老槐樹依舊默默站著。樹根底下,前些日子新安裝的攝像頭安靜地立著,代替了昔日樹下納涼的眼神,注視著冷清的路口。雨點(diǎn)輕輕敲打在槐樹寬厚的葉片上,噼噼啪啪,像是誰在遠(yuǎn)處按動著鍵盤。樹下無人聽這聲響,它見過樹下跑過的赤腳丫,摸過汗?jié)竦募贡常犨^幾代人不同的心跳和嘆息。村莊日漸靜寂,舊日子如風(fēng)吹走的紙屑,再也撿拾不起。不過我知道,它依舊牢牢扎根在泥土里,它依舊生活在這片土壤中,每條根須都纏繞著過往的重量。有些東西終究在泥土里扎下了根,縱使表皮印刻著新標(biāo)記,深扎在泥土里那些沉默的根脈,仍纏繞著時光無法帶走的重量——如同樹影里飄散的笑語,深埋地下,滋養(yǎng)著記憶的藤蔓,悄然長出無形的新芽。
自2025年3月1日開始,疑是AI生成內(nèi)容的占比超過50%的作品,不能列入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