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星星文學(xu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孫老二的酸菜燉鴨(散文)

精品 【星星】孫老二的酸菜燉鴨(散文)


作者:滿山紅葉 探花,21069.42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05發(fā)表時間:2025-06-14 13:30:07

孫老二做得酸菜燉鴨堪稱一絕,不腥不膩,肉質(zhì)很有彈性,酸菜也不酸。更主要的是湯,半鍋湯,湯面油光閃閃,有人會問,酸菜燉鴨,不吃鴨肉,難道喝湯?在南河屯,好幾代人都有一個飲食習(xí)慣,就是酸菜燉鴨,其精華部分居然是湯。具體的做法與普通的燉鴨還是有差異的。
   南河屯的鴨子品種雜,不是單純的麻鴨,也有白鴨,黑鴨,在體型和重量上區(qū)別不大。成年公鴨基本在四五斤左右,母鴨在三四斤上下。酸菜燉鴨采用的是公鴨,公鴨肥壯,骨頭大,肉多。南河終年累月,滔滔不絕向南奔流,河面寬廣,水草茂密,一群群小魚小蝦泥螺在水里生活,小鴨子在下地后,人們先放它在一個大水槽子學(xué)會游泳。事實上,鴨子天生就有水性,一團毛茸茸的小鴨子,一落在水里,就開始游弋起來,自然嫻熟,好像多年的游泳健將。待陽光明媚,上午的南河波光粼粼,水溫在太陽的照射下,暖暖的,小鴨子們,來到河邊,一只一只試探著,下了河。水流不急。如果剛下過大雨,山洪暴發(fā),斷不敢放鴨子。
   小鴨子逐漸熟悉南河的地理風(fēng)貌,不用人遛它,自己就呼朋喚友,吆喝別家的鴨子一起下南河,游泳,啄食小魚小蝦吃。
   在南河長大的鴨子,羽毛豐滿,體格健碩。我家每年春天,母親在鴨販子手里買一批鴨崽,公鴨母鴨不是一個價錢。小小的鴨崽,分不出公母。人們就賒,到秋后跟鴨販子算賬。鴨販子我們記得清楚,四川人,個子不高,圓臉,小鼻子小眼,仔細端詳還挺耐看。年輕人,也就二十多歲。南河屯的人喊他:南蠻子。南蠻子一口的川味,聽不懂根本聽不懂。大伙猜他的嘴型,也猜的差不多。南蠻子一般在上午九點左右來,騎一輛破舊的大幸福摩托車,一進屯子,就像一列綠皮火車,轟隆隆,嗚嗚嘟嘟,晃得南河屯一波三折。柴門,木門,鐵門,玉米地里,稻田內(nèi),人們一溜小跑,將南蠻子圍個水泄不通,里一層,外一層。南蠻子的兩個鐵筐內(nèi),擠擠挨挨一大片,小鴨崽互相交流,不知道明天什么樣兒,究竟落在何人之手。買小鴨崽的大都是女人的事兒,男人背著手的,手里拎著镢頭,鋤板的,湊上前看熱鬧,偶爾插幾句,不敢多說。
   南蠻子好說話,你怎么挑選小鴨崽,不帶急眼的。女人們選來選去,把大個的,胖乎乎的選走了。最后,剩幾只瘦巴巴的,母親看了看,小聲問,這小鴨崽便宜一點,我買了。南蠻子吸吸鼻子,笑吟吟地說,不要錢,你拿回去養(yǎng)著,秋后,公鴨子殺了燉酸菜,留一碗給我吃就行。母親眼里閃過一絲驚喜,真的?不要錢?不不不,母親執(zhí)意給錢,南蠻子拗不過母親,接了,雖然有差價,母親不想虧欠南蠻子。
   鴨鵝吃青菜,不像小雞,吃小米,玉米叉子。母親了解鴨鵝的生活習(xí)性,三月初,在園子里撒一些小白菜,菠菜,胡蘿卜籽兒,待小鴨崽入住后,小青菜也一片嫩生生的綠,摘一把,切碎拌在玉米碴子里喂小鴨。
   鴨子長大過,三四個月就可以殺了吃。趕上田里農(nóng)活多,好久的不打牙祭,父親便說,一大群公鴨子,養(yǎng)著干嘛?費糧食,隔三差五殺一只,燉酸菜吃。
   母親舍不得殺,一點一點養(yǎng)大的,有一定的感情。架不住吃糧食,過日子必須得精打細算,糧倉內(nèi)的玉米是要吃到新玉米下來。初一十五的殺一只鴨,那會子沒有冰箱,冰柜。去年腌漬的酸菜,五月份就吃光了,不吃光也不能吃,臭烘烘的。
   酸菜燉鴨是南河屯一道美食,至于燉的廚藝,前面說過孫老二,孫老二的酸菜燉鴨,在屯里他是第一,同樣的麻鴨,食材。到了孫老二手里,燉出來的就是兩種味兒。
   公麻鴨一只,四斤重的,孫老二做酸菜鴨之前,先把鴨子清理干凈,胸膛里塞進花椒,大料,味素,麻鴨渾身涂一層大豆油,上柴禾火大鐵鍋蒸四十分鐘,直到麻鴨骨肉脫離,盛出來。起鍋燒油,燒玉米芯兒,火苗不強,軟軟糯糯的火勢,切成細絲的酸菜下鍋,多添湯。酸菜慢燉,燉半小時,開鍋,見酸菜軟爛,湯汁稠稠的,再將蒸熟的麻鴨放進湯鍋,咕嘟咕嘟湯肉滲透,入味。
   酸菜燉鴨,貴在湯。鍋邊貼一圈黃面餅子,一家人圍著鍋臺,一口湯,一口大餅子。吸吸溜溜,滋滋巴巴,喝的渾身是汗,孫老二不吝嗇,好客。只要他家酸菜燉鴨,鄰居們晚上不用做飯,在自家拿一雙碗筷,屁顛屁顛來孫老二家,吃著喝著,孫老二有時會搭上一壺老窖酒,有時酒壺空了,就有人盛一壺散簍子拎來。母親做得酸菜鴨,也是孫老二的真?zhèn)?。在做工和味道上,略遜色于孫老二。
   我年少時對酸菜燉鴨還是很喜歡的,尤其是孫老二燉的酸菜鴨,我能接受。孫老二的十九歲兒子,騎摩托車出了車禍,人沒了后。孫老二一蹶不振,別說燉酸菜鴨,家里連鴨子也不養(yǎng)了。孩子在的時候,就稀罕孫老二做得酸菜鴨。孫老二是觸景傷情,三十九歲的一個男人,一夜之間頭發(fā)白了一多半。
   現(xiàn)在市場上出來北京烤鴨,板鴨,燒鴨。南河屯,做酸菜鴨的人愈來愈少,養(yǎng)的麻鴨,公的帶到鎮(zhèn)里,花幾元手工費,讓師傅烤了??境鲇土亮恋?,撲鼻的芳香。切一盤鴨肉,就著小酒,人生愜意。
   住進小城十一年,孫老二的腿半月板損傷很重,做不動地里的活兒。燉酸菜鴨,也是偶爾為之。我沒那口福吃不到,母親倒是做過兩次酸菜鴨,湯湯水水的很豐富,怎么吃也吃不出當年的酸菜燉鴨味兒,缺了火候?少了調(diào)料?后來,才明白。環(huán)境變了,環(huán)境一變,就改了初衷。加上年輕,氣盛。胃口好,牙口也好。吃嘛嘛香,吃啥也不剩。
   我自己也做過酸菜燉鴨,用高壓鍋把麻鴨蒸熟,按照孫老二做酸菜鴨的方式方法,做好的酸菜鴨,一股土腥味兒,和孫老二做得酸菜鴨簡直是天壤之別。
   母親時至今日還養(yǎng)著四只母鴨,留著下蛋。鹽鴨蛋我們帶回城,煮好就飯吃。參加聚會,各種酒局,也吃到板鴨,醬鴨,北京烤鴨,卻都不是酸菜燉鴨的那個味兒。也許是味蕾的作用,年少時窮巴巴的日子,吃什么都好吃,如今,日子好了,大魚大肉吃膩歪了,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兒。

共 2293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酸菜燉鴨在遼南地區(qū)是一個飲食文化,屯里的孫老二就是做酸菜鴨的高手,普通的食材,經(jīng)過孫老二的燉,燉出來的是不一樣的滋味和風(fēng)景。尤其是酸菜燉鴨煲出來的湯,營養(yǎng)且口感細膩,香。母親也做酸菜鴨,在味覺上略遜色于孫老二。等輪到我做酸菜鴨,更是一團糟。屯子里的人對孫老二做出來的酸菜鴨一直念念不忘。只是,離開村莊十一年了,想吃一頓酸菜鴨已經(jīng)是奢侈了,母親偶爾也做一次,遠不及孫老二的廚藝。作品生活氣息濃厚,很接地氣,既是鄉(xiāng)愁,也是贊美家鄉(xiāng)贊美鄉(xiāng)村村民的勤勞和智慧。【編輯:紫云朵朵】【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6140006】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紫云朵朵        2025-06-14 13:32:20
  你媽媽的酸菜燉鴨在心中最棒!作品充滿了親情味和鄉(xiāng)愁味,散發(fā)著熱愛家鄉(xiāng)贊美家鄉(xiāng)的氣息。祝賀發(fā)表!敬茶!
中國報告文學(xué)學(xué)會會員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