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過往】爨底下,山村一日游(散文)

編輯推薦 【曉荷·過往】爨底下,山村一日游(散文)


作者:老船還行 進士,7067.78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71發(fā)表時間:2025-06-06 11:42:39

六一兒童節(jié),總想著帶上兒童外出好好玩玩。
   今年這個節(jié)去哪?因遠離家鄉(xiāng),暫沒兒童可帶,我們一家仨大人(老倆口和一個成年兒男)就帶上自個兒,帶上怎么也泯滅不了的童心,從京南的大興跑到了京西一個山村,來了個一日游。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山村呢?匆匆一日,看了不少,玩了些許。按說總得寫點什么作為到此一游的記錄什么的吧?可我這年逾古稀的“老船牌”孬記性和爛筆頭“絕配”怎么也鼓搗不出一篇像樣的游記,只能避重就輕,匆匆草草流水賬一般胡亂涂鴉些許文字,以不負此山此村款待我等視覺美味的一番盛情吧。
   為敘述起來不致一團亂麻計,老船不妨將山村二物分而聊之,山為主村為輔地敷衍成篇吧,雖然,在自然地理和人文理念上,二者是沒法分割的。
   山,是太行山脈所屬的老龍頭山和青龍山。村,是北京市門頭溝區(qū)齋堂鎮(zhèn)爨底下村(爨,拼音cuan去聲。古方言意即灶也)。該村歷史悠久,系藏之深山人不知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的明清古村落是也。
   老實說,一天的時間少得可憐,哪架得住“游玩”這倆野馬的折騰?充其量用來看看山瞅瞅村,且還是走馬觀花的那種哦。
   看啥呢?這還用問嗎?看山看水看民居唄。
   看山如行文,可是不喜平的喲。咱這太行余脈嘛,壓根就沒往平里走,高高低低彎彎曲曲時而莊莊重重時而諧諧謔謔地走筆蒼茫天地間。
   當日當?shù)?,許是太陽不輪值吧,老天呀,怎一個“陰”字了得!不錯,天是低了點,云是暗了點,然,陰涼而不陰郁,清爽而不干爽。當小車經(jīng)行門頭溝一帶,立馬進了山區(qū)的腹地。給人的感覺嘛,怎么說呢?嗨嗨,感覺恰似甲殼蟲爬行在一條又一條長龍的胸腹間,隨之蜿蜒迂回,跌宕起伏。又如凌波霧海,輕盈如一羽不辨東西之鴻毛,忘此行何處,迷離于仙境。車窗似乎照出了我的心念,為我免費播映一幅幅遠峰近樹朝我的目光和手機鏡頭次第擁來又揮手作別的動態(tài)畫面。之前我一度幼稚如頑童地想過,路經(jīng)風景絕美處,請司機踩那么一腳,把流動的畫面“定格”片刻,讓我鏡頭咔嚓幾下該多好。然則,如此壯美而不無朦朧的畫面一經(jīng)動態(tài)起來,早把我之前那小心思甩爪哇國了。
   當然,迎面走來的山山樹樹也有休憩的時段。那就是當咱的甲殼蟲時不時穿行山體腔腸——隧道——的時候。一路上,步子穿過了多少條多少公里長的隧道,記得有一條竟然長達六點五公里,腔腸幽深而明亮如白晝,當然是燈火成群,布局有序,造就出黑白格外分明的“白晝”。
   在如此這般一個個“白晝”里,閑得無聊,腦海里冒出一些似詩非詩的句子。不妨記錄于斯——
  
   車行山道
   有波濤舔舐我破窗而出的眼神
   這連綿起伏不規(guī)則弧線曲線拋物線的波濤啊
   不是液體不是氣體
   竟是土石肌骨草木毛發(fā)的固體
  
   對嘍,它們是山,是車窗播放的視屏主演
   它們龍一樣昂然蛇一樣逶迤馬一樣奔騰
   一波接一波喂我以視覺大餐
   抑或小吃
  
   在眼神的唇齒味蕾間游走
   無論盤旋而上,還是盤旋而下
   最終都熨帖在一顆心上
   山,不管走向如何
   永遠和心的律動同頻共振
  
   再說近觀。抵達爨底下村之后,我們立馬去了“一線天”、龍門澗這倆景點。雙腳實打?qū)嵦ぶ笊降牡妆P,目光在數(shù)十米數(shù)米乃至咫尺之近的山崖山壁上彈彈跳跳。只見一堵堵山崖嵯峨壁立,怪石嶙峋,溶洞深邃,森然可畏。仰望山巔,腦瓜嚴重后傾,視線好不容易攀上尖端,草帽卻一次次落地兜風翻滾,我們仨的哈哈也隨之翻滾開來。更有那兩山抵近對峙,短兵相接,僅剩一線天機(天機縱有一線線泄露,也搞不懂他葫蘆里賣的啥藥,非要這么安放這些石灰?guī)r巖溶山體),引多少游人駐足其間,左看右看,想看出點道道兒卻一臉茫然。
   徜徉在龍門澗這一悠長峽谷間,俯瞰一泓碧水潺潺流淌,連綿不絕,時緩時急,抑揚頓挫,煞是有趣。偶有較大落差激發(fā)水流撞擊石子,生發(fā)出飛珠濺玉的視感加體感。時有游魚冒泡,鳥鳴鴨戲,水面低空,遙相呼應(yīng),莫不是特意為我等游客秀一把動物跨界歌舞藝術(shù)吧?
   我們禁不住蹲下身子,試圖加入動物游樂會,可指掌甫一入水,魚兒深潛,鳥飛鴨遁,活脫脫整了我等一個寂寞。不甘寂寞,自有童心撲撲蹦跳,遂互相撩水嬉戲,水中撈石,將好看的怪樣的放進衣兜據(jù)為己有。這次第,還真把自個兒當成了頑劣兒童不成?
   大自然如此不羈地流淌我等游客的雅興,太給力了哈。嘚瑟之余,感覺自己像鯉魚一般跳入了龍門。
   聽我如此一說,老伴拍了我一掌,道:“這景點不就叫龍門澗嗎?澗里來了你這條大鯉魚,不知該整出多大個陣仗歡迎你咯”。
   歡迎我等的還有山澗的果果。瞧,這不是西瓜和椰子成群結(jié)隊悠哉悠哉泊在水中嗎?嘿嘿,此創(chuàng)意凸顯村民攬客的商業(yè)頭腦還真是不同凡響:澗水不白流哦。
   花幾個散碎銀兩遂了商家的“西皮流水”意,三人合力吃了個水泊西瓜,繼續(xù)咱的澗邊行。而積雨云在頭頂伴行。趕忙從背包里掏出雨傘,作時刻準備接駕圣水狀??衫咸炖习胩觳唤o咱撐傘的機會,愣是不認可那些烏青著臉的偌大飄浮物是雨做的云,倒是施施然扇出一股股濕濕的風。這風呀,涼爽得有些過頭,抖動我身上的極薄冰絲防曬衣,始覺涼爽極了,久而久之,竟發(fā)覺雙手連帶兩條胳膊都冰涼冰涼的了。老伴和兒子許是衣裳稍厚一些的緣故,沒出現(xiàn)我這失溫的窘相。他們一邊笑,一邊讓我迅速做大幅度運動以盡快驅(qū)寒。老半天不見回溫,便一人攥著我一只手用力揉搓起來……
   好了,不說這糗事兒,不侃山了。說說村吧。因時間關(guān)系,沒怎么在村里細看,只能簡略說說爨底下這個古山村的概況。
   咱們這個名字古怪的村落民居呀,還真有幾分高古氣象。說白了,就一個“古”字了得!據(jù)說這一崇山峻嶺的懷抱里,億萬斯年來渺無人煙,直到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永樂年間,山西省洪洞縣以韓姓人家為首也為主體的不少百姓為避戰(zhàn)亂流落到此,靠山吃山,從棲居到定居到繁衍生息,逐漸坐落成貌似桃花源的幽靜村落。從此大山的懷抱里才有了人間氣息,有了隨山勢而貼附的高低錯落的山人住宅群,有了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共存范式。
   村子是靠山據(jù)山,整了個扇形的局。以村后的龍頭山樹為中心,沿南北軸線向兩側(cè)開屏展翅。六百年來,相繼整了數(shù)百套四合院民居,至今還保存了74套清代范式的勞什子,具體到房屋間數(shù)還有689間,高低錯落地鑲嵌在海拔650米的山坡上。粗略一看,分上下兩層,交由一條長200米、高20米的弧形石墻切分??v向則是三條通道貫穿起來,把整個村落串成完美的珠鏈,真可謂"形不散而神更聚"也。
   最值得神仙為之傾力聚合的是古村民風,村民們并不怎么把忠孝禮義信掛在嘴邊,而是深深鐫刻在他們的骨骼和生命基因里。且不轉(zhuǎn)述明清時的忠誠耿介之士有何等感人至深的義舉,單說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全村108戶就有70多個青壯男丁投軍殺敵,34人為國捐軀,血沃勁草壯山川。
   硝煙散去,在漫長的和平年代,此地民風濃濃地體現(xiàn)了一個“和”字。你想吧,有深山密林,曲水流觴,盆地峽谷等自然環(huán)境的滋養(yǎng),山民們想不崇文尚義,和諧共處都不成?。∷麄儗?nèi)自是真誠以待,對外更是誠信經(jīng)營,以真格兒的價廉物美貼心服務(wù)贏來游客的交口稱道。徜徉在山下小街,摩肩接踵的人流,飄香誘人的各式攤檔,讓我等流連其中,這家買一點,那家買一點,沒吃午飯,沒花幾個散碎銀兩,肚子里就讓各種山里小吃填塞得客滿了,而舌尖味蕾上帶些野味的鮮香久久不散……
   走走停停,我們還是選擇性地走進了幾間民居。無論是外觀,還是內(nèi)觀,都養(yǎng)眼得很。一言以蔽之曰:結(jié)構(gòu)別致,古拙天成。比起房屋結(jié)構(gòu),我的視覺重點往往落在老式犁鏵、石磨、柳條筐等原始耕作和生活的一件件農(nóng)具什物上,宛如穿越了半個世紀數(shù)千里之遙,回到了七十年代的洞庭湖畔,躬耕隴畝之余,享受著恬淡淳樸的日子……
   走筆到此,余興未盡,可筆力不逮,不妨淺吟小詩一首,權(quán)當結(jié)尾吧——
   乙巳年端午翌日游京西爨底下龍門澗一線天諸景點有吟
  
   澗淌龍門劍指天,舉頭萬仞老龍巔。
   空蒙雨歇迷仙境,詭譎云開走日邊。
   暑借濕風涼手臂,暖從谷底涌心田。
   幽深長峽穿一線,好夢且同爨底眠。

共 3249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場京西山村之旅,與其說是賞景,不如說是一場與童心、自然和歲月的對話。年逾古稀的 “老船” 帶著家人逃離城市喧囂,在爨底下村的山水間重拾天真 —— 踩水撈石時的頑童心性,被山風拂涼時的相互摩挲,都讓血脈里的溫情在自然中舒展開來。太行余脈的雄渾與龍門澗的靈秀,既是視覺的盛宴,更是心靈的歸處:峭壁間 “一線天” 的玄機,澗水中 “西瓜椰子” 的巧思,古村四合院的斑駁光影,都在訴說著人與自然的共生智慧。而最動人的,是古村藏在歲月褶皺里的精神脈絡(luò)更是中國人對土地的眷戀與敬畏。當詩人以 “好夢且同爨底眠” 作結(jié),或許早已明白:所謂旅行,從來不是簡單的行走,而是讓靈魂在天地大美中得以舒展,讓心在煙火與詩意的褶皺里,重新找回對世界的好奇與熱愛。感謝賜稿曉荷,佳作推薦共賞!【編輯:汪震宇】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6-06 11:43:48
  京西山村游太值了!爨底下村古韻悠悠,龍門澗山水靈動,一線天奇觀震撼。全家老小玩得超開心,親近自然又漲見識,處處是驚喜,必須點贊!
回復1 樓        文友:老船還行        2025-06-08 10:15:32
  非常感謝震宇老師悉心閱讀并賜以很有概括性和啟迪意義的精湛編者按。問好!
2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6-06 11:44:24
  帶家人打卡京西山村,被太行美景治愈啦!山如詩畫,村有溫情,撈石戲水童趣滿滿。老村故事動人,小吃飄香暖胃,一日游盡是美好,感謝賜稿!
回復2 樓        文友:老船還行        2025-06-08 10:17:10
  震宇老師辛苦了,不惜犧牲個人的休息時間,為老船編輯許多篇拙作。真是太感動太感謝了。敬茶!
3 樓        文友:書者茶道        2025-06-08 11:09:30
  山村一日游,放飛一日美好的心情,走出去,走出水泥圈固的城市,走出一百多米封閉的屋子,來到大自然,讓自由的風撫摸臉龐,讓自由的眼神捕捉美好,讓心情自由的釋放!好文拜讀!
回復3 樓        文友:老船還行        2025-06-09 10:36:04
  謝謝書香老師惠顧閱賞并賜以精湛感言。問好,敬茶!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