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遠學生而近父母(散文)
那一夜,在歡送學生的告別晚會上,我用一首《在那遙遠的地方》送走了我的學生。第二天我就乘車來到了幾十里以外的隆興老家,這里有我的父母,有我的山水,有我的牽掛,有我兒時攀爬的小徑和渴飲了的小溪。
隨著滾滾車輪我就知道我逐漸離我的學生遠了,幾十年以來,我把學校當家,學校所在地安化成了我的第二個故鄉(xiāng),此生我在安化待的時間遠大于我在故鄉(xiāng)待的時間,粗略算來,我在安化待了近四十年。這四十年里,我和我的學生朝夕相處在一起,所以漸忽略了父母的眼神以及故鄉(xiāng)的消息,每次回家都是蜻蜓點水般的匆忙,往往都是屁股還沒坐熱就又要出發(fā)。當然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學校里的課業(yè)任務重,孩子們的事情更是重于泰山,所以絲毫也耽誤不得,再加上父母一直都年輕,可以獨當一面??墒乾F(xiàn)在不行了,幾十年很快就過去了,我也到了快要退休的年輕,自然我也就把父母給催老了。他們已經不能在田舍里揮灑自如了,父母傴僂的身子已經無法勝任這七拐八拐的山路十八彎了,孤獨也逐漸襲上了他們的心頭,所以我就決定利用這個假期好好陪陪他們,也不多說話,就是在他們面前晃著,然后力所能及幫父母做點事。
父親真的老了,頭發(fā)已經全白,多年來的病身子讓他的身體已經不再端莊挺拔,我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他都是S形的。母親也沒有了昔日的光彩,幾個侄子侄女不愿回家的一個原因就是不想看她奶奶的那副丑臉。天知道這期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據說母親年輕的時候可是遠近聞名的村花,可是歲月的刻刀卻愣是在她臉上給她刻滿了皺紋,皮膚也不再白皙,身材也不再漂亮。侄子侄女能嫌,可我卻不能嫌,俗話“說好兒不嫌娘丑,好狗不嫌家窮”,我雖則不是好兒,可羔羊跪乳的道理我懂,所以我就想著要好好陪陪他們。如今孩子們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了,過幾天他們就要奔赴考場,可這暫時已經跟我無關,我只要好好和父母在一起和故鄉(xiāng)的山水在一起就好啦,到時候單聽孩子們的佳音,然后秋后再送他們上路(上大學),不過這只是后話,暫時可以不表。
回家的時候已是中午,父母都已經出坡了,我就順著兒時走過的小路去尋他們,然后在半道碰見,他們都一人背著一捆柴火往家里走。于是我就接過父親肩上的柴火然后一路小跑著走了,那是我兒時走過的路,所以就輕車熟路的,一路走來也不顯得勞累和顛簸。那晚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就被早起的鳥兒吵醒,然后急忙起來,喝口開水吃塊白饃就又去玉米地里掰玉米兒子去了,玉米兒子就是在玉米主株旁邊又生出的小玉米,這小玉米不僅將來成不了氣候不說還會擠占主株的空間,吸收主株的旁邊的營養(yǎng),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是需要堅決剔除了的。其實剔除的方式也很簡單,只要用手揪住然后輕輕一拉就會連根拔起然后直接要了它的小命。因為種的玉米不多,再說也不是每個玉米株都會生玉米兒子,所以不大工夫就給處理完了,只是剛下過雨的地有點濕,這就把我剛洗的新鞋被泥漿給裹滿了,別的倒沒啥。裹滿了就裹滿了,我就干脆來個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到水龍頭處給一陣搓洗干凈了,然后搭出去晾曬。鞋子洗了,中午還要去挖地,我就干脆穿父親的老球鞋,那球鞋很舊很臟,可卻牢靠,我就知道下地就要不嫌臟,就要放下曾經做過人民教師的架子,然后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所以穿那鞋就再也合適不過。
于是草草吃罷午飯我就攜一個頭出發(fā)了,來到地里也就是猛烈的一頓狂挖,可畢竟體力不支,再加多年來不事稼穡,所以腳掌手掌都不能適應這農事,于是腳底起泡手掌起疔就是很容易的事。后來和父親一合計覺得還是用旋耕機來的好些,于是我們就又回家套了耕機并開啟油門拉燃了機器。那機器還是好多年以前的,體型笨拙也不靈活,所以我們費了很大一些力氣才拉扯到了地里。套上鏵啟動機器以后我就原打算要替一下父親的,父親畢竟年紀已大,駕馭那笨家伙就肯定吃力,可我畢竟是生手,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操作,于是我就先學習,等基本掌握了各個部件的功用之后我才調節(jié)到慢擋上慢慢開動。
剛開始是平坡還好,一會兒是陡坡就不好弄了,那家伙借著陡勢開始往前猛竄了,父親就急忙吆喝讓我猛壓住,誰知壓得過火了又不動了,再加上地里還有蔓延過來的樹根,加石頭泥漿粘連在一起就很難對付。以前從未撥弄過那玩意,總以為那大家伙就跟操作摩托車一樣輕巧,熟料上手以后就不是那么回事,靠的全是手上的力氣和技巧,我是二者皆無,就足見我當時是如何的手足無措了,可我還得逞能繼續(xù)堅持,可那家伙也不是通過堅持就能聽話的,于是我當下就笨手笨腳,上上下下無力應付。父親看到我實在不行就又親自上手了。哎,父親就是父親,他一上手那機器就是聽話,不快不慢不深不淺,想快就快想慢就慢一切都在可控之中,看來我還真不是吃那碗飯的料。好在地也不大,雖則地勢起伏大,可那畢竟是機器,勁兒比耕牛大許多,一回過去就耕半面,所以不大會兒功夫就耕完了,然后卸了鏵,推著直接回家了,聽著溪邊潺潺的水聲,我就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在走陪伴父母的盡孝之路。既然我不能給父母大把大把的票子,那我就同父母一起向黃土地要票子。人這個動物也是太特殊了,為了吃飽肚子可謂是不擇手段,從學會走路開始就要開始為自己的生計謀劃。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開始追逐路邊那神奇的綠了,如果說春天是花的天下,那么我敢說夏天就是綠色的天堂,這綠色雖則起源于春天,可是卻成熟在夏天,夏天的綠真是太美了,美的深沉,美的熾烈,就在那綠色里,也就明晃晃開著幾朵小花,這也就忙壞了幾只蜜蜂,飛來飛去的采那花蜜。這時候也就有幾只小鳥來湊熱鬧,估計它們也在為孕育生命而努力,路邊的小溪中有的是小飛蟲,這也就夠它們全家老小飽餐一頓了。
回到家中,我已是疲憊不堪,腳也被黃土纏了個遍,于是我就洗腳洗鞋洗襪子,把腳底下給徹徹底底換洗了一遍,然后就在我的房子里追劇,看書。大家可能不知道,我這些日子迷戀上《紅樓夢》了,其實《紅樓夢》我很小就接觸過,不過那時候的我是狗看星星曉不得稀稠,只是覺得那里面的人物都好苦,也容易看出好多淚來,可現(xiàn)在看紅樓夢卻沒有了當初的感覺,覺得書中所寫我都曾經經過,所以也就平靜得出奇。這就正如一首歌詞中所寫的“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一樣。
當我完成這一切的時候,我偶然能夠聽到父母在院子里說話忙碌的聲音,我就這知道這樣就是極好,父母離我咫尺,父母就在我的眼中,這樣我就可以時刻感受到它們的健康和快樂,這樣我也就不會胡思亂想,也就泰然,也就心安。
今天已經是六月四號,距離高考還有兩天。如今我近了父母,可是卻遠了學生。其實這樣就好,學生自有年輕的老師去照顧,可照顧我父母的任務卻無人代替。可我畢竟還是牽掛著他們的,這就正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所說的那樣: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優(yōu)其君,真的是近亦優(yōu),退亦優(yōu),然則何時而樂也?后來他又自問自答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我當然沒有范老前輩的那才情和境界,我就只能該放就放該舍就舍了,如今遠離了學校來到這清閑僻靜之所我就好好地觀花賞月,不要再憂慮太多了。五十幾的人了,也不可能“魚和熊掌兼得”,那就要敢于留一頭,舍一頭。
不過勞累以后的我真的很累。地里之苦和為師之苦自然不同,地里之苦苦的是我的硬件,而為師之苦苦的卻是我的軟件,好在這些我都能以平常之心處之,因為不管是地里之苦還是為師之苦都是我樂于干的事情,吾樂此,不知疲。
寫到此處,我好像聽不見父母的聲音了,他們是出去了還是又下地了?我不放心,也就此放下我手中的筆,去追尋一下他們的足跡。原委只有把他們時刻都裝在眼中并成像在我的大腦中我才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