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北風緩緩吹(散文)
從醫(yī)院正門出來,就是一條馬路,過了馬路前邊那條街住著幾家美食店。父親手術之前吃得就少,術后,肚子不脹了,也能排氣了。吃得也不多,無論早餐,午餐還是晚餐。我俯下身,湊近父親的耳邊,輕聲問他,想吃什么?父親努力思考了很久,也沒給出答案,只是一個勁叨咕,吃什么?吃什么?吃不下。我點了他平時喜歡吃的,玉米碴子粥,小咸魚。他嗯了一聲,表示同意。我欣喜若狂,父親奔著吃飯,怎么說也是好現象。聯合路南,那家早餐鋪子,規(guī)模很大,上下兩層樓,供他使用。因為距離醫(yī)院近,患者和陪護的家屬絡繹不絕,來這里用餐。六年前,我們就熟悉這一帶的地里環(huán)境,今天也如此。他家的小菜,燒菜,煲湯,搟面,均不錯。按理說,相比較而言,聯合路南,商家店鋪賣得生活用品,有點貴。一瓶礦泉水三元,一斤二號個頭的草莓十四元,一包衛(wèi)生紙不低于二元,即便是一袋牙簽,在小城一元搞定,在聯合路這塊兒,大致是三元。各種水果明碼標價,堪稱嚇人。
父親下床費勁,剛做完手術,沒有力氣。醫(yī)生叮囑,不要扯拽老爺子身上插得管子。我不得不盡快返回病房,照顧父親。通常是一碗玉米碴子粥,三兩根小咸魚,一個雞蛋。父親只吃幾口,就皺起眉頭。再勸他吃,惱了,氣呼呼的說,我不吃不吃,非逼我吃。我只好偃旗息鼓,父親吃得很少,我何嘗吃得下去?不吃還餓,吃跟沒吃區(qū)別不大。味同嚼蠟,你想,在醫(yī)院這個復雜的環(huán)境因素里,哪個人能敞開懷吃吃喝喝?你心胸怎么開闊,面對一步之遙的生死約談,也是憂心忡忡,不知所措。我有個毛病,路癡。把我放在陌生的,繁華的街道,車水馬龍,霓虹閃耀,我是一頭霧水,暈頭轉向。那天,父親想喝羊湯。我的記憶中,醫(yī)科大附屬第一醫(yī)院二部正門,過馬路,往里走,不遠就有一家羊湯館。四十平米的鋪子,實木桌椅,卯著朱砂色的木面,經營這家店鋪的是一對年輕夫婦,女的喜歡穿一件藍色繡花旗袍,長發(fā)挽在頭頂,用一支粉色絹花網罩著。修長的大腿,著一雙半高跟白色皮鞋。顯得精神,氣質。羊湯鋪子沒什么特別,門口掛著一個牌子,規(guī)規(guī)矩矩的兩個字:羊湯。窗倒是有特色,木條設計的幾何圖案,另外,在門楣上方懸著一盞古色古香的燈籠,長方形的燈籠,像極了紅樓夢中,賈寶玉就寢的房子。羊湯鋪子內的餐具和桌椅,以及周圍的陳設,很協調的配搭著。一進羊湯鋪子,恍若走入大觀園,某公子抑或小姐的香閣。女的一臉微笑,迎過來,問幾位?確定一個人。發(fā)了請坐的手勢,就招呼在廚房里的男人,來一碗羊湯。
酒是必須有的,大都是二兩的小瓶。高中低檔的牌子,我仔細掃了一眼酒柜擺著的酒品,發(fā)現有五糧液,牛欄山,瀏陽河,不見我們遼寧老字號:陳香。不免搖了搖頭,唉!我是非陳香不沾了。羊湯自然是現熬得新鮮,夠勁。女的說,放心好了,羊是早晨宰殺的,絕對不是隔夜貨。不鮮美不要錢。我是外來客,不好挑事,出門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我突然冒出一個詞兒。我要了一份,趁著熱氣騰騰,快馬加鞭回病房讓父親喝。
付了錢,我拎著羊湯餐盒,沿著來時的路健步如飛。誰曾想我走了一圈,走得滿頭大汗,居然又轉回羊湯鋪子。城市的樓群,長得一模一樣,高高矮矮,胖胖瘦瘦,大大小小,幾乎是分毫不差。在一個水果攤停下,我買了一斤草莓,問老板醫(yī)科大附屬第一醫(yī)院二部怎么走?老板說,順著這條路走到頭兒,有一處紅綠燈,過了紅綠燈右轉,再有一百米就到了。我連聲說,謝謝。按照水果販子指出的方向,我找對了,問題又來了,我在一個十字路口,蒙圈了。走走還是右走?我硬著二尺八的腦殼,向一對情侶打探,男生緊緊攥著女生的手,心不在焉的回復我,呶!前邊最高的大樓,不就是醫(yī)科大附屬第一醫(yī)院嗎?
我遁著男生嘴巴示意的方位,仰脖兒一瞅,媽呀!可不是嘛?醫(yī)科大附屬第一醫(yī)院二部,幾個草綠色大字,在斜陽的余光中,立體的突兀在我視線里。我手里拎著的羊湯,已經沒了溫度。擦了擦額頭的虛汗。我將自己罵了一百遍,真是一個沒用的東西,記不住路不說,笨嘴拙舌的,還不愿張嘴問別人。我充滿了自責,把老父親扔在病房里,都兩個多小時了。我小跑著摁住電梯,朝六樓沖刺。返回病房,父親去洗手間小解,得虧鄰床一男病號攙扶著進了洗手間。
我給父親洗了沾滿屎尿的褲子,換上干凈的衣褲,歉意的說,羊湯不熱了。父親說,沒有事兒,又不是冬天,吃涼東西也沒問題。
找來在網上定制的鋁飯碗,羹匙,扒拉出好羊肉,一些湯,端給父親。父親說,撒一把香菜,一撮小蔥,陳醋不能缺席。整好這一切,我才想到沒買羊湯鋪子特制的鍋爐餅,酥脆,鮮香。前年,父親在醫(yī)科大附屬第一醫(yī)院二部聯合路做放療,租住在聯合路那條街上。我們來羊湯鋪子捧過幾次場,每次來喝一碗羊湯,女人嬌滴滴的磨嘰過顧客,喝羊湯,不吃上一塊酥油餅,等于羊湯沒了靈魂。
酥餅,顧名思義,酥,翠。入口即化,麥香四溢。一口酥餅,一口熱氣騰騰的羊湯。那叫一個銷魂。他們盛羊湯的碗,很有講究,屬于大海碗,藍色的,上面有蘭花的圖形,一大海碗父親是喝不了的,父親的意思,我倆共同對付這一大海碗羊湯,我自己不想破費,羊湯這道美食,于我而言,不是非吃不可??梢圆怀?,不吃也不尋思。沒有達到父親對羊湯的熱愛程度,父親既然提議了,我也不肯悖逆他,老爺子開開心心,平平安安,我做什么都行。
父女倆喝一碗羊湯,我先撈出幾塊羊肉,倒一些白晶晶的羊湯。大海碗里剩余的三分之二,我是勉為其難收拾了。我喝羊湯,離了陳醋和白蒜,那是一口吃不了。
父親望著碗里的羊湯,嘆了口氣,沒有立即接過碗,而是目光呆滯的盯著窗外,窗外有什么?窗外有山有水,有樹林有鳥窩,父親喃喃自語說,也不知道你媽把菜種了沒有?幾只麻鴨該下蛋了。
我趁機勸父親,喝點羊湯,增強免疫力。父親拿筷子的右手,在顫抖,在哆嗦。我怕父親拿不住飯碗,堅持用羹匙喂他吃。我數了數,也就四五塊羊肉。幾口羊湯,半拉子酥餅。在醫(yī)科大附屬第一醫(yī)院二部,又一次迷路是父親這次手術的第三天,父親想吃海菜鍋貼,醫(yī)院附近沒有賣鍋貼的,美團外賣上有,父親一口咬定,要我去店里買,不許訂外賣,他說死貴死貴的,還不衛(wèi)生。我得哄著老爺子,不惹他生氣。黃昏時分了,大連城華燈初上,醫(yī)院里也沒幾個人了。除了住院的,陪護的,醫(yī)務人員該下班的下班了,留著一兩個值班護士和醫(yī)生,父親的吊瓶也輸完了,我梳了梳頭發(fā),穿上海藍色套裙,出了醫(yī)科大附屬第一醫(yī)院二部,一頭扎進熙熙攘攘的車流人流中,得,又迷糊了。分不清東西南北,鍋貼,鍋貼,我上哪買?我趕緊問兒子怎么辦?兒子說,你就訂外賣,在醫(yī)院門口等著,拎回去不就得了?我一拍腦殼,瞧我這腦闊,簡直是榆木疙瘩。當下,在美團訂了鍋貼,小米粥,一份小菜。半小時后接到訂單,回病房交差,父親蠻高興。
由于路癡,我是不習慣一個人遠行的,游山玩水什么的,勞駕誰帶上我,否則,我大有走丟的趨勢。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輕易不獨自出遠門,實在逼上梁山出門,有保鏢才敢前行。父親不是別人,我是被趕鴨子上架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