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浪花詩語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浪花】拆遷大潮(散文)

編輯推薦 【江山·見證】【浪花】拆遷大潮(散文)


作者:美蓉 秀才,2377.0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97發(fā)表時間:2025-04-29 18:27:20

當(dāng)我站在被拆毀的村莊廢墟上,在夕陽的一抹余照里,看著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是那樣的落魄傷感。夕陽西下本就給人頹廢之境,人生末路就是這樣幽暗沉寂嗎?鳥雀歸巢,萬物靜怠,大地如同死寂,沒有絲毫生氣,我的心便疼起來。站在頹廢的土墻邊四望,一片狼藉破敗,老屋沒了,村莊沒了,熟悉的鄉(xiāng)親不在了,親切的鄉(xiāng)音聽不到了,好寂寞,好壓抑,只能逃也似的離開……
   隨著農(nóng)村拆遷進(jìn)城的大潮涌來,我家鄉(xiāng)的小山村也被拆遷了,拆遷戶得到相當(dāng)?shù)牟疬w款,搬遷到城市新民居住樓房。拆遷隊便走進(jìn)村莊,鉤機(jī)長長的機(jī)械手臂伸向平整的房頂,一聲巨響,房頂被搗了一個窟窿,左一個右一個的窟窿逐漸連片,房頂被鉤機(jī)拆毀;接著長長的手臂又推向光滑的墻壁,高大整齊的四圍墻壁,被一一搗毀推倒。聲音轟響,村莊煙塵飛揚(yáng),如同戰(zhàn)場,推土機(jī)轉(zhuǎn)著圈兒推院墻,轟然倒塌的聲音驚心動魄,機(jī)聲隆隆,磚石滾動。一個整潔的小村莊就這樣消失了,破壞一個世界太容易了。殘磚斷瓦狼藉滿地,破損椽檁門窗橫七豎八,曾經(jīng)溫馨的小村莊,眨眼的功夫面目全非,如戰(zhàn)后劫難,也如世界末日的景象,讓人望而生畏。舊物可以重新利用,或者被購走,大小車輛運(yùn)走各種廢舊物資,這里一下子變成廢墟,小南村在行政地圖中從此被抹掉了。
   當(dāng)我再次走進(jìn)斷壁殘垣的村莊時,看到的是破磚爛瓦,房屋倒塌,門窗拆卸,一個個沒有大門的破院子,低矮頹廢的土墻,被拆毀的一個個土圈子,真是滿目蒼夷,荒涼破敗。承載了多代人生活的小山村,就此退出歷史舞臺,畫上了無奈的句號。
   看到這滿目蒼涼,一片廢墟,我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傷感。曾經(jīng)熟悉的街道,熟悉的老屋子,朝夕相處的鄰居,孩子們戲耍打鬧的喊叫,牛羊歸圈的嘶鳴,還有老人在夕陽下的身影,母親坐在院子里捶打陳舊的棉衣,費(fèi)力地晾曬在貨繩上,或者在院子里喂豬,喂雞,為了這些小生靈,她忙前忙后,嘴里不停咕咕嘮嘮地叫著。一副農(nóng)家溫馨的圖畫,至此戛然而止,永遠(yuǎn)消失在浩茫的蕭風(fēng)中,消失在永恒的地平線上。
   我們村莊的建立,傳說年代久遠(yuǎn),是黃姓祖母創(chuàng)建的。這位女祖挑著擔(dān)子,擔(dān)子倆頭裝著一雙兒女,會飛檐走壁,從遙遠(yuǎn)的南方逃難到此。因躲避仇家的追殺,為保住年幼的黃家血脈,來到這荒僻寒涼之地,建起低矮的泥土房屋,居住了下來。后逐漸繁衍,黃姓成為幾十戶的大姓。再后來又來了張姓李姓幾戶人家,村莊逐漸擴(kuò)延,門戶逐年增加。幾姓之間通婚來往,成為十連九親,姑舅連襟,再也分不清有幾重親戚,如何排輩,舅爺?shù)呐畠杭藿o了叔叔家的兒子,親姑嫁給了姨奶的表弟,堂哥娶了三舅奶家的外孫,理還亂斬不斷的親情關(guān)系,變成了一張大網(wǎng),罩住了這些充滿人情世故的山里農(nóng)家。不知怎樣又來了幾戶小姓人家,最終成為一百多戶的一個小村莊,永久性居住在這里,生生不息地繁衍生活著。
   村莊小有小的好處,小國寡民不也是先民們理想的國情嗎?這里是人情社會。小孩子出去玩兒都是和親戚家的小孩兒玩兒,多么熟悉愉快!即使打了架也不記仇,長輩們會送一碗紅豆粥或面片,作為賠禮或慰問,受傷者便理直氣壯受用,看到好吃的東西哭喊之聲立停,一碗吃好的,便撫平了那一顆受委屈的心靈,再不要求公平的宣慰,受難的討伐。
   老人們每日串門兒,也是熟門熟路,姥姥家即姓黃,她要串門兒盡可串去,不是她的老妯娌,就是侄媳們,走到誰家也不讓走,總得吃了飯,有時還要住一夜,只有我和妹妹找了去叫回來才行。有時說是去三侄家串門兒,半路被二侄兒拉了去,或者是三侄家出來,又被六妯娌瞧見了,非讓去不可。所以到了冬天姥姥不回家,我們也用不著找,肯定有吃飯的地方,甚至幾天不回來,我們要找半個村才找到了。我和妹妹一左一右攙扶著姥姥,下雪后街上滑,她雖然穿著套鞋,可也走不穩(wěn),要么都得侄孫侄孫女兒送回來。
   勞動幫工那就更不用說了,蓋房子,娶媳婦兒,給老人送葬,都需要許多家來幫忙。記得我家給二哥蓋新房時,到壩頭割苫柴,就是割灌木荊條,割回了一大馬車,十多個大小伙子,四更天出發(fā),小半夜才回來,這是最吃苦受罪的一項勞動。回來后編成荊條席子,鋪在椽檁上面,然后再抹上泥皮,才算壓苫好房頂。只有至親本家才肯如此幫忙,如此吃苦,不計得失。當(dāng)然親戚家用人的時候,我們也是不遺余力地支持,這樣就省了許多工錢。
   如今這村莊說拆遷就拆了,多么讓人可惜呀。我家被拆毀的房屋是八十年代初建起來的。為建這四間房屋,全家人受盡了磨難,簡直是用汗水打造出來的。那時經(jīng)濟(jì)還不夠富裕,為了蓋房子,省吃儉用了好幾年,我們必須要蓋這房子,因為大哥一直和我們在一塊兒生活,小侄兒都十多歲了,早就應(yīng)該分家另過。在一個家里,住不開不方便,老房子還是五十年代的舊房子,低矮黑暗窄小。全家人討論決定,必須給大哥家建一所房子,讓他們搬出去住。大哥長兄為父,為我們?nèi)腋冻隽俗疃?,讓他?yīng)該有個好的歸宿。
   由于沒錢,無法購買建筑材料,石頭是到山里刨的,土胚是自家閑暇時候打的,黃土也是閑時到野外刨好,再用車馬拉回來,還有和泥用的蒅料(就是細(xì)碎的莜麥、麥子緒、秸),和到土里和泥粘性大,容易抹到墻上,干透后也更結(jié)實。只花錢買了少許的磚和椽檁,這才備齊了料。
   建起四間磚土房特別不易,沒有機(jī)器的幫忙,都是一鍬一鍬鏟出來的。那時剛剛吃飽飯,勞動者都是瘦弱無力,干一天活那真叫精疲力竭,干活的人們飯量也大,每頓能吃三大碗干飯。所以為了籌劃建房,要提前幾年做準(zhǔn)備,攢錢攢糧攢工。攢工就是幫別人家的忙,然后換來別人的勞動。
   尤其脫泥皮,是全家人一起動手才完成的工作。必須是在春天雨水少的時候,哥哥們拉回了幾大車黃土,然后再把蒅柴鍘碎,和到泥里,挑來一擔(dān)一擔(dān)的水泡好陰到。第二天打早和泥,需要男人們穿上長筒雨鞋到泥里踩,非常吃力。然后開始脫胚,放好模具,大哥抹泥,二哥、三哥鏟泥,做好一個泥胚,再做下一個,一天要做好幾百個。做在平整的地面上讓它晾半干,第二天立起來,排好隊繼續(xù)風(fēng)干。干透運(yùn)回院子里,用塑料布蓋上,等著蓋房壘墻用,這一項工作就需要十多個日子。要打好上萬個土胚才夠用,三個哥哥總是汗流浹背,手腳打著泡,背脊被曬破,干不動了就躺在原地睡一覺,歇一會兒,起來再做,真是萬分勞累。
   在農(nóng)村有句俗語,農(nóng)活三大累:脫胚摔泥耪大地。和泥是最費(fèi)力氣的事,黃土粘泥省了一夜更加勁道,鐵鍬插進(jìn)去拔不出來,要把這一大堆泥徹底和勻,三個哥哥也得干倆小時,然后就得休息。把精力使完了,再沒有一點力氣,女人們根本參不上手,就連鐵鍬也拔不起來。
   當(dāng)我們終于蓋好四間四硬腿的磚土房后,全家老小欣喜之極,這是辛苦勞動的成果。我們和母親也搬到了另兩間屋里,不再住低矮的舊房子了。住進(jìn)去后,全家人吃了一頓油炸糕,慶賀喬遷之喜,請來了左鄰右舍,還有許多幫忙的親戚朋友,大工師傅,真是說不出的歡喜。哥哥們也從此松了一口氣,以后再不用蓋房子啦,這房子可以住幾十年,這可是我們的全部家當(dāng),一生積蓄,再想蓋也一分錢沒有了。
   就這樣的幾間寄托著我們?nèi)覠o限深情的老屋,儲藏了我們?nèi)康南才罚詹刂覀兂砷L經(jīng)歷和希望的小屋,從此消失了。本以為它會是我們永遠(yuǎn)的紀(jì)念,是我們最后的留守處,是全家人的根,卻最終并不能保全它。在時代的大潮中,個人的情感意愿,太微不足道了,像風(fēng)中的飄絮一樣,隨風(fēng)任意東西,潰散在時代的風(fēng)云中,形消聲滅,無影無蹤。
   這一曲鄉(xiāng)村挽歌,久久回蕩在我心間。
   (原創(chuàng)首發(fā))

共 2977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鄉(xiāng)村拆遷是社會發(fā)展和農(nóng)村戶口減少的不可必免的陣痛。一座村莊有太多回憶令人惋惜和留戀。農(nóng)人向城市出走,根緣卻依然難舍。文章回憶里的煙火溫情,引人共鳴。這種物質(zhì)提升,精神斷失的感覺,充滿矛盾和糾葛。本文真誠感人,回憶滿滿,留戀與希冀共存,欣賞觸心佳作,推薦文友沉思,共情。【浪花詩語編輯·望雪】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望雪        2025-04-29 18:27:54
  感謝老師賜稿,遙祝春安快樂。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順其自然。
2 樓        文友:美蓉        2025-04-29 19:42:07
  謝雪社百忙中編輯文章,拆遷大潮來臨時,每個人都有陣痛,難舍故土的情懷刻骨銘心。祝社長工作順利!
筆名:陌上藍(lán)鈴。讀書是精神的飛翔,是心靈的寄托。整日在書海中徜徉,見明道如坐春風(fēng),悠悠然寢饋其間。
3 樓        文友:一季闌珊        2025-04-29 20:27:44
  看見美蓉姐姐文章,甚好。正在消失的村莊,未來的趨勢,我們小莊上的老人漸漸離去,房屋開始荒廢,傷感油然而生。
4 樓        文友:美蓉        2025-04-29 21:29:33
  謝謝闌珊弟弟留言點評,拆遷的陣仗勢不可擋,留給人們的是無盡的遺憾。祝弟弟萬事如意!
筆名:陌上藍(lán)鈴。讀書是精神的飛翔,是心靈的寄托。整日在書海中徜徉,見明道如坐春風(fēng),悠悠然寢饋其間。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