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曉荷】雨打浮萍身飄零——杜甫江閣(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曉荷】雨打浮萍身飄零——杜甫江閣(散文)


作者:舟自橫 秀才,1127.0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68發(fā)表時間:2025-04-28 16:18:28
摘要:杜甫在晚年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漂泊流落成都寓住在一所草堂里,詩人飽嘗居無定所之苦寫下《茅樓為秋風(fēng)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倍鸥υ谶@首詩通過自家破屋漏雨的痛苦經(jīng)歷,個人的遭遇升華為天下寒士濟世宏愿“大庇天下寒士”博愛思想的現(xiàn)實基礎(chǔ),展現(xiàn)了杜甫“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文情懷,以及安史之亂后民生凋敝的時代印記。一千多年過去,這句誕生于風(fēng)雨飄搖茅屋中的吶喊仍能震撼人心,當(dāng)前房價高企、住房焦慮成為時代痛點,杜甫這句詩如同一面鏡子,引起古今人性關(guān)懷而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

【江山·見證】【曉荷】雨打浮萍身飄零——杜甫江閣(散文) 從橘子洲頭乘坐穿湘江江底而過的地鐵,步行百多米,到達長沙市湘江大道杜甫江閣,這座為紀(jì)念唐朝詩人杜甫所建的江閣,地處湘江東岸長沙市繁華熱鬧地帶,西臨橘子洲,與岳麓山隔江相望,成為長沙市湘江風(fēng)光帶的一處風(fēng)景獨好。
   唐詩宋詩,唐詩集大成者,首推現(xiàn)實主義代表詩人杜甫,浪漫主義代表詩人李白。這兩位唐代詩歌泰斗的命運的結(jié)局比較悲慘。李白寄人籬下喝醉了酒,“著宮錦袍,因醉入水捉月而死”。而杜甫漂泊湘江以船為家,最后貧病交加死在湘江一條破船上。
   杜甫在晚年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漂泊流落成都寓住在一所草堂里,詩人飽嘗居無定所之苦寫下《茅樓為秋風(fēng)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倍鸥υ谶@首詩通過自家破屋漏雨的痛苦經(jīng)歷,個人的遭遇升華為天下寒士濟世宏愿“大庇天下寒士”博愛思想的現(xiàn)實基礎(chǔ),展現(xiàn)了杜甫“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文情懷,以及安史之亂后民生凋敝的時代印記。一千多年過去,這句誕生于風(fēng)雨飄搖茅屋中的吶喊仍能震撼人心,當(dāng)前房價高企、住房焦慮成為時代痛點,杜甫這句詩如同一面鏡子,引起古今人性關(guān)懷而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
   唐王朝在安史之亂后一蹶不振,杜甫在安史之亂寫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本想安史之亂結(jié)束后回河南老家的杜甫,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個深秋,杜甫顛簸流離從蜀中輾轉(zhuǎn)來到湖南長沙欲投奔舊日好友,正待調(diào)任潭州(長沙)刺史的韋之晉,當(dāng)杜甫風(fēng)塵仆仆趕到長沙,驚聞韋之晉已不幸暴卒。此時,一代文化巨人的杜甫,雨打浮萍身飄零,走投無路的杜甫寄居在經(jīng)常停泊南湖港的舟船中。南湖港附近的長沙驛樓也就成了杜甫送別友人的地方。不久后杜甫在小西門外的湘江邊租了一間簡陋的樓房,杜甫自嘲“江閣”。自此,江閣成為杜甫唯一可以安身的地方。杜甫在長沙湘江邊樓房度過了人生最后兩年,平日里靠賣草藥為生,度過了人生最后一段歲月,留下百余首詩篇,其中在長沙所作50多首記載當(dāng)時凄涼身世的詩作,包括知名《江南逢李龜年》和點出“長沙”之名的《發(fā)潭州》。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一個詩壇泰斗,一個“網(wǎng)紅”歌唱家,安史之亂后命運發(fā)生戲劇性的變化。一位老歌唱家與一位老詩人在飄流顛沛中重逢了。杜甫回憶從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聽李龜年唱歌,到落花時節(jié)江南的重逢,他唱著同樣的曲子,戲臺不再是王府繁花似錦般華美,臺下觀眾不再是王侯將相達官顯貴,只是雨打浮萍身飄零杜甫這樣尋常百姓,幽結(jié)著杜甫四十年的世境離亂,興衰榮辱。落花流水的風(fēng)光,透視了兩位形容憔悴的淪落民間人情聚散。此時此景,世事滄桑,成了時代興衰的一幅典型畫圖,也無情地證實唐王朝開元全盛日已經(jīng)成為歷史的陳跡,一場翻天覆地的安史大動亂,使杜甫和李龜年這些經(jīng)歷過盛世榮華富貴的人,竟然淪落到街頭賣唱的不幸的地步。
   夢一樣的回憶,畢竟改變不了眼前的現(xiàn)實。杜甫寄居長沙湘江創(chuàng)作《發(fā)潭州》五言律詩?;蛲形镌⒁?;或用典言情;或直接抒懷。句句含情,百轉(zhuǎn)千回,創(chuàng)造了沉郁深婉感人至深的藝術(shù)意境,成為杜甫晚年詩作中的名篇。
   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
   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
   賈傅才未有,褚公書絕倫。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傷神。
   杜甫在詩中記敘了夜里在長沙痛飲沉醉而眠,天剛剛亮,拂曉時辰,杜甫乘船沿湘江兩岸的明媚春色開始遠行。茫然四顧,只有江岸上春風(fēng)中飛舞的落花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婉轉(zhuǎn)呢喃似乎在親切地挽留杜甫留在長沙。杜甫用典傳情,西漢賈誼才能世上少有,初唐褚遂良書法絕倫無比。筆鋒一轉(zhuǎn),直抒胸臆,描述這兩人在不同的時代都曾名高一時,也都是被貶抑而死,這樣不堪回首的往事令人黯然神傷,以此,杜甫發(fā)出對自己身處逆境悲戚命運的呼喊。
   公元770年的冬天,杜甫攜帶一家八口,浩浩蕩蕩,從湖南長沙啟程,沿湘江北上前往岳陽。在一個風(fēng)雪交寒的冬夜,途中臥病舟中的杜甫苦力掙扎寫成絕筆之作《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全詩最后四句:“葛洪尸定解,許靖力難任。家事丹砂訣,無成涕作霖!”體弱多病的杜甫在一字一淚的哭訴:我衰病如此,定將像晉朝的葛洪必死無疑,已經(jīng)無力像漢末許靖那樣拖家?guī)Э谶h走安全之地。家事像空有丹砂訣而煉不成金那樣難以維持,怎不叫人淚下如雨啊!這位詩圣希望親友在自己死后,能夠伸出援助之手照顧家小。這飽含深情的哀鳴令人潸然淚下。讀者不僅看到杜甫在垂死之際,仍然為家小操心的慈祥而悲切的老人,更看到一位在生命的最后念念不忘國事,為天下而憂慮的愛國者的崇高形象。杜甫寫成此詩后不久,便在由長沙前往岳陽的這條破船上離開了人世。杜甫的人格也被認(rèn)為是中華民族文人品格的楷模。自晚唐兩宋后,杜甫逐漸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xué)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后世尊稱他為“詩圣”。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難以想象,唐王朝一代文化巨人晚年居無定所,是那個動蕩不安年代生動的寫照,杜甫心系天下,多么渴望天下百姓安居樂業(yè)。當(dāng)年杜甫漂泊湘江,窮愁潦倒,寫下“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毙蹨喆髿獾脑娋?,后人為懷念這位“窮年憂黎元”的詩人,清康熙年間,長沙文人名士提出為杜甫修建江閣、詩碑,立塑像,以紀(jì)念詩人。此后,這種呼聲一直沒有停止過。直到?2002年,長沙市人民政府決定在長沙市河?xùn)|城區(qū)西湖橋正式修建杜甫江閣,三年后,一座園林仿古建筑杜甫江閣,巍然屹立在長沙湘江東岸繁華地帶,建成后的金碧輝煌的杜甫江閣供世人憑吊一代詩圣,成為長沙市文化建筑地標(biāo)。
   登上杜甫江閣四樓回廊,品味杜甫的詩,憑欄縱目遠望,飛檐翹角,碧水夕陽,湘江北去,落日映紅了湘江水,拉長了波光粼粼的倒影,疏影婆娑,一條巨大船舶的影子,緩緩輾碎了一江瀲滟的紅波,宛如灑滿金光閃爍的碎金。橘子洲頭對岸岳麓山蜿蜒起伏山脈形成一道屏障,遠山近水,落日熔金。我一直守候拍攝湘江夕陽余暉,終于等待到光芒四射云霞沉浮逶迤山脈,云蒸霞蔚,丹霞似火,水天一色,恍然,一個憂國憂民的杜甫凌波而來。天空漸漸由橘紅淡化為灰白色云朵,薄霧輕籠,朦朦朧朧,夕陽里最后一抹落霞,終于與暮色融為一體。

共 2475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篇文章以杜甫江閣為引,串聯(lián)起詩圣杜甫的坎坷人生與不朽詩篇。從安史之亂后的漂泊流離,到在長沙寄居舟船、以詩抒懷,杜甫將個人悲苦升華為對天下寒士的悲憫,其 “窮年憂黎元” 的情懷在《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等詩作中盡顯。文章通過解析《江南逢李龜年》《發(fā)潭州》等名篇,展現(xiàn)出時代變遷中詩人命運的沉浮,以及其作品對歷史滄桑的深刻映照。如今矗立的杜甫江閣,不僅是對詩圣的緬懷,更成為連接古今的文化紐帶。當(dāng)作者在閣中眺望湘江落日,歷史與現(xiàn)實在此交融,既讓人看到杜甫一生的困頓與堅守,也感受到其精神跨越千年的永恒價值,彰顯出文化傳承的深厚力量與獨特魅力。感謝賜稿曉荷,佳作推薦共賞!【編輯:汪震宇】【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4290018】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4-28 16:19:22
  文字優(yōu)美如詩!循著杜甫江閣,講述詩圣坎坷一生與家國情懷,詩景交融,讓千年詩魂在湘江畔鮮活重現(xiàn)。
2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4-28 16:19:41
  視角獨特深刻!將杜甫詩作、人生際遇與江閣今昔結(jié)合,既有歷史厚重感,又含人文溫度,讀來韻味悠長。
3 樓        文友:何葉        2025-04-29 21:42:11
  恭喜精品!加油!
何葉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