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韻●暖】南津關(guān)大峽谷原生十景(七律)
1.鎮(zhèn)龍雄關(guān)(三道關(guān))
其一
雄踞源頭第一篇,嶙峋古道接云煙。
巍巍巨石擎天立,莽莽虬藤匝地纏。
大禹揮鞭驅(qū)孽障,茶商越嶺販巴川。
千秋鎖鑰滄桑閱,鐵馬金戈化碧漣。
其二
夔門劈浪鎖辰星,五億年光壘石屏。
赤甲千尋懸劍閣,碧溪九曲走雷霆。
禹王斧鑿痕猶在,孽骨沉沙跡已暝。
欲問洪荒誰執(zhí)???天河倒掛玉壺青。
注:三道關(guān)是古茶馬鹽道(湖北至四川)的必經(jīng)之地,屬純天然驛道,關(guān)口巨石矗立、巖壁險峻、植被密集、怪藤成林、一步一景、渾然天成,是“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的要塞。
2.鯤鵬鏡湖(大鵬展翅)
其一
玄冰初破鑒天開,昌意真精孕玉胎。
云臥琉璃收楚岫,月移珠斗浸瑤臺。
扶搖直欲摶風(fēng)起,清淺何妨抱影徊。
莫道北溟深萬丈,此中可納九州埃。
其二
一翼鴻蒙落未央,云濤怒卷勢蒼茫。
危崖怒目驚雷裂,絕壁懸翎蔽日光。
九萬扶搖追海運,三千砥礪溯洪荒。
而今暫借煙霞駐,待與星河共頡頏。
注:昌意為黃帝的次子。鯤鵬鏡湖位于景區(qū)干半頭區(qū)域,大鵬展翅下方。干半頭這個地方之所以叫“干半頭”,是因為上游大量的流水至此則人間蒸發(fā),不見了蹤影,整個峽谷唯有此處不見流水,故名干半頭。這和地質(zhì)構(gòu)造有關(guān),原來這里有地下暗河,上游豐盈的流水到達這里后,都從地下暗河流走了。故這里被當(dāng)?shù)匕傩辗Q為“干半頭”,也是為了鎮(zhèn)住孽龍。鯤鵬鏡湖一側(cè)山體呈大鵬展翅狀。大鵬展翅峰高約88米,寬近108米,危崖聳立,雄渾有力,氣勢磅礴,充滿雄偉之氣。山中巨石酷似鷹頭,矗立山巔傲視群雄,山壁如翅,若垂天之云,似展翅欲飛,扶搖直上九萬里。當(dāng)?shù)亓鱾髦粋€說法:黃帝次子昌意的正妃昌仆又名女樞,一天晚上看到天空有“瑤光之星貫月如虹”的異象,并因此心有所感而懷了身孕,后來生下了顓頊。顓頊成為天下共主后,始都窮桑,又遷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陽)。據(jù)說他在位七十八年,活了九十八歲,死后變成一條叫鯤的大魚,化而為鵬。這個鵬很大,僅憑它的脊背,就說不清有幾千里。它張開翅膀振翅而飛,翅膀就像遮天的烏云。它也是龍的天敵,之所以來到這里,是因為鯀是顓頊的孫子。金翅大鵬鳥攜妻帶子前來幫助鯀鎮(zhèn)守。它以嘴啄地,泉水噴涌成湖;輕揮金翅,奇峰亂石夷為平地;插柳布陣,瞬間成蔭,柳絮紛飛形成降龍之勢。萬物之母地母娘娘為促進大鵬鳥兒女在此生生不息,留下陰元洞天助其繁衍,長年累月演變成降龍一族,人人具有降龍異能。
3.降龍部落
懸梯百轉(zhuǎn)叩穹蒼,燧火巖龕隱劍芒。
部落銅錞鳴夜月,柳林血酒祭斜陽。
苔封棧道洪荒跡,風(fēng)卷殘云漢界霜。
莫訝石紋藏卦象,星圖原是祖靈章。
注:懸梯指叢林穿越的消費項目,值得體驗。降龍部落為一山間盆地,是整個峽谷中腹地最為空闊的地段,在這片茂密的柳樹叢林里,植被蔥蘢,溪流淙淙,奇石林立,云霧纏繞。此林乃大鵬鳥插柳布陣鎮(zhèn)壓邪龍遺留的千年柳林,降龍族建立的村落就叫降龍部落。上古時期,環(huán)境惡劣,猛獸疾病肆虐,降龍部落人為了在此生存下來,不分男女長年習(xí)武,主要負(fù)責(zé)降龍馭獸的職責(zé),不僅保護了部落少受獸族的傷害,武力強大他們也更容易獵取野獸、魚等食物和抵御外族入侵,也得益于太陰地母的神助攻,人丁十分興旺,為了保持血脈純正,他們禁止與外族通婚。進入降龍部落你一定會感受到不一樣的體驗和風(fēng)情。
4.游龍長潭
蒼虬蛻甲化澄泓,碧落瑤池一線傾。
石髓千年凝翡翠,日光半刻碎瓊瑛。
臨淵欲解魚龍篆,掬月方知天地清。
莫問寒潭深幾許,青冥倒掛是歸程。
注:相傳此潭乃龍九死里逃生后泅水喘息的地方,而且斗折蛇行,人們形象地稱其為游龍長潭。春夏期間,鳶尾花、彼岸花次第綻放,游人至此,衣袖展而云霞飛,蓮步移而香風(fēng)起,可謂氤氳馥郁,霧朦雨疏,如童話仙境。從此往上千米,崖壁上有彎彎曲曲的懸空索道,是茶馬古道的遺跡,你可以好好體驗一把臨潭而攀的探險刺激。沿棧道而行,則若緣溪探幽,可望兩山排闥,聞百鳥翠鳴,賞堅如磐石的宜昌楨楠,路盡谷深,龍?zhí)懂叕F(xiàn)。
5.寶蓮飛升(牛肝馬肺)
其一
蓮臺九品出塵寰,石綻金輝耀百蠻。
法雨每隨云鶴至,梵鐘時共峽猿還。
三生石上菩提種,五色光中舍利山。
莫道飛升須羽化,此心明鏡即禪關(guān)。
其二
誰懸肝膽向高穹,地脈平通太始中。
倒掛金鉤垂玉乳,斜飛素練走霓虹。
千年石髓凝霜白,萬壑泉聲帶雨濛。
應(yīng)是神農(nóng)遺寶匣,故呈珠翠瀉崆峒。
注:寶蓮飛升又名牛肝馬肺,瀑布寬約30米,高達50米,經(jīng)過千萬年的山泉孕育,形如蓮瓣的鐘乳石,倒掛金鉤,層層疊疊,直上崖頂。瀑水自山頂而下,飄飄灑灑,綿綿不斷,似噴灑甘霖,陽光照射下,彩虹飛架,美輪美奐。因瀑布巖體外形酷似牛馬心肺,故名牛肝馬肺瀑布。
6.嬉龍巖窟(六疊泉)
其一
鱗光倏忽隱巉嵐,石鼓砰訇震碧潭。
云竇暗通滄海脈,苔紋密篆禹王函。
蟄雷欲醒重淵夢,殘甲猶銜太古憨。
莫向幽泉窺造化,一渦星雨已沉酣。
其二
地裂奔雷萬壑開,銀河拋落九天來。
一弦跌碎千峰雪,六疊翻成白玉臺。
亂沫浮沉云影動,空潭吞吐日光回。
天公試手調(diào)宮羽,山水鏗然奏壯哉。
注:嬉龍巖窟又稱六疊泉。溪水在幽深的地縫之中,攜奔雷之勢,左沖右突,一路急跌直下,形成總落差達180米的六道飛瀑和六個深潭,瀑連潭,潭接瀑,瀑飛潭動,串聯(lián)于溪谷,相隱于谷底,恰似在演奏一曲澎湃激昂的山水交響樂曲,給大峽谷帶來扣人心弦的動態(tài)之美。
7.紅顏落淚
其一
紅顏泣血墜危涯,直下訇虺濺玉花。
素練千尋垂絕壁,珠簾一線曳輕紗。
苔痕疊厚奇峰聳,石髓凝堅異彩華。
龍嘯鳳啼皆是淚,此身長伴赤霞賒。
其二
危崖泣血化珠紗,素練雙垂動紫霞。
雨沛云崩翻雪浪,風(fēng)微玉碎散星華。
苔丘逆勢凝龍骨,石髓經(jīng)年印鳳痂。
千古纏綿沉碧落,一川紅淚蝕蒼涯。
其三
龍珠暗隱碧蘿春,滴碎空山萬古塵。
苔印胭脂凝月魄,波搖鬢影浣星津。
情天有裂媧難補,恨海無槎淚自湮。
莫怨流光銷玉骨,清溪猶照舊時顰。
注:紅顏落淚瀑布是景區(qū)的核心景點之一。從布滿紅色礦物質(zhì)的峭壁上,兩股清流從天外轟然而下,雨量最大時幅寬達數(shù)十米,隨風(fēng)搖曳,十分壯觀。雨量少的時候,則如一線珍珠,飄飄灑灑,婀娜多姿,好似一位風(fēng)情萬種的女子淚水簌簌落下,故名紅顏落淚瀑布。這個瀑布還有個異常奇特的現(xiàn)象,細心的游客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世界各地,凡瀑布的下方,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素潭,但這里如此壯觀的瀑布下方,雖經(jīng)千百年的沖激,竟然沒有凹陷下去,反而越積越高,形成了一個個凸起的小丘,小丘的表面,鋪上了一層厚厚的蔥翠青苔。隨著歲月的更迭,青苔在激流的沖激下,沒有衰退和減少,反而越積越厚,形成獨特風(fēng)采(實際是礦物資堆積鈣化所致)。在2020年12月12日首發(fā)于江山文學(xué)網(wǎng)的《下牢記》一文中記載,龍九被追殺,鳳儀沿著嶙峋怪石跌跌撞撞跋涉至龍九對面的崖頂,無能為力的她看到龍九的慘狀,心如刀割,淚水瞬間化成了珍珠般的瀑布簌簌而下,故名紅顏落淚瀑布,也稱泣血紅顏。
8.鎖龍奇潭
其一
滾滾清流走玉淵,鯀王遺鏃尚森然。
摩崖鐵色凝霜刃,墜瀑龍腥漫雨煙。
百尺寒湫沉鎖鏈,千秋戾氣化漪漣。
補天若許重?fù)]斧,再劈西陵一脈泉。
其二
寒鐵沉沙錮怒潮,苔封鱗甲隱蕭寥。
雷崩石罅罡風(fēng)嘯,月淬淵心劍氣遙。
九曲玄機藏卦象,一泓幽邃接星杓。
莫言此地?zé)o龍跡,云涌深潭欲化飂。
注:溪水奔流至此,自20多米的高空一瀉而下,聲似雷鳴,峽谷深潭橫亙,兩岸峭壁如削。潭深16.8米,是整個大峽谷最深的潭。相傳鯀(大禹之父)為治水曾將作惡的蛟龍鎮(zhèn)于下牢溪,后蛟龍?zhí)用摵蟊货呌描F鏈鎖于此處潭底,故此潭得名鎖龍?zhí)丁?br />
9.媧皇蒼穹(藏幽窟)
其一(新韻)
斷鰲曾此祭蒼冥,石裂穹廬斗柄橫。
五彩熔痕凝舊雨,千年罡氣化流螢。
攀崖欲觸補天屑,俯首驚窺列宿枰。
莫笑女媧遺巨壑,人間猶待煉真形。
其二
空山忽見玉盤飛,暗結(jié)冰綃掩翠微。
石筍垂花凝月魄,苔紋篆壁印辰暉。
媧皇煉寶遺蓮影,龍女銜珠浣霧衣。
坐看幽泉清露碎,星移斗轉(zhuǎn)不知歸。
注:媧皇蒼穹又名藏幽窟。溪水跌宕而下,成一小瀑,瀑下蘊藏幽泉,瀑旁山壁凹陷,石筍林立,鐘乳倒懸,成一天然石窟,窟中有一巨石突出,成人形狀,足踩巨大石蓮,初見,首似觀音側(cè)臉,細觀之,又頗似媧皇蒼穹。
10.龍鳳飛瀑(金蟾瀑布)
其一
雙流垂練破鴻蒙,雷碾冰綃濺玉虹。
龍爪掀云鱗乍現(xiàn),鳳翎掠日影初融。
聲吞楚峽三千嶂,氣撼巴山十二宮。
莫道飛湍終入海,時光亦可印崆峒。
其二
金蟾蛻甲化靈磯,吐納云霞接紫微。
雪沫翻空凝玉屑,虹霓飲澗展朱旂。
客尋幽峽繩為徑,人叩玄關(guān)石作扉。
月魄夜深銜露過,星芒萬點濺青衣。
注:龍鳳飛瀑又名金蟾瀑布。瀑流順巖石飄灑而下,如煙似霧,輕紗曼妙。雨后天晴時,彩虹萬丈,奇幻壯觀,是戶外專業(yè)旅游愛好者開展溪降活動的絕佳勝地。相傳真龍上天時,金蟾子前來引路,發(fā)現(xiàn)此地山水時宜,為風(fēng)水寶地,遂化為金蟾巨石,仰天承露。
詩外話:筆者在南津關(guān)大峽谷景區(qū)工作多年,工作期間完成了景區(qū)導(dǎo)游詞撰寫、景點命名、撰寫景區(qū)神話故事等。雖然現(xiàn)在沒有繼續(xù)在景區(qū)工作,但是對景區(qū)一直保持著高度關(guān)注。根據(jù)2020年5月8日和2021年10月18日分別首發(fā)于江山文學(xué)網(wǎng)的《南津關(guān)大峽谷賦》和《世界該有神圣感》,可見南津關(guān)大峽谷景區(qū)值得一游。“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三峽南津關(guān)大峽谷隸屬宜昌市夷陵區(qū),坐落于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與葛洲壩之間,現(xiàn)代水利文明與遠古自然造化彼此相惜,賦予了南津關(guān)大峽谷更加莊重和自信。一脈清澗繞行于峰叢林木之間,相傳上古時期,治水英雄大禹之父鯀,在此將孽龍鎮(zhèn)于谷底的溪流之中,故大峽谷又稱為下牢溪和白馬大峽谷。
南津關(guān)自古就是“雄當(dāng)蜀道,巍鎮(zhèn)荊門”的天然關(guān)卡,全長8000米的核心景區(qū),兩岸峰巒攢峙,重山如闕,是距今五億年前的寒武紀(jì)標(biāo)準(zhǔn)地層、國家金釘子地質(zhì)公園的組成部分之一;碧藍澄澈的溪水上,水光浮翠,倒映林嵐,靈動與靜謐結(jié)合,剛烈與溫柔相濟;峽谷之畔的牛坪古寨、廟宇保存完好,記錄著峽江人的智慧和信仰。
峰回多姿、溪水流長,溯溪而上,山水秘境之中不僅掩藏著韻味悠長的遠古傳說,更有“鎮(zhèn)龍雄關(guān)”“鯤鵬鏡湖”“降龍部落”“游龍長潭”“寶蓮飛升”“嬉龍巖窟”“紅顏落淚”“鎖龍奇潭”“媧皇蒼穹”“龍鳳飛瀑”等著名的“原生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