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過往】兒時走過的石板橋——攀桂橋(散文)

精品 【曉荷·過往】兒時走過的石板橋——攀桂橋(散文)


作者:shmyr 秀才,2197.8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47發(fā)表時間:2025-04-27 17:59:33
摘要:原創(chuàng)首發(fā)

【曉荷·過往】兒時走過的石板橋——攀桂橋(散文) 兒時走過的這座石板橋,叫攀桂橋,座落在華林富樓村。它既是通往外婆家的溫馨之路,也是我每天上學的必經(jīng)道路。這座橋,帶給我滿滿的回憶??!它承載著我童年無數(shù)的歡樂。
   記得每次上下學經(jīng)過這座橋時,我和小伙伴們必定要在此嬉戲——一個個站在那個石尖尖上,像無畏的戰(zhàn)士,張開雙臂,縱身一躍。當身子穩(wěn)穩(wěn)地落在下面的沙坑上,人沒有摔倒,這是最厲害的高手,我們都會向他投以羨慕的目光。同樣,誰若是從石尖尖那里,像稱砣一樣砸下來,那是要遭到眾人哄笑的。
   雖然這個石尖尖離沙坑不會超過三米高度,但我剛開始向下跳時,心里還是有點膽怯,總也跳不好。每次落下,不是把屁股摔疼了,就是把腳崴了,得好幾天緩過來。更多的時候是整個人都跌倒在沙坑里,弄得滿身沙子,臟兮兮的。不過只要沒摔傷,一切都不是事。
   而有些男孩子,他們連書包、飯盒都不用拿下,直接挎著書包,一手拎著飯盒,像飛翔的小鳥一樣自由落體。看得我羨慕不已。后來我跳多了,慢慢也悟出了門道?!钪匾木褪钦驹谀莻€石尖尖上時,一定要先保持身子的重心穩(wěn)了再發(fā)力,跳下去姿態(tài)才會優(yōu)美,落地也平穩(wěn)。我吃虧就在這里,人在石尖尖上還是搖搖晃晃,閉上眼就跳,還不一頭栽了。
   小學畢業(yè)后,經(jīng)過石板橋就越來越少了。參加工作后,歸家之路就愈發(fā)稀少。后來隨著交通的不斷發(fā)展,村村都修上了水泥公路,石板橋更是離我越來越遠……近三十多年都未曾踏足那座石板橋了。
   2020年5月,我與兩個表妹梅梅和云云等一行7人來到富樓,去感受《詩經(jīng)》中彩擷的歡愉——摘蕨菜、摘野草莓。當目光觸及不遠處的那座石板橋時,我們都有點小激動,梅梅和云云小時常被外婆帶著往來我家,這座石板橋也是她們的美好記憶。于是,我們一起站在那里定格了一張合影。
   也正是此次之行,讓我對橋上凹刻的那行字發(fā)生了濃厚興趣,回家后,我在百度搜索了不少資料,后來又想起一位好友曾在微信群分享過這方面的文字和圖片。一番對照,我才知道自己小時候經(jīng)常走的這座橋,原來它有一個很美的名字——攀桂橋。
   這個橋名,字面寓意非常好,涵義深刻,有通過此橋登峰折桂之意。后來又因為這個橋名,讓我又撲進了另一段人文歷史里——桂巖書院。
   桂巖書院,距今約1200年,是由唐代幸南容(國子監(jiān)祭酒)退休回鄉(xiāng)后所創(chuàng)辦?!八墙鳉v史上第一所具有教育功能的私家書院,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家族書院之一”。幸南容是華林洪城村人。書院就建在洪城西邊處,因1958年修建上游水庫,書院的遺址全部淹于湖底。
   因為富樓距離桂巖書院不遠,取橋名的先祖,自然希望子孫后代從此橋經(jīng)過,受到桂巖書院的文化熏陶,一個個都能勤奮努力,學業(yè)有成,最終考取功名,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兒時走過的這座石板橋,恰似一卷被時光反復摩挲千百遍的詩集。盡管如今橋面兩側(cè)長滿雜草和藤蔓,也極少有人從那里走過,但是先祖?zhèn)冃藿ㄋ鼤r的美好愿景和質(zhì)樸期許,卻始終在青石縫間低語,從未曾消散……
  

共 1205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篇文章以攀桂橋為線索,將童年記憶與歷史文化巧妙交織。石板橋不僅是作者兒時往返家校、嬉戲玩鬧的場所,承載著無憂無慮的歡樂時光,更串聯(lián)起與表妹們的共同回憶,成為情感聯(lián)結(jié)的紐帶。文章從橋名溯源,引出桂巖書院這一歷史文化坐標,道出古人賦予橋名“登峰折桂”的美好期許,讓這座普通的石橋承載起深厚的人文底蘊。時光流逝,石橋雖被冷落,但它見證的童年歡樂、承載的文化寓意卻歷久彌新。文章借橋?qū)懭?、寫情、寫歷史,既有對往昔歲月的眷戀,也有對傳統(tǒng)文化的追溯,在平凡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義,余韻悠長。感謝賜稿曉荷,佳作推薦共賞!【編輯:汪震宇】【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F202504300003】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4-27 18:00:50
  文筆細膩動人!一座石板橋串聯(lián)童年與歷史,既有童趣回憶,又含文化底蘊,讀來滿是溫情與感慨。
回復1 樓        文友:shmyr        2025-04-27 21:58:06
  汪老師神筆手,辛苦了!
2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4-27 18:01:23
  故事充滿韻味!從兒時嬉戲到橋名溯源,將回憶與歷史交融,平凡石橋藏著無盡詩意與期許,引人入勝。
回復2 樓        文友:shmyr        2025-04-27 21:57:07
  盡管現(xiàn)在的攀桂橋,被人們冷落,被雜草包圍,但她承載的文化寓意卻歷久彌新!
3 樓        文友:shmyr        2025-04-27 21:44:39
  謝謝汪老師,辛苦了!
在浮世煙火里,修一顆清歡心
4 樓        文友:何葉        2025-04-30 18:37:30
  恭喜姐有又一精品!姐真棒!
何葉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