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東籬】秦磚青詞(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東籬】秦磚青詞(散文)


作者:懷才抱器 榜眼,36486.2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05發(fā)表時間:2025-04-26 06:08:24
摘要:直到我觀摩了居庸關的“疊翠書院”演示的秦磚制作流程,再返回登上長城,每一粒秦磚仿佛是沉淀了風骨的文字,不必求解,便激發(fā)出我的抒情。


   站在居庸雄關上,我的手中沒有拿石筆、粉筆,若執(zhí)筆,我想在每一塊秦磚上寫下一個形容詞。當然,想法而已,出于保護,連呵一口氣,都怕傷了長城秦磚的肌膚紋理。我以指為筆,沿著云臺四圍,順著漸隆而上的城墻,摩挲了一遍又一遍,我把手溫傳遞給筑起城墻的每一塊秦磚。時空可對接,也可重疊,此時,我便是和每一個接觸長城上秦磚的人握手,秦磚,成了遠隔時空的密碼,密碼無聲,我心怦然。
   在秦磚上,我不相信所有的筆,都無法力透“磚”背。唯有溫度,可以穿透到磚體,把我的崇拜和虔誠傳遞給兩千年前的世界。
   關于秦,我們知道它結束割據(jù),一統(tǒng)六國,普天歸一。它對于中華文明的貢獻,每每歷數(shù),我們都會為之自豪,單說它統(tǒng)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就足以讓人類的文明駛入快車道。我想,在建筑藝術上,一座萬里長城,就足以讓人類為之永遠禮敬。到了居庸關,當然我要被這雄關險隘的氣勢震懾震撼,但我想看看到底是用什么構筑了這萬里長城,天下雄關。秦磚,當我緊緊抱住那塊臥于女墻一端的那一塊,我便想到了一個詞“秦磚漢瓦”,秦磚,我把它列入“三統(tǒng)一”之后,而且是不朽的存在,度量衡、秦貨幣、包括文字(大篆小篆),都已演變,難尋模樣了,唯獨秦磚,還在撐起秦的歷史,穿透漫長的時光,青色不改,方正無毀。我想,如果沒有秦磚,漢瓦就不會誕生,秦磚立屋,漢瓦覆頂,秦磚為基,漢瓦為飾,迭代的文明,有機融合搭配,從此奠定了以安居為特點的文明形態(tài)。幾千年無改,滄桑不能使變。
   我在心中,已經(jīng)“竊”得一塊站在居庸關城墻上的秦磚了,它是我的文物,已經(jīng)典藏于我的靈魂之中。我久久地抱住那塊秦磚,并未引起巡城保安的注意,而且他立定看著,似乎也贊賞和羨慕我的舉動。
  
   二
   一粒粒秦磚,見證了長城的巍峨不倒,見證了時光敗給長城的歷史,五千年文明的一半時間,被秦磚延續(xù)下去,秦磚壘砌的長城,成為一部中國史,要問這部立體巨著,用了多少字,世上無一人能夠點數(shù)字數(shù)的多少。每一粒秦磚,都是一個漢字,其遣詞造句的方法,多少人也沒有分析出一個格式,或者是所以然,于萬千變化之中,或奇崛,或纏綿,或斗折,或蛇行,或直驅(qū),或繾綣,都統(tǒng)攝在一個“城”上,主題一貫,從不離題,離題萬里,從不和長城有關。
   你能從一塊磚頭上讀出什么?保安問我。這真的是一個好問題,啟發(fā)了我深讀熟思的想法。
   青色即玄色,是三原色之中居首的永恒色系。蛻變,斑駁,遜色……這些詞不能拿來形容這種顏色,時光不能改,滄桑不能褪,如此耐久,沒有任何一色可與之比拼。于是詞人創(chuàng)造了“只此青綠”的詞話,青色在中國文化中散發(fā)著恒久恒遠的魅力。我見識的紫漆的朱門,十年八年,漆色斑駁,滿目滄桑。而秦磚裸露于歲月的風霜,經(jīng)過漫長的兩千年時光的洗濯風化,雖有的殘掉了邊角,卻依然不改穩(wěn)重的青色。
   秦磚,創(chuàng)造了泥土為肌理的藝術。一粒粒研磨的砂礫泥坷,相依相偎,涌進磨具,遂成規(guī)格,置于高溫,遂成堅硬。我以指骨敲擊,聲遠而脆,細看,磚體無孔,相擁數(shù)千年,彼此密致,互不相離。后人稱秦磚為“鉛磚”,足知其重,不必抱著掂量。沿著居庸關云臺向上,我繼續(xù)撫摸,居然發(fā)現(xiàn)一磚上還有太陽紋,該不是太陽日日照射所致吧?據(jù)說,在建造長城的中后期的制磚,已經(jīng)有了藝術成分的加入,在紋飾上,有米格紋,幾何紋等藝術特色出現(xiàn),有的在磚頭一側還有戳印文,以記出自何年。關于秦磚的比喻,最有份量的是“士兵鎧甲”,如此說,壘在長城,就是為長城的龍軀披上了鱗甲。多么精湛的藝術構思啊,已使多少錦繡文章失色。
  
   三
   我站在長城垛口前,思緒萬千,如果換成一塊塊石頭替換這些秦磚如何?可能都扛不住風化吧,而秦磚,藐視風化過程,安然于時光里,僅從秦磚看,中華文明是最有質(zhì)量的文明,不是稍縱即逝,而是笑看春秋。
   我把秦磚喻為構筑長城的一個個詞語,幾塊秦磚就譜成一闕“清詞”,突然覺得詞格太婉約,太綿軟,不能表達秦磚的筋骨之強。我想到了“青詞”一語,青詞是用于通神的禱辭,原是用青藤紙書寫,故稱。而對中華民族的“禱辭”卻是寫在青綠連綿的千峰萬巔之上,多么相似,何其神通!青詞禳災祈福;秦磚,相疊為城,護佑中華民族的安危。青詞,帶著虛妄的色彩,而秦磚卻是以臨危而置的姿態(tài),真正地抵御異族的木撞石擊,甚至到了近現(xiàn)代,也經(jīng)得住戰(zhàn)火硝煙的考驗,依然巋然。秦磚也是一粒粒藥片,勝過麝香壯骨丸,最治軟骨病。中華民族的禱辭,寫在一塊塊秦磚,寫在生生不息的長城長上。
   放眼居庸關下的道路、洼地、村落,我想尋找那些燒制這些秦磚的窯堆,曾經(jīng)的火窯,早就熄滅了火光煙霧,也許,當長城站起的時候,那一窯一窯的煙火就應該踏滅,讓帶著窯溫的秦磚站在山峰上,去迎接更猛烈的硝煙。
   夏綠秋黃,長城蜿蜒其間,盡管風景的輪序,讓長城一直這樣的年年靜默,我卻覺得它如此才是幸福的,“不戰(zhàn)而‘退’人之兵”,長城就應該是為此而存在,我多么希望它總是以毫無用處的單純建筑藝術而存在,事實上,它也只是在每一個歷史轉折的關頭,才發(fā)揮著作用,刻記了歷史更迭的符號。
   中華民族文明起源于火種,長城誕生于火種。燧人氏之燧木取火,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時代。被喻為火神的祝融,到踏著風火輪的哪吒……人們一次次將火作為改變?nèi)祟惖墓ぞ呱踔潦巧窳沓绨?。正是這種崇拜,才有了窯火燒瓷、爐火鍛青銅的發(fā)明,于是,至于秦代,才有了沿長城點燃的千窯火光。如此大規(guī)模地運用火的時代,最先盛行于中華。
  
   四
   窯火燒秦磚,秦磚筑長城,火的熱情,永遠在長城的秦磚上熊熊,陽光射向長城每一磚,點燃著秦磚的火焰,仿佛是城墻邊沿掛著一盞盞不熄的燈,這也是照耀守城的將士前仆后繼的精神力量。數(shù)千年,每一代人的禱辭,都刻在每一粒秦磚上,萬里長城,刻著多少禱辭?如果曾經(jīng)守城的人,有記日記的習慣,那該多么好,后來人不必猜想,直接搜集起來,集成“長城青詞”……
   讓我感到最欣慰的是,在居庸關的“疊翠書院”里,我找到了秦磚制作的工藝介紹,感謝現(xiàn)代科技,以動畫還原了秦磚制作的繁雜流程。
   取土,以粘性土為宜,“粉而不沙”為上;成泥,以牛踩踏,節(jié)省人力;入模,分巨磚模和小磚模,便于因形采用;刮平,使之規(guī)整;曬干,使之成型;入窯燒制;架磚,沿風道送風吹起猛火;以經(jīng)驗來掌管火候,減少廢品率。可以說,至秦,制磚工藝已臻爐火純青了。
   人們常用“聚沙成塔”形容積少成多,也表達著以小成大的艱巨,其實,取土為磚,也是同樣的道理。在秦磚上,同樣寄托著生活的哲學。
   秦磚工藝堪稱藝術。我在書院的秦磚工藝介紹里得知,大量的秦磚是以雙龍陰陽交會呈現(xiàn)的,構圖精美,拙樸古老,氣勢不凡,磚面以鑄陽文居多,少量陰文,其戳印文多以篆隸字體為主。于此看來,這些秦磚就具有了里程碑價值。同時,也讓我深刻理解了為何人們把長城形容為一條巨龍的原因,不僅是我們?nèi)庋劭撮L城的觀感,而且每一磚都是將中華圖騰滲透其中,骨子里帶著龍的精神。無論是細節(jié),還是宏觀,龍作為圖騰,已經(jīng)注入長城的每一個細胞。每一個中華兒女,被稱作“龍的傳人”,我想,這不僅了一種認祖歸宗,而且,曾經(jīng)的祖先以秦磚為龍的鱗片,附著于龍軀,構筑了中華龍的神圣物象?!坝餐翢裏敫G,高崗輿巨石”,這就是成龍的艱難過程。
   秦磚,不僅是長城的建筑材料,更是漫長文明歷史的見證者,真正的游覽長城,應該先俯身聽聽秦磚的絮語呢喃,去尋找那些掩埋在塵埃中的歷史故事,哪怕是支離破碎,我們都會用長城精神為之縫補銜接,變得完好。
  
   五
   當我理解了那些飽經(jīng)烈焰和硝煙的秦磚,我不能不放飛想象,站在秦磚鋪就的城墻上抒情。
   每一塊秦磚,都是長城的奠基石,都鐫刻著我們中華民族的禱辭,佑福萬古。
   你是青詞禱語,祈福并守護著中華民族的安寧,第一次認識到,只是進香禱告,無濟于事。
   秦磚無弦,卻在時光里彈著宮商角徵羽五音,多么希望曾經(jīng)的將士,在硝煙暫停時,靜依秦磚,帖耳細聽,讓音樂消去他們的一身疲憊,愈合他們的遍體鱗傷……
   秦磚,讓足下生風,生鏗鏘踢踏之風,一奔就是萬里之遙,把我們的理想輸送到很遠,長城就是為了奔向詩和遠方。
   我無需從古籍中尋找古風,秦磚渾身沾滿古色古香,寫滿了邊塞詩的平仄,一詠,便令我們血脈賁張。
   今人,我們常常把秦磚壘砌的長城視為鐵馬古道,我看是古道熱腸,腳踏之時,就有一股暖流竄上……
   兩千年后的一個華夏子孫能來此解讀祖先留下的秦磚,見證秦磚穿越古今承載民族精神的歷史,尋找秦磚上留下的民族精神基因,多么幸運而自豪!
   我多么想帶一壺老酒,酹到每一粒秦磚的口中,不是“醉臥沙場君莫笑”,而是一醉再千年,接受時光的青睞和安慰。
   我不希望唐詩人張九齡筆下的“秦磚黃葉落”,永遠帶著時序使然的滄桑感,而不是劍戟再生殺聲。可沒有故事的歷史循環(huán),倒是一種安寧。
   秦磚有幸,兩千年還在承著那輪月。月照之下,一波波,一代代,能把長城作為賞月地,秦磚成了一個個音箱,記住那些賞月的“對月吟”……
   偏安一隅的宋,曾遙望長城無奈嘆息,婉約詞人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就悲愴地為秦磚漢瓦吟詩曰:“秦磚既傾頹,漢瓦亦荒蕪?!逼鋵?,秦磚傾頹與否,他無法走到長城來看看,只是惦念,秦磚并未傾頹,而是一個朝廷頹廢了。
   帶不走一塊秦磚作紀念,我為秦磚留影,回家,我為之填一首詞《鷓鴣天·秦磚》——
   地表銀河顆顆星。當年古色赫然青。千年月華輕飛過,鱗甲游龍越八陘。
   出窯火,沐塵風。跟隨歲月白云生。歲深青種難枯死,帖耳猶聞拔節(jié)聲。
   再讀一遍有感:莫嫌詞句不婉約,粒粒秦磚皆風骨。
  
   2025年4月26日原創(chuàng)首發(fā)江山文學
  

共 3899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萬里長城萬里長,一塊秦磚一滄桑。秦磚,是穿越時空的密碼,只有博學多才的懷才老師才破譯得出。站在居庸雄關上,作者以磚為紙,以手為筆,摩擦了一遍又一遍,仿佛在和每一個接觸過長城秦磚的人握手。密碼無聲,手指有溫,把作者“我心怦然”的虔誠,傳遞給了兩千年前大一統(tǒng)的大秦王朝。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穿透了漫長時光的秦磚漢瓦,依然青色不改,方正無毀,每一塊都承載著天道無常、歲月有痕的東方文明,見證著“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的華夏之光。那每一塊秦磚啊,都是一個漢字,或奇崛,或纏綿,或斗折,或蛇行,或直驅(qū),或繾綣,都統(tǒng)攝在一個長長的“城”上,主題和諧,一以貫之。一塊磚頭能讀出什么?作者告訴我們:秦磚者,青磚也。青色是三原色之中居首的永恒色系,象征著亙古不變,萬古長青。秦磚裸露于歲月的風霜之中,經(jīng)過了漫長的兩千年時光的洗濯風化,雖然殘掉了邊角,卻依然不改穩(wěn)重的青色。站在長城垛口前的作者思緒萬千,凝視著秦磚上的太陽紋,竟然發(fā)出了該不是太陽日日照射所致吧的無限感慨。作者把秦磚喻為構筑長城的一個個不朽“青詞”,詮釋了中華民族的禱辭,都寫在一塊塊秦磚上,寫在生生不息的長城長上的獨特見地。窯火燒秦磚,秦磚筑長城,火的熱情,永遠在長城的秦磚上熊熊,骨子里帶著龍的精神。秦磚,不僅是長城的建筑材料,更是漫長文明歷史的見證者。作品中,懷才老師用他那支如椽巨筆,引經(jīng)據(jù)典,懷古思今,其深邃綿長的文化傳遞和家國情懷是編者無法企及的,就不再喧賓奪主,畫蛇添足了,請文友們拋棄我的糟粕,直抵懷才老師的精髓。寫到此處的我,突然想到: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走進新時代的我們,不正是萬里長城永不倒的中華民族的一塊塊新的秦磚嗎?能否筑起中華民族新的長城,需要我們一磚一瓦的共同努力。深度好文,傾情推薦?!緰|籬編輯:雪胎梅骨】【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4260016】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雪胎梅骨        2025-04-26 06:40:37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磚一瓦皆根基。萬里長城萬里長,一塊青磚一滄桑。站在長城垛口的懷才老師,以磚為紙,以手為筆,摩擦著每一塊秦磚,觸摸著歷史的體溫,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博大胸懷,懷古思今,感慨萬千,創(chuàng)造性地把一塊塊秦磚,比喻為筑造長城的一個個永不褪色的青詞,亙古不變,萬古長青,為我們譜寫了一曲“秦磚青詞”永不朽,萬里長城永不倒的傳奇,留白了新時代的我們,能否筑起中華民族新的長城的偉大愿景。大美之作,深度好文,傾情推薦。
回復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4-26 08:59:04
  感謝梅骨先生的精彩編輯,辛苦了。寫長城,籠統(tǒng)了就勢必重復那些早就形成的觀點。我覺得還不夠,于是瞄準了建筑長城的秦磚,這些秦磚,值得我們深思,因為它有很多我們至今未解之謎。我感到秦磚兩千年,還有體溫,這種溫度一種暖著我們的歷史,熱著每一個華夏子孫的心懷。青詞就是禱辭,祝福之詞,長城,如今的祝福意義勝過既往,成為一種精神力量,所以才有這么一個季度。青詞起于宗教,是一種最初的宗教,長城也是我們的宗教,因為我們信仰。梅骨老師說得對,在新時代,我們必須筑起我們的新的長城,是延續(xù),也是迭代的繼承。遠握,期待你的佳作,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2 樓        文友:滴善齋        2025-04-26 06:58:25
  懷才老師筆下的秦磚,承載歷史滄桑。長城的秦磚見證華夏文明,青色不改。作者將其喻為不朽“青詞”,傳遞家國情懷。我們應如新時代的秦磚,共同努力筑起民族新長城,此作令人深思。 問候懷才老師,祝你身體健康!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2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4-26 09:01:32
  長城護佑著華夏,自成以來,發(fā)生了多少故事,長城和中華民族一樣,走到現(xiàn)在,建筑長城的秦磚,擔負著承重的任務,歷久彌堅,所以撫摸秦磚,一股溫度入心,想把這樣的感覺寫出來。謝謝滴善齋老師的留墨,繼續(xù)期待你的佳作,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3 樓        文友:楓樺        2025-04-26 08:50:51
  有一次去西安,在古城墻前便瀏覽了許久。那時候,行色匆匆,只是停留了一下,便轉身去趕路程了。現(xiàn)在想起來,差不多有二十多年了,留在腦子里的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了。老師的文章很有延伸性,博古通今,確實如此,這里承載了多少厚重的歷史??!好文拜讀!
回復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4-26 09:07:16
  長城是最偉大的存在,是依然活著的中國歷史。是風景,也是歷史的風景,所以,每個人站在長城上,都會激動,都會有自己的解讀。西安是古都,給我們的歷史更集中更古遠,城墻上依然寫著時光的音符。楓樺老師走得地方很多,希望把你的行程和精彩留下,寫成佳作,撞擊我們的眼。楓樺老師那是和長城賽跑啊,這可能也是一個表現(xiàn)的切入點。有時候我就反復從長城一端,目視而動到另一端,也是一種賽跑,是養(yǎng)目,是巡禮。水平有限,挖掘不深,不過,懷才為找到一個表現(xiàn)角度而感到高興,就像做一道數(shù)學題,找到了思路,得出了我的結論,也覺得很爽。謝謝楓樺老師的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4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4-26 10:21:46
  我去過兩三次長城,被長城的盛大氣勢所震撼,也曾對長城的每塊秦磚感嘆不已,但我說不出什么,它太濃縮了,每一塊秦磚里都沉默著一段歷史故事。今天,總算看到了關于秦磚的美文,唯有老師的筆力,才能寫出。能將秦磚青詞揉合在一起,必須要有博古通今的功力才行。感佩老師才情恣肆,讀此佳作,令我受益匪淺。順祝老師春日愉快,寫作大豐!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4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4-26 10:31:02
  謝謝韓老師的美評。每個人對長城的解讀和理解可能不一樣,但總體不會有出入,這是中華民族的巨龍精神寫照,也是實物,我覺得,這樣深入下去,我們獲得的審美體驗就不一樣。的確,這次去居庸關長城,就是認真看秦磚,撫摸好幾遍。希望能解讀出特別的歷史韻味。希望看到韓老師筆下的秦磚,我喜歡你的解讀風格。挖掘不易,我是在進入“疊翠書院”看到秦磚制作流程演示才得到這個角度的。但不能重復,所以在文章中,我以簡筆方式,概述秦磚制造的過程。覺得那些復原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精神解讀。讀唐代文學,曾經(jīng)記住“青詞”這個詞語,喜歡這種宗教性質(zhì)的東西,覺得秦磚就是護佑中華民族的金磚。遠握,問候春好,期待佳作,謹祝創(chuàng)豐!
5 樓        文友:金剛指        2025-04-26 11:11:08
  長城是一個歷史的輝煌,是以秦磚書寫歷史詩行,秦磚以他特有的平仄與韻律,構建的萬里,成為守護。兩千多年的秦磚,我們不可能用筆穿透,也不可能數(shù)清,但那份不倒的毅力才是中華民族的魂。深度好文,拜讀學習了。謹祝老師健康、快樂、精品如潮。
回復5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4-26 11:16:41
  謝謝金剛指老師的精彩留墨。是啊,我在居庸關極目,想這萬里長城,有多少塊秦磚構筑,簡直讓我無法說清為什么涌出這個想法。也找到了解讀長城的一個切入點。踏響長城的音符,是多數(shù)人的方式,我老了,只能撫摸秦磚,希望找到文旅新特點。一塊塊秦磚,構筑了萬里長城,想想都偉大。文筆還是嫩了,只能盡我之力吧。非常期待金剛指老師的佳作,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6 樓        文友:羅蓮香        2025-04-26 11:40:16
  懷才老師到了萬里長城,走在居庸關上,熱血沸騰,豪情萬丈,引發(fā)了多少詩意的聯(lián)想,多少穿越時空的想象!在作者眼里,每一塊青磚,都承載著歷史的煙云,裹挾著建造者的溫度,收藏著每一個觀者的目光。作者覺得青磚如青詞,婉約中有鏗鏘,真實中有虛幻,虔誠中的祈禱隨著崇山峻嶺蜿蜒起伏。字里行間流淌著作者對青磚藝術的熱愛,對青磚建造成的長城的無比崇敬。歷史的滄桑,有了詩與遠方的加持,變得神奇而優(yōu)雅。非常欣賞此篇灼灼的文采,感佩懷才老師功力渾厚,問好,謹祝春祺安康!
回復6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4-26 11:46:30
  謝謝羅老師的精彩留墨。辛苦了。非常贊賞羅老師的這句話——每一塊青磚,都承載著歷史的煙云,是的,秦磚上蒸騰這出窯的熱氣,兩千年不冷。這次去居庸關,收獲很多,相比25年前去慕田峪長城,收獲不是一半點的多。我覺得,選擇或者找到一個切入點,通過寫作,獲得的感受非常爽,讓我進一步認識了長城的偉大和巍峨。遠握,問候羅老師春好,期待你的佳作,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7 樓        文友:嵐亮        2025-04-26 13:15:53
  以秦磚為文字,構成了萬里長城萬里長的一闕青詞,奇絕,妙絕,小弟在旅途中匆匆拜讀學習了。
回復7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4-26 14:46:25
  謹祝嵐亮老師旅途愉快,辛苦了,途中留墨,大大滴鼓勵,謝謝。萬里長城,宏偉壯觀,我這解讀能力不濟,于是選擇一塊秦磚吧,激起我的文物級別的審美體驗。遠握,希望帶回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謹祝一切順利!
8 樓        文友:佳華        2025-04-26 14:00:55
  什么是看得見的歷史,秦磚就是。一塊塊秦磚,笑看二千年的風云際會。文章蕩氣回腸,文化氣息濃厚,尤其是最后的一闋詞,足顯老師功力之深厚。
回復8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4-26 14:49:28
  謝謝佳華老師的美評鼓勵。秦磚是可以放在露天不懼風霜雪雨的文物,傲然歲月兩千年,足以讓我們必須正視和解讀。我習慣填詞以記旅程,盡管寫得幼稚,但感覺運筆填詞的快樂。遠握,期待你的佳作,讀油菜花錦鋪沂蒙山,我就很想這次折道去看看。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9 樓        文友:簡柔        2025-04-26 18:27:14
  我到的是八達嶺長城,人流洶涌,初夏之際,沒找到感覺,感覺和我想象的長城有點不一樣。長城得配上殘陽,月光,草原,孤煙,冬雪看估計更有意境。感覺這個居庸關一段長城更有看頭,在懷才老師的長城之文中,我感受到了長城的歷史縱深感與時光的滄桑感。語言精粹,雄風烈烈,揚我中華之精神。文字很適合給長城。簡柔拜讀,佳作賞讀。
回復9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4-26 19:12:40
  謝謝簡柔老師撥冗留墨。長城八達嶺段,可以說是萬里長城最動人心魄的一段華章。我留著下次去,再往八達嶺吧。好風景不能一次看完。可能晚上留在長城上,更有蒼涼的美感吧,我們可能難找這樣的機會。居庸關是天下第一雄關,南北兩段長城都很險峻,簡柔老師可以下次選擇看這里。寫長城,往往容易重復那些已經(jīng)定論的東西,我努力拓展一下,從秦磚下筆吧,希望寫出韻味。遠握,期待簡柔老師的美文,謹祝創(chuàng)豐!
10 樓        文友:簡柔        2025-04-26 18:33:09
  以青磚解讀長城,太新穎了太獨特了。秦磚青詞,組合在一起美翻天。
回復10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4-26 19:14:30
  走不動,就看看細節(jié)吧,希望自己做一個小學生,能夠好好讀讀長城,秦磚是特別的存在,我一直覺得兩千年不壞,真的是奇跡。謝謝簡柔老師再留墨。辛苦了。問候春好!
共 12 條 2 頁 首頁12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