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楓】春的引力場(詩歌)
摘要:原創(chuàng)首發(fā)
是誰
布下了滿眼的春光
像是鋪展一軸流光溢彩的錦緞
引誘人們流連忘返
又是什么力量
拽下來人們前行的腳步
讓目光沉醉
春日的彩云
在湛藍的天幕上
云卷云舒
每一處的靚麗
都像是被陽光親吻過的詩行
大海翻涌著
將咸澀的浪漫
釀成微醺的狀態(tài)
更是醉到了無數(shù)
追求品位的文化人
岸邊草木瘋長
濃郁蔥蔥
如潮水般漫過堤岸
和著姹紫嫣紅的花朵
彰著她的嫵媚驚人
在風中私語
隨風搖曳的垂柳枝兒
將靈動與詩意
編織成無形的網(wǎng)
網(wǎng)住了多少位文人墨客
春風裹挾著萬千情愫與遐想
沒有行前動員
便喚醒了蟄伏的渴望
領先一步
迫不及待地啟程
奔赴幸福的遠方
穿行于向往中的每一處地域
領略不同的文化特色
在小鎮(zhèn)的街巷
邂逅意料之外的驚喜
在大海的懷抱
感受波瀾壯闊的深情
漫步時
撿拾生活的細碎美好
騎行中
領略山海的雄渾神奇
快門按下的剎那
定格的
是轉(zhuǎn)瞬即逝的光影
和永恒流淌的詩意
【編者按】詩歌以“流光溢彩的錦緞”“陽光親吻過的詩行”“姹紫嫣紅的花朵”等密集的視覺隱喻構建春日圖景,色彩(湛藍、姹紫嫣紅)與動態(tài)(云卷云舒、草木瘋長)交織,形成強烈的畫面沖擊力。通過通感手法賦予自然以情感溫度,使“浪漫”具象化,展現(xiàn)詩人捕捉細微美感的能力。從開篇對春光“引誘”“拽住腳步”的疑問,到中間草木、垂柳“網(wǎng)住文人墨客”的陶醉,再到結尾“奔赴幸福遠方”的主動追尋,情感從被動沉醉轉(zhuǎn)為主動擁抱,形成“觸發(fā)—沉浸—升華”的遞進結構。尤其是“春風裹挾著萬千情愫與遐想/喚醒蟄伏的渴望”一句,巧妙銜接自然景象與心靈悸動,體現(xiàn)人與自然的情感共振。詩句多采用四字短語與長句結合,節(jié)奏張弛有度,對仗工整且富有畫面切換的電影感?!熬幙棾蔁o形的網(wǎng)”“定格的/是轉(zhuǎn)瞬即逝的光影”等隱喻兼具詩意與哲思,暗合“剎那即永恒”的美學追求。推薦欣賞?!揪庉?安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