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過往】懷念那時的年(散文)

精品 【曉荷·過往】懷念那時的年(散文)


作者:童謠 白丁,20.7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70發(fā)表時間:2025-04-23 20:49:28
摘要:如今,條件好了,盡管新年將至也再不用忙忙碌碌備年貨了,超市里轉(zhuǎn)一圈,吃穿用一應俱全就帶回了家,甚至,很多人已經(jīng)開始將年夜飯訂在了高檔酒店,方便之極。?然而,方便倒是方便了,可年味兒卻越來越淡了。 ? ? ? ? ?我還是懷念小時候忙忙碌碌的年,懷念小時候過年那濃濃的煙火味兒……

記得小時候,一進臘月門兒就有了濃濃的年味兒,忙碌了一年的鄉(xiāng)親們,早早就開始趕年集備年貨。每一個年集都是那么熱鬧,煙火味兒十足。小時候,我最向往最熱衷的就是跟著父親趕年集,看集上鄉(xiāng)親們喜氣洋洋討價還價,看父親趕集回來滿載而歸,看母親迎出門時一臉的欣喜和滿足。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每每趕年集時,我平時渴慕已久得不到的東西,都可以在年集上收入囊中。比如一個心心念念的漂亮的發(fā)卡,再比如一本盼了很久的連環(huán)畫,又比如跟鄰家一樣的花外套。
   等到臘月二十三,忙年正式開始,而忙年的第一件事總是從打掃衛(wèi)生開始。我們在父親母親帶領下,全家動員,全副武裝將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旮旮旯旯徹底清掃一遍,看著煥然一新的家,灰頭土臉的我們總會露出舒心的微笑。用現(xiàn)如今的話說,那叫累并快樂著。
   之后,村里開始有人家三三兩兩地殺年豬。一大早,主婦們總會給自己辛辛苦苦養(yǎng)了一年的豬再吃最后一頓飽飯,看著不識愁滋味的豬貪婪的吃相,主婦們露出憐惜不舍和滿足,而當壯漢們吆五喝六將豬逮住臺上案時,主婦們的心也總會狠狠地疼上那么一下。
   殺年豬這活計可不是一般人都能干的,好像每個村子里都有干這活的“專業(yè)人士”。我們村里的殺豬能手是村東頭的三大爺。記憶里,三大爺皮膚黝黑,五大三粗,力大無窮。兩三百斤的大肥豬,三大爺三下五除二就可獨自掀翻,而且大氣都不帶喘的。在幾個壯漢的幫助下,肥豬被抬上案,三大爺擼胳膊挽袖,不顧大肥豬高分貝刺兒的尖叫,談笑間朝豬脖子就是一刀,動作那叫一個干凈利落。手起刀落,但見紅光一閃, 鮮血噴涌而出,嘩嘩流進早已準備好的大盆里。瞬間就是鮮紅的一盆,那顏色, 很刺眼。一套操作下來,引得圍觀的人一片喝彩。
   而這場景,我是戰(zhàn)栗著從捂著眼的指頭縫里看到的。
   豬殺好后,主人家就會在十字街開張賣肉。買的,賣的,還有看熱鬧的,總會有那么一大堆人。而豬肉,豬血,豬雜碎也總會各得其主。
   待各家飄出肉的香味時,也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刻。母親將肉撈出放進“斗盆”里端出來時,我們姊妹幾個早已圍在桌子旁拭目以待,只等母親分骨頭啃。那種濃濃的肉香,無以言表。
   二十六,蒸饅頭。每一家在這一天都要開始蒸很多的饅頭,還有花糕。從早到晚,一鍋接著一鍋,直到把家里的大筐小筐都盛滿。記得鄰家姐姐玉娥、青梅她們最煩蒸饅頭這天,因為一蒸饅頭她就得在家燒火,不停地燒,一天不都能出門玩。我對這天是沒什么感覺的,因為母親從來不用我燒火,我也不會。相反,我倒是很喜歡看母親蒸出來的又白又暄的大饅頭,以及各種各樣的花糕。
   二十八,貼花花。老家人將貼春聯(lián)叫做貼花花。過去的春聯(lián),很少買,差不多都是自己寫。在我們村里,父親算得上半個“秀才”,那時候街坊四鄰的春聯(lián)順理成章地大都由父親書寫。每一年春節(jié),街坊鄰居們早早就將買好的紅紙送到我們家請父親幫著寫春聯(lián), 而父親也樂得幫這個忙。待各家喜氣盈盈地拿著春聯(lián)千恩萬謝時,父親臉上也樂開了花。
   后來,我接過了父親手中的毛筆開始為鄉(xiāng)親們寫春聯(lián),看著鄉(xiāng)親們的羨慕和贊美,父親臉上露出的除了滿足和欣慰還有滿滿的自豪和驕傲。
   貼春聯(lián)總是孩子們很樂意干的事情。記得小時候我和弟弟總是搶著幫父親貼春聯(lián)。一大早,母親用白面熬了漿糊盛到碗里或小盆里,弟弟搶著端了盆,我則拿著父親寫好的春聯(lián),跟著父親將所有的門都貼上,再看父親在院子里貼上“滿園春光”、在大門外貼上“出門見喜”;之后,跑出去看別人家的春聯(lián),并跟小朋友比誰家的春聯(lián)多。
   年三十兒是既讓人興奮又叫人心焦的時候。明天就是新年了,大人已經(jīng)把明天要穿的新衣服拿出來放在了床頭,可是非要等到明天才讓穿,而且,這天還要拼命地包餃子,把年三十到初五的餃子一下子都包出來。記得母親每年都和一大盆面,全家動員,搟的搟,包的包,即使不會搟也得做點相應的活計,總之誰也不許出去。聽著街里斷斷續(xù)續(xù)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我和弟弟心急火燎怨聲載道。
   除夕,每家都會將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吃團圓飯。記得每年的年夜飯,父親和叔叔總會讓奶奶坐在堂屋正位子上,然后帶領全家給奶奶敬酒,等奶奶笑瞇瞇地一飲而盡后發(fā)話,我們幾個孩子方可一哄而散跑出去玩。小點兒的孩子則等著大人們吃完飯后才跟著大人提著或自制或購買的燈籠到街上匯合。彼時,大街上各種各樣的燈籠構成了農(nóng)村大年夜一道獨特的風景。
   年初一,母親披星戴月早早起床下好餃子,然后將我們從睡夢中喚醒,并催促著趕緊吃完,先給自家老人拜年,之后再和嬸子大媽們一起走街串巷去別家拜年。路上,無論見了誰,大家都會笑呵呵地說上幾句吉利話,即使平時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了點不愉快而彼此不怎么搭腔的人家,也會趁新年之際“一笑泯恩仇”。
   等到轉(zhuǎn)了一圈兒,孩子們口袋里已經(jīng)滿滿的都是核桃或糖果之類的小食品,這時天才差不多大亮,小朋友們忙著比誰要的東西多,母親們則趕緊回家做新年的第二頓飯。餃子下好,不管餓不餓都得吃,而且奶奶還總要我們每個人都要吃四碗,說是“四平八穩(wěn)”,圖個好兆頭。其實四碗誰都吃不下,那就按奶奶的意思每碗哪怕只盛一個,只要夠四碗就行。我們總會笑著讓奶奶滿意。
   吃了飯,孩子獲了解放似的又一溜煙跑出去瘋玩,大人們也便松了口氣,收拾好碗筷各找各的樂趣,開始一年當中最舒心最輕松的日子。 初一到初五,大人們是什么活也不用做的。直到過了初五,才開始陸陸續(xù)續(xù)干些需要干的小活計。再過幾天,又到了元宵節(jié)。在我們老家,相對于年,元宵節(jié)算不得大節(jié)日,但也相當隆重,算是給年做個圓滿的了尾。
   元宵節(jié)一過,年才算是真正過完,人們也便開始了新一輪的希望,新一輪的忙碌。
   ……
   如今,條件好了,盡管新年將至也再不用忙忙碌碌備年貨了,超市里轉(zhuǎn)一圈,吃穿用一應俱全就帶回了家,甚至,很多人已經(jīng)開始將年夜飯訂在了高檔酒店,方便之極。 然而,方便倒是方便了,可年味兒卻越來越淡了。
   我還是懷念小時候忙忙碌碌的年,懷念小時候過年那濃濃的煙火味兒……
  

共 2425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篇文章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民俗長卷,將記憶里熱氣騰騰的年味刻畫得淋漓盡致。從趕年集時的期盼、殺年豬的熱鬧,到蒸饅頭、寫春聯(lián)的忙碌,再到除夕夜的團圓與大年初一的歡騰,每一個場景都浸潤著濃濃的煙火氣。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鄰里互助的溫情、家人團聚的溫馨,以及傳統(tǒng)年俗中蘊含的美好祈愿。而如今,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便捷的現(xiàn)代生活卻讓年失去了原有的韻味。那份全家齊上陣的忙碌、街坊間互幫互助的情誼,都在悄然消逝。文章不僅是對往昔歲月的追憶,更是對逐漸淡去的傳統(tǒng)年味的深情呼喚,提醒我們在追求便捷的同時,不要忘了守護這份承載著文化與情感的年俗記憶。感謝賜稿曉荷,佳作推薦共賞!【編輯:汪震宇】【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4240028】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4-23 20:50:32
  文字鮮活生動!把兒時過年的熱鬧場景寫得栩栩如生,滿是煙火氣和人情味,讓人隔著屏幕都能聞到年味兒,勾起滿滿回憶。
2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4-23 20:51:07
  超有感染力的年俗畫卷!從備年貨到拜年,細節(jié)滿滿,對比今昔,既溫暖又帶著淡淡鄉(xiāng)愁,讀完滿是對傳統(tǒng)年味的懷念。
回復2 樓        文友:童謠        2025-04-23 21:12:25
  謝謝老師的精彩點評!
3 樓        文友:何葉        2025-04-24 22:01:07
  恭喜我的姐佳作獲得精品!加油姐!
何葉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