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心靈】在慢慢變老的路上(隨筆)
曾經(jīng)以為,變老是非常遙遠的事情,相信人生會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任性虛度。也曾看到那些風燭殘年,在寒風中顫顫巍巍,亦步亦趨;看到那些白發(fā)蒼蒼,佝僂著腰,借助著拐杖,艱難地行走;也聽說一些癱瘓在床,終日走不出室外,在床上老去……但,還是覺得變老是相當漫長的過程,生命可以長過一個世紀。
曾經(jīng)年輕的我,勃勃朝氣,目睹著老邁的同事堅強地戰(zhàn)斗在崗位上,那種老態(tài)龍鐘、那種力不從心,那種滿臉歲月滄桑,我想到過年齡不饒人,但并沒有過多思考。因為年輕,覺得變老還很遙遠。不承想,稍不留神,已經(jīng)工作滿四十年,法定退休年齡讓我不得不離開崗位……
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老了。
從上學到工作一直規(guī)律上班、下班。起早貪黑、星夜兼程、忙忙碌碌,一下子變成脫韁的野馬,完全自由下來。年輕時也不喜歡忙碌上班,有個周末好好歇歇,幸福得不得了。習慣了這樣規(guī)律上班,有個周末緩沖就很好。一下子不用上班,每天度假,很不適應,也快樂不起來。
覺得自己還不算老,應該有所事事。還好自己有些優(yōu)勢,社會上也有一些工作應聘,閑不住的我便開始體驗那些從未做過的事,挑戰(zhàn)自我,豐富余生。沒想到一直順暢的我,不斷陷入僵局,又不斷沖出困境,不斷嘗試新的崗位,又不斷辭舊換新,體驗感滿滿的。
首先從體制內(nèi)到體制外,在許多方面都是一種挑戰(zhàn)和考驗。盡管多年來的事業(yè)錘煉,在專業(yè)技術、管理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多方面有了豐富的經(jīng)驗和厚實的基礎,總能很快適應新的工作,迅速把控局面,繼而取得基本業(yè)績。但是體制內(nèi)人心向上,淡薄金錢,追求事業(yè)成就和個人榮譽與體制外一切為了金錢形成鮮明對照。私營企業(yè)似乎只在乎利益,利用經(jīng)濟手段管理下級、隨便解雇員工,利用矛盾解決問題,甚至制造矛盾平衡關系,赤裸裸的買與賣的服務讓我震驚。員工像打仗一樣拼斗,沒有完善的保護機制,沒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這種文化與思想的差異創(chuàng)傷了我……
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讓我深陷迷茫。靜下心來,深度思考之后,決定不再接受這種殘忍的體驗。——終歸我是一書生,心靈純潔無瑕,未被污染,而且退休后的所有體驗,只是豐富余生,掙不掙錢不重要,還是回歸自我,做回本我。
我對曾經(jīng)誤入的圈子里的人戲稱“躲在文學里避難”,尤其那些把文學看得一文不值,眼里只有錢的人。我要讓他們知道,人活著不只是為了錢,還有一種活法,那就是“詩與遠方”的情懷,那是精神富足的狀態(tài),是三觀共振的活法。漸漸的,春光重回我心里,處處陽光普照。我像經(jīng)歷了一場煉獄,重新回到安靜與和平。
人只有閑下來才能深度思考,才能明白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才不再卷入別人設置的游戲規(guī)則,玩一場場被宰割的游戲。做喜歡的自己,做明白的自己,不被誘惑所動。把健康放在首位,讓身體動起來,讓心情好起來。 “有所事,無所為,不所累”,慢慢地便成了養(yǎng)老路上的信條,我便遵循這些理念去選擇做什么、不做什么。
有人說,退下來的人也不能太閑了,閑著閑著就脫離了社會,閑著閑著就廢了,不無道理。人是一個有生命有思想的生命體,既需要食物營養(yǎng)有機體,又需要得到體能鍛煉才能使有機體充滿活力,同時有思想的人類不能離開社會人群,要不斷與時俱進。信仰、信念、道德、覺悟等都能影響一個人健康的心態(tài)與幸??鞓?。
我發(fā)現(xiàn),在慢慢變老的路上,人的活法不外乎這樣四種狀態(tài):努力地活著,自然地活著,積極地活著,消極地活著。
那些沒有足夠經(jīng)濟支撐的養(yǎng)老,必然是一邊努力地掙,一邊精打細算地花——努力掙錢養(yǎng)老,努力掙錢看病,努力地活著。
有基本保障養(yǎng)老金的屬于后面三種活法,一覺睡到大天亮,上午十點鐘左右起床,飽食一頓正餐。午休到下午三點,到外面散步、鍛煉、購物,回來看著電視進入晚餐,刷著短視頻躺平。無所事、無所為,無欲無求,自由自在,自然地活著。
剩下兩種活法是大相徑庭,絕然相反。
一部分人突然退下來,人脈散去,人情驟冷。從原來的忙忙碌碌到閑下來無事可做很不適應,又不能積極充實和改變,無聊地打發(fā)著時間,消極地度過每一天。不想去做點什么充實自己,也不知道去做些什么才能改變目前這一切不適應,這便是退休綜合征,消極地活著。
與之相反的是積極地活著,分三種情況。
有一部分人退下來又上崗,重新在新的崗位發(fā)揮作用,為了掙錢,也不完全是為了掙錢。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有價值,有的確實有價值,能給別人解決問題,帶來利益。社會有需要,他們也樂得而為之,實現(xiàn)價值交換。
還有一部分人不愿太閑,主動找一些事去做,不是為了掙錢,而是有點事做,打發(fā)無聊。有的甚至放下身段,做保安保潔,真的需要錢嗎?掙著萬元退休金,是退休人的天花板。不如說習慣了忙碌,是真的閑不住。所謂忙碌既充實,就是對他們的真實寫照。
更多的退休人是心有所屬,或投入自己的興趣愛好,陶醉于自己的夢,練書法、學繪畫、唱歌、表演,有所成、無所就真的無所謂。或走出去享受大自然美輪美奐的風景,好好欣賞一下這個住了很久卻沒有來得及慢慢品位的世界。從天上飛,在地上跑,旅游祖國的大好河山,玩得不亦樂乎。值得花這個錢,也消費得有價值。
綜合上面三種,為了充實,為了夢想,有所希望,有些目標,有所向往,積極地做些什么,可以帶來精神慰藉和快樂的活法都是積極地活著??梢蕴岣呱|(zhì)量,積極地享受余生。
仔細觀察我們周遭,在慢慢變老的路上,五花八門,形態(tài)各異,各有特色——
鏡頭一:伴隨著上班人群的節(jié)奏,廣場上響起抽打陀螺的“啪啪啪”的鞭子聲,七十歲左右的老人賣力地揮舞著鞭子,發(fā)出陣陣清脆悅耳的聲音,那種力量是生命力的亢奮,是靈魂的吶喊,標志著生命依然有勃勃生機。陀螺發(fā)出“嗡嗡”的聲音,飛速地轉(zhuǎn)動著,定力成一個點。頂部圖案匯聚成一副精美的圖案,動態(tài)的美感,隨著速度漸變,有的還帶著動聽的音樂曲子。
老人們嘴里說著活動活動筋骨,出把汗,鍛煉身體,心里、手里都在研究技巧,嘗試著玩出把戲,創(chuàng)造精彩。
幾十元、上百元、幾百元的陀螺都有,就喜歡玩這個東西,小時候就迷上了,又沒有別的愛好,花幾個錢又算什么。鞭子也有好幾把,長的、短的、適中的。鞭繩也是各種材質(zhì)的,為了適合各種需要,省力、好用,能玩出精彩的套路。這些都是有長時間實踐研究而得出來的經(jīng)驗,玩出花樣,玩出水平,玩出心情,雖然看似簡單,蠻有學問。
鏡頭二:我家房子后面有一個公園,無論春夏秋冬,上午八、九點鐘,有一群老人都會準時坐在樹下,一條繩子上搭著兩開紙大小的歌詞本子,簡單的譜子,簡單的歌詞,一位矮胖老人拿著教鞭指揮著大家一起合唱。
不再是幼年的童真,不再是壯年的高亢,只剩下老年時光隧道傳出來的歲月聲音。《我愛北京天安門》,老人們回憶著娃娃的傳唱,竟然也唱出了幾分童真?!段沂枪缧∩鐔T》,洋溢在老人們臉上的喜悅,仿佛又穿越回那個時代。
鏡頭三:公園的南端有一個亭子,一位老人準時在八點鐘奏響曲子,近乎專業(yè)般嫻熟、悠揚的音樂穿過街道,環(huán)繞在小區(qū)上空,一種別樣的美。除了極端惡劣的天氣,老人每天準時演奏,嚴謹而專業(yè)。演奏成了老人一種精神寄托,也是生命與藝術的和諧,在音樂中慢慢流淌余生,賦予生命的美好。
鏡頭四:廣場里到處都是唱歌的人,音響也很有檔次,就愛吼吼嗓子,又不差錢,整個幾千的設備,上萬的也值,唱出來的效果不亞于舞臺上。沒想到自己還可以唱得這么好,真后悔當初沒有上臺的機會,否則也許多成就一位歌星。老人這么想著,仿佛已經(jīng)走上舞臺,歌聲嘹亮在空中,穿過寬闊的馬路,引來無數(shù)欣賞者,駐足、觀賞,里面還有同事、同學、朋友、愛人,自己臉上好有光,一種小有成就的感覺油然而生,蕩漾在老人臉上。
鏡頭五:一個理發(fā)店的理發(fā)師,看著年齡也不小了,只是不愿意閑下來,多少掙個錢就很滿足。每次我去理發(fā),總能聽到蟲鳴,冬天也有蟋蟀悅耳的叫聲。他說除了理發(fā),他的業(yè)余時間都在玩耍這些昆蟲,他不惜高價從市場上購回,細心伺候著、養(yǎng)育著、觀賞著。買了專業(yè)書籍深入研究,在網(wǎng)上還有興趣群,一塊玩得不亦樂乎。到了夏季秋季繁殖旺盛的季節(jié),他經(jīng)常到郊外雜草叢生的地方,蹲守著、傾聽著,伺機捕捉。我頓悟:投入其中、陶醉其間該是多么美好的享受!
鏡頭六:我有一位老同學退下來就有了明確的興趣方向,上午上班,下午就進入工作室不停地寫呀、畫呀。收廢品的老頭過一段時間就從他的工作室拉走一車廢紙,很不理解他為什么這么浪費。不在一個層次,怎么能看懂,這就是認知的高度。我問他有沒有想過在藝術上有所作為,他說只是一種興趣而已,在樂趣中有所追求也很好。很快他在《中國書畫報》上就發(fā)表了評論性的文章,比一位美術教授還超前一版,雖然無所求,但已經(jīng)玩出相當?shù)乃?。慢慢積淀幾年,匯集作品出一本書,自己看看,留給后人,多么好。
同時要知道,社會是萬花筒,陽光的、美好的與陰暗的,丑陋的并存。往往丑陋的包裝上美好的外衣迷惑防疫力差的人,老年人就是弱勢群體,容易迷惑入局,上當受騙,甚至在變老的路上摔個大跤,遭受重創(chuàng),原本的幸福,蒙上冰霜。
最近,線上線下商業(yè)模式開始進軍老年群體,抓住老年人不會網(wǎng)上的購物商機,美其名曰:“線上搶購,小店取貨?!北砻嫔辖鉀Q了老人們的痛點,實際上網(wǎng)上團購節(jié)省了好多郵寄成本,商家獲得更多利潤空間,也算合法,也算經(jīng)營之道,但接下來的操作真的不道德。利用小恩小惠的辦法拉老人入群聽課,用一些商品尾貨發(fā)福利,吸引更多老人入群、聽課洗腦,夸大商品價值,忽悠老人搶購,割韭菜。
更為可氣的是,一些不道德的商人抓住多數(shù)老年人身體有病的特點,通過線上群、線下會議室講課洗腦的辦法,銷售保健藥品,甚至非法銷售處方中草藥,收獲肥厚利潤。并抓住老年人也想掙錢的心理培養(yǎng)銷售群體,用傳銷模式裂變團隊,獲取高額利潤。
一些理財團隊盯著老年人的養(yǎng)老金不放,掏空他們的口袋,又發(fā)展他們進入團隊去掏空別人。本來已經(jīng)在變老的路上,生命還有很短的一段時間,應該安靜地享受晚年,卻被騙得忙碌起來,甚至挖空心思地把自己的人脈圈子搜索干凈,費盡心機地把他們也整進騙局,落得晚節(jié)難保。每每我看到從大樓里走出來提著大包小囊的老人們,步履蹣跚著,還不失熱度地爭論著,洗腦把老人們變得愚蠢而瘋狂。
每當看到這些,我心里變得無限憤怒,轉(zhuǎn)而悲哀至極,再缺德也不能對老人下手呀,而且不明真相的老人又把更多熟人、朋友、師生、同事、親戚拉進局中,想過后果嗎?
我不去評判這些做法的合法性,道德與人性,只講在變老的路上,老年人已經(jīng)經(jīng)不起折騰,不要把手里有限的養(yǎng)老金賠個精光,還要賠上身體健康。人老心善,躲不過精明的騙子,還是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安分守己地守住自己這點養(yǎng)老金,花不完,留給子孫又何妨?
這個世界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對與錯無法評判,并且我們無法掌控別人,那就管理好自己的余生吧!既然我們已經(jīng)在慢慢變老的路上,留下來的生命彌足珍貴。首先,我們要明白,既然這個世界要交給年輕人繼續(xù)征程,我們就不再需要奮斗和努力了。即便不想閑下來,也不是為了掙更多錢,更不要想做成一項事業(yè),而是有所事,無所為,不所累。其次,我們要做內(nèi)心喜歡的自己,而不是眾人喜歡的樣子,為自己活著。在我們完成生命歷程的時候,欣慰滿足,不留遺憾。最后,要懂得營養(yǎng)身體、鍛煉體質(zhì)。有健康才能有質(zhì)量地活著,精神富足才更為幸福,詩與遠方才能讓生命無限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