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波娃趕場(散文)
小時候趕場,那就像過節(jié)一樣。因為趕場,可以看到很多人,可以看到各種花花綠綠的著裝,可以遇到各種好人、怪人或壞人。可以聞到油條的香味和肉攤上的鹵肉香。還有可能在地上撿到一分的硬幣,再買上一顆水果糖,甜蜜蜜地含在嘴里一個上午。有可能得到父親的恩惠,買點自己喜歡的筆墨,或者好吃的東西。
波娃作為家里的老大,趕場這逗人喜歡的事情一般都會輪到自己身上,一是老大,做事靠譜點,二是可以幫到父親做點小買賣。每隔七天一場,就顯得特別珍貴,父親要提前準備一個星期的農(nóng)產(chǎn)品,如雞蛋、鴨蛋、紅苕等,也有把家里養(yǎng)大的兔子拿去賣了,換肉吃,也有把珍貴的大米賣了,換粗糧,比如紅苕玉米等,這樣一家人一年的糧食才夠吃。
每天清晨,母親安排波娃的第一件任務就是從雞圈將母雞逮出來,用手塞進雞屁股,一摸,雞屁股里面是硬的,像是雞蛋,就報告母親,母親千叮嚀萬囑咐,不要讓雞跑了。然后,就將母雞殘酷地關在雞圈里,不給吃喝。直到聽到雞圈里,母雞發(fā)出“咯咯嘚!咯咯嘚!”的叫聲,說明母雞已經(jīng)下蛋,這聲音好像一首動聽的音樂,昭示著家里有了新的收獲,也有了油鹽柴米的零花錢了,預示著有可能還有油果子、麻花之類的東西打牙祭。也有不小心在打開雞圈的時候,讓狡猾的雞從褲襠下面鉆出去,跑到廣闊天地,不見蹤影,那一頓地皮肉之苦,也就難免了。從此,波娃知道雞蛋對于一家人有多么的重要。
籌齊十個,或者二十個雞蛋,父親就叫波娃與他一道去趕廣興場。父親一般去下場的豬市壩,要不買豬,要不賣豬,或者觀察行情,看到有機會賺錢的豬,比如卷毛豬,無法進食的豬,拼命殺價,直到對方只有賣了,才解氣。父親果斷出手將豬買回來,母親見狀,大罵父親:“你這個敗家子,這么病懨懨的豬,你買回來干什么,要不到幾天就死了,舍得你褲兒都沒得穿?!备赣H此時卻笑瞇瞇地說:“娃兒他媽,你莫管,你給我用好的飼料把豬養(yǎng)到就行。我有辦法讓你吃肉,穿新衣服?!备赣H用自己的土辦法技術,搞點草藥,或者去公社獸醫(yī)站請周醫(yī)生,拿點藥,把豬治理一下。周醫(yī)生是波娃的同學的父親,由于波娃經(jīng)常到他家去耍,還幫助他的學習,周醫(yī)生對波娃有種特別的關愛,父親治療豬病,周醫(yī)生一般都不收錢,這樣就節(jié)約了一大筆成本。母親就用好的飼料喂養(yǎng),一個月左右,那病懨懨的豬,就長得油光水滑,體態(tài)健壯。然后,父親就牽著豬兒去豬市壩交易,父親的豬長相好,有賣相,很快就出手了,于是又賺了一把,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就有了。也有的豬兒與母親有了感情,母親堅決不賣,最后直到養(yǎng)到200斤左右,請幾個大漢,翻山越嶺,抬到肉食經(jīng)營站賣錢,在經(jīng)過肉食站工作人員百般刁難、克扣斤兩后,父親數(shù)著那一張張十元沾滿油污的票子,滿意地笑了。當然,對波娃和家人有重大獎勵,比如買水果糖,扯幾尺白布,買一瓶黑色或者藍色膏子(染料)做幾件新衣服,激勵波娃繼續(xù)努力養(yǎng)豬。
有一次,父親去了豬市壩,波娃就在廣興中學后面的操場賣雞蛋。已經(jīng)有了很多人的操場,攤位很少了,波娃邈了一眼,選擇了兩位大媽中間,大媽見波娃是個小孩,友善地往兩邊挪了一下,騰出一個狹小的位置。波娃將雞蛋從籃子里拿出來,在泥巴地上鋪谷草,將雞蛋放在谷草里,開始等待買主到來,由于自己年齡小,不好意思,既不叫喊,又不和看雞蛋的人交流,直到中午,雞蛋都沒有賣出去。買雞蛋的人一般都是街上的人,有著高人一等的架勢,還有點吊兒郎當,扯五斗六。波娃有點看不起他們,感覺他們不應該那樣高傲,所以不和他們打照面。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周邊的雞蛋市場逐漸退市,人越來越少。
“快跑,市管會的來了!”波娃知道市管會,那是專管投機倒把的一伙人。兇神惡煞,人見人怕。一般農(nóng)村人婦女嚇小孩就會說:“你不聽話嘛,市管會的來了,收拾你?!笔泄軙娜艘话闶墙稚蠎艨诘摹敖滞迌骸?,平時調皮搗蛋專門撿老實人收拾。特別是遠點的農(nóng)民,他們依仗手上的權力,不是收繳農(nóng)民的特產(chǎn),就是讓農(nóng)民交錢,否則就是一頓皮肉之苦。父親知道舍財免災,每次遇到,要不給幾個橘子,幾個雞蛋或者給一兩塊錢,解決問題。遇到再好強的,父親就只好低聲下氣,求饒,直到口水說干,他們看沒有什么油水,也就走了。
這次父親不在場,沒有了依靠,波娃只好快速將雞蛋撿入籃子,提著雞蛋,波娃就往梁子上跑,由于動作太快,不小心打爛兩個,只好用手將打爛滴在地上,沾滿泥巴的的雞蛋黃,塞入口里。泥沙和牙齒碰撞,發(fā)出喳喳的聲響,波娃全然不顧,就怕可惜雞蛋了,這也是父親教導的方法。看到打爛的雞蛋和沒有賣出的雞蛋,波娃心里一下子就酸楚起來了,好不容易積攢的十個雞蛋,賣了父親要給家里買瘟豬肉,讓一家人打牙祭的??上?,自己不中用不僅賣不出去,還損失了兩個。眼淚順著焦黃的臉蛋流了下來。自己舍不得吃的雞蛋,拿來換點油鹽錢,不知道有啥罪過?為啥子,他們要攆。搞不懂啊,搞不懂!從此,波娃的心中就有了對城里那些“街娃兒”的厭惡,心中埋下了終有一天會收拾他們的種子。
廣興場覆蓋方圓十公里的區(qū)域,廣興鄉(xiāng)、竹篙、又新、轉龍,還有中江縣的馮店、李都、妙峰,甚至有樂至縣的金順、簡陽的良安等地的農(nóng)民都要涌向廣興。解放初期,廣興場曾經(jīng)是金堂的十個區(qū)公所之一,下轄廣興、九龍和土橋片區(qū),是區(qū)域政治經(jīng)濟中心。因此,趕廣興的人特別多。站在廣興學校后山的梁子上,你可以看到從四面八方翻山越嶺,背著糧食、挑著農(nóng)產(chǎn)品,牽著豬兒,涌向廣興場,形成的人流,就像螞蟻一樣,牽著一條條線子一樣,匯聚在廣興。
廣興是一個丁字形街,波娃們九龍就從“丁”字頂?shù)摹耙弧备茏趾竺孢M入場口,經(jīng)過廣興中學操壩,走過兩百米小巷后,在廣興中學大門口附近分岔,一邊去下場的太乙宮、鄉(xiāng)政府、老奄子,還有大戲臺,一邊去往鄉(xiāng)醫(yī)院、豬市壩,還有糧站,下坡就是竹編交易市場,和河邊的長途汽車招呼站。
四面八方的上萬人,涌入廣興場,小小的鄉(xiāng)場就變成了一個擁擠的大市場。人們接踵而至,肩背相連,個子小的被擁擠在大人中間,上不見天,下不落地,空氣都要窒息,只有農(nóng)民滿身的汗臭灌進心田。年少的波娃不覺得這是臭味,反而是心安理得,因為喜歡父親的汗臭味,這是勞動人民的汗水。擁擠的人們沒有秩序,無法逆行,只有順流,擠到哪算哪。
一次,激烈的擁擠,把波娃擠到了豬市壩,波娃走進去看了看。
這里叫作南華宮,曾經(jīng)是湖廣填四川后的湖廣人修建的宮殿,用于祭祀祖先,集會,慶典,婚禮之用,后來被人民政府收歸國有,用作肉食經(jīng)營站,也就是殺豬的地方,外面的壩子就成了豬兒交易市場。高大的古建筑,進門就是一個大戲臺,經(jīng)常在這里演出川劇,看戲是要門票的。波娃沒有錢,只好在高大威武的大門外聽鑼鼓喧天的聲音。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川劇是四川人最愛看的一個劇種,廣興是川劇之鄉(xiāng),新中國成立后,廣興場就成立了一個業(yè)余川劇團。
該團由一批癡迷川劇的城鎮(zhèn)居民組成。他們平時都有各自的職業(yè),有的打工,有的打鐵、有的經(jīng)營飯店、商鋪,還有的則是從事著殺豬賣肉和釀酒的職業(yè)。由于這里自古以來就很繁榮,經(jīng)常有一些外地劇團前來演出,于是他們耳聞目染,對川劇的唱腔和表演有著很深的領悟。一些人不僅會演唱傳統(tǒng)劇目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對里面的情節(jié)和招式也是十分熟悉。由于具有濃厚的藝術氛圍,該團在建立時十分順利。
劇團成立之初、經(jīng)費十分緊張,為了維持日常運行,團員們紛紛不計報酬,主動為劇團捐款捐物。受其帶動和影響,一些戲迷也紛紛解囊,為劇團的發(fā)展貢獻出一份力量。劇團缺乏道具,一位姓李的木匠便將此活攬下,用家中的材料免費為劇團制作刀槍、棍棒。演出時沒有幕布,擅長修理的師傅便自己掏錢購買布料并親自加工。一個靠賣豆腐為生的老人,每逢劇團對外演出,他都會放下手中的活計趕去戲臺為演員服務,給演員端茶送水、清理道具和收拾場地。
由于有了大家的鼎力支持,劇團發(fā)展得較快,從當初的只能上演一些簡單的折子戲發(fā)展到能演出只有正規(guī)劇團才能表演的大型川戲。隨著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和演出水平的日益提高,劇團的聲譽變得越來越大,名氣覆蓋簡陽、樂至、中江三縣。
隨著時光的流逝和演出場次的增多,團內涌現(xiàn)出一批技藝精湛,很有潛力的藝術骨干,表演的劇目和唱腔優(yōu)美婉轉,動作惟妙惟肖,表演時讓觀眾無不心馳神往、拍案叫絕。
由于演技精湛、反響很大,附近一些鄉(xiāng)鎮(zhèn)的領導人為了讓轄區(qū)內的民眾也能有機會欣賞,紛紛邀請劇團去他們那里演出。出于相鄰和過去的友情,這時劇團的負責人不便推辭,只好帶領大家踏上了去外地巡演的行程。在這支隊伍中,行動最為困難的是腳有殘疾、體形很胖的老團長,他每次外出都只能由兩個壯漢用一副滑竿抬著,其一閃一閃的姿勢和一條長蛇似的隊形在寧靜的原野上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廣興場,要是能夠看上一場川劇,那是很洋盤的事情,起碼要擺上好幾天。
一次,和光光娃一起去看川劇,腦殼打得滑的光光娃,想出一個辦法,他打掩護,把波娃從幾個守門收票的大男人腿下,塞了進去。勝利的喜悅讓波娃激動萬分,可惜個子不高,看不到表演,即使在下面加上一塊爛磚頭,踮起腳尖,也只能看到川劇演員的頭頂那高高的翎子。翎子即雉尾,又叫野雞翎子。源于古老的自然崇拜中的飛禽崇拜。和中國所有的劇種一樣,這是川劇傳統(tǒng)戲中常見的頭飾和表演的道具。頭上插翎子是先民們的一種風俗。
站久了,腿就痛起來了,一下子,就梭了下去,一只腳踩著一個硬盒的東西,自己縮下身子,撿起來,原來是一個錢包。此時的小心臟跳得非常厲害,撿錢包這樣的好事被自己遇到,那真是一個幸福的大事??!為了不被旁邊人發(fā)現(xiàn),自己屏住呼吸,趕緊離開劇場,來到劇場外面的墻角,打開看看有多少錢,心中盤算著,用這筆錢,買衣服穿,買肉回去吃。當波娃打開錢包一層一層翻遍里面只有幾張報紙和撲克牌,沒有一分錢。波娃的心一下子就跌落到了冰點。失望之余趕緊把錢包甩過圍墻,害怕被別人發(fā)現(xiàn)自己是偷錢包的贅娃子(小偷)。后來,看完川劇,光光娃說,他撿到一個錢包,里面空空的,那是小偷偷了錢丟棄的,啊波娃的心才平靜下來。心想,天底下哪有那么美好的事情啊。波娃疑惑地問他,你是怎么進到劇場的。光光說,把波娃推進去后,看門的管得更嚴了,于是他知道南華宮有個后陽溝,他像狗一樣鉆進去的,身上還沾滿了狗屎,把波娃笑得合不攏嘴。果然他身上還遺留有狗屎味道,于是波娃唱起了歌兒:“狗屎娃兒狗屎臭,賣了狗屎割斤肉,你一口,他一口,一家人都吃不夠?!?br />
到了豬屎壩,怎么也找不到父親的影子,肚子也開始“咕咕”叫起來了。心想,父親會不會已經(jīng)把豬兒賣了,去太乙宮方向了,自己又順著人流,往太乙宮方向走,走啊走,走到太乙宮,這里已經(jīng)散場了,沒有幾個人了,只好又往回走,街邊的面館、飯館,開始進人了,父親一般不會去打館子的,即使再餓,他都舍不得花一分錢。餓了,就去劉西高老輩子家舀一瓢冷水,喝下去,保持體力。找了幾圈,已經(jīng)眼冒金花,腳趴手軟,腳步停留在中學門口的鄧氏面館攤前,那冒著白煙,香氣撲鼻的燴面,刺激著波娃的味蕾,好想吃??!可是囊中羞澀,一個鎳幣都沒有,正流口水時,一聲大吼驚醒了波娃:“你狗日的,又來了,爬遠些,沒有錢就不要來這里臊攤攤?!?br />
原來一臉笑容的鄧老板,拿起刷把砸向一個流浪漢,那流浪漢用手抓起一把滾燙的燴面,就塞進了滿臉污垢,胡子叭槎的嘴里,任由鄧老板拍打,臉上居然還出現(xiàn)了笑容。說道:“你打吧,波娃實在是餓得不行了,幾天沒有吃東西了,你把波娃打死算了?;畹竭@個世界上,也沒有卵用?!?br />
說完,眼淚就流了下來,這時,鄧老板的慈愛之心突然高漲,順手從湯鍋里舀起一碗燴面遞給流浪漢,喃喃地說道:“你吃吧,吃了快走了,不要在這里讓波娃難堪,都曉得的,這是公家的攤攤,波娃也不好整,要是被當官的看到,波娃這個月的牛工錢(薪水)就沒有了?。 ?br />
見此情景,波娃只有咽著口水離開燴面攤。來到賣雞蛋的學校操壩,也只有幾個人了。走到家里已經(jīng)是下午三點過了,父親嘴里不斷埋怨,說波娃東走西走,人花花都看不到,本來想給波娃買碗燴面吃的,見不到你,也就節(jié)約了。吃完母親留在柴火炤里面的紅苕飯后,疲憊的波娃倒在灶房的柴火堆里進入了夢鄉(xiāng)。
夢幻中做了一個夢。波娃考起了大學,當上了科學家,不僅能接到漂亮的婆娘,吃上燴面、油條,還發(fā)明了一種可以知道你在哪里的機器,你可以任意亂走,只要一按就會發(fā)出一種“嘟嘟”聲音,就知道你在哪里,從此不至于再也找不到人。這種玩意可以解決人們的信息問題,讓人走得很遠很遠。
醒來后,感覺就是一個笑話,但也很感覺神奇。夜幕降臨,興奮的波娃約上光光、龍娃就給他們擺夢里故事。龍娃聽完后,哈哈一笑說道:“你是不是看了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做的夢啊?要是真的那樣,你就是英雄了?!?br />
光光說:“你娃就是白日做夢,你和波娃一樣,是一個泥腳桿,還敢做那樣的夢,有點像癩蛤蟆吃天鵝肉。你要是發(fā)明了那東西,波娃手板上煎魚你吃?!?br />
“光光娃,你莫小看波娃啊,萬一波娃做到了,你娃就慘了?!辈ㄍ抻悬c不服氣。
“做到了,我們就佩服你,做不到,我們就叫你波波娃。”光光娃有點服軟。從此,波娃又多了一個綽號“波波娃”。雖然趕場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但這個綽號總有被羞辱的感覺,也有一種無形的動力,驅使波娃努力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