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點】愛是什么(隨筆)
愛是什么?步入中年,人生已過半,但是,這個從青春期就在懵懂追尋的問題,卻依然沒有答案。唯一能肯定的,只是知道了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愛首先應(yīng)該是從兩性之間的相互吸引開始,接著到互有好感,再到喜歡,然后才是相愛。而因為性格上的差異,每一個人對愛的理解和表現(xiàn)也大相徑庭。當(dāng)然,有很少一部分人,在見面的第一時間就會從相互吸引跳過好感和喜歡,直接達到相愛的階段,這就是傳說中的一見衷情,但在現(xiàn)實中,其實這種情形出現(xiàn)的概率非常低。
生命的本質(zhì)是孤獨的,而愛情卻是兩個人之間的相互感情。所以,從學(xué)會生存到學(xué)會愛,要把刻在基因里的相互吸引發(fā)展到相愛的階段,注定每一個人都要走很長的路。
從激情飛揚的學(xué)生時代,步入壓力日漸沉重的社會生涯,一直在紅塵中廝混,也一直在追尋著愛情。但是,丘比特之箭卻一直沒有射中我。
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試圖走進婚姻的城堡之時,令我錯覺愛情之鳥已經(jīng)找到我。但是隨后很快又被房子、彩禮,以及各種柴米油鹽的瑣碎,把所有愛情的理想都撕扯得支離破碎。終于才驚覺,丘比特之箭其實早已射中了我,只是被人拔了出來,然后用它把我的肩膀打得粉碎,落了一地的骨頭。
愛是什么?廝混紅塵四十余載,一直在追尋,也一直在求索。自己的答案找不到,卻有太多現(xiàn)成的答案,即使知道它是對的,卻又沒有機會去實踐和證實,又或者是沒有能力做得到:愛是美好而甜蜜的,愛,不需要甜言蜜語,也不需要你儂我儂;愛是一份責(zé)任,互相為對方的存在、追求和快樂為已任的擔(dān)當(dāng);愛是心靈的寄托,愛不是占有,也無需宣告,相互愛戀的人,自然會感受到對方的存在。更有大愛無言、至愛無聲的高尚之愛,就像自然、陽光和空氣對每一個生命的愛,無時無刻不存在,卻又幾乎感覺不到她的存在。
還有更多的,是一直被灌輸、也很容易做到、卻又不敢茍同的答卷:愛是索取,愛就是占有;愛,是讓我的快樂,成為你的快樂;愛,是把我的痛苦,變成你的痛苦;愛,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愛我,我就是你的一切!這些愛,危險而致命,但在一切以經(jīng)濟利益為重的今天,卻日漸成為大多數(shù)人接受的普世價值觀。
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zāi)梗钦嬲裨釔矍榈牟皇腔橐?,而是家庭。因為即使在今天,自由戀愛已?jīng)進化了整整一個世紀,我們能自由選擇愛情,卻依舊無法選擇雙方的家庭。
如果只是相愛的兩個人住在一起,只要不是閃婚結(jié)合,因為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從相互吸引到互有好感、到喜歡、到相愛的過程,絕大多數(shù)是會朝相互適應(yīng)而更加相愛的方向進化??上У氖?,在中國很少有新婚家庭僅僅是兩口子在一起的,絕大多數(shù)是與父母或兄弟姐妹住在一起或附近,而只要是在同一個城市,心靈上的羈絆加上如今的科技,都會使得與住在一起并沒有區(qū)別。
柏楊先生在《丑陋的中國人》中指出了中國的醬缸文化,但其實在醬缸文化中隱藏得最深的,是一個家庭里的攪屎棍。不明白為什么在中國家庭中的攪屎棍會這么多,但我卻知道,如果沒有這么多攪屎棍,中國社會就不會出現(xiàn)醬缸文化。
作為一個出色的攪屎棍,他們一般具有如下特點:愚蠢而不自知、暴躁易怒、自私,且因為家庭地位或暴躁易怒的脾氣又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令他們很擅長控制他人,也許還要加上懶惰,但懶惰會被隱藏得非常好,不然成不了出色的攪屎棍。
攪屎棍在一個家庭中最大的能力,就是以愛的名義去逼他人犯錯,然后在他人犯錯以后,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譴責(zé)犯錯者,還美其名曰,我是為你好!而他們最擅長的,是以自私為工具,拔出新婚夫妻心中的丘比特之箭,并借助生活之力,把小倆口的肩膀打得粉碎,然后還強詞曰,這就是我對你們的愛!
這也是為什么社會上道德綁架事件那么多的最大原因!
在攪屎棍地大力攪局下,原本相愛的兩個人,在日復(fù)一日的柴米油鹽中不斷犯錯、不斷相互傷害,原來的每一份喜歡都變成了傷害的理由,日漸消磨了兩個人所有的好感,到最后只剩下了兩性之間的相互吸引。以至于在科技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無數(shù)已婚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活中,只剩下床笫生活和打麻將自摸時的快感,而找不到其它任何激情。
在快速城鎮(zhèn)化的今天,在經(jīng)濟大變革的背景環(huán)境下,這耗盡了一個新生家庭晉升階層的所有機會,從而淪為庸庸碌碌的蕓蕓眾生中的一員。這也是很多原本非常有希望成就事業(yè)的年輕人,卻被原生家庭拖累,而最終一事無成的最大原因!
當(dāng)然,職場和交際圈中的攪屎棍更多,有太多的人,或因為自己的感情及婚姻不順,或因為利益沖突,又或者僅僅是看不得他人的好,就大力攪亂周邊所有人的情感。所以,愛也是一項異??简炏鄲垭p方意志力的事情。
愛是什么?愛是不需要追求任何回報的,而在這個一切以經(jīng)濟為重的時代,金錢阻礙了我們追尋真愛的腳步。而社會上無處不彌漫著金錢的銅臭,窒息枯萎了每一株愛情之樹的花朵。
所以,在物欲橫流、喧囂浮燥的今天,有太多的人,注定一輩子都無法學(xué)會如何去愛。
愛是什么?安妮寶貝說:要過很久,才會明白,愛,并不是一個事件,一種追尋,不要依靠愛帶給你什么,它只是一種信仰,可以頂禮膜拜,可以生死相隨,卻不是結(jié)果,也不能問結(jié)果。
生命是凹凸不平的立方體,從每個方向看去,都能看到不同的結(jié)果。愛也是一樣,每個人對愛都有不同的理解。關(guān)鍵在于我們?nèi)绾卫斫馍?、選擇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不同的伴侶,就意味著選擇了不同的愛。
因為,愛從來都不是個體生命能體會的,而是需要兩個生命一起才能感受。所以,愛是什么?從來都沒有、也永遠都不會有標(biāo)準答案。
而這一點,不正是愛的迷人之處嗎?
(編者注:百度檢索為原創(chuàng)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