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拳拳兄弟情(散文)
2025年4月5日,春光明媚,百花爭艷。一大早,我便和妻子高華一起,到明星鎮(zhèn)雷電村10組(小地名:龍洞子水庫),給一位八旬老人祝壽。
這位壽星叫蔡金中,生于1946年4月,今年79歲。這天是蔡金中的生日。他們當地賀大壽的習俗:男做進,女做出。“進”指的是“進入”,“出”指的是“滿足或者過了”的意思,那么這句老話的意思就是,男人要過虛歲的生日,女人要過實歲生日。
說起我與金中大哥的感情,還得追溯到38年前。
1987年9月,我被調派到明星鎮(zhèn)雷電村小教書,認識了該村黨支部書記蔡金中,我們雖然年齡相差14歲,可有擺不完的龍門陣,很快成為了“忘年交”。
我是1981年秋從射洪師校畢業(yè)的,當年被分配到太乙區(qū)大明公社小學工作,次年調入到柳樹區(qū)明星公社小學。大明與明星邊界相連,后來撤區(qū)合鄉(xiāng)并鎮(zhèn),這兩偏遠公社合并為明星鎮(zhèn)。1986年秋,柳樹區(qū)教辦安排我到縣教師進修校參加中央講師團授課的初中“史地”班學習,次年考入南充師范學院(現西華師大)本科歷史函授班。
1987年秋,我興高采烈捧著高函錄取通知書,請校長安排教初中,可校長說要等大學畢業(yè)后再考慮。
這年,我就來到了雷電村小學工作。恰巧,該村小幼兒園教師遠嫁陜西,學校缺幼師。我妻高華是高中畢業(yè)生,正適合當代課教師。經好友曾廣友的斡旋,和村小教員謝祖安的推薦,最后經村支書金中大哥的拍板,我妻高華成為了村上幼兒園的代課教師。這樣既解決了夫妻兩地分居的問題,妻子也有了工作,我非常高興。
金中大哥年輕時參軍入伍,在西北高原經風雨見世面,養(yǎng)成了吃苦耐勞雷厲風行的品德。復員后,他擔任大隊民兵連長、團支書、治保主任。1980年擔任村長,1987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雷電村地處明星鎮(zhèn)東南方,與沱牌鎮(zhèn)紙橋溝村邊界相連,山高路窄,交通極其不便。
這個村的干部群眾歷年重視教育事業(yè),教師敬業(yè)心強,教學效果好,至從恢復高考后,年年都有學生考上中專大學,從此改變命遠。金中大哥聽說我是恢復高考憑本事考上中師的硬牌教師,又是明星鄉(xiāng)有史以來教村小的大學生,對我心生好感,千方百計要留住我這位具有真才實學的教書匠。
從那年起,金中大哥全家人將“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我一家當自家人,年年歲歲送柴禾,送蔬菜,送土特產。每當殺年豬,都要邀請我一家去喝“刨鍋湯”,送鮮肉送豬板油。在那異常艱辛的歲月里,兩個錚錚漢子,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我至今還記得,38年前到雷電村小工作時,工資是72.68元,妻子的幼師代課費是30元。金中大哥向學校建議:每月增加幼師代課費10元,費用由村財務列支。這樣我們夫妻倆每月收入112.68元,足夠一家三口的日常開支。
上世紀80年代,盡管計劃生育搞得轟轟烈烈,但村里育齡婦女多,“超生”是普遍現象。只有1200多人的雷電村,小學、幼兒園人數達160人以上,從幼兒園到6年級都辦齊了。上學和放學,鄉(xiāng)村小道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我們夫婦知恩圖報,一心撲在教育事業(yè)上,教學質量年年領先,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1991年國慶節(jié)那天早晨,我的兒子來到了人間,金中大哥的老伴彭姐翻山越嶺背來一大背禮品:米、面、肉、菜,一樣不缺。
1992年秋,明星小學新任校長一紙調令,要將我調到龍膽村小學工作,金中大哥再三挽留未果,便設家宴為我們一家4口餞行,還安排了本村社員將我們的鋪籠罩補、壇壇罐罐幫搬運到龍膽村去。學生家長張萃和還主動帶上工具和蔬菜種子幫我開荒種菜,提高生活質量。
春去春又回。金中大哥每年都記得我的生日。每當生日來臨之際,他都要打電話來詢問:“兄弟,在哪里?我要來坐一坐”。當然,我也年年記得金中大哥的生日。每年這兩個特殊的日子,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公務纏身,我們兄弟倆都會坐在一起,一杯舍得酒,兩行熱淚流,痛痛快快地喝一場。
還記得有一年我的生日,金中大哥來電話:“兄弟,你在哪里?我在你樓下。”本來原打算不是滿“十”不賀壽,可金中大哥遠道而來,不熱情接待怎么也說不過去。我匆匆下樓,見到70多歲的金中大哥背著一背紅苕,氣喘吁吁進入我的小區(qū)。他說,我曉得你們城里人喜歡吃紅苕,我種的紅苕好吃。他知道我體力差,不讓我搭手,一口氣背到了我位于六樓的家。
2002年秋,我從明星鎮(zhèn)調回到家鄉(xiāng)柳樹鎮(zhèn)小學工作,告別了拋灑青春和熱血21年的第二故鄉(xiāng)。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雖然相隔遠,交通不便,但我與金中大哥的兄弟情依然如故,只要有機會相逢,我們都要坐在一起好好喝兩杯。
本世紀初,被譽為“一眼一億年,一步一奇觀”的中華侏羅紀國家地質公園建成投入使用。明星鎮(zhèn)的父老鄉(xiāng)親做夢也想不到,昔日的窮鄉(xiāng)僻壤,地下卻埋藏著1.5億年前的寶貝——硅化木。國家出巨資打造地質公園,修通了公路,出行就更加方便了。侏羅紀公園緊臨金中大哥的家,我多次同朋友到公園參觀游玩,只要聽說我到了明星鎮(zhèn),無論再忙,金中大哥都會熱情邀請我和我的朋友到家中做客,殺雞宰鴨盛情款待。
2020年3月,我退休了,退休后正趕上新冠病毒在全國漫延,出入受阻,不便走親訪友,但我與金中大哥電話交流頻繁。前幾年我和妻子到成都帶孫女,回射洪的時間少了,我倆互相牽掛,常在電話中噓寒問暖。今年春節(jié)前夕,我建議金中大哥將八十大壽慶祝儀式提前到春節(jié)期間籌辦,兒女兒媳也在家,親朋好友也有空。他不愿麻煩,建議沒有被采納。
2025年3月20日,金中大哥來電話問:“兄弟,你在柳樹嗎?如果在家你的生日我要來坐一坐”。太不巧了,我與妻在先前報名參加了港珠澳旅游,生日這天恰好在香港游玩。金中大哥感到有些失望。我早已決定在金中大哥生日這天與妻子一同到他家賀壽。金中大哥說他生日提前一天趁清明節(jié)放假,也方便學生娃。
4月1日,我陪妻子到射洪市中醫(yī)院治病,聽說金中大哥也在這里住院。在四樓病房里,我看到憔悴蒼老的金中大哥,頓時淚眼婆娑。隨著年齡的增加,金中大哥疾病纏身,成了醫(yī)院的???。
4月5日,金中大哥的兒子紹建請來鄉(xiāng)廚子,在龍鳳峽附近的家里辦壩壩為父親賀八十大壽。他先駕車送父親回家,等他過完生日再送回醫(yī)院繼續(xù)治療。一踏上故土,老“村官”神采奕奕。鄉(xiāng)親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舉杯相慶。
啪啪啪……鞭炮聲震耳欲聾。
“祝您生日快樂!”悅耳的生日歌響徹在美麗的農家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