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百年漫步 . 文../ 妍冰 ——中山左步村歐開祥后人記錄太公歐開祥生平點滴
百年漫步
----中山左步村歐開祥后人記錄太公歐開祥生平點滴
文/妍冰
中山市南朗鎮(zhèn)左步村,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多么重要的小村啊!
漢陽兵工廠技術總監(jiān)歐開祥,系中山左步歐姓人,在那個年代,經歷種種不凡,因為年代久遠,資料不是很詳,經過再三搜集,形成此文,謹此愿為后人留下太公不凡人生的點滴,圓我們此生心愿。
題記
序
當我們耳邊響起國歌的時候,常常會不自禁地勾起對華夏近百年歷史的回憶。那波瀾壯闊、跌宕起伏、風云變幻的百年,是國人永遠無法忘懷的?!栋倌曷健方o了我們一個獨特的視角,掀開了這百年時空的一角,讓我們得窺這百年歷史河段的一股激流、幾點浪花,一片險灘、幾葉舟楫。我與文章作者妍冰同為歐開祥的曾孫輩,對這一視角自然感同身受,也亟盼這一視角能迎來人們認同與關注的目光。在此,謹以一首“水調歌頭”為此文作序:
水調歌頭·憶太公歐開祥
殘照溯風去,履影欲尋根。
漢陽造誕華夏,新器鑄新軍。
姜太公成大事,我太公承故志,無不重千鈞。
亂世卻何往,施技建功勛。
如歸雁,循宗跡,自留痕。
圖強自古艱苦,士志矢牽魂。
前仆先賢尚見,后繼傳人在望,迭代類晨昏。
奮棹三千渡,頓首百年身。
太公百年之身雖已隱沒,但太公精神長存。太公當年身為漢陽兵工廠總工,為近代華夏軍工事業(yè)所作的貢獻,將為后人所銘記,也必將激勵后人奮發(fā)圖強。
圓方
2025.4.9于佛山
我們的太公歐開祥,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漢陽兵工廠技術總監(jiān),太公不凡的經歷,是那個年代的縮影。
小姨曾對我們說過:
她的爺爺叫歐開祥,早年他居住舊金山,在那里讀了大學,后來他們回國定居。在家鄉(xiāng)南朗鎮(zhèn)左步村鳳凰一巷蓋了房屋,一家人就生活在那里。到了1912年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后立即頒布政令,指出:富強之策,全籍鐵路交通,拯宜從速興筑。不久,孫中山辭去了臨時大總統(tǒng)的職務,出任全國鐵路總督辦,為此還專門回家鄉(xiāng)南朗翠亨及左步召集家鄉(xiāng)青壯年男子外出參與國家鐵路建設。太公和他的同輩族親歐庚詳當年都居住在南朗鎮(zhèn)左步村。所以他們做為第一批參與者積極相應孫中山號召,紛紛離家走向富國強民之路。
后來歐庚祥出任粵漢鐵路第二任總監(jiān),我們的太公爺爺歐開祥也在其中,只是太公沒有去粵漢鐵路,而是去了漢陽兵工廠。這也許與太公在舊金山讀書的專業(yè)有關系。
當年我們的外婆曾講過此事,她說我太公是讀機械設計制造及兵器工程專業(yè)的。大概是1920年左右,我們的太公歐開祥曾帶著我外公歐慶詩,從湖北漢陽回家鄉(xiāng)南朗給我外公相親,相的就是南朗鄰村崖口林家女兒林佩斯。兩家人很快達成一致,然后就在左步村祖屋給我外公和外婆完婚,后來他們在左步村小住了一段時間,然后太公又帶著新婚外公和外婆前往湖北漢陽。1922年我大姨出生,1924年我舅舅出生,我的媽媽是1929年出生的。后來,我三姨和我小姨也陸續(xù)出生。所以,媽媽家里兄弟姐妹五人都是在漢陽出生的。在太公他們一家離開左步村的日子里,一直委托一個本族人七叔照管左步祖屋,每到初一、十五,七叔他們都會替媽媽他們家給祖宗上香。所以太公和外公每每說起此事都很感謝七叔。
小姨說她是1934年在漢陽出生,在漢陽慢慢長大。那時候他們以家生活很穩(wěn)定,太公一直都在漢陽兵工廠做技術總監(jiān),大家都稱呼他歐伯溫lenbowen,收入也比較豐厚。小姨說她記事起,家里有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及他們兄弟姐妹五人,一共九口人。他們的名字是我外公歐慶詩取的,我大姨歐寶簪、舅舅歐國梁、我的媽媽歐寶嬋、三姨歐寶娟、小姨歐寶霞。媽媽她們幾個女孩子都是寶字輩的。
后來,我太公又為媽媽她們四個女孩子取了另一個名字:歐德勤、歐德儉、歐德芬、歐德芳。而他的孫子就是我的舅舅反而沒有再取名字。
那時候,他們家里有著寬宅大院,還有幾個工人,負責打理內外事務。
我的媽媽也曾說:她記憶里的爺爺就是我的太公,非常紳士,也很斯文,他性情善良,我的外公歐慶詩性情就非常像太公。而我們的外婆林佩斯就比較嚴厲。不過,外婆喜歡讀書,她除了每天早晨讀書之外就出打牌,外婆身上帶著大小姐脾氣。
那時候,太公每天去漢陽兵工廠上班,都是早出晚歸,他是專項負責兵工廠的一些技術方面的事宜。
我的小姨說:當年家里人都不懂太公做的事,也很少關注,太公也從不同家人講,只是見太公每天都很晚回家,甚至經常加班加點,忙得不可開交。
而我們的外公是著名西醫(yī)。他很多學生都在湖北及中山行醫(yī)或者開診所。我們的舅舅歐國梁當時已經在北平讀大學,大姨和媽媽她們幾姐妹則在漢陽讀中學和小學。
媽媽和小姨都經常對我們說起:那是一段非常祥和的日子,也是她們記憶中一段最幸福時光?!?br />
當年,我聽媽媽和小姨說起“漢陽兵工廠”的時候,自己聽起來就覺得如雷貫耳。即使現(xiàn)在,也常常在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中聽到“漢陽造”一詞。沒想到我母親的爺爺----我的太公歐開祥,竟然和漢陽兵工廠有如此聯(lián)系。
于是我馬上查找關于漢陽兵工廠的信息。
我查到資料得知:
漢陽兵工廠是晚清時期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張之洞創(chuàng)建的。他作為湖廣總督,積極推動洋務運動,致力于通過發(fā)展近代工業(yè)來增強國家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漢陽兵工廠的建立正是他這一理念的體現(xiàn),工廠于1892年動工,1894年建成,原名湖北槍炮廠,1908年更名為漢陽兵工廠。?地點在湖北省漢陽縣大別山、龜山腳下,面對襄河,水陸交通方便。隸屬駐省總局,委任各司道為總辦。如藩司翟廷韶,臬司岑春萱等。工廠不僅生產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還在中國近代史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清末民初時期,漢陽兵工廠以其精湛的制造工藝和可靠的品質,成為中國軍隊的重要裝備,尤其是在辛亥革命和抗日戰(zhàn)爭中。
據(jù)當年在新軍第八鎮(zhèn)(師)21標一個士兵的回憶,當年第八鎮(zhèn)的步槍全部是漢陽兵工廠出產。因此,1911年10月10日晚上,武昌新軍所開的第一槍,用的應該就是漢陽造,由此打響了推翻千年帝制的辛亥革命。
漢陽兵工廠還不惜巨資,從德國購買了當時最先進的制造連珠毛瑟槍和克虜伯山炮等成套設備,所生產的漢陽式79步槍(漢陽造)、陸路快炮、過山快炮,均是當時較先進的軍事裝備,因此,成為晚清規(guī)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軍工企業(yè)。生產的“漢陽造”步槍,成為軍隊主力裝備,抗日戰(zhàn)爭期間生產能力達高峰,生產100多萬支步槍。占整個民國時期中國軍隊手中武器的大部分份額。?此外,工廠在20世紀初年可日產步槍30支,無煙火藥600磅,月產大炮8門,槍彈80萬發(fā),炮彈7萬發(fā)。
看到這些資料,深深為漢陽造感到自豪!
?漢陽兵工廠生產的“漢陽造”步槍是中國軍隊的主力槍械,無論是國民黨軍隊,還是八路軍、新四軍和游擊隊,都大量使用這種步槍??谷諔?zhàn)爭期間? 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漢陽兵工廠的生產能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1937年,全面抗戰(zhàn)開始后,“漢陽造”成為中國軍人對抗日本侵略者的主要武器。???無論國民黨軍隊,還是八路軍、新四軍和游擊隊,都大量使用“漢陽造”。
“漢陽造”從辛亥革命到抗美援朝一直在戰(zhàn)場上發(fā)揮作用,是中國戰(zhàn)爭史的一個傳奇的神話
漢陽兵工廠是中國近代兵器制造的重要基地,不僅在技術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還在文化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作為湖北工業(yè)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漢陽造”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底蘊。?如今,雖然“漢陽造”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其記憶仍然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去年中秋節(jié)我們去佛山看望九十歲高齡的小姨歐寶霞,再次聽她講她爺爺——我們的太公當年的點滴: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爺爺歐開祥更加忙碌,兵工廠生產制造的槍支彈藥任務更加繁重,在1938年夏季大約6月、7月,爺爺帶領全家隨兵工廠遷往湖南辰溪,我們一家人就在湖南辰溪居住了一年多,那段時間爺爺比在漢陽兵工廠還要忙碌,他幾乎每天都在加班,基本不怎么回家。
直到1939年9月,兵工廠又要搬遷了,這次是遷往重慶。而這次我的爺爺決定不隨同兵工廠去重慶了。他便告老還鄉(xiāng),于是就帶著一家人返回原籍——廣東省中山縣南朗鎮(zhèn)左步村。
后來的事我是聽我媽媽講的,那是一段更加不平凡的往事:
當時,太公讓太祖母和家人們收拾行裝,帶上家里細軟準備路上用,家里其他笨重家私,都留給依然在漢陽的親屬——媽媽的姑姑了。當時隨行一共十一人,除了家里九口人之外,還帶了兩個傭人幫著拿東西,照顧媽媽和小姨他們幾個孩子。就這樣匆匆上路了。因為日本入侵,路上太多逃難的人,他們在途中經歷了千辛萬苦。太外祖母年紀大了,經不起旅途勞頓,在半路就撒手人寰了。后來終于到了廣東省境內韶關市南雄。這時傳來前面封鎖的消息,他們便再也不能往前走了。太公就在南雄找了一間簡陋的房子,一家人暫時住了下來。
太祖母走了,加上兩位傭人,家里還有十口人,路上帶的錢也用得沒剩多少了,大家不能坐吃山空。沒辦法,太公讓大家分頭出去找事做,臨時增加些收入,外祖父是西醫(yī),做不了什么力氣活,難民中有傷病患者,他就趕緊幫著醫(yī)治,但是難民哪有錢呢?還是兩個傭人及舅舅和大姨,就出去找了一些力氣活,每天出去做事,帶回來一些散錢,艱難度日。剩下外婆和幾個小的孩子只能在呆在家里。
這樣的日子大概過了一年,家里更加艱難。
太公歐開詳一直以來工作的操勞,加上旅途顛簸,也一病不起,盡管外公是西醫(yī),他用盡解數(shù)也沒能挽救自己父親的生命,就這樣,大概在1940年底,太公也隨太祖母去了。
我媽媽說那時家里失去了太公這個主心骨,生活更加困窘。
于是外公和外婆絕決定為了減少開資,辭退了兩名傭人。
當時還有人來家里說合,讓我的媽媽和三姨去兩戶人家做童養(yǎng)媳。這樣,她們姐妹兩個有飯吃,又減少了家里用度。
媽媽和三姨自然是不愿意,可是我外婆和外公商量很久,狠狠心還是同意了。
媽媽說后來家里就來了兩伙人,分別帶走了媽媽和三姨。媽媽當年比較有主見,她說:沒幾天她就偷偷跑回來了。
聽我轉述我媽媽說的上面不平凡的經歷,我小姨應和道:
“是的,這件事我記得,你的媽媽是很機敏,也有主見,沒幾天就她自己偷偷跑回來了??吹轿夷赣H就哭著撲到她懷里,說什么也不要再去了。我母親也哭了,對我父親說:她既然回來了,大家就在一起吧,生死也在一起。而我的三姐卻一直沒有回來。”
小姨繼續(xù)說:
當時,我外公、外婆帶著我大姐、我哥哥、我二姐就是你媽媽,還有我,我們四個孩子,一家六口人,在南雄艱難度日。后來經人介紹,我母親、我大姐、二姐她們三人去幫人家收煙葉,烤煙葉。她們要把地里種植的煙葉割下來,捆好,待其他人趕車來收回去。這樣人家給我們家一些零錢,白天還供一頓午餐。如此緩解了家里的困窘生活。
1943年初,我8歲。那時日本已經侵略了大半個中國。從1937年二戰(zhàn)以來,我國未遭日本侵略過只有八個省:新疆、青海、甘肅、寧夏、西藏、陜西、四川和西康。建國后取消了西康省。
這一年的冬天非常寒冷,記得那時已經大雪封山,我們家里冷得要命,父親和哥哥便用一個火盆生了火,一家人圍在一起烤火取暖。
突然家門被一下撞開,進來一群拿著槍的人,他們氣勢洶洶,不由分說就抓走了我的父親和哥哥,將他們拖走了。又有幾個人抓走了大姐和二姐。母親嚇懵了,當有人來抓我的時候,我一下?lián)涞侥赣H懷里,死死抱著我母親,大聲哭著。我母親顫聲說道:求求你們!放過我們吧。我這個女兒她才8歲啊!我和母親哭成一團。(因為我12月份出生,當時剛剛過完8歲生日)
沒想到,那些人惡狠狠看了看我們,然后到各處去翻東西,見什么拿什么,連幾件厚一點的衣服也拿走了。還有廚房里面的一些盆盆罐罐也沒放過。之后竟然轉身跑出去了。
家里立刻冷冷清清就剩下我和母親,再無一人。
后來住在隔壁的一個老婆婆聽到我不停地哭,走進來,看了看一大家人只剩下我和被嚇得呆呆的母親,流下眼淚,說:好好一家人,就這樣散了!這些該殺的土匪!
家徒四壁,再無什么可用可吃的。我母親從此神智有些不清,不知道出去找吃的,似乎也不知道饑餓口渴。好在隔壁廣州婆婆不時過來照顧,我們才有一口沒一口應付日子。
我們曾經四處找過父親哥哥和姐姐,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