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韻】祭春(散文)
《禮記?祭統(tǒng)》中載:“凡祭有四時: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嘗,冬祭曰烝?!绷⒋杭来?,古俗。是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我以這篇短文祭春。
一年始于春。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或許,是從韓愈那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開始的吧。
什么時候結束呢?春姑娘一露臉,“嗨——”,一聲招呼,扭身走了……前兩天還二十度呢,今天氣溫突升,越了三十度。這才剛入四月。
停暖的這一個月,大家都喊冷。前兩天遛狗還找太陽地曬暖呢,今天就尋著陰涼地行。西安的氣候就是這樣的,除了冬夏,似乎,沒有了春秋。
櫻花謝了,櫻樹的枝頭綠了,“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漸漸得,天地“綠肥紅瘦”了。
今天,清晨,我走出家門,第一眼就看到飛絮,零零星星的,如雪花在空中飄舞,然后,落下,道的兩旁的地上,白絮絮,粘著。熱了,該換夏裝了。我說的是脫去厚重的冬裝,褪去秋褲。
移著人字梯,老婆已在房間里爬低上高收拾儲物柜,似乎,一夜間,徒增了許多閑置下來棉的衣被,堆著,無處收納。每每換季,惹她煩惱。
北方的春就是這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一冬無雪,入春更是少雨。那日,昏黃的沙塵天讓人猝不及防。清明放假的這幾日,灞河兩邊停滿了私家車,年輕的夫婦帶著孩子來郊外河灘綠地踏春……城市里的打工族真不容易。各式的帳篷一家挨著一家,天空中搖曳著五顏六色的風箏……突然天黃了,起風了,狂風揚起的沙塵瞇了人的眼。河灘上,人們慌亂得大呼小叫,女人一手遮眼,一手搖擺著,招呼遠處還在瘋跑的孩子。帳篷鼓著風嘯,在草地上翻滾……就這樣,春姑娘粗暴地來和人們告別?
清明,我回鄉(xiāng)上墳。
原上,吹著呼呼的暖風,只有在這平闊的高原上,你才能感知,什么叫春風浩蕩,什么叫舉袂迎風。遠處是一脈起起伏伏青黛色的秦嶺……去年秋收后播種的小麥,經(jīng)過一冬的蟄伏,已經(jīng)長得沒了腳。一壟壟的,伸向天際,綠的舒心,綠的敞亮。
田間、壟頭、溝畔,三三兩兩的人肩著鐵掀,挎著藤籃,在掃墓。幾處燃燒紙錢的青煙在原野上裊裊升起……按說,應該,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今年的清明,還是無雨。
櫻花謝后,何處尋春?留住春,還是老婆做的那頓茵陳麥飯。盛上滿滿一碗熱騰騰的茵陳麥飯,我拿起筷子,就著她新涼拌出的一盤薺薺菜,一口接一口,我吃得放不下碗……下一頓麥飯,只能等初夏的白槐花了。
北方的麥飯,另類的古老的農家傳統(tǒng)美食。田野里挖回來一籃子野菜,擇好洗凈,拌上面粉,加點食鹽,攤上籠屜去蒸。熟后,淋上滾熱的花椒油,澆上蒜汁……那個滋味,舌尖留香。春的香,滋味綿長。
年年如此輪回。三月的茵陳四月蒿,五月砍回當柴燒。茵陳可蒸,榆錢可蒸,槐花可蒸……這就是季節(jié)的饋贈,這就是人間的清歡。
我苦夏。卻愛夏天的白雨。烏云壓城,頓時,雨點如豆子般傾瀉而下,伴隨著雷鳴電閃,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雨中??粗鴿M街移動的雨傘,來來往往的人群,傘遮著,他們是誰?看不見他們的臉……暴雨過后,傍晚都市的霓虹燈,映在街面上,紅橙藍紫,流光溢彩。
也愛讀汪曾祺筆下的夏天:西瓜以繩絡懸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或許,這就是那和尚說的“莫將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br />
春姑娘告訴我說,夏就要來了……她并不悲傷。
是春的短暫,還是我的意懶,我還是留戀春的。畢竟“最美人間四月天”。林徽因說它是春風、星雨、花開的輕盈,是愛、暖和希望的柔情?;颍碛幸环N期待,“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br />
2025。04。07。浐灞半島云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