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文璞書苑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文璞】車倌黃二叔(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文璞】車倌黃二叔(散文)


作者:石寸雨 舉人,4191.62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825發(fā)表時間:2025-04-03 20:11:50
摘要:出了村,黃二叔叔的口哨聲《揚鞭催馬運糧曲》,就回蕩在空曠的田野上,顯得越發(fā)響亮?;蛟S是因為成天“駕!吁——”“得兒,駕!”的緣故,他的聲音有種獨特的節(jié)奏感。尤其是那天,他趕著三套馬車,車上滿載著黃家洼村西隊社員交給國家的公糧。他的“駕——”聲伴著揚鞭的“啪——”與口哨交織在一起,專業(yè)口技演員般動聽。幾十里的路程,我與三虎哥都沉默不語,將欣賞的目光雙雙投向了黃二叔叔。我感覺離城越近,黃二叔叔的口哨聲就越發(fā)清脆,高山流水般悅耳。他那手中的長鞭,帶著鮮紅的鞭梢,在空中劃出的弧線,也愈發(fā)漂亮、優(yōu)美……

【江山·見證】【文璞】車倌黃二叔(散文)
   “前面就是你們黃家洼村吧?”妻問。
   “是的。”我停下車,捋了捋鬢角的幾絲白發(fā),仿佛在梳理著歲月的痕跡。如今的黃家洼正是新農村的縮影,房屋紅磚青瓦,土地平平展展,柏油路四通八達,“變化也太大了,我都快認不出來了?!?br />   “黃叔的墳地遠不遠?”
   “大約二里多路。你看,就在那邊的半山坡上?!?br />   “要不咱倆走著過去?”妻提議。
   “好吧。”我答應著,將小車停在了村口的田埂邊。
   藍天如洗,白云悠悠,明媚的陽光灑在家家戶戶屋頂?shù)耐咂?,反射出柔和的光澤來,為我的家鄉(xiāng)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薄紗。身邊的這塊黝黑而松軟的土地,原先是我們西隊最肥沃的一塊,是社員們的命根子。生產隊每年都要派人手翻耕兩遍種小麥,周圍種上葵花。如今分田到戶,也不清楚這塊寶地花落誰家。
   今天是清明節(jié),地頭的桃樹、梨樹、杏樹正像朱自清筆下的《春》:“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小草露出嫩綠的尖尖,楊樹、柳樹樹干綠中閃青,枝頭掛滿了柔軟而蓬松,茸茸的“毛毛蟲”,風兒一吹紛紛落下,仿佛在向我們打招呼問好,也像在展示著春天的活力。
   參加工作不久,我就將父親接進了城,弟弟妹妹也相繼離開了這片土地。幾十年未曾歸來的我,再次踏上家鄉(xiāng)的土地時,充滿了對這片生我養(yǎng)我土地的深深眷戀。首先跳入腦海的,就是我們黃家洼西隊車倌(車把式)黃二叔叔那張熟悉而親切的面孔,以及他《揚鞭催馬送公糧》高山流水般悅耳的口哨聲,還有他那條帶著鮮紅鞭梢的長鞭,在空中劃出的那道優(yōu)美弧線的動作,清脆的“啪啪”聲。我想,人生中最寶貴、最美好、最純真的記憶,大概就是少年吧。
  
   二
   記得我十一歲那年,久病的母親就丟下我們兄妹五個撒手人寰。我的父親悲傷過度,得了嚴重的哮喘,病倒在炕頭上。用水的重擔就落在了我的肩上。一大清早,父親咳嗽著、喘息著勉強起了身,將掛水桶的扁擔鉤往扁擔上繞了一圈放在我的肩上,含淚囑咐道:“孩子,少擔點兒,小心磕了腿腳,拔水時注意些?!?br />   從那天起,為不耽誤上學,每當晨光拉開新一天的帷幕時,我就要前往村外的井臺去擔水。起初由于個子矮,力氣不足,我只能搖搖晃晃地擔少半桶水,漸漸地,從少半桶水到半桶再到多半桶,一直到后來的滿載而歸。記得剛開始,擔多擔少磕破腿腳對我來說都無所謂,肩膀疼痛也不算什么,真正讓我害怕的是那個深不見底的井口。所以,每回從井里拔水時,我都會將水斗遠遠地扔進去,然后緊緊抓著井繩來回晃動,用吃奶的力氣往上拉,仿佛往前一步就會被井口吸進去似的??上攵?,等水斗子從井里滑出來再過去取時,水也灑得差不多了。因此,鄉(xiāng)親們常常幫我拔水。其中,車倌黃二叔叔幫我最多,還教我親自動手:“只要站穩(wěn)腳跟,有啥可害怕的?”
   我鼓起勇氣來到井口,第一次目睹清亮的井水填滿斗子的全部過程。
   “小石頭你看,帆布斗子在井里搖幾下水就滿了。是不是?”
   我點點頭。
   “孩子,看別人十遍不如自己親手拔一遍。你過來試試,稍微搖搖就有半斗子水,對吧?對你來說水宜少不宜多,多了你也拔不動?!?br />   就這樣,在黃二叔叔一次次的鼓勵與見證下,我半斗子半斗子地往上拔水。當時就覺得,井口不像從前那么恐怖了。
   看我從桶里倒水,黃二叔叔就和爹一樣提醒:“記住,一口吃不成胖子。千萬千萬別逞強,擔太多的水。你還是個孩子,正在長身體,否則時間長了,你就會變成羅圈腿,也會駝背的。到時候,后悔可就晚了。”
   那些年,除了清早擔水,放學后摟柴火、拔豬草也是我的事情。趕馬車收工回家的黃二叔叔,經常繞路接我,比父親還早一步來見證我的勞動成果:“這小子,摟了這么大一背!來,把柴火放在車后頭,你背上書包來前面坐。小石頭,坐穩(wěn)了啊,駕!”
   爹與黃二叔叔性格相投。爹生病的那些年,黃二叔叔經常無私幫助我家。其實,娘沒走前,讀過幾年書的爹雖然沒有黃二叔叔本事大,也是生產隊的“文化人”,前后當過生產隊的會計、保管、組長、記工員。有一年,村里教二年級的女老師因為難產,去縣城住院才生下孩子,爹還頂替她當了幾個月的老師呢。黃二叔叔的大閨女常說,爹講課比她們老師強多了!
   我十八歲那年,弟弟妹妹已經長大,爹的病情也完全康復。有一天收工回來,聽見黃二叔叔對爹說:“今天我去縣城,聽說征兵明天開始,我看石頭的身體肯定沒問題,最好明天就讓他去公社報名?!?br />   “太好了。石頭那孩子嘴里不說,心野著呢,做夢都想離開大山。這下好了,呵呵……”
   離家的那天,爹含著淚,與黃二叔叔一起為我戴上了大紅花。然后,黃二叔叔趕著他的三套馬車,將我們青峰溝公社入伍的幾個新兵,親自送到縣城。
  
   三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大山深處的青峰溝公社山峰大隊黃家洼村。山前山后十幾個自然村中,數(shù)我們村最小,滿打滿算也就百八十戶人家,分為兩個生產隊,我家與黃二叔叔是西隊。每天清晨走在擔水的路上,村里總是雄雞高歌、驢叫狗咬、炊煙裊裊……那“叮叮咚咚”的水桶碰撞聲,回響在家家戶戶的院落里、井臺邊。前來擔水的人們你來我往,互相打著招呼。每天,我都能遇見黃二叔叔:“黃叔叔早,今天進城不?”
   “進。小石頭,有事?”黃二叔叔和我說著話,身體向右一傾,兩手抓住扁擔的兩端稍稍一扳,扁擔便沿著他的脖頸,瀟灑自如地移到了他的右肩。桶里的水仿佛被這突如其來的動作所驚嚇,跟著扁擔搖了幾搖,晃了幾晃,頓時,清亮的水花兒從桶邊溢出,灑落在土地上。
   我說:“今兒是星期天,爹讓我進城給他抓藥,順便看看姑。黃叔叔,捎上我唄!”
   “好?。〉纫粫貉b好公糧,咱們一起走!”黃二應承著,腳步卻沒停下來。
   從小我就性子野,喜歡探索外面的世界??h城平坦的柏油路,十字街口琳瑯滿目的百貨門市部,國營飯館里飄出的陣陣香味,更是令我垂涎三尺,別說下飯館吃喝了,能在近處嗅嗅味道也解饞。尤其是工廠冒著滾滾濃煙,高聳入云的大煙囪,更是讓我對城市生活充滿了向往。聽說黃二叔叔的馬車要進城,擔回水都顧不上吃飯,一把接過給父親的買藥錢,不顧他的喊叫與囑咐,拿了塊玉米餅邊啃邊往黃二叔叔家跑去。
   二次擔水歸來的黃二叔叔,正好進屋放下水桶,摘下扁擔出門,呵呵笑著說:“這孩子,跑得滿頭滿臉都是汗,好像你黃叔能丟下你似的。”說著,就將扁擔立在院墻的角落里,招呼我進了屋。
   少年的記憶里,黃二叔叔的妻子蘭花,是我們村相貌最好看,說話最好聽,做飯最香,穿衣、住家最干凈的女人。她掀開水缸蓋,熱情地說:“噢,是小石頭啊,來,上炕吃飯吧。”
   “吃過了。謝謝嬸子?!蔽一卮鸬馈?br />   “石頭這孩子勤快,學習也好,將來肯定有出息。”黃二叔叔一邊說,一邊“嘩啦——嘩啦——”將兩桶水全部倒進缸里。然后洗臉刷牙,脫鞋上了炕,盤腿坐下拿起筷子。因為是星期天,睡在里屋的幾個孩子還沒起床。
   蘭花嬸子將空桶扣在門外,接過話茬:“是啊,小子不吃十年閑飯,那像咱家,連生三個閨女,都成了串兒了。”
   黃二叔叔喝了口玉米面糊糊說:“你這話說的,好像咱家閨女不好似的?!?br />   蘭花嬸子“撲哧”笑出聲來:“好,好,刺猬說自家的娃兒光,黃鼠狼說自家的娃兒香,自家的孩子自家親,自家的孩子自家愛,哪有不好的?”
   “這樣說你就對了?!秉S二叔叔放下飯碗,打著飽嗝抹抹嘴巴下了地,拿起后墻根兒那條烏黑發(fā)亮的八股長鞭,撫弄幾下鞭梢細面條般柔軟的紅纓纓,努起嘴巴,吹著前幾天放的新電影《青松嶺》主題曲,與我一起往外走。
   蘭花嬸子追了出來,嗔怪道:“小石頭你看,你叔光想著拿鞭子,連干糧也忘了帶。整整一天,餓了咋辦?”
   黃二叔叔從妻子手中接過裝有玉米餅的花布小口袋與水壺,咧開大嘴“嘻嘻”笑著沒接話。
   蘭花嬸子白了丈夫一眼:“丟三落四的。跑那么遠的路,能受得了?帶上這些,好歹還能墊巴墊巴。小石頭,餓了你們就吃,多著呢。”我倆答應著,一起往生產隊的飼養(yǎng)院走去。
  
   四
   那時候,剛過不惑之年的車倌黃叔叔相貌堂堂,中等偏高的個頭,濃眉大眼,鼻直口方。長年累月的戶外勞動,讓他的皮膚變得黝黑而略顯粗糙,眼角、額頭、臉頰也有了皺紋,見證了那個年代農民生活的艱辛,也為黃叔叔平添了幾分成熟與穩(wěn)重。
   從小,我就聽爹娘說,黃家洼西隊的隊干部經常更替,可趕馬車的車倌卻只有黃二叔叔一個人。要知道,當時車倌可是個令人羨慕的肥差,每天不僅能掙與壯勞力一樣的工分,偶爾外出還能領到一角、二角的現(xiàn)金,外加三兩、二兩的糧票補助。黃二叔叔為啥能連年勝任?因為他有馴服騾馬的本領,有修車技術,還有走南闖北不迷路的經驗。我想,黃二叔叔就是憑借這些“金剛鉆”兒,才敢攬下車倌這個“瓷器活”兒。爹娘還說:“別看人家黃二斗大的字不識幾個,可除了不會生孩子,啥都會干。”是的,黃叔不僅能馴服烈性牲口,還會木匠、泥瓦匠、畫匠……編籃筐、編笊籬、捻麻繩納鞋底……在黃家洼村西隊,黃叔說話辦事丁是丁、卯是卯,很有分量。
   在我們小孩子眼里,黃二叔叔還會講笑話、神奇的故事,吹好聽的口哨,是個見多識廣,響當當?shù)娜宋铩?br />   初升的太陽像一位害羞的少女,悄悄地露出半邊臉龐,將淡淡的橙紅色灑在飼養(yǎng)院的院子里。這時候,衣帶不整,頭發(fā)亂蓬蓬的,耷拉著破鞋,為飼養(yǎng)院看門的五保戶張三,一瘸一拐地迎著我們走了過來,笑嘻嘻地對黃二叔叔說:“昨兒半夜,我又給黑鐵加了幾把草料?!?br />   張三可是隊里最懶的社員,大家笑話他是“懶到連喘氣都嫌費勁?!钡f,過中秋節(jié)那天,生產隊派人給五保戶包餃子,張三領到自己的那份后,美滋滋地回了家,巴咂著嘴點燃了柴火就準備煮餃子??上崎_水缸一看傻了眼,里面沒水!張三撓了撓頭,心中暗暗犯起了嘀咕:出去擔水累不說,得等多長時間啊。眼瞅餃子不能吃怎么辦?懶人有懶招,張三有的是辦法,那就炒餃子吃唄。也不清楚他炒熟沒炒熟,反正皮子和餡亂糟糟地混在一起,一個人狼吞虎咽正吃呢被人撞見,笑得前仰后合:“張三啊張三,見過蒸餃子、煮餃子、煎餃子的,從來沒見過炒餃子吃的。”
   張三懶,他的任務是看門守夜。喂牲口是個勤快活兒,生產隊另派別人。可如今,張三竟然說自己半夜起來給牲口填料,黃二叔叔顯然不會相信。他將長鞭插進馬車前面的小孔里,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他問:“真的?熱乎乎的被窩,你舍得起來?”
   張三急了,臉紅脖子粗地辯解:“我這么大個人,難道還能胡說?瞧你這話說的……”
   “你看你,我只問你舍得起來,又沒說你沒起來。再說啦,你住在飼養(yǎng)院,幫著喂喂牲口也正常啊,有啥可著急的?除非你沒起來?!秉S二叔叔嘲諷道。
   其實,西隊一共四戶五保戶,除去老弱就是病殘??蓮埲c黃二叔叔同歲,只因好吃懶做、喝酒耍錢不成器,妻子與他離了婚,帶著一雙兒女遠嫁他鄉(xiāng)。老婆走后,張三自暴自棄,仍然不思進取,年紀輕輕不想下地勞動。掙得工分少,糧食分得也少,鄉(xiāng)親們說,每年青黃不接,張三就揭不開鍋。他索性破罐子破摔,數(shù)九寒天懶得燒炕,落下個一瘸一拐,羅圈腿疼的毛病。在公社當干部的張三叔叔不忍心,背地里給隊干部下了“命令”,從此,張三就變成了五保戶。那時候的五保戶雖然沒啥待遇,可不掙工分也能領糧食。如果趕上災年,救濟糧下來,五保戶優(yōu)先。
   “沒急,沒急?!睆埲拔毙χ?,眼睛向黃二叔叔手中的干糧袋瞟去。黃二叔叔明白張三的意思,就掰下一塊玉米餅遞了過去。張三接過餅,點頭哈腰,唯唯諾諾地進了飼養(yǎng)院的屋子。
   黃二叔叔拍了拍生產隊為馬車新?lián)Q的橡膠輪胎,滿意地拿起車上的籠頭、韁繩、嚼子,朝牲口棚走去。黑鐵為馬車駕轅,得到生產隊特殊照顧,被單獨拴在最北邊的“單間”里。在黃二叔叔的默許下,我跟在他身后,路過一溜牲口棚往里走,遠遠地就聽見黑鐵與叔叔打招呼,“咴兒——咴兒——”的嘶鳴聲。
  
   五
   爹說,從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黑鐵就為黃二叔叔的三套馬車駕轅。黑鐵是驢騾,它體型健美,骨骼粗壯四肢發(fā)達,毛色深沉而富有光澤,渾身上下幾乎沒一根兒雜毛。黑鐵性情溫順,多少年來,從來沒受過驚。黑鐵耐力也強,即使在崎嶇的山路上進行繁重的勞作,常時間的行走,照樣精神抖擻。所以,深受車倌黃二叔叔的寵愛。
   黃二叔叔微笑著,輕撫著黑鐵的鬃毛,黑鐵似乎感受到主人對它的關懷,溫順地低下了頭。任由黃二叔叔為它套上了馬籠頭。我們拉著黑鐵正往外走呢,迎面遇上了跟車的三虎哥。三虎哥高大魁梧,二十多歲的年紀,也是個干農活的好手。他手腳麻利,瞬間就拉出兩匹一紅一青,健壯高大,鬃毛油亮的梢馬來,熟練地將它們套在黑鐵的前面。

共 6257 字 2 頁 首頁12
轉到
【編者按】一篇具有時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作品。文章體裁是散文,但頗具小說式寫作特點,生活氣息濃厚,感染力強?!半x城越近,黃二叔叔的口哨聲就越發(fā)清脆,高山流水般悅耳。手中的長鞭帶著鮮紅的鞭梢,在空中劃出一道又一道優(yōu)美的弧線,他那張黝黑的臉上,難以掩飾的驕傲與自豪透過眉宇之間,毫無保留地展現(xiàn)出來。令人心生敬意?!蔽恼虏扇№様?倒敘-順敘的手法,在時間的交替與時代的褶皺中搜尋記憶的片段,將座標重新轉回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著重刻畫黃二叔叔這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外貌:那時候,剛過不惑之年的車倌黃二叔叔相貌堂堂,中等偏高的個頭,濃眉大眼,鼻直口方。長年累月的戶外勞動,讓他的皮膚變得黝黑而略顯粗糙,眼角、額頭、臉頰也有了皺紋,見證了那個年代農民生活的艱辛,也為叔叔平添了幾分成熟與穩(wěn)重。其語言:車官黃二叔叔幫我最多,還教我親自動手:“只要站穩(wěn)腳跟,有啥可害怕的?”在勞動中教會我各種實踐經驗和本領。其為人敦厚踏實,幫助教育懶漢,友善鄉(xiāng)鄰。而貫穿文章始終的是黃二叔叔的口哨和揚鞭,這一極具個人特點的描述,從側面反映了黃二叔叔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追求,折射出其豁達的心胸,昂揚的信念。文章以第一人稱寫作,以一名少年的視角見證了一代農民的生活軌跡和時代變遷,而黃二叔叔也在生前見證了我的成長,離世也該看看退休后的我,變成了什么模樣。其實他們互為映襯,互為見證,這是歲月的留痕,也是時代的發(fā)展與變遷。文章語言風趣,跳躍性強,以對話推動情節(jié),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極具地方特色,富有感染力。主題鮮明,符合江山征文要求。感謝作者賜稿文璞,期待新作。【文璞書苑編輯:別似幽居人】【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4050014】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石寸雨        2025-04-04 09:49:57
  感謝天涯老師百忙之中的辛苦編輯,精彩的按語。第一次嘗試站在男生的角度寫小說,體驗少年男孩兒的心態(tài),擴展下寫作思路,呵呵,很有意義。老師親切而總結性的按語,寸雨感激不盡,敬茶,祝天涯老師工作順利,身體健康,青春永駐,笑口常開。
文學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2 樓        文友:靜凈        2025-04-04 19:18:21
  以少年的視角見證一個時代,語言幽默風趣,將黃二叔的性格特點刻畫的淋漓盡致。好文點贊!
回復2 樓        文友:石寸雨        2025-04-04 19:28:05
  謝謝美女老師美評鼓勵,敬茶,向老師學習。
3 樓        文友:寂寞看風        2025-04-05 21:15:14
  黃二叔叔,一個好人,心眼好,有本事,讓小石頭的成長多了一份陪伴。
回復3 樓        文友:石寸雨        2025-04-06 10:02:12
  謝謝看風社長閱讀美評,敬茶問好,祝老師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4 樓        文友:楊柳岸心醉        2025-04-06 14:28:02
  拜讀美文。我覺得確實是散文不是小說。
回復4 樓        文友:石寸雨        2025-04-06 15:17:46
  老師說的對,生活中的真實片段串連起來就像散文。感謝老師來訪點評。敬茶問好,萬事如意。
5 樓        文友:別似幽居人        2025-04-06 16:42:03
  非常佩服寸雨老師對文章的精益求精,每篇文章都精心創(chuàng)作,反復修改,這是一種寫作精神,正是這樣的堅持和熱愛,寸雨老師的作品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向寸雨老師學習!
回復5 樓        文友:石寸雨        2025-04-06 16:51:15
  謝謝天涯老師。正是老師不厭其煩,一次次地指點,寸雨才會有靈感,有修改的源泉與寫作路上動力。再次謝謝鐘愛的警察,美女天涯老師。敬茶,祝老師萬事如意。
6 樓        文友:天涯暮歸女        2025-04-06 20:17:19
  寸雨老師的文筆生動,敘述語言輕松活潑,許多場面真實而純樸,如電影畫面一樣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帶入感,拜讀點贊!
回復6 樓        文友:石寸雨        2025-04-07 08:15:00
  謝謝美女老師來訪鼓勵留評,老師文筆不凡,向老師學習。問好敬茶,祝老師萬事如意。
7 樓        文友:優(yōu)雅如楓        2025-04-07 21:24:48
  欣賞寸雨老師的精美小說,取材廣泛,視野獨特,語言幽默風趣,肖像、動作、心理活動細膩入微,采用對比等手法,塑造的人物個性鮮明,反映了那個時代淳樸、敦厚、勤勞、善良的車倌形象,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代入感極強。老師的小說自成風格,越來越有嚼勁,點個大贊。向老師學習!
喜歡伴隨著晨曦的腳步聆聽世界的聲音,聞著文字的馨香穿越時空的隧道,做一個靈魂有香氣,骨子里有正氣,舉止優(yōu)雅的女子。
回復7 樓        文友:石寸雨        2025-04-08 07:56:50
  謝謝如楓妹妹,親愛的美女老師,老師的火眼金睛一關注,錯別字就會露出原型,主動“逃跑”,呵呵。
共 7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