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星星文學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回鄉(xiāng)祭祖(散文)

編輯推薦 【星星】回鄉(xiāng)祭祖(散文)


作者:梅香透雪 舉人,5622.0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458發(fā)表時間:2025-04-03 16:51:08

公元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晨曦初露,七點半的陽光還帶著幾分柔和與朦朧,我從三門峽市出發(fā),和我家老二一同踏上了回鄉(xiāng)之路。老二開著新買的電動車,我們一路向南,沿著那承載著無數(shù)回憶與故事的209國道前行。
   車窗外,豫西的風光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遠處的山巒在晨光中若隱若現(xiàn),仿佛是大地的守護者,靜靜地凝視著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生活。田野里,麥苗已經(jīng)開始泛青,那一抹抹嫩綠點綴在廣袤的田野上,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生機勃勃的地毯。道路兩旁的樹木,新綠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頑強。
   九時許,我們抵達靈寶陽店,決定在此用早餐。找了一家頗具當?shù)靥厣男〉?,點了一份炒涼粉。那涼粉細膩爽滑,綠豆的清香在口中彌漫開來,搭配上花卷饃的麥香和蒸雞蛋糕的嫩滑,以及大糝子湯的醇厚香濃,每一口都充滿了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這簡單的早餐,不僅是味蕾的滿足,更是一種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和融入。
   當電動車駛入熟悉的村莊,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終于到家了,從二妹引霞處接過房門鑰匙,走進那久違的老屋。院子里的核桃樹和梨樹在微風中輕輕作響,滿地的落葉仿佛在訴說著它們的故事。我和老二開始了清掃工作,清掃院子,擦拭樓頂,清掃樹葉,讓這個曾經(jīng)充滿歡聲笑語的小院重新煥發(fā)出整潔與生機。
   走進屋內(nèi),掃屋抹桌,將每一處灰塵都擦拭干凈。隨后,我靜靜地站在父母的遺像前,點燃了一炷香。那縷青煙緩緩升起,仿佛帶著我對父母的思念和無盡的敬意,飄向那遙遠的天際。在這個小小的空間里,時間仿佛凝固了,我沉浸在和父母在一起的回憶中,那些曾經(jīng)的點點滴滴涌上心頭,淚水不知不覺模糊了雙眼。
   準備好白紙條等墳上用品后,和二大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進午餐。這是一個特殊的午餐,我們在鎮(zhèn)上包了一桌,為二媽慶祝生日。親朋好友們紛紛趕來,堂弟學義、堂姐引苗在遇到時,相互親切地打著招呼,那一聲聲問候,充滿了濃濃的親情。大家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享受著這難得的團聚時光。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餐桌上,映照在每個人的臉上,溫暖著我的心。
   午餐后,和二弟二妹一同前往十畝地給祖先上墳。一路上,腳步略顯沉重,卻也充滿了對先輩們的敬意。田野里的麥苗已經(jīng)長高了許多,在微風中輕輕泛起綠色的波浪。遠處的墳地,被樹木環(huán)繞著,仿佛是一片寧靜的凈土。
   在去墳地的路上,遇到了玉花嬸子,她臉上洋溢著慈祥的笑容,親切地問長問短。還有隨群叔,我趕緊遞上煙,與他寒暄起來。爺爺離我六十年,這漫長的歲月里,他的身影在我的記憶中逐漸模糊,但他的教誨和關愛卻永遠留在我的心間;奶奶離我四十五年,她那溫暖的懷抱和慈祥的笑容,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媽媽離我十二年,爸爸離我七年,他們對我的愛和付出,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當我們到達墳地后。就在墳前擺放上供品,為祖父母、父母添新土、掛白紙條、上香、燒紙。每一項儀式都莊重而虔誠,仿佛是在與先輩們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靜靜地站在那里,感受著祖先們的庇佑和大自然的氣息,心中充滿了對生命和親情的敬畏。
   離開墳地的時候,又遇到了梅嫂。她熱情地和我拉起家常,詢問我的生活情況。還有鄰家改姓哥,也笑著和我打了個招呼。這些熟悉的面孔,親切的聲音,讓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家鄉(xiāng)的溫暖和親情的珍貴。
   五點,我們準備返回三門峽。在靈寶,和表哥海林一行三人再次停下腳步,品嘗了一生涼粉和石子饃,還喝了雞蛋醪糟湯。這一路上,美食似乎成為了我們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不僅滿足了我們的味蕾,更是一種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和情感的寄托。
   當我們抵達三門峽時,天色已近七點。我們買了雙匯食品,一起來到市醫(yī)院看望病中的大姑。表妹聰霞在看護大姑,看到我們來了,她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走進病房,握住大姑的手,詢問她的病情,大姑的精神狀態(tài)還不錯,只是顯得有些虛弱。我和她聊起小時候的趣事,給她講外面的世界,希望能讓她的心情好一些。
   大姑拉著我的手說了一二十分鐘,她的眼神中充滿了關愛和期待。在這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和力量,仿佛所有的煩惱和疲憊都被一掃而空。一行人在醫(yī)院外簡單吃了點東西后便各自回家了,期間還見到了表弟海良。
   告別大姑一家人后,二弟開車送我回家。當夜幕降臨,城市的燈火映照在車窗上,我靜靜地坐在車上,腦海里不斷浮現(xiàn)出今天和先輩們、親人們相處的點點滴滴。心中百味雜陳,有對祖先的緬懷,對親人的思念,也有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慨。
   回到家,已經(jīng)晚上九點。我?guī)е砀绾A纸o的一袋白蒿(茵陳)和薺薺菜,回到自己的房間。我輕輕地把它們放在桌上,看著那嫩綠的葉子,仿佛又看到了家鄉(xiāng)的田野和青山綠水。那淡淡的鄉(xiāng)村氣息縈繞在鼻尖,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在這寧靜的夜晚,我望著窗外的星空,思緒飄蕩。那一個個與先輩們有關的回憶,猶如璀璨的星辰,在我心中閃爍著。每一次祭祖,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感恩生活?;剜l(xiāng)祭祖,不僅是對家族血脈的追溯,更是對傳統(tǒng)風俗和人文情懷的傳承與延續(xù)。
   豫西的風情畫卷,不僅僅有那美麗的自然風光,更有親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傳統(tǒng)風俗的莊重典雅以及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祖先的敬意。這次回鄉(xiāng)祭祖之行,讓我更加深刻地領略到了這幅畫卷的魅力,也將這份鄉(xiāng)愁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我們常常忙于生計,奔波于城市之間,卻很少有時間能回家,去感受那份最純粹的親情和家鄉(xiāng)的溫暖。然而,無論我們走得多遠,家鄉(xiāng)永遠是我們心靈的歸宿,那片土地上的親人和祖先永遠是我們生命中最堅實的后盾。
   我想起小時候,總是在奶奶的懷抱里聽著古老的傳說入睡,在爺爺?shù)慕虒聦W會做人的道理。那些簡單而樸素的教誨,伴隨我一路成長,成為我人生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如今,雖然他們已經(jīng)離我而去,但他們的教誨和精神永遠活在我心中,指引著我前行。
   回到家中,我坐在桌前,翻開一本相冊。相冊里記錄著我小時候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那些笑容、那些身影,仿佛都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我小心翼翼地撫摸著這些照片,仿佛能觸摸到那溫暖的時光。
   思緒回到現(xiàn)實,我意識到,傳承和延續(xù)家族的情感和傳統(tǒng),并不僅僅是每年一次的回鄉(xiāng)祭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該通過各種方式,讓這些情感和傳統(tǒng)在我們和下一代之間傳遞下去。比如,教育孩子們了解家族的歷史和文化,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比如,在重要的節(jié)日里,和家人一起團聚,共同慶祝和緬懷。
   夜晚的寧靜讓我思緒萬千,回鄉(xiāng)祭祖的旅程如同一幅溫馨的畫卷在眼前展開。我想,這就是家鄉(xiāng)的魅力所在,它像一位慈祥的母親,無論我們在外面經(jīng)歷了多少風雨,它總是張開溫暖的懷抱等待著我們的歸來。
   我輕輕地放下手中的相冊,走到窗前,看著窗外的點點繁星。我知道,每一顆星星都代表著一個故事,每一種思念都承載著一份深情。在這個充滿愛與溫暖的夜晚,我將帶著這份鄉(xiāng)愁,這份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和思念,繼續(xù)前行。
   回鄉(xiāng)祭祖的日子,是忙碌生活中的一次心靈慰藉,是喧囂世界中的一絲寧靜。我會將這份記憶深深地珍惜,把家族的傳承和親情深深地銘記在心底,讓它在歲月的長河中永不褪色。
   夜色漸深,我緩緩關上燈,躺下床,陷入了夢鄉(xiāng)。在夢中,我仿佛回到了故鄉(xiāng)的小院,看到了親人們慈祥的笑臉,聞到了那熟悉的飯菜香……
   回鄉(xiāng)祭祖,是一次對生命的探尋之旅,讓我更加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它承載著我們的歷史和文明,寄托著我們對未來的期望和憧憬。我相信,在這片土地上,我們的家族將繼續(xù)傳承下去,延續(xù)那千年的香火,書寫屬于我們的輝煌篇章。
   這次回鄉(xiāng)祭祖的經(jīng)歷,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成為我人生中一段珍貴的回憶。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家鄉(xiāng)永遠是我心中的那一片凈土,親人永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我們或許會迷失方向,或許會感到疲憊。但只要心中有那份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和牽掛,我們就永遠不會失去方向,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
   回鄉(xiāng)祭祖的旅程,是我對自己的心靈進行的一次洗禮和凈化。我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美妙。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有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祖先的敬意,我們就能夠在這片土地上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幸福和輝煌。
   夜色靜謐,思緒依舊飛揚?;剜l(xiāng)祭祖的記憶如同一首悠揚的詩篇,在內(nèi)心深處久久回蕩。我感恩這次與故土、親人的再次重逢,讓我在喧囂的塵世中尋得了一份寧靜與安詳。它讓我明白,無論走得多遠,都不要忘記自己的根。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孕育著希望,承載著夢想,傳承著無盡的愛與溫暖。
   回鄉(xiāng)祭祖,這一路的風土人情,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畫面,已在我心間繪成一幅永恒的畫卷。我愿珍藏這份美好,讓它在歲月中熠熠生輝,成為我前行路上最堅實的力量。

共 3601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這篇散文《回鄉(xiāng)祭祖》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飽含深情的鄉(xiāng)土畫卷,以下從文學性、情感內(nèi)核與文化意蘊三個維度進行點評:1.時空交織的敘事藝術,作者以線性時間軸為經(jīng)(晨起出發(fā)→午間團聚→黃昏祭掃→深夜歸家),以空間場景為緯(國道、老屋、墳地、醫(yī)院),構建出立體敘事框架。尤具匠心的是對“時間凝固感”的營造:點燃香火時與父母遺像的靜默對視,病房中與大姑緊握雙手的回憶絮語,深夜凝視白蒿時思緒的飄蕩,形成多重時空疊影。這種虛實交錯的筆法,讓簡單的回鄉(xiāng)之旅升華為跨越生死的永恒對話。2.五感通感的細節(jié)詩學,文字充分調(diào)動感官記憶:視覺(麥苗的嫩綠波紋、香火青煙的曲線),聽覺(落葉簌簌、親人寒暄),味覺(涼粉的綠豆清香、石子饃的焦香),觸覺(蒸雞蛋糕的嫩滑、大姑虛弱的掌心溫度),甚至嗅覺(白蒿的泥土氣息、病房消毒水味道)。特別是“薺薺菜葉上的露珠折射星光”這般微觀意象,將物候與心緒精妙縫合,使鄉(xiāng)愁具象可觸。3.儀式背后的存在之思,祭祖儀軌的莊重描?。ㄌ硗?、掛紙、焚香)不僅是傳統(tǒng)風俗的再現(xiàn),更暗含對生命本質的哲學叩問。當作者凝視“被樹木環(huán)抱的墳塋”,實則凝視著“生者與逝者共享的永恒寧靜”;而掃除老屋積塵、擦拭相框的動作,恰似對記憶碎片的精心打撈。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地氣”(白蒿、薺菜、糝子湯)與“星群”(遺像前的香火、夜空的星辰、相冊里的老照片)形成大地與蒼穹的隱喻結構,暗示個體在血脈長河中的坐標。此文猶如一壇陳年黃酒,初品是清冽的鄉(xiāng)愁,細酌可見文明基因在當代的流轉。當城市化的浪潮不斷沖刷著鄉(xiāng)土中國的肌理,這般真摯的書寫恰似一枚文化胎記,提醒著我們“從何處來,向何處去”的永恒命題。好文推薦欣賞!【編輯:燕雙鷹】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燕雙鷹        2025-04-03 16:52:13
  感謝作者賜稿星星,問好作者,期待更多作品!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詩情畫意,悅讀人生!
2 樓        文友:紀昀清        2025-04-14 09:45:51
  欣賞佳作!祝好!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長篇連載《砥礪人生》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