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繗q月的痕跡(散文) ——我的回憶錄(五)
一
1977年春天,我在村辦涼鞋廠上班。干了一個多月,就覺得不想吃東西,而且渾身無力。當(dāng)初戴著節(jié)育環(huán),沒想到是懷孕,以為是天熱勞累所致。不管身體如何不舒服,都依然堅持上班,我始終記得母親的教誨:“只有勤勞努力拼搏,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涼鞋廠因為鞋的式樣不好看,賣不出去,不久就停產(chǎn)了,剩下一大堆涼鞋。堆在那里也是浪費,廠長就讓我們這些員工挑著下鄉(xiāng)去賣。廠里規(guī)定,賣十雙,自己賺一雙利潤。我知道這鞋雖然不好看,但非常結(jié)實,山里人就喜歡結(jié)實鞋。于是,我一路叫賣著走進(jìn)大山里,沒想到生意非常好,那天自己竟賺了十塊錢。在山里賣鞋時,見那里的竹子家具便宜,就把賺到的錢買了一張大竹床和竹子做的碗櫥——省得家里來客人沒處睡。叫車幫我把床和碗櫥送回家,剩下的錢就再也舍不得花了。
那天,我像往常一樣,又出去賣涼鞋?!麧櫸?,身體不適也要堅持。挑起四五十雙涼鞋,去山里沿村叫賣。邊走邊賣,也不清楚走了多少路,餓了就吃自己帶的飯團(tuán),渴了就喝自帶的冷開水。走著走著,突然眼前一黑,暈倒在路邊的小泥溝里,心里啥都明白就是說不出話來。這時,一位中年婦女挑著擔(dān)糞桶,從這里經(jīng)過,見此情形,趕緊放下?lián)?,問我這是怎么了?她把我扶回家。讓我涼快一下,要我在她家吃點東西,還給我倒了杯水……
我喝了杯水,休息一會兒好多了,對這位大姐我滿心感激。當(dāng)時天昏地暗,倒進(jìn)了路邊泥溝里,雖然沒多少水,可都是爛泥。這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渾身是泥,弄得人家凳子上都是泥。好心大姐從水缸里舀了些水,讓我洗了洗。她問我是哪個鄉(xiāng)鎮(zhèn)人的人,我說是官林鎮(zhèn)白茫村的。她說,你已經(jīng)走出三十多里路了,我暗暗佩服自己的耐力。
我問她要不要涼鞋,照最低價格,她拿了三雙。為了感恩,我又送給她一雙。她說:“我到村里給我做下宣傳,省得你再跑那么多路去賣?!蹦切鲂谒龓椭拢魂囷L(fēng)都賣完了。我滿心感激地離開了好心人,艱難地走回家。那是我一生走的最遠(yuǎn)、最疲勞的路。——賣涼鞋,賺的那幾個可憐的錢,竟然沒舍得花錢買汽車票,如今想起真是傻到家了。
到家后,看著我的孩子被曬得像個小黑人兒。我不在家,沒人管他,心疼得想抱起孩子,可沒力氣,只能蹲下親了親兒子。
前后我在廠里共八十多天,那廠就黃了。聽說要退回投資的二百元,婆婆說有半間土屋要賣給我們,我和老公商量決定就二百元買下了。從那,我們算又多了半間屋子。
自從涼鞋廠里出來,一直覺得不舒服,看見魚就想吐。后來,決定還是去醫(yī)院檢查一下再說。去醫(yī)院,依然是我一個人去的,獨自來到婦產(chǎn)科,經(jīng)醫(yī)生檢查后,說我已經(jīng)懷孕兩個多月了,叫我吃三天消炎藥,就去做人流。家里窮得叮當(dāng)響,孩子又小,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啊!三天后,我去醫(yī)院做了人流。正是盛夏,汗把渾身的衣服全濕透了。醫(yī)生見我臉色蒼白虛弱得不行,忍不住問:“為何你老公不陪你一起來呢?”那是怕歇工唄,我只能無語。
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離我們村有三公里路,做了人流后,還要再走回家。到家后一腳盆衣服還沒洗,馬不停蹄趕緊洗衣服,家里的活,一切照舊做著。那時候年輕,什么苦都能扛得住。
江南最難熬的就是炎熱夏天,濕熱難耐。夏天在沒有風(fēng)扇空調(diào)的情況下,勞動了一天的村民晚上熱得不行,就把竹床搭在外面,竹床四個角有立竹竿的地方,可以掛上蚊帳。就這么晚上弄出來,早上拆回去。
一個村莊的人都這樣。無意中,夏日的夜晚家家戶戶一排排竹床蚊帳,成了村莊一道風(fēng)景。晚上在竹床上,你家我家都可以說話聊天,然后進(jìn)入夢鄉(xiāng)。不過,夜晚有時下起雷雨,不免要一陣忙亂?,F(xiàn)在想起那一段日子,雖然很苦,到還有幾分樂趣。
二
轉(zhuǎn)眼兒子已經(jīng)三周歲。到了晚上,洗澡完畢一邊乘涼,躺在天天搭拆的大竹床上,看著夏日里天上的繁星,指點給兒子,哪是北斗星,那是牛郎織女星,教兒子唱兒歌:“大白菜呀,真正大,一抱都抱不下,我和姐姐抬回家呀,喜得奶奶笑哈哈?!边@是我兒時母親教過的兒歌。
1978年改革開放,1982年江蘇宜興也開始包產(chǎn)到戶。我們這里分田到戶,是用抽簽的方式分,老公手氣不佳,哪塊田薄,抽到哪塊,我們共分到六畝八分薄田。雖然這樣,我們依然勁頭十足,因為吃夠了大集體的苦頭,田分到戶給自己管理,自己愛咋種就咋種,可以自己當(dāng)家做主。
記得分田的第一季,是種油菜小麥。老公大約夜里零點起床,天亮一畝三分地就挖好了。南方種小麥和北方不同,種小麥以排水為主,每隔兩公尺挖一條小溝,挖起的泥弄碎了蓋種子?!菧?,是排水用的。我做好早飯,叫老公回家吃早飯,一看一畝三分地已經(jīng)完成。我佩服地說:“真厲害,怎么干得這么快!”
老公回答:“我哪有三瘌痢快啊,我下田他就一畝地結(jié)束了?!狈痔锏綉簦r(nóng)民的積極性竟然高漲到這程度。
老公說的“三瘌痢”,是我們村最能吃苦的一位漢子。我就此說道一下這三“癩痢”外號的來歷。他是1952年生人,趕上國家最苦的三年自然災(zāi)害,長期饑餓,不知吃飽是啥滋味。他排行老三?!叭 彼麐屨f:“要想吃飽飯,就自己去開荒。”靠大河邊上有很多荒灘,說開荒出來就算自己的,可以自己種上水稻。他竟然真的在那里開出二畝多水稻田。那年“三瘌痢”才八歲,那里的荒地全是蘆葦,雜草叢生。他用鋤頭一下一下刨了一個多月。而后,勞累過度,頭發(fā)都掉光了從此有了“三瘌痢”綽號。不過,后來又長出了頭發(fā)。
才八歲孩子,就能開出二畝多荒地,太不容易了!
如今的人假如有他的精神,哪有解決不了的困難?。∥蚁胨丘I怕了,只想能填飽肚子,給了他力量和勇氣。促使才剛剛八歲的孩子,就能干出讓大人都吃驚的事,如今八歲的孩子還在母親懷里撒嬌呢。
我們吃過早飯就在責(zé)任田里勞作,看到別人家田里活進(jìn)度比自家快,感覺格外著急,就想著加班。中午米飯煮好,回家一個炒青菜就完事兒。把孩子托付給婆婆,趕緊下地。我們只顧忙農(nóng)活,把孩子都給忘記了。
有天傍晚,我們以為孩子在婆家,婆婆以為已經(jīng)回了自家。這給兒子造成了玩水的機(jī)會。村口邊,生產(chǎn)隊里為了擋住村民養(yǎng)的雞,不讓雞去吃稻子,挖了有七公尺寬,三公尺深的大溝。我兒子就去那里,一人玩水去了。一不留神掉了進(jìn)去,沒人看見,沒人知曉。只能說是老天的眷顧,他竟然自己拼著命爬上岸,一邊哭著回了家。
我看見孩子渾身濕透,連頭發(fā)都是濕的,問孩子你怎么上來的,兒子哭著說是自己爬上來的。天哪!好險?。∥疑钌畹氐刮丝诶錃?,我們村也就是這樣淹死過一個小女孩兒。從那,我再忙,到家先找孩子。
江南水鄉(xiāng)稻田的水干了,泥巴就像橡皮。老公在前刨溝,我在后面,把挖起三十多公分的大泥塊,用鋤頭弄成像小蘋果那么大,再蓋在麥籽上,一天下來骨頭都散了。就這么著種完小麥種油菜,六畝八分田,十天才結(jié)束,別人家勞力強(qiáng)的一禮拜就能種完。
我們村大河邊,有三百多灘地,長滿蘆葦,每到秋后就去把蘆葦割了當(dāng)燒柴。那年是常州人承包這塊荒灘,說搞水產(chǎn)養(yǎng)殖。由于當(dāng)初還沒有挖土機(jī),農(nóng)忙過后,很多村民都去那里挖泥挑泥掙錢,也包括我們家。清楚地記得挑一天土,只有三塊錢,我們還高興的不得了,因為那時一斤肉是一塊錢。干一天能買三斤肉了,怎么能不滿足呢!
中午要送飯,晚上回家吃,責(zé)任田里都有我來管,總有干不完的農(nóng)活,給母親和哥哥寫回信都是用晚上的時間。不知不覺中開始了分田后第一個麥?zhǔn)?。自從分田到戶,永遠(yuǎn)結(jié)束了吃不飽的日子。當(dāng)初只有一間半破屋,收下的麥子又沒場地曬,假如下雨那就更是困難重重。當(dāng)時都是土場,曬糧食很難曬干,碰上下雨房間里照樣也堆糧食。曬干了才能交公糧,如果嫌不干,還得重新再曬。糧庫里驗收公糧的工作人員,成了我們的天神。他說糧食不干,咱就必須拿回去再曬,為了不想來回折騰,香煙斷不了遞給糧庫驗收員。拍他們的怕屁,想讓他們高抬貴手。交完公糧那才算這一季農(nóng)活正式結(jié)束,這年的麥?zhǔn)詹潘氵^去。
麥?zhǔn)者^后,就要把麥地刨過來,準(zhǔn)備放水插秧。那時誰家也不舍得叫拖拉機(jī)耕地,我們家也一樣。我從小就濕氣重,拔秧、插秧、手腳都長期泡在水里,腰、脖子、肩膀都疼得厲害,有時別人喊我疼得無法回過頭去,只能連身體轉(zhuǎn)過去。每年農(nóng)忙過去,我都要瘦五六斤。
我是北方人不會插秧,嫁到江蘇,什么農(nóng)活都得學(xué),總是沒別人插得直、插得快。聽老公說他十三歲就學(xué)插秧,插秧插的又快又直。他沒別的特長,干農(nóng)活是一把好手。
江蘇宜興,每年農(nóng)歷五月份,就是霉雨季節(jié),也就是插秧季節(jié)。插秧過后,那就是稻田管理。稻田里的農(nóng)活,一環(huán)套著一環(huán)。老公沒活干時,就買了條魚網(wǎng),到了晚上就出去大河里打魚。兒子小時候,魚吃得可不少,都是老公用魚網(wǎng)打來的。有時吃不完就去賣,當(dāng)初還沒有冰箱??偸峭涣怂鸵恍┬⒕垂?。都說父親就是拉車的牛,這話不假。我知道老公沒什么本事,也沒讀到什么書,他在努力盡自己的本分和責(zé)任,只要老公在家,我們就有魚吃。
每年開始整理秧田,就意味著又一年的農(nóng)忙開始了。我人瘦小力薄,每到農(nóng)忙又怕,又急,自己力氣薄,拼命干幾天就累得睡不著覺。不拼命地干吧,一旦天下雨,稻谷爛在地里好揪心。別人家都已顆粒歸倉,哪肯就我們家糧食淋在地里呢,那是一年的血汗??!就這么一年一年勞累、一年一年變老,一年一年的過著。
三
1985年母親回到上海,繼承了外婆的遺產(chǎn),當(dāng)時的政策母親戶口可以落在上海。母親在上海常常記掛著我,由于姊妹幾個就我經(jīng)濟(jì)條件最差。母親見姐姐們都有了縫紉機(jī),就我買不起。母親就托人買到后,囑托二姐夫幫我?guī)Щ匾伺d。
曾記得我們姊妹仨,一同去上海看望母親。兒子七歲了,還穿著三歲時的衣服。短了就再接一段。反復(fù)地改做,出門怕難看,又加一件稍微好一點的衣褲套在外面,腳上穿的也是我做的布底鞋。晚上我給孩子脫衣服,母親見里面的衣服破爛不堪,就裝沒看見,怕傷我自尊心。第二天,母親不聲不響就去了曹陽商店。那時還都是商店,還沒有大商場,給她外孫扯了好多布,叫我自己回家做。還有幾斤毛線,那一些毛線兒子一直穿到初中。還有一雙小皮鞋、童裝小海軍服等。臨走時母親叫我把那些破爛衣服扔了,她說看著揪心難受。母親外表上對孩子不太寵愛,事實上母親把愛都放在心里。
母親是針灸科醫(yī)生,到了上海依然給人針灸從不收錢。所以,她與附近鄰里關(guān)系非常好。那些老姐妹知道母親的女兒在農(nóng)村,就把舊衣服送給母親。每到年底忙完農(nóng)活,我都去看望母親。拿回來就當(dāng)新衣服穿。
母親經(jīng)常和我通信,我總覺得虧欠母親太多太多,無力回報,哪怕再忙,再累,都會記得給母親回信報平安,至今我依然保存著母親寄來的很多書信。母親信封上收心人名字都是“曉梅”而不是“效梅”,我明白母親的意思。經(jīng)常聽母親說起,自我出生沒過上一天好日子,我個子小,是營養(yǎng)不良所導(dǎo)致。去大西北才五歲成天吃不飽,還一人被鎖在家里,六歲路還走不太穩(wěn)?!靶贰边@名字沒給我?guī)戆朦c好運。所以母親又改為“曉梅”拂曉的梅花,但愿這名字能給我?guī)砗眠\??晌疑矸葑C上、醫(yī)保卡、都是“效梅”,這名字是父親起的。為了懷念父親,我依然是用父親起的效法梅花這個名字,父親要我像梅花一樣,寒梅傲雪,勇敢頑強(qiáng)。我堅信,只要努力拼搏,日子一定會好起來!
鄰里得知母親會針灸,有不少中老年人腰疼、腿疼都找母親針灸。母親待人誠懇、熱情,厚道。母親空下來就給外孫織毛衣,兒子很多毛衣毛褲都是母親織的。還給未出世的第二個孫子,做尿布、織小毛衣、毛褲,還有剛出生嬰兒穿的衣服,做好弄了個很大的郵包寄回山東哥哥家。母親常說,子女就像母親的十個手指,十指連心痛……
人生可短,轉(zhuǎn)眼母親也成了故人。
我十四歲那年父親在出診路上遇難,扔下我們?nèi)鍪秩隋荆赣H都堅強(qiáng)挺了過來??赡赣H知道了哥的死訊,年邁的母親隨之前后跟隨……多想讓母親晚年再多活幾年。我時常想起去看望母親的那些往事,上海普陀區(qū),朝陽五村,438號103室,母親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地方。
曾記得母親的鄰居是位八十多歲的老太,腿腳不靈便,是空巢老人。當(dāng)時母親六十多歲,母親要出去買東西,都問隔壁老太要不要帶東西,買回來后,就叫我送過去。
四
有很多記憶那是終生難忘的,因為驚嚇,后怕是最刻骨銘心的……
又是一年的麥?zhǔn)臻_始,兒子正是調(diào)皮階段,我們怕兒子玩水有個閃失,無奈下地干活就叫兒子跟著。割麥子、割菜籽整天忙的不亦樂乎。那天,我和他爸又帶著兒子下地,“踩菜籽”就是把割下已經(jīng)曬干,帶桿的油菜鋪上大塑料布,然后把曬干的油菜,抱上大塑料布上踩下菜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