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韻】合川釣魚城游記(散文)
歲在孟秋,余游于巴渝之地,聞合川釣魚城之名久矣,心向往之,遂往訪焉。
未至釣魚城,遙見一山突兀江畔,巍峨壯觀。及近,山門聳立,磚石斑駁,苔痕遍布,似在訴說往昔歲月。入門,拾級而上,石徑蜿蜒,兩側古木參天,濃蔭蔽日,蟬鳴鳥啼,此起彼伏,仿若置身于世外幽境。
行至高處,視野豁然開朗,釣魚城全貌盡入眼簾。此城枕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之水,三山環(huán)繞,地勢險要,實乃兵家必爭之地。城墻依山而筑,高大堅固,蜿蜒如龍,盤踞于山巒之間。雉堞森然,箭樓高聳,雖歷經風雨侵蝕,仍不減當年威嚴。
漫步城中,古戰(zhàn)場遺跡隨處可見。點將臺古樸厚重,登臺眺望,三江風光盡收眼底。遙想當年,守將王堅、張玨等于此調兵遣將,指揮若定,抵御蒙軍鐵騎,氣勢何等豪邁。“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彼時戰(zhàn)況之激烈,將士之英勇,可想見矣。如前人有詩贊曰:“三江環(huán)繞釣魚城,壁壘森嚴氣勢宏。昔日英雄揮劍處,山河依舊憶英風?!?br />
護國門,乃釣魚城之咽喉要道。門墻堅固,門洞深邃,門上刻痕累累,見證著無數次的刀光劍影。南宋末年,蒙哥大汗率重兵來犯,釣魚城軍民堅守于此,以死相搏。蒙軍久攻不下,士氣受挫,蒙哥亦在此折戟沉沙。此役不僅改變了歐亞歷史之進程,更為釣魚城贏得“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之美譽。護國門,實乃南宋軍民不屈精神之象征也。“鐵騎如云壓古城,宋兵堅守戰(zhàn)旗擎。護門英烈今何在,浩氣長留天地明?!贝嗽娗】傻辣M當時壯烈。
穿過護國門,沿階而下,至水師碼頭。江水滔滔,逝者如斯。當年,宋軍水師于此操練,戰(zhàn)船列陣,旌旗招展。憑借三江之險,水師與陸師相互呼應,使蒙軍難以逾越。如今,碼頭雖已不見往昔戰(zhàn)船穿梭之盛景,但江風拂面,仍能感受到當年的金戈之氣?!八畮熈嘘噾?zhàn)江波,鼓角聲聲意氣多。今日碼頭尋舊影,悠悠江水憶干戈?!?br />
城中尚有多處摩崖石刻,或記戰(zhàn)事,或頌英烈,筆力雄渾,字跡清晰。其中有一石刻,詳述釣魚城之戰(zhàn)始末,言辭激昂,讀之令人熱血沸騰。這些石刻,猶如一部部無言的史書,記錄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于城中閑步,聞一老者講述釣魚城傳說。昔年,此山荒蕪,百姓困苦。一日,有巨神降臨,于山頂巨石上持竿垂釣。俄而,釣起金龜,龜身閃耀金光,光芒所照之處,糧田涌出,清泉汩汩。巨神告知眾人,此乃上天眷顧,以解民生之困。自此,百姓于此繁衍生息,漸成聚落。因有此神奇釣魚之事,此山遂名釣魚山,后筑城于此,即為釣魚城。
又聞一說,南宋末年,釣魚城被圍,糧草將盡,軍民憂懼。忽一夜,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次日清晨,軍民驚見城墻之下出現無數大魚,肥美鮮活。眾人皆以為此乃上天庇佑,軍心大振,遂堅守城池,屢退敵軍。
正思傳說奇事,見古寺一座,名曰護國寺。寺內香煙裊裊,鐘聲悠揚。佛像莊嚴,僧眾誦經之聲回蕩于殿堂之間。寺外古柏參天,清幽靜謐。此寺歷經戰(zhàn)火洗禮,卻依然屹立不倒,見證著釣魚城的興衰榮辱,給人以寧靜祥和之感。有詩嘆曰:“古寺歷經烽火煙,鐘聲依舊繞山川。佛前多少興亡事,都付清風歲月傳。”
至黃昏時分,夕陽余暉灑在城墻上,金色光輝與古老磚石相映成趣,美輪美奐。江面上波光粼粼,漁舟唱晚,如詩如畫。此時,山風漸起,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低語著釣魚城的故事?!奥淙沼鄷熡彻懦牵ㄊ幯盹L輕。漁舟唱罷千年事,歲月悠悠未了情?!?br />
合川釣魚城,不僅是一座軍事要塞,更是一座承載著歷史文化與民族精神的豐碑。它見證了南宋軍民的英勇抗爭,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那些傳說故事,更為其增添神秘浪漫色彩。在歲月長河中,釣魚城雖歷經滄桑,但始終以其堅韌之姿,守護著這片土地。
今時今日,釣魚城已成為旅游勝地,吸引著四方游客前來探尋歷史遺跡,感受歲月沉淀。余此次游覽,收獲頗豐,既領略了自然風光之壯美,又體悟了歷史文化之厚重。釣魚城之景,銘記于心;釣魚城之精神,更當永志不忘。
歸途中,回首遙望釣魚城,暮色中,它宛如一位歷史老人,靜靜地訴說著過去,也啟迪著未來。愿后世之人,常來此城,聆聽歷史回響,傳承先輩精神,使中華民族之魂,永放光芒。
2024.09.12.秋于合川釣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