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籬】我喝酒知菜味(散文)
千秋一壺酒。這酒勁真大。而我喝酒不在酒,而別有考慮。
自古以來,人們對于喝酒的看法總是褒貶不一。有說酒是瓊漿玉液;有說酒是穿腸毒藥;有說喝酒能活血化瘀、延年益壽;有說喝酒會傷胃傷肝,容易早逝。似乎都可以舉出正面的人物,但又能找出反面的例子,結(jié)果到底喝酒是好是壞,眾說紛紜,誰也說不清楚。
我也有自己的喝酒經(jīng)驗,入不了正統(tǒng),但我自我感覺良好。
也有站在中立角度說話的人,認(rèn)為喝點酒還是可以,但不要喝太多,最好的狀態(tài)是微醺。這其實是有點廢話,飯吃得太多也會撐死,《活著》里徐福貴的外孫苦根就是吃多了豆子撐死的。要怎么說呢?有些人胃口好,吃三四碗飯還不夠飽,有些人一碗飯就撐得難受,喝酒也還不是這個道理?饑餓的人難以把握吃飯的度,只能狼吞虎咽。喝酒的人,也難把握度,喝著喝著就多了,高了。況且還有一個酒桌上的人的慫恿和喝彩的,趁著酒興,更難把握度了。
我應(yīng)該算得上是個愛喝酒的人,但我肯定不是一個酒鬼。酒鬼喝酒無度,喝多了便胡言亂語、歇斯底里,甚至失去理智。而我不會,我喝酒懂得適可而止,從來不會喝得酩酊大醉,更不會六親不認(rèn),就算是喝多了那么一點也異常冷靜,思維清晰,還會不斷在內(nèi)心提醒自己不能犯錯。可能喝酒也的因人而異,我喝酒超過微醺,我的耐酒力可能強(qiáng)些吧。所以我倒是同情那些喝高的人。
在酒駕上刑法條例出臺前,我有過酒駕,但從來沒有出過事。當(dāng)然,這并非是我抱著僥幸心理或者在為自己臉上貼金,更不是洋洋得意,也許是每個人就有不同之處,我喝了酒反而顯得異常冷靜,盡管頭有所暈乎,但手上腳上動作顯得更謹(jǐn)慎更輕柔,從來沒有那種猛踩油門超車的沖動,我知道自己和別人生命的寶貴。根本不能提倡這一點,這是我為了說酒勁,可能也是我喝酒有度的關(guān)系。
當(dāng)然,后面既然有了酒駕法律,我也就從來沒有喝酒開過車,我是個有道德的公民,我不能違反法律,何況我還有正式工作。但我又不能不喝酒,所以在法律面前,我只得委屈自己,但凡喝過酒,要么坐車,要么騎自行車。
喝酒喝開車,應(yīng)該是不能搭界的事。必須一刀切,否則出事才的大概率的。
我喝酒其實多半是為了品菜,我真沒有覺得酒就有多么好喝,所以喝酒也并沒有追求多么高品質(zhì)的酒,只要是酒我都可以接受,這是真心話。主要是面對一桌的美味佳肴時,如果沒有酒感覺沒辦法把菜吃完。于我,應(yīng)該屬于特例吧。當(dāng)然很多不喝酒的人也可以吃很多菜,但我不行,我吃飯很快,扒拉扒拉幾下就吃完了。小時候沒菜吃的時候,我母親總是會哄我說:“要多吃飯,少吃菜,吃飯才會長大?!庇谑俏冶闶箘磐炖锇秋?,夾一塊菜要吃下幾口飯,有時候遇到同樣大小的孩子坐在桌上吃飯時,我母親還會說:“你們兩個比一下,看哪個吃飯快……”于是我們兩個小孩就顧不上吃菜,沒命地撒野地往嘴里扒飯,有幾次差點沒被噎死。所以到現(xiàn)在我吃飯基本都不用吃什么菜,有點菜湯或者榨菜辣椒醬之類的就能把飯吃完。
吃飯能夠長大,所以嘴上“虧菜”,才有了喝酒為了吃菜的愛好。
可是現(xiàn)在生活好了,菜實在是太多了,于是我便愛上了酒。喝酒可以慢慢地吃菜,以前一口菜能吃上幾口飯,現(xiàn)在是一口酒能吃上幾口菜,還可以邊喝邊聊,百般滋味盡在心頭。這才是我喜歡喝酒的真正緣由。而且,小酒適度,還可以調(diào)出菜的味道,酒是菜的引子。我一直記得酒就像是吃燒烤牛羊肉,一定要有椒鹽才吃著好吃。
當(dāng)然,跟朋友喝酒也別有一番滋味,除了能增進(jìn)感情,還可以海闊天空,憶過往,談未來,把彼此之間的距離拉近。當(dāng)你感覺有點微醉的時候,你還會不自覺在心里讓某些微不足道的成就得到升華,瞬間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把所有的煩惱所有的憂愁統(tǒng)統(tǒng)都拋開,這時候你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飄飄欲仙的狀態(tài)下開始吹吹牛皮了,賣弄一下曾經(jīng)的“了不起”,還記得看到有東北人說“喝酒之前我是東北的,喝了酒之后東北是我的”,深有同感。這是我體會到的喝酒的絕妙之處。
人要老老實實地做,不能如此狂妄,但人需要一點提神,深度吹幾句,就說自己的“好漢當(dāng)年勇”,何嘗不是一種自我鼓勵。
古往今來,文化從來也離不開酒,有關(guān)酒的詩賦文章層出不窮,隨便都可以讀來十幾首,慷慨激昂的、豪情萬丈的、生死別離的、千種柔情的……再縱觀今天,酒家酒廠多如牛毛,如果你是個細(xì)心的人,你還會發(fā)現(xiàn)股市里曾經(jīng)最牛的股票就是白酒股,某些時候漲到玉皇大帝家門口了。酒是文化,酒是經(jīng)濟(jì),于我,酒是下菜的酒,是佐料。
武松喝酒打虎,李白喝酒吟詩,劉備喝酒結(jié)義,我喝酒只為品菜。至于酒壯色膽,酒后亂性,對我來說不存在。
酒,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文化,如果飲酒來陶醉自己,這是更高的追求。生活來點小酒,提提精神,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一口酒,一口菜,我樂于此道,盡管沒有太多的人這樣,但我喜歡獨得其妙。
不要放下小酒杯,是“小”,給自己吃飯來點小驚喜,給自己來點小情調(diào)。還有,不然春天來了,時蔬豐富,怎么吃得了呢。
孔子聞韶樂,那個美滋滋的勁兒,醉了才說“三月不知肉味”。我喝酒才知菜味。飲酒的情趣很個性,千人千味。得味總比寡味的好。